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悲歌
關燈
小
中
大
着。
這當兒,兩邊的人已經合到一起。
于是丈夫尋妻子的,妻子尋丈夫的;父親尋女兒的,女兒尋父親的;還有侄兒尋姑姑,哥哥尋妹妹,外甥尋姨娘的。
幸而尋到了,固然是喜極而泣;尋找不到的,也忍不住号啕大哭。
于是一時間你也哭,我也哭,那牽衣頓足的号哭是如此悲苦,如此可憐和絕望,它震動着人們的耳鼓,揪扯着人們的心肺。
到末了,就連那幾個清兵也背過了臉去…… “嗯,我等不如走吧!”餘懷終于忍受不了,回頭建議說。
看見沈、柳二人都點點頭,他就轉過身,打算離開人群,然而一擡頭,卻發現一個年輕女子正站在旁邊,大睜着一雙驚慌的眼睛,不住地朝他們打量。
看見他們轉過臉來,她就顫抖了一下,嗫嚅地問:“不敢動問客官,這位老爸可是、可是留都說大書的柳老爸?” 餘懷微微一怔,沒想到竟然還有來同柳敬亭相認的,再打量一下對方,卻發現面生得很。
但因為她問的不是自己,一時倒也不便回答,隻好轉眼去望柳敬亭。
柳敬亭倒很爽快,點點頭,說:“小老正是柳麻子。
不知姑娘怎麼認得在下?” 在等待回答的當兒,那女子臉孔煞白,顯得很緊張。
直到聽見這句答應,她才如釋重負地雙腿一彎,跪倒在地上,叩着頭禀告說:“婢子是如臯冒辟疆相公家的丫環,名喚紫衣。
因柳老爸曾到我家來開講書詞,婢子當時在簾子裡侍候大奶奶聽書,故此認得老爸。
” 三個朋友因為事出突然,又都不認得對方,因此都有點驚疑不定。
現在得知原來是冒襄家的丫環,才“啊”的一聲,明白過來。
但是冒家的丫環竟然出現在被擄掠的婦女群中,又使他們意外之餘,腦子裡頓時閃出不祥的念頭。
“啊,你既是辟疆家的丫環,卻為何到了這裡?”沈士柱連忙追問。
“婢子是被……是被搶來的。
” “那麼,你家主人呢?” “我家主人——婢子不……不知道。
” “不知道?莫非不在了?”由于吃驚,也由于緊張,三個朋友不約而同地瞪大了眼睛。
“哦,不,不,婢子被搶時,他們還在的。
不過後來、後來就不知道了……” 這話無疑是實情,因此三個朋友互相對望了一眼之後,隻好不再問了。
但是,對于冒襄一家安危的關切,又使他們不甘心就此作罷。
于是沉默了一下之後,他們依舊向紫衣詳細問起冒襄一家逃難的情形。
直到得知如果老朋友還活着,一是可能重新回到海甯,二是可能前往宜興投奔陳貞慧,他們才稍稍放下心來。
“嗯,到了這一步,你如今作何打算?”柳敬亭從短眉毛底下瞅着丫環,問。
紫衣本來已經站了起來,聽了這話,她的眼圈蓦地紅了,并且汩汩地湧出淚水,但仍舊強自控制着。
“婢子總是前世……作孽,故此今……生得此報……應!”她嗚咽地說,“既是命中如此,婢子也不……不敢怨恨。
隻是想到、想到在少爺、奶奶和宛娘身邊時,沒有盡心盡責侍候,心下、心下萬分不安。
老爸和兩位相公都是我家大爺的朋友,若有便見到我家大爺時,請轉告他,就說紫衣今生再也……不能侍候他老人家了,隻盼來世做牛……做馬,再……報答他的大恩大德……”說完,她再也管不住自己,終于跌坐在地上,哀哀地放聲痛哭起來。
還在紫衣抽抽泣泣地說話的當兒,沈士柱臉上已經現出老大不忍的神情。
這會兒發現餘懷站在一旁,眉毛皺得緊緊的,他就伸手扯一扯朋友的衣袖,等餘懷跟着走出幾步,他就急急地說:“她既是辟疆的丫環,如今落到如此田地,也着實可憐。
我們不如花點銀子,把她贖出來算了!” 餘懷搖搖頭:“這事我也想過,但隻怕不妥!” 沈士柱瞪起眼睛:“有什麼不妥?莫非我們竟忍心見死不救麼!” “兄别急啊!”餘懷做着制止的手勢,“你沒聽她方才說,同她一道被搶的,還有七個丫環麼?即使後來走散了,也還有四個在這碼頭上。
你總不能把她們全都贖下吧?再說,我們這一次南下,可是有重任在身,也不能帶着一幫子丫環招搖過市。
更别說到時候未必就見得着冒辟疆——哎,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事到如今,也唯有先顧着大事了!” “那麼——” “唉,給她點銀子,讓她自尋活路吧!”
這當兒,兩邊的人已經合到一起。
于是丈夫尋妻子的,妻子尋丈夫的;父親尋女兒的,女兒尋父親的;還有侄兒尋姑姑,哥哥尋妹妹,外甥尋姨娘的。
幸而尋到了,固然是喜極而泣;尋找不到的,也忍不住号啕大哭。
于是一時間你也哭,我也哭,那牽衣頓足的号哭是如此悲苦,如此可憐和絕望,它震動着人們的耳鼓,揪扯着人們的心肺。
到末了,就連那幾個清兵也背過了臉去…… “嗯,我等不如走吧!”餘懷終于忍受不了,回頭建議說。
看見沈、柳二人都點點頭,他就轉過身,打算離開人群,然而一擡頭,卻發現一個年輕女子正站在旁邊,大睜着一雙驚慌的眼睛,不住地朝他們打量。
看見他們轉過臉來,她就顫抖了一下,嗫嚅地問:“不敢動問客官,這位老爸可是、可是留都說大書的柳老爸?” 餘懷微微一怔,沒想到竟然還有來同柳敬亭相認的,再打量一下對方,卻發現面生得很。
但因為她問的不是自己,一時倒也不便回答,隻好轉眼去望柳敬亭。
柳敬亭倒很爽快,點點頭,說:“小老正是柳麻子。
不知姑娘怎麼認得在下?” 在等待回答的當兒,那女子臉孔煞白,顯得很緊張。
直到聽見這句答應,她才如釋重負地雙腿一彎,跪倒在地上,叩着頭禀告說:“婢子是如臯冒辟疆相公家的丫環,名喚紫衣。
因柳老爸曾到我家來開講書詞,婢子當時在簾子裡侍候大奶奶聽書,故此認得老爸。
” 三個朋友因為事出突然,又都不認得對方,因此都有點驚疑不定。
現在得知原來是冒襄家的丫環,才“啊”的一聲,明白過來。
但是冒家的丫環竟然出現在被擄掠的婦女群中,又使他們意外之餘,腦子裡頓時閃出不祥的念頭。
“啊,你既是辟疆家的丫環,卻為何到了這裡?”沈士柱連忙追問。
“婢子是被……是被搶來的。
” “那麼,你家主人呢?” “我家主人——婢子不……不知道。
” “不知道?莫非不在了?”由于吃驚,也由于緊張,三個朋友不約而同地瞪大了眼睛。
“哦,不,不,婢子被搶時,他們還在的。
不過後來、後來就不知道了……” 這話無疑是實情,因此三個朋友互相對望了一眼之後,隻好不再問了。
但是,對于冒襄一家安危的關切,又使他們不甘心就此作罷。
于是沉默了一下之後,他們依舊向紫衣詳細問起冒襄一家逃難的情形。
直到得知如果老朋友還活着,一是可能重新回到海甯,二是可能前往宜興投奔陳貞慧,他們才稍稍放下心來。
“嗯,到了這一步,你如今作何打算?”柳敬亭從短眉毛底下瞅着丫環,問。
紫衣本來已經站了起來,聽了這話,她的眼圈蓦地紅了,并且汩汩地湧出淚水,但仍舊強自控制着。
“婢子總是前世……作孽,故此今……生得此報……應!”她嗚咽地說,“既是命中如此,婢子也不……不敢怨恨。
隻是想到、想到在少爺、奶奶和宛娘身邊時,沒有盡心盡責侍候,心下、心下萬分不安。
老爸和兩位相公都是我家大爺的朋友,若有便見到我家大爺時,請轉告他,就說紫衣今生再也……不能侍候他老人家了,隻盼來世做牛……做馬,再……報答他的大恩大德……”說完,她再也管不住自己,終于跌坐在地上,哀哀地放聲痛哭起來。
還在紫衣抽抽泣泣地說話的當兒,沈士柱臉上已經現出老大不忍的神情。
這會兒發現餘懷站在一旁,眉毛皺得緊緊的,他就伸手扯一扯朋友的衣袖,等餘懷跟着走出幾步,他就急急地說:“她既是辟疆的丫環,如今落到如此田地,也着實可憐。
我們不如花點銀子,把她贖出來算了!” 餘懷搖搖頭:“這事我也想過,但隻怕不妥!” 沈士柱瞪起眼睛:“有什麼不妥?莫非我們竟忍心見死不救麼!” “兄别急啊!”餘懷做着制止的手勢,“你沒聽她方才說,同她一道被搶的,還有七個丫環麼?即使後來走散了,也還有四個在這碼頭上。
你總不能把她們全都贖下吧?再說,我們這一次南下,可是有重任在身,也不能帶着一幫子丫環招搖過市。
更别說到時候未必就見得着冒辟疆——哎,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事到如今,也唯有先顧着大事了!” “那麼——” “唉,給她點銀子,讓她自尋活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