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戰破敵

關燈
到了江堤上,果然發現情勢大變。

    剛才還井然有序地連結在江邊的一個個水寨,有一部分已經分拆成一組一組的戰船群。

    正由那些四百料、二百五十料和一百料的大中型主戰船率領着,扯起風帆,陸續駛離江岸。

    而在更遠的地方,那煙波浩渺的江面上,正卷起陣陣濃煙,傳來了轟隆轟隆的爆炸聲和隐約可聞的喊殺聲。

    黃宗羲剛才本來已經來到木城門口,卻被張岱攔了下來,以緻一直未曾正式報到,因此眼下不免心忙意亂。

    他顧不上再看,甚至也顧不上黃安正牽着馬,在旁邊守候着,管自三步并作兩步,迅速向木城的門口奔去。

     木城的周圍照例架設着成排的鹿角,隻留着一條狹窄的通道。

    當黃宗羲氣喘籲籲地奔近由木栅搭成的轅門時,發現那裡站着一群頂盔貫甲、手執刀槍的士兵。

    看見有人到來,那些士兵就現出警覺的神情,并且舉起刀槍橫着一攔,把他攔住了。

     “什麼人?要幹什麼?”一個小校模樣的發出詢問,懷疑地打量着眼前的不速之客。

     “本官是、是餘姚軍的,奉、奉命前來觀戰。

    有文、文書在此!”黃宗羲上氣不接下氣地回答,從懷裡掏出文書,遞了過去。

     誰知,那個小校連接也不接,隻搖搖頭,說:“上頭有令,開戰之後,若無許可,便不得再放人出入!” 黃宗羲一聽,不由得急了,大聲說:“不是讓我來觀戰麼?怎麼不許進去?不進去怎麼觀戰?” 那小校面無表情地:“大老爺要來觀戰,就該早來才是。

    到這會兒才來,上頭有令,可怪不得小軍。

    ” 這話自然在理。

    加上黃宗羲本來就自知有錯,因此一時間倒被弄得啞口無言。

    這當兒,隻聽江面上的戰鼓聲和喊殺聲越發高昂起來。

    那怒濤似的聲響顯示着戰鬥已經進入了緊張激烈的當口。

    這使黃宗羲愈加心急火燎,不由得暗暗埋怨張岱,不該把自己平白耽誤了許久。

    因此,雖然憑着急促的腳步聲,知道張岱也來到了身後,但是他卻賭氣地不回過頭去。

     “既是如此,”停了停,黃宗羲隻好又要求說,“那麼可否派人禀報上頭,就說下官因他事所阻,來遲了,請他放我進去?” 那小校搖搖頭:“他們都到木城上去了,眼下找不到。

    ” 看對方毫無通融的餘地,黃宗羲不由得洩了氣。

    他正想轉過身去,就聽見蓦地響起一聲怒叫:“胡說!什麼找不到?”接着,張岱一下子擠到前面來。

    隻見一向快活随和的這位公子哥兒倒豎起疏朗的眉毛,圓瞪着的眼睛閃射出駭人的光芒,一張小臉憋成深紫,嘴唇上的兩撇小胡子也翹了起來。

     “什麼找不到?”他又大叫一聲,“告訴你們這些狗才!本老爺可是監國爺派來觀戰的!監國爺,知道麼?便是張閣老見了我也要優禮三分!你們敢不讓我進去?不讓我進去就砍了你們的狗頭!” 說完,他就回頭向黃宗羲說聲:“我們走!”然後就噔噔噔地朝着那些明晃晃的刀槍直走過去。

     那幾個兵沒料到這個官兒發起脾氣來會如此厲害,加上又聽說是監國爺派來的欽差,一時間倒被吓住了,看見張岱的身體已經直挨過來,隻好連忙收回刀槍,乖乖地讓開一條路,放他們進入木城。

     黃宗羲這才松了一口氣。

    急切間,他也來不及再對張岱說什麼,隻慌忙地沿着木梯,向牆頭上趕去。

     木城的牆頭上,已經密密麻麻地站滿了人。

    其中有張國維和他的幕僚們,也有各路義軍的觀戰代表。

    他們全都把臉朝着喊殺連天的江面,在凝神觀戰。

    張岱剛才雖然在把門的士兵面前大耍威風,但對于遲到的過失想必也是有點心虛膽怯。

    黃宗羲就更是如此。

    因此兩人不敢再聲張,趕快在女牆邊上找了個空當,安頓下來。

     也就是到了這時,黃宗羲才完全看清楚江面上的戰鬥情景。

     原來,這場水戰的規模果然不小,極目望去,隻見從南到北的一二十裡江面上,東一堆西一群的散落着各種大小戰船。

    驟眼一瞧,它們像是莫名其妙地擠聚在一起,但是仔細辨認,就可以發現其實正進行着激烈的搏鬥。

    因為無數帶着火頭的飛箭正在船與船之間流星急雨般地穿梭着,有些船隻已經在着火,滾滾黑煙正從船篷和帆樯間冒湧出來。

    至于另一些船則分明在互相猛力碰撞着,以緻整個船身,連帶船帆一道,都在劇烈地左右搖晃。

    而當船上的将士們發出怒雷似的呐喊,更加奮力地射出帶火和不帶火的利箭,更加狂亂地揮舞起手中的鐮鈎、撩鈎和刀槍時,陽光下就不時迸射出耀眼的光芒…… 由于在轅門受阻的心神還未平複,有好一陣子,黃宗羲隻是茫然地眺望着,隻覺得木城上的風很大,刮得近旁的旗幟呼啦啦地直響。

    而江面上則亂紛紛的一片,既鬧不明白戰鬥是怎樣開始的,也鬧不明白如今進行到怎樣的地步?眼前的戰況到底是對敵人有利,還是對己方有利?甚至連哪隻船是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