第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她找回來,卻未必還能找回舊時的情懷。
在說完這些情況後,那帶來消息的人又風馬牛不相及地說道:“有一次打完仗,我找了個妓女一夜幹了她四次。
”似乎是一種注解。
顧秋水就沒有胡秉宸這樣的思想境界,他在延安的戀愛被上級領導活活拆散後,怪話連篇:“沒想到在這兒連男人的雞巴也分等級。
不管到了哪兒,男人在雞巴上的待遇,應該是一律平等的。
”這個從小當兵的人,深谙軍隊就是等級運作下的機器,如果上級軍官毫無緣由地抽他一個嘴巴子,他絕不會有第二句話,但男人睡女人的權利卻不該分等級。
顧秋水對共産黨的不滿,可能也始自他的雞巴遭受了不平等的待遇。
這種理由實在不能登大雅之堂,但怎能要求一個在軍閥隊伍裡混了多年的兵痞,像胡秉宸那樣考慮空想社會主義和絕對平均主義,并指望他懷有美好的情操? 延安使胡秉宸成長。
不論在家的時候已然把一個少爺當得如何頭頭是道,還是像父親那樣已然是個有形有款的公子哥兒或是上了大學,都算不得成長。
從此,他對兩性關系不再堅持《呼嘯山莊》那種形而上的觀點,甚至勸說那些不安于夫妻生活的男人:為什麼一定要看女人的上面?蒙上臉,哪個女人的下面都一樣。
胡秉宸領導的那部分工作,除了白帆和常梅,再沒有别的女人,在很長的時間裡,他成為這兩個女人角逐的對象。
白帆卻對芙蓉一口咬定,當初胡秉宸死死地追求過她。
比之常梅,燙頭發、塗口紅的白帆,不但不醜,還可以說是漂亮,并且還是共産黨員。
她的缺陷,隻是粗糙而已。
一個地下工作的負責人,怎麼能和一個不是共産黨員的女人長年累月地睡在一起?女人本來就不大可靠,常常不按規矩出牌,随時可能出現難以預料的舉措。
後來他們這個系統出了大事。
果不其然,就是因為一個女人! 共産黨員白帆最終戰勝了常梅,成為解決胡秉宸民生大計惟一适當的人選。
常梅被淘汰出局,日後嫁給了胥德章。
由于胡秉宸的這一選擇,常梅幾十年如一日地和白帆結為親密戰友,一生都在關注等待着,收拾白帆和胡秉宸而後的日子。
無論如何,對于胡秉宸,白帆有點像他吃着的那碗有點饑不擇食又難以勝任的臊子面。
可是白帆在床上的表現卻很夠勁,與性欲熾烈的他,可以說旗鼓相當。
隻是她在高潮來到時,那像指揮員鼓動戰士沖鋒陷陣、不斷“頂住,頂住廠的喊叫,讓他覺得和她做愛像是沖鋒打仗,而且是一場敵我力量懸殊的硬仗,使興味正濃的他略感敗興。
男人在與女人做愛過程中,大多願意扮演指揮者、控制局面的強者,而白帆“頂住,頂住!”的喊叫,使他有一種受女人指揮的感覺。
胡秉宸又是一個喜歡冒險,有着浪漫氣質的人,不但不會恐懼打仗,可能還盼望着有一天在戰争中獻身。
可是做愛和打仗,應該是兩回事。
難怪他和吳為進入狀态的初期,會對吳為那樣說:“我從不知道,一個女人的嘴唇是這樣地柔軟、芬芳,和你接吻就好像喝上品龍井‘獅峰’,回味極佳。
我和白帆幾十年接的吻也不如和你一天多。
有個海外的女作家說,如果你不知道要不要和那個女人結婚,就和她接個吻。
和你接吻真是不得了,那真是一個溫暖、黑暗、無底的深淵。
我有兩個野心,一個是娶你做老婆,一個是寫三篇文章讓人們争論二十年。
結果是什麼也寫不出來,每天一睜開眼睛就是你,神魂颠倒,一天十幾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當胡秉宸對吳為這樣情話款款的時候,的确忘記了不久前他還對白帆那樣的表白:“你也不想想,我能跟吳為那樣爛的女人搞關系嗎?連她寫給我的信,我都如數交你存檔了,你還不相信我?” 随着他和吳為的關系越陷越深,就在白帆開始反擊吳為之前,胡秉宸又把這些信,從白帆那裡偷了出來還給吳為,使白帆在她的“自衛反擊戰”中痛失一批重磅炸彈。
讀者可能還記得,本書第二章第一節裡的一句話:“除政權易手之外,一九四九年還将是很多事情的分界線。
” 一九四九年以後,胡秉宸眼見周圍不少人因忽視這條分界線,繼續按照過去的習慣辦事;影響了自己大有可為的前程。
特别對待女人的習慣,這一條分界線的前後,更是非常不同。
一九四九年以後的胡秉宸已經相當成熟,懂得了“楷模”在各種台階上的意義。
他必須和白帆在大方向上保持一緻,以便同心協力,緻力于方方面面“楷模”的營造。
他們彼此不再舊事重提,而是和和氣氣地過起日子,比之剛進城就出了“陳世美”的那些家庭,他們可以說是模範夫妻,所以年年得到模範家庭的稱号,那塊光榮匾也高懸在客廳的門楣上。
對于胡秉宸這種出身的人,那塊高懸的匾,實在張揚。
每當他獨自坐在客廳裡的時候,免不了會對着那塊匾,胸有成竹地一笑。
如果胡秉宸後來不陷人吳為的情劫并終究不能自拔,他們這個模範家庭還會繼續下去,他也不會趕那個“陳世美”的晚集,在如過江之鲫的。
“陳世美”之後,給社會一個重新讨伐“陳世美”的機會,好端端地敗壞了一世的名聲。
吳為真是害了他,也害了白帆,還有他們一家。
胡秉宸倒是不再“鬧事”了,可能是生活的安定,倒讓白帆生出事來。
使她在任王局長秘書期間,與王局長“一晌貪歡”,讓人想起“飽暖思淫逸”或“積習難改”那樣的老話。
在男性的一統天下,“秘書”對女性可能是個相當危險的職業。
不過分析起來,她和王局長的關系不能算是對權力的無奈,也和現在某些“小秘”的種種心計不能同日而語。
因為那時胡秉宸也官至局長,她也不缺少經濟保障。
他們的私情,也像她和柳彤的私情一樣,又栽在政治運動上。
有;才有幹的王局長,不幸于一九五七年的反右鬥争中被打成右派。
他本不必在他的檢查中交代與白帆的那點私情,可是他擔心,要是他不交代白帆卻交代出來;豈不罪加一等?何況那時他已無法與白帆串聯,或訂立攻守同盟。
王局長在共産黨内,也算有點資曆的幹部,和胡秉宸不相上下,就算他和白帆有訂立攻守同盟,的可能,根據他的經驗,也是無濟于事的。
從來沒有一個攻守同盟敵得過一個又一個政治運動的逼、供、信,僅就這點來說,比國民黨厲害多了,國民黨怎能不失敗? 事後白帆質問王局長:“誰也沒有讓你交代這種事,你為什麼主動這樣做?” 王局長回答說,“我要是不交代你卻交代了呢?你又不是沒有這樣的先例,比如說對那位柳彤同志。
”兩人的話都很實際,比之他們曾經有過的那段私情,真是無情至極,可也不能說他們誰對誰不對。
白帆無以應對。
如果不是一九四九年後柳彤在“肅反審幹”運動中成為審查對象,有人到白帆這裡進行外調,白帆也不會沉不住氣,外調的人剛說了一句:“柳彤把什麼都交代了……”她就竹筒倒豆子似的把柳彤不那麼徹底的交代,完全徹底地交代出來。
白帆其實是個非常堅硬的女人。
但女人終究是女人,常常在關鍵時刻難以把握大局。
換了胡秉宸,無論如何不幹這樣的蠢事。
其實白帆自己也不十分肯定,她不屈不撓地掰着指頭,對月經期以及往返于兩個男人之間的日期進行細算,以确定孩子的所屬權,但讓胡秉宸一聲“你還有沒有廉恥!”的咆哮,吓得無法研讨下去。
他不知道應該自豪還是應該尴尬。
這可真是徹底的唯物主義了,連這種事情也能這樣不動聲色地拿到桌面上來,進行這樣唯物主義的讨論。
胡秉宸不止一次地說:“難怪你當初不讓他姓我的姓,而是姓了個楊!楊柳,楊柳,楊後藏着‘柳’,再加上個‘白’,真是藏頭詩式的好名字。
” 比起白帆在得知他和其他女人關系後的不依不饒,他實在有權就此結束和白帆的關系。
但是想到“楷模”的營造,他隻能忍痛,對此忽略不計,與白帆相安無事地度過一個又一個他從前絕對不肯善罷甘休的關節。
其實到了現在,這個問題已經變得非常簡單,到醫院查一查血,做一個親子鑒定,就能迎刃而解。
可是出于同樣的考慮,胡秉宸不想鬧得滿城風雨。
不論到了什麼時候,他們都應該是“模範家庭”。
不過名字的問題,實屬偶然。
沒姓胡秉宸的姓,當時隻是出于地下工作的考慮。
幸虧組織上考慮到白帆是個年輕的老幹部,又沒有什麼右派言論,不但對群衆封鎖了這條消息,還從她和胡秉宸的家庭幸福考慮,對胡秉宸也封鎖了這條消息。
胡秉宸始終不知道白帆還有這麼一個段子,不然這肯定又會成為他的一個殺手锏。
政治運動何止在政治上将人置于死地,也讓很多人為這些算不了什麼問題的問題,丢盡臉面。
即便如此,白帆對“運動”并不生恨,隻是日後在吳為介入她和胡秉宸的關系時,她才想到,一場接一場的“運動”,正是這樣混淆了革命和不革命的高低貴賤,抹殺了這一等人和那一等人之間的區别,從而使吳為這種人有了和她分庭抗禮的可能。
但這并不妨礙她拿着私生子的把柄修理吳為。
時勢不但造英雄,也給白帆造出一個忠心耿耿的丈夫。
一九四九年後胡秉宸多次有機會去上海,也多次經過那個一夜銷魂的飯店和百樂門,還有為他地下工作提供諸多方便、做過多次掩護的姨夫家,卻是過門不入。
盡管裡面住着他曾經為之情迷,幾乎導緻和白帆的分手以緻鬧到組織出面幹預的表姐綠雲一天到晚畫着雙妹雪花膏之類的廣告,并把廣告上的女人,各個畫得像她那樣豐滿開放,也有些許俗豔的表姐婀!那麼對吳為呢?也許從胡秉宸初始寫給吳為的幾封信,可以探出他的心迹。
自吳為成為作家後,胡秉宸就開始給她寫信,比之從來不給她留下片紙隻字的過去,可以說是零的突破。
而七三年使他和吳為角色互換的那封信,隻能算是與白帆的合作。
這些信既無擡頭也不具名,内容更是含糊,好在“明眼人一看便知”,二人自然心領神會。
即便如此,對于把前程看得很重的胡秉宸來說,為這些信還是承擔了極大的風險。
A.《人民日報》一篇十分動人,我懷疑火車站一篇能否比這篇更成功,因為境界到底不能比。
也許你有什麼鬼辦法。
《人民日報》一篇好在“短”,好比一座又端莊又妩媚的小山頭,剛剛走完,覺得已經差不多了,一轉過去,還有一座!而每座山頭之間又沒有什麼冗長、平淡的路要走。
使人讀了餘音袅袅。
讀者 B.不要再打電話來,也不要再這樣寫信,不論你怎麼“親啟”、“内詳”都是一樣。
我每天收到若幹封信,也有寫“大人”親收的,也是一樣按公文程序處理。
至手電話,參加聽的人至少有一打,還不算那一頭的,徒然增加許多麻煩。
如果要我辦什麼事,可以寫信到家裡,還要對家中人問好。
所以首先是不要這樣打電話和寫信。
你那個火車站的主題,我看有些像十九世紀的東西。
什麼“傳宗接代”!都是十九世紀的事,離我們已經很遠了。
還有什麼“統一論”!在許多地方已經無可挽回地一去不複返了。
在我們這裡,二三十年内也要成為曆史陳迹。
那些電影喽小說喽,隻在人們懷舊時才去看看,讀讀。
老太太們歎一口氣,說聲今不如昔。
在實際生活中很快就要不存在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曆史是無情的。
當然,無論如何,我們還處在變化的時代,各種胃口的人都有,所以祝你成功。
讀者 巴你撤回稿子的決定使我大為震驚,我不過随便發表一個意見,沒想到使你做那樣的決定。
我有許多意見并不為多數人所理解或贊同,所以在一定時期内并不是合适的。
而且我并沒有看見你的稿子,沒有真正酌發言權。
再說,高尚的、優美的情操總是使人向往的,我想你的稿子可能在這方面是很成功的(雖然“統一”并不一定是一緻的,也沒有必要絕對的一緻)。
我很擔心由于一個随便的意見扼殺了一篇有價值的創作。
如果寫信,仍請寫到家中,每次都被人拆了,多出許多事來。
并請不要忘記向白帆同志問候。
讀者D.不知道為什麼沒有消息。
我很希望你的那篇文章沒有撤回來,老覺得随便發言好像扼殺了好文章。
讀者 e.可否到我家來,與我和白帆同志一起喝杯茶?她會很高興的;讀者P.可以來看看我嗎?我希望同你談一次,下星期二(二十五日)晚六點三刻來看我,好嗎?那時我有空,而且家裡人都看電影去了。
讀者C.寄一點東西給你,它顯得不三不四而可笑,但還是寄給你,因為前三節是七一年想的,後一節是七九年想的,所以是個思想的窗口。
可能寄給你這些是生活中的錯誤,但是想到上一封信會使你不愉快,在節日前夕,想寄些使你高興的東西。
很想看看你,哪怕是“後腦勺”也好,在我的年紀來說,實在是滑稽可笑的。
我寫了許許多多沒有結果的信,這也是一種報應循環吧。
讀者 H.為,這個稱呼多好,多美好,隻是我怕一共隻寫過三四次,這樣的日子就過去了。
這些日子,一種不祥的感覺侵蝕着我。
一種惶恐的感覺,一種不安,一種憂傷,那麼深深地籠罩,着我。
我希望那僅僅是一種幻覺,一種由于渴望,由于擔心帶來的幻覺,但我怕不是。
你上次的信是那麼深深地傷害了我,我不能從這中間恢複過來,雖然後來好像是過去了,但那隻是淺淺的,沒有能從靈魂深處解脫我。
我知道,當一種思想打開了頭,它就會悄悄地向前發展,不斷充實自己,不可抗拒地終于成為一個明确的想法。
好像一張宣紙,偶然有一頭浸在水裡,水就慢慢地,然而不斷地浸泅着它,不知不覺地,靜悄悄地,不可抗拒地,終于成為一個災禍。
你再也不能使一張被浸漬過的紙張恢複原來的潔白和平整了。
你的信是不是這樣一個開端,還是可以完全忘記的? 我有一個幻覺,當我們終于說出多年不能說出的話以後,一切也就随之結束。
好像是做了個總結,歸人了檔案。
該不會吧?如果我這個說法太不公平,請别生氣,我是那樣地悲哀,不能不把我的靈魂對你打開。
當我讀到你寫的“這可真夠凄慘的”那一段的時候,我深深地感動了。
但現在我怕不隻是凄慘,還要深刻得多。
你能夠給我一句話,說,這一切都是胡思亂想,都是錯覺嗎?我怕就是這樣也很難使我恢複過來。
我一生中,一切都是那麼清楚、明确,哪怕在最困難的時刻,現在卻變得這樣軟弱,這樣無能為力,請不要笑話我和我的信吧。
讀者于深夜 在收到今天的信以後 星期天我要試一試,在那條路上能不能看見你。
到了他們的婚姻即将結束的時候,胡秉宸突然對她說:“我摘女人從來不主動。
” 她聽了不覺一驚,這是否就是一九四九年後,胡秉宸處理女人問題的關鍵所在? 是對他們這段婚姻的否定,還是就公老虎和母老虎間勝負難分的格局,再咬一個回合?還是一種炫耀? “照你這樣,又怎麼能把女人搞上手呢?” 謝幕的時刻即将來臨,胡秉宸終于可以亮出他的秘密武器:“想辦法讓她們主動。
” 回首他們二十多年的關系,可不就是按照這個模式運行的! 可是關于“宣紙”那封信寫得多美啊,即便以作家為職業的吳為,也從未寫出這樣凄美的情書。
她怎麼也不願意相信,那是一個愛情的陰謀。
不,不是,無論如何胡秉宸後來還是愛上了她,一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多少人能像她那樣,享有這樣的愛。
從胡秉宸這些信可以看出,他經曆過何等艱苦的掙紮,最後還是一點點落人這個劫難。
他是如何從起始的深惡痛絕到墜人情網?實在是個謎。
13 和吳為做愛簡直是換了人間。
那真是三月、煙雨、江南,讓胡秉宸想起《憶江南》這樣的詞牌子,或是婉約派詞人溫庭筠。
回腸蕩氣之間,還有一逞男人雄風的良好感覺。
他睡了幾十年的白帆,何曾讓他品味過這樣的韻緻? 白帆可不是白白把他糟蹋了幾十年? 不過天長日久下來,江南煙雨總給他一種序曲的感覺,作為序曲,江南煙雨雅則雅矣,卻隻能是劇中情節的提示。
即便莫紮特之後,序曲在歌劇中的地位大大提高,甚至可以作為音樂會的獨立曲目演出,可它畢竟不能代替後面正劇的跌宕起伏。
老聽下去,還會膩煩。
他甚至有點懷念白帆年富力強時那種具有原始風情的粗犷、淋漓和她的“頂住”。
她那一觸即發的興奮點,在性愛過程中,真是男人的一處寶藏。
可惜已是明日黃花,美人遲暮。
每當那時,白帆的身體繃得像一張拉滿的弓,使他得以将兩隻腳登在她硬挺;平撐的腳面上。
他給白帆那雙腳的蹬力有多大,白帆回報他的反作用力就能有多大,兩個人真有一種豁出命去,生死共存的酣暢。
加之他們兩人高矮相當,各部件的位置也很合襯,而他就無法與比他高出半個腦袋的吳為照此辦理,否則就會有?小人國”攀上一頭大象而無從控制的張皇。
有時他異想天開,如果把吳為的“序曲”和白帆的“頂住”,還有吳為年輕的胴體和白帆那個興奮點合二而一,豈不美哉? 但他從來沒有自省過,為什麼吳為總是停留在一部歌劇的序曲之中? 也從來沒想過,他是否還是當年的好漢一條? 胡秉宸最後還是排除萬難地和吳為結了婚,應驗了胡家近幾代男人兩個老婆的命數。
雖然一夫一妻制讓他在法律上不能同時擁有兩個妻子,但在實際生活中,他卻遊刃于兩個妻子中間。
有時吳為而不是胡秉宸不禁發出感慨:一九四九年以後取消了一夫多妻制,好,還是不好?如果不取消一夫多妻制,女人們可能就會安于她們各自的地位,像舊生活那樣,大太太閉起眼睛、不聞不問吃齋念佛,小妾們安于自己的妾位,無所謂名分的正式、大小,更不會想人非非,鬧出那許多流人市井成為茶餘飯後談資的離婚案。
男人們也就滿足了對女人總體的要求,更不必為平衡與諸多女人的關系絞盡腦汁,費盡心思,結果是大家都不滿意。
她甚至想,新中國在男女之間造成的最大誤會,可能就是取消了一夫多妻制。
說到底,男人對女人的關系,實際上是個管理問題。
也就難怪胡秉宸老對吳為抱怨、不解地說:“一百多萬人的一個大部我都管得好好的,怎麼就管不好兩個女人!” 14 在落地燈的陰影下,父親臉上的線條見棱見角,使他的話更具不可懷疑的權威性。
平時不大與他交談的父親,,頃刻之間與他似乎有了一種默契和理解。
他不由得問父親:“隻這一步,以後還有沒有?”他問的是一步好運,而不是桃花運。
父親似乎有點惋惜也有點冷酷地說:“沒了。
” 他果然應驗了父親說的,不論是那步好運,還是桃花運。
15 在臊子面的背景下,胡秉宸也同時想起他那個譜系複雜的家族。
如果在家裡,或是在父親面前,他肯定不會這樣吸食面條,也不會在這樣一碗臊子面前,盡失顔色。
孔子說“食不厭精”。
他現在有什麼條件侈談“食不厭精”? “食不厭精”既要有文化做基礎,也要有經濟做基礎。
山東菜好,是因為年年有河工。
所謂黃河大堤年年修,不過是發大水的時候在黃河上掘個口,水退下去的時候再堵上。
老爺們說是在河工上檢查,還不是天天想着法兒吃,反正是朝廷出錢。
又好比清江府的萊有名,那是因為漕工,漕運總督就駐清江府。
河南菜也是靠河工發起來的,廣東等省靠洋務,揚州靠鹽商。
這些都是肥得流油的缺,衙門裡上上下下哪個不吃? 四川是天府之國,當官的關起門來吃,杜甫在四川寫的詩,有多少寫的是那些官員的吃喝!這個“飲”、那個“飲”的。
說到淮揚名點,也是一邊吃鴉片煙,一邊躺在煙榻上琢磨,琢磨好了就找個頂尖的大師傅來做,總之是變着法兒吃。
這些地方,哪個不是幾百年地吃下來,菜就自然愈弄愈精。
至于他們祖上,可能是廣收博采,集各種流派之大成,豈有他哉。
到了他這裡就變得既可奢華,也可就簡。
他的确改變了很多。
也或許說,他又回到了先祖那個境地。
這是一種進步還是回歸? 不過從他那個家系的曆史來說,那個拿着一把鑿子開山的先祖,想必也是這樣繪聲繪色地吸食面條,更可能生嚼大蔥大蒜,那種他革命一生也不能接受的挑戰。
在用一方方未鑿的石塊交換什麼的時候,锱铢必較得讓人汗顔也未可知。
從什麼時候起,他們這個家族開始禁止子女這樣吸食面條或是湯水? 在很多時候,界限是很模糊的。
隻有在少數人那裡,界限的分野分分秒秒才能讀出,就像掐着賽跑的秒表。
延安的生活是濃縮的、高密度的、無隙可人的,隻有離開延安之後,他的頭腦才有些許空隙,才可能突然使他産生明晰這個變化的願望。
他覺出了延安和他想像中的不同,但他并不在意這不同。
他從那一碗臊子面上生發的聯想,不是為了一個今不如昔,也不是昔不如今的結論,而是對曾經和現在生活距離的一個測量。
何況胡秉宸從小就顯示出叛逆精神,喜歡想來想去。
正因為他好想一點什麼,這一輩子也就“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就像吳為,她的一生成也因為認真,敗也因為認真一樣。
在這一碗臊子面的大酸大辣中,胡秉宸感到他和延安已經密不可分。
什麼“綠豆眼”、“龍尾”,都已斷裂,如今隻有這碗大酸大辣的臊子面,才是禁得起錘煉的,颠撲不破的。
總之,在吃完那碗臊子面後,胡秉宸至少覺得,他為那個理想獻身的決定沒有錯。
16 遺憾的是吳為并不知道。
她認為與她在零狐村先行訂下一個約會的胡秉宸,在吃完那碗臊子面、随意向周遭掃望過去的時候,對埋伏在零狐村四面的塬?根本不曾人眼。
在說完這些情況後,那帶來消息的人又風馬牛不相及地說道:“有一次打完仗,我找了個妓女一夜幹了她四次。
”似乎是一種注解。
顧秋水就沒有胡秉宸這樣的思想境界,他在延安的戀愛被上級領導活活拆散後,怪話連篇:“沒想到在這兒連男人的雞巴也分等級。
不管到了哪兒,男人在雞巴上的待遇,應該是一律平等的。
”這個從小當兵的人,深谙軍隊就是等級運作下的機器,如果上級軍官毫無緣由地抽他一個嘴巴子,他絕不會有第二句話,但男人睡女人的權利卻不該分等級。
顧秋水對共産黨的不滿,可能也始自他的雞巴遭受了不平等的待遇。
這種理由實在不能登大雅之堂,但怎能要求一個在軍閥隊伍裡混了多年的兵痞,像胡秉宸那樣考慮空想社會主義和絕對平均主義,并指望他懷有美好的情操? 延安使胡秉宸成長。
不論在家的時候已然把一個少爺當得如何頭頭是道,還是像父親那樣已然是個有形有款的公子哥兒或是上了大學,都算不得成長。
從此,他對兩性關系不再堅持《呼嘯山莊》那種形而上的觀點,甚至勸說那些不安于夫妻生活的男人:為什麼一定要看女人的上面?蒙上臉,哪個女人的下面都一樣。
胡秉宸領導的那部分工作,除了白帆和常梅,再沒有别的女人,在很長的時間裡,他成為這兩個女人角逐的對象。
白帆卻對芙蓉一口咬定,當初胡秉宸死死地追求過她。
比之常梅,燙頭發、塗口紅的白帆,不但不醜,還可以說是漂亮,并且還是共産黨員。
她的缺陷,隻是粗糙而已。
一個地下工作的負責人,怎麼能和一個不是共産黨員的女人長年累月地睡在一起?女人本來就不大可靠,常常不按規矩出牌,随時可能出現難以預料的舉措。
後來他們這個系統出了大事。
果不其然,就是因為一個女人! 共産黨員白帆最終戰勝了常梅,成為解決胡秉宸民生大計惟一适當的人選。
常梅被淘汰出局,日後嫁給了胥德章。
由于胡秉宸的這一選擇,常梅幾十年如一日地和白帆結為親密戰友,一生都在關注等待着,收拾白帆和胡秉宸而後的日子。
無論如何,對于胡秉宸,白帆有點像他吃着的那碗有點饑不擇食又難以勝任的臊子面。
可是白帆在床上的表現卻很夠勁,與性欲熾烈的他,可以說旗鼓相當。
隻是她在高潮來到時,那像指揮員鼓動戰士沖鋒陷陣、不斷“頂住,頂住廠的喊叫,讓他覺得和她做愛像是沖鋒打仗,而且是一場敵我力量懸殊的硬仗,使興味正濃的他略感敗興。
男人在與女人做愛過程中,大多願意扮演指揮者、控制局面的強者,而白帆“頂住,頂住!”的喊叫,使他有一種受女人指揮的感覺。
胡秉宸又是一個喜歡冒險,有着浪漫氣質的人,不但不會恐懼打仗,可能還盼望着有一天在戰争中獻身。
可是做愛和打仗,應該是兩回事。
難怪他和吳為進入狀态的初期,會對吳為那樣說:“我從不知道,一個女人的嘴唇是這樣地柔軟、芬芳,和你接吻就好像喝上品龍井‘獅峰’,回味極佳。
我和白帆幾十年接的吻也不如和你一天多。
有個海外的女作家說,如果你不知道要不要和那個女人結婚,就和她接個吻。
和你接吻真是不得了,那真是一個溫暖、黑暗、無底的深淵。
我有兩個野心,一個是娶你做老婆,一個是寫三篇文章讓人們争論二十年。
結果是什麼也寫不出來,每天一睜開眼睛就是你,神魂颠倒,一天十幾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當胡秉宸對吳為這樣情話款款的時候,的确忘記了不久前他還對白帆那樣的表白:“你也不想想,我能跟吳為那樣爛的女人搞關系嗎?連她寫給我的信,我都如數交你存檔了,你還不相信我?” 随着他和吳為的關系越陷越深,就在白帆開始反擊吳為之前,胡秉宸又把這些信,從白帆那裡偷了出來還給吳為,使白帆在她的“自衛反擊戰”中痛失一批重磅炸彈。
讀者可能還記得,本書第二章第一節裡的一句話:“除政權易手之外,一九四九年還将是很多事情的分界線。
” 一九四九年以後,胡秉宸眼見周圍不少人因忽視這條分界線,繼續按照過去的習慣辦事;影響了自己大有可為的前程。
特别對待女人的習慣,這一條分界線的前後,更是非常不同。
一九四九年以後的胡秉宸已經相當成熟,懂得了“楷模”在各種台階上的意義。
他必須和白帆在大方向上保持一緻,以便同心協力,緻力于方方面面“楷模”的營造。
他們彼此不再舊事重提,而是和和氣氣地過起日子,比之剛進城就出了“陳世美”的那些家庭,他們可以說是模範夫妻,所以年年得到模範家庭的稱号,那塊光榮匾也高懸在客廳的門楣上。
對于胡秉宸這種出身的人,那塊高懸的匾,實在張揚。
每當他獨自坐在客廳裡的時候,免不了會對着那塊匾,胸有成竹地一笑。
如果胡秉宸後來不陷人吳為的情劫并終究不能自拔,他們這個模範家庭還會繼續下去,他也不會趕那個“陳世美”的晚集,在如過江之鲫的。
“陳世美”之後,給社會一個重新讨伐“陳世美”的機會,好端端地敗壞了一世的名聲。
吳為真是害了他,也害了白帆,還有他們一家。
胡秉宸倒是不再“鬧事”了,可能是生活的安定,倒讓白帆生出事來。
使她在任王局長秘書期間,與王局長“一晌貪歡”,讓人想起“飽暖思淫逸”或“積習難改”那樣的老話。
在男性的一統天下,“秘書”對女性可能是個相當危險的職業。
不過分析起來,她和王局長的關系不能算是對權力的無奈,也和現在某些“小秘”的種種心計不能同日而語。
因為那時胡秉宸也官至局長,她也不缺少經濟保障。
他們的私情,也像她和柳彤的私情一樣,又栽在政治運動上。
有;才有幹的王局長,不幸于一九五七年的反右鬥争中被打成右派。
他本不必在他的檢查中交代與白帆的那點私情,可是他擔心,要是他不交代白帆卻交代出來;豈不罪加一等?何況那時他已無法與白帆串聯,或訂立攻守同盟。
王局長在共産黨内,也算有點資曆的幹部,和胡秉宸不相上下,就算他和白帆有訂立攻守同盟,的可能,根據他的經驗,也是無濟于事的。
從來沒有一個攻守同盟敵得過一個又一個政治運動的逼、供、信,僅就這點來說,比國民黨厲害多了,國民黨怎能不失敗? 事後白帆質問王局長:“誰也沒有讓你交代這種事,你為什麼主動這樣做?” 王局長回答說,“我要是不交代你卻交代了呢?你又不是沒有這樣的先例,比如說對那位柳彤同志。
”兩人的話都很實際,比之他們曾經有過的那段私情,真是無情至極,可也不能說他們誰對誰不對。
白帆無以應對。
如果不是一九四九年後柳彤在“肅反審幹”運動中成為審查對象,有人到白帆這裡進行外調,白帆也不會沉不住氣,外調的人剛說了一句:“柳彤把什麼都交代了……”她就竹筒倒豆子似的把柳彤不那麼徹底的交代,完全徹底地交代出來。
白帆其實是個非常堅硬的女人。
但女人終究是女人,常常在關鍵時刻難以把握大局。
換了胡秉宸,無論如何不幹這樣的蠢事。
其實白帆自己也不十分肯定,她不屈不撓地掰着指頭,對月經期以及往返于兩個男人之間的日期進行細算,以确定孩子的所屬權,但讓胡秉宸一聲“你還有沒有廉恥!”的咆哮,吓得無法研讨下去。
他不知道應該自豪還是應該尴尬。
這可真是徹底的唯物主義了,連這種事情也能這樣不動聲色地拿到桌面上來,進行這樣唯物主義的讨論。
胡秉宸不止一次地說:“難怪你當初不讓他姓我的姓,而是姓了個楊!楊柳,楊柳,楊後藏着‘柳’,再加上個‘白’,真是藏頭詩式的好名字。
” 比起白帆在得知他和其他女人關系後的不依不饒,他實在有權就此結束和白帆的關系。
但是想到“楷模”的營造,他隻能忍痛,對此忽略不計,與白帆相安無事地度過一個又一個他從前絕對不肯善罷甘休的關節。
其實到了現在,這個問題已經變得非常簡單,到醫院查一查血,做一個親子鑒定,就能迎刃而解。
可是出于同樣的考慮,胡秉宸不想鬧得滿城風雨。
不論到了什麼時候,他們都應該是“模範家庭”。
不過名字的問題,實屬偶然。
沒姓胡秉宸的姓,當時隻是出于地下工作的考慮。
幸虧組織上考慮到白帆是個年輕的老幹部,又沒有什麼右派言論,不但對群衆封鎖了這條消息,還從她和胡秉宸的家庭幸福考慮,對胡秉宸也封鎖了這條消息。
胡秉宸始終不知道白帆還有這麼一個段子,不然這肯定又會成為他的一個殺手锏。
政治運動何止在政治上将人置于死地,也讓很多人為這些算不了什麼問題的問題,丢盡臉面。
即便如此,白帆對“運動”并不生恨,隻是日後在吳為介入她和胡秉宸的關系時,她才想到,一場接一場的“運動”,正是這樣混淆了革命和不革命的高低貴賤,抹殺了這一等人和那一等人之間的區别,從而使吳為這種人有了和她分庭抗禮的可能。
但這并不妨礙她拿着私生子的把柄修理吳為。
時勢不但造英雄,也給白帆造出一個忠心耿耿的丈夫。
一九四九年後胡秉宸多次有機會去上海,也多次經過那個一夜銷魂的飯店和百樂門,還有為他地下工作提供諸多方便、做過多次掩護的姨夫家,卻是過門不入。
盡管裡面住着他曾經為之情迷,幾乎導緻和白帆的分手以緻鬧到組織出面幹預的表姐綠雲一天到晚畫着雙妹雪花膏之類的廣告,并把廣告上的女人,各個畫得像她那樣豐滿開放,也有些許俗豔的表姐婀!那麼對吳為呢?也許從胡秉宸初始寫給吳為的幾封信,可以探出他的心迹。
自吳為成為作家後,胡秉宸就開始給她寫信,比之從來不給她留下片紙隻字的過去,可以說是零的突破。
而七三年使他和吳為角色互換的那封信,隻能算是與白帆的合作。
這些信既無擡頭也不具名,内容更是含糊,好在“明眼人一看便知”,二人自然心領神會。
即便如此,對于把前程看得很重的胡秉宸來說,為這些信還是承擔了極大的風險。
A.《人民日報》一篇十分動人,我懷疑火車站一篇能否比這篇更成功,因為境界到底不能比。
也許你有什麼鬼辦法。
《人民日報》一篇好在“短”,好比一座又端莊又妩媚的小山頭,剛剛走完,覺得已經差不多了,一轉過去,還有一座!而每座山頭之間又沒有什麼冗長、平淡的路要走。
使人讀了餘音袅袅。
讀者 B.不要再打電話來,也不要再這樣寫信,不論你怎麼“親啟”、“内詳”都是一樣。
我每天收到若幹封信,也有寫“大人”親收的,也是一樣按公文程序處理。
至手電話,參加聽的人至少有一打,還不算那一頭的,徒然增加許多麻煩。
如果要我辦什麼事,可以寫信到家裡,還要對家中人問好。
所以首先是不要這樣打電話和寫信。
你那個火車站的主題,我看有些像十九世紀的東西。
什麼“傳宗接代”!都是十九世紀的事,離我們已經很遠了。
還有什麼“統一論”!在許多地方已經無可挽回地一去不複返了。
在我們這裡,二三十年内也要成為曆史陳迹。
那些電影喽小說喽,隻在人們懷舊時才去看看,讀讀。
老太太們歎一口氣,說聲今不如昔。
在實際生活中很快就要不存在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曆史是無情的。
當然,無論如何,我們還處在變化的時代,各種胃口的人都有,所以祝你成功。
讀者 巴你撤回稿子的決定使我大為震驚,我不過随便發表一個意見,沒想到使你做那樣的決定。
我有許多意見并不為多數人所理解或贊同,所以在一定時期内并不是合适的。
而且我并沒有看見你的稿子,沒有真正酌發言權。
再說,高尚的、優美的情操總是使人向往的,我想你的稿子可能在這方面是很成功的(雖然“統一”并不一定是一緻的,也沒有必要絕對的一緻)。
我很擔心由于一個随便的意見扼殺了一篇有價值的創作。
如果寫信,仍請寫到家中,每次都被人拆了,多出許多事來。
并請不要忘記向白帆同志問候。
讀者D.不知道為什麼沒有消息。
我很希望你的那篇文章沒有撤回來,老覺得随便發言好像扼殺了好文章。
讀者 e.可否到我家來,與我和白帆同志一起喝杯茶?她會很高興的;讀者P.可以來看看我嗎?我希望同你談一次,下星期二(二十五日)晚六點三刻來看我,好嗎?那時我有空,而且家裡人都看電影去了。
讀者C.寄一點東西給你,它顯得不三不四而可笑,但還是寄給你,因為前三節是七一年想的,後一節是七九年想的,所以是個思想的窗口。
可能寄給你這些是生活中的錯誤,但是想到上一封信會使你不愉快,在節日前夕,想寄些使你高興的東西。
很想看看你,哪怕是“後腦勺”也好,在我的年紀來說,實在是滑稽可笑的。
我寫了許許多多沒有結果的信,這也是一種報應循環吧。
讀者 H.為,這個稱呼多好,多美好,隻是我怕一共隻寫過三四次,這樣的日子就過去了。
這些日子,一種不祥的感覺侵蝕着我。
一種惶恐的感覺,一種不安,一種憂傷,那麼深深地籠罩,着我。
我希望那僅僅是一種幻覺,一種由于渴望,由于擔心帶來的幻覺,但我怕不是。
你上次的信是那麼深深地傷害了我,我不能從這中間恢複過來,雖然後來好像是過去了,但那隻是淺淺的,沒有能從靈魂深處解脫我。
我知道,當一種思想打開了頭,它就會悄悄地向前發展,不斷充實自己,不可抗拒地終于成為一個明确的想法。
好像一張宣紙,偶然有一頭浸在水裡,水就慢慢地,然而不斷地浸泅着它,不知不覺地,靜悄悄地,不可抗拒地,終于成為一個災禍。
你再也不能使一張被浸漬過的紙張恢複原來的潔白和平整了。
你的信是不是這樣一個開端,還是可以完全忘記的? 我有一個幻覺,當我們終于說出多年不能說出的話以後,一切也就随之結束。
好像是做了個總結,歸人了檔案。
該不會吧?如果我這個說法太不公平,請别生氣,我是那樣地悲哀,不能不把我的靈魂對你打開。
當我讀到你寫的“這可真夠凄慘的”那一段的時候,我深深地感動了。
但現在我怕不隻是凄慘,還要深刻得多。
你能夠給我一句話,說,這一切都是胡思亂想,都是錯覺嗎?我怕就是這樣也很難使我恢複過來。
我一生中,一切都是那麼清楚、明确,哪怕在最困難的時刻,現在卻變得這樣軟弱,這樣無能為力,請不要笑話我和我的信吧。
讀者于深夜 在收到今天的信以後 星期天我要試一試,在那條路上能不能看見你。
到了他們的婚姻即将結束的時候,胡秉宸突然對她說:“我摘女人從來不主動。
” 她聽了不覺一驚,這是否就是一九四九年後,胡秉宸處理女人問題的關鍵所在? 是對他們這段婚姻的否定,還是就公老虎和母老虎間勝負難分的格局,再咬一個回合?還是一種炫耀? “照你這樣,又怎麼能把女人搞上手呢?” 謝幕的時刻即将來臨,胡秉宸終于可以亮出他的秘密武器:“想辦法讓她們主動。
” 回首他們二十多年的關系,可不就是按照這個模式運行的! 可是關于“宣紙”那封信寫得多美啊,即便以作家為職業的吳為,也從未寫出這樣凄美的情書。
她怎麼也不願意相信,那是一個愛情的陰謀。
不,不是,無論如何胡秉宸後來還是愛上了她,一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多少人能像她那樣,享有這樣的愛。
從胡秉宸這些信可以看出,他經曆過何等艱苦的掙紮,最後還是一點點落人這個劫難。
他是如何從起始的深惡痛絕到墜人情網?實在是個謎。
13 和吳為做愛簡直是換了人間。
那真是三月、煙雨、江南,讓胡秉宸想起《憶江南》這樣的詞牌子,或是婉約派詞人溫庭筠。
回腸蕩氣之間,還有一逞男人雄風的良好感覺。
他睡了幾十年的白帆,何曾讓他品味過這樣的韻緻? 白帆可不是白白把他糟蹋了幾十年? 不過天長日久下來,江南煙雨總給他一種序曲的感覺,作為序曲,江南煙雨雅則雅矣,卻隻能是劇中情節的提示。
即便莫紮特之後,序曲在歌劇中的地位大大提高,甚至可以作為音樂會的獨立曲目演出,可它畢竟不能代替後面正劇的跌宕起伏。
老聽下去,還會膩煩。
他甚至有點懷念白帆年富力強時那種具有原始風情的粗犷、淋漓和她的“頂住”。
她那一觸即發的興奮點,在性愛過程中,真是男人的一處寶藏。
可惜已是明日黃花,美人遲暮。
每當那時,白帆的身體繃得像一張拉滿的弓,使他得以将兩隻腳登在她硬挺;平撐的腳面上。
他給白帆那雙腳的蹬力有多大,白帆回報他的反作用力就能有多大,兩個人真有一種豁出命去,生死共存的酣暢。
加之他們兩人高矮相當,各部件的位置也很合襯,而他就無法與比他高出半個腦袋的吳為照此辦理,否則就會有?小人國”攀上一頭大象而無從控制的張皇。
有時他異想天開,如果把吳為的“序曲”和白帆的“頂住”,還有吳為年輕的胴體和白帆那個興奮點合二而一,豈不美哉? 但他從來沒有自省過,為什麼吳為總是停留在一部歌劇的序曲之中? 也從來沒想過,他是否還是當年的好漢一條? 胡秉宸最後還是排除萬難地和吳為結了婚,應驗了胡家近幾代男人兩個老婆的命數。
雖然一夫一妻制讓他在法律上不能同時擁有兩個妻子,但在實際生活中,他卻遊刃于兩個妻子中間。
有時吳為而不是胡秉宸不禁發出感慨:一九四九年以後取消了一夫多妻制,好,還是不好?如果不取消一夫多妻制,女人們可能就會安于她們各自的地位,像舊生活那樣,大太太閉起眼睛、不聞不問吃齋念佛,小妾們安于自己的妾位,無所謂名分的正式、大小,更不會想人非非,鬧出那許多流人市井成為茶餘飯後談資的離婚案。
男人們也就滿足了對女人總體的要求,更不必為平衡與諸多女人的關系絞盡腦汁,費盡心思,結果是大家都不滿意。
她甚至想,新中國在男女之間造成的最大誤會,可能就是取消了一夫多妻制。
說到底,男人對女人的關系,實際上是個管理問題。
也就難怪胡秉宸老對吳為抱怨、不解地說:“一百多萬人的一個大部我都管得好好的,怎麼就管不好兩個女人!” 14 在落地燈的陰影下,父親臉上的線條見棱見角,使他的話更具不可懷疑的權威性。
平時不大與他交談的父親,,頃刻之間與他似乎有了一種默契和理解。
他不由得問父親:“隻這一步,以後還有沒有?”他問的是一步好運,而不是桃花運。
父親似乎有點惋惜也有點冷酷地說:“沒了。
” 他果然應驗了父親說的,不論是那步好運,還是桃花運。
15 在臊子面的背景下,胡秉宸也同時想起他那個譜系複雜的家族。
如果在家裡,或是在父親面前,他肯定不會這樣吸食面條,也不會在這樣一碗臊子面前,盡失顔色。
孔子說“食不厭精”。
他現在有什麼條件侈談“食不厭精”? “食不厭精”既要有文化做基礎,也要有經濟做基礎。
山東菜好,是因為年年有河工。
所謂黃河大堤年年修,不過是發大水的時候在黃河上掘個口,水退下去的時候再堵上。
老爺們說是在河工上檢查,還不是天天想着法兒吃,反正是朝廷出錢。
又好比清江府的萊有名,那是因為漕工,漕運總督就駐清江府。
河南菜也是靠河工發起來的,廣東等省靠洋務,揚州靠鹽商。
這些都是肥得流油的缺,衙門裡上上下下哪個不吃? 四川是天府之國,當官的關起門來吃,杜甫在四川寫的詩,有多少寫的是那些官員的吃喝!這個“飲”、那個“飲”的。
說到淮揚名點,也是一邊吃鴉片煙,一邊躺在煙榻上琢磨,琢磨好了就找個頂尖的大師傅來做,總之是變着法兒吃。
這些地方,哪個不是幾百年地吃下來,菜就自然愈弄愈精。
至于他們祖上,可能是廣收博采,集各種流派之大成,豈有他哉。
到了他這裡就變得既可奢華,也可就簡。
他的确改變了很多。
也或許說,他又回到了先祖那個境地。
這是一種進步還是回歸? 不過從他那個家系的曆史來說,那個拿着一把鑿子開山的先祖,想必也是這樣繪聲繪色地吸食面條,更可能生嚼大蔥大蒜,那種他革命一生也不能接受的挑戰。
在用一方方未鑿的石塊交換什麼的時候,锱铢必較得讓人汗顔也未可知。
從什麼時候起,他們這個家族開始禁止子女這樣吸食面條或是湯水? 在很多時候,界限是很模糊的。
隻有在少數人那裡,界限的分野分分秒秒才能讀出,就像掐着賽跑的秒表。
延安的生活是濃縮的、高密度的、無隙可人的,隻有離開延安之後,他的頭腦才有些許空隙,才可能突然使他産生明晰這個變化的願望。
他覺出了延安和他想像中的不同,但他并不在意這不同。
他從那一碗臊子面上生發的聯想,不是為了一個今不如昔,也不是昔不如今的結論,而是對曾經和現在生活距離的一個測量。
何況胡秉宸從小就顯示出叛逆精神,喜歡想來想去。
正因為他好想一點什麼,這一輩子也就“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就像吳為,她的一生成也因為認真,敗也因為認真一樣。
在這一碗臊子面的大酸大辣中,胡秉宸感到他和延安已經密不可分。
什麼“綠豆眼”、“龍尾”,都已斷裂,如今隻有這碗大酸大辣的臊子面,才是禁得起錘煉的,颠撲不破的。
總之,在吃完那碗臊子面後,胡秉宸至少覺得,他為那個理想獻身的決定沒有錯。
16 遺憾的是吳為并不知道。
她認為與她在零狐村先行訂下一個約會的胡秉宸,在吃完那碗臊子面、随意向周遭掃望過去的時候,對埋伏在零狐村四面的塬?根本不曾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