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費唇舌
關燈
小
中
大
黃宗羲在這一刻裡的懷疑和恐懼,并沒有妨礙大閱兵的順利舉行。
正相反,在接下來的兩個多時辰裡,由上萬精銳之師在官山下耀武揚威、往來馳騁所展現的壯觀場面和勇猛聲勢,不僅使魯王君臣看得如醉如癡,大為興奮,就連錢塘江對岸的清軍官兵,也因為從五雲山頂遠遠看到了這一幕,而止不住搖頭驚歎,啧啧稱羨。
當然,他們免不了照例把這種軍情修成塘報,派人火速送往南京,向洪承疇報告。
現在,這件塘報已經靜靜地躺在總督行轅簽事房的公案上。
一方烏木鎮紙壓住了它的一角,而洪承疇本人,則倒背着手,站在東面的一扇敞開的窗戶前。
冬日的陽光從屋檐上斜照下來,透過梧桐樹光秃的枝桠,灑落在窗沿上,并在他那剃光了的前額,以及沉思的臉孔上勾畫出幾道灰色的暗影。
在平定了徽州的反抗之後,按照洪承疇的計劃,本來接着就要集中全力打垮割據浙東的魯王政權。
但是,當他從徽州趕回南京之後不久,就接到朝廷的緊急命令,調派随同他一道南來的平南大将軍勒克德渾和都統葉臣,立即率領所部的八旗兵開拔,全力馳援湖廣,以對付那裡的農民軍和明軍殘部的聯合反攻。
說起來,盡管清朝入關之後,一路攻城占地,勢如破竹,實際上所憑借的,隻是區區十萬的八旗軍隊。
一年多來雖然陸續收編了一些歸降明軍殘部,但要對付偌大一個中國戰場,仍舊捉襟見肘,遠遠不夠。
因此,即使是江南這樣重要的地區,當初投放的軍隊其實相當有限。
如今再這麼一分兵,力量更加不足。
何況勒、葉二人離開後,江南的整副擔子,頓時全壓到了洪承疇的肩上,也使他感到有點顧此失彼,力不從心。
正是這種軟弱的地位,使洪承疇不得不謹慎起來,轉而集中力量鞏固已有的地盤,不再采取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無疑,他也已經估計到,變攻為守的結果,不可避免地會引發抗清勢力的乘機蠢動。
但他也同樣認準了:隻要做到南京這個大本營,還有杭州這個扼控着浙、閩、贛地區的重鎮确保不失,江南的局面就不至于發生大的動搖。
不過,近一個月來,魯王政權在錢塘江一線的反撲勢頭卻不可輕視,不隻前所未有地使清兵遭到重挫,還一直攻到杭州城外的草橋門!那麼接下來,他們會不會發動更猛烈的攻勢,甚至企圖把清軍一舉逐出杭州呢?從近日對方又是閱兵、又是拜将的動向看,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嗯,為着避免閃失,自然最好是盡快派兵增援杭州。
但是眼下,就連南京本身也隻有區區四千守兵,為着維持局面,這些天已是煞費苦心,尚且處處捉襟見肘,又哪裡再抽得出兵來?”心中這麼為難着,洪承疇就不由得煩躁起來,于是轉身離開窗戶,跨過門檻,走出庭院去。
這是一個位于二進的庭院,由于屋宇寬大,這庭院也相當闊大,一色的青石闆鋪地,西邊牆角還砌着一口水井。
一株高出屋脊的白皮松向四面八方伸展着枝桠。
時節已是仲冬,那針狀的葉叢雖然仍舊保持着蒼翠,但也枯瘦零落了許多。
大約被腳步聲驚動,一隻栖息在上面的喜鵲正撲扇着黑中間白的翅膀,飛了起來…… “是的,”洪承疇一邊繞着庭院踱步,一邊不無憂慮地想,“從近日的塘報來看,浙、閩這邊且不說,江西、湖廣那邊的亂子分明是愈鬧愈大了。
何騰蛟、堵胤錫自收編了流賊郝搖旗、劉體純、李錦、高一功所領的殘兵之後,竟然号稱擁衆四十餘萬,而且還不算江西夏萬亭、艾南英和萬元吉、楊廷麟那兩股亂兵。
難怪朝廷十萬火急地一再抽調各地之兵前往進剿。
可是,如今張獻忠還占據着四川,雲、貴和兩廣尚未歸順,而且聽說山東、陝西也在一個勁兒搗亂。
這麼四面八方一齊鬧起來,光憑我朝從關外帶來的區區十萬八旗精兵,以及那些陸續收編的前明降卒,應付得了嗎?當然,眼下還不至于即時便有逆轉之虞,但若是耗日費時地長久拖下去,将來局面會變成什麼樣子,可就有點難說了……” 由于想到,清兵初下江南時,各府縣眼見前明氣數已盡,紛紛望風歸降,如果能全力抓住時機,速戰速決,事情就會好辦得多;誰知忽然節外生枝,頒下了那樣一道剃發令,結果鬧成如今這個八面受敵的局面,洪承疇不由得從内心發出苦笑。
為了擺脫困擾,他搖一搖頭,幹脆停止思索,轉身走回簽事房,在公案前坐下,把下面的一份公文拿了起來。
這是書吏房的幕僚草拟的一份給朝廷的揭帖,内容是關于上次平定徽州一役的詳細情形,以及對所擒獲的金聲、江天一、吳應箕等“匪首”如何處置的請示。
這件事是洪承疇本人吩咐辦的。
本來,自從把金聲等人帶回南京之後,他希望這三個人的态度會軟化下來,同意投降,免遭殺身之禍。
誰知他們在總督行轅旁邊的館驿裡住了一個多月,受到種種照顧優待,卻一直頑固異常,毫無回心轉意的迹象;至于黃澍揭發他們暗藏兵械火器于山洞,圖謀再起那樁事,也同樣審問不出個究竟。
眼看到了必須上報朝廷的期限,洪承疇于是隻好決定不再等待。
現在,他把草稿反複看了兩遍,覺得文字
正相反,在接下來的兩個多時辰裡,由上萬精銳之師在官山下耀武揚威、往來馳騁所展現的壯觀場面和勇猛聲勢,不僅使魯王君臣看得如醉如癡,大為興奮,就連錢塘江對岸的清軍官兵,也因為從五雲山頂遠遠看到了這一幕,而止不住搖頭驚歎,啧啧稱羨。
當然,他們免不了照例把這種軍情修成塘報,派人火速送往南京,向洪承疇報告。
現在,這件塘報已經靜靜地躺在總督行轅簽事房的公案上。
一方烏木鎮紙壓住了它的一角,而洪承疇本人,則倒背着手,站在東面的一扇敞開的窗戶前。
冬日的陽光從屋檐上斜照下來,透過梧桐樹光秃的枝桠,灑落在窗沿上,并在他那剃光了的前額,以及沉思的臉孔上勾畫出幾道灰色的暗影。
在平定了徽州的反抗之後,按照洪承疇的計劃,本來接着就要集中全力打垮割據浙東的魯王政權。
但是,當他從徽州趕回南京之後不久,就接到朝廷的緊急命令,調派随同他一道南來的平南大将軍勒克德渾和都統葉臣,立即率領所部的八旗兵開拔,全力馳援湖廣,以對付那裡的農民軍和明軍殘部的聯合反攻。
說起來,盡管清朝入關之後,一路攻城占地,勢如破竹,實際上所憑借的,隻是區區十萬的八旗軍隊。
一年多來雖然陸續收編了一些歸降明軍殘部,但要對付偌大一個中國戰場,仍舊捉襟見肘,遠遠不夠。
因此,即使是江南這樣重要的地區,當初投放的軍隊其實相當有限。
如今再這麼一分兵,力量更加不足。
何況勒、葉二人離開後,江南的整副擔子,頓時全壓到了洪承疇的肩上,也使他感到有點顧此失彼,力不從心。
正是這種軟弱的地位,使洪承疇不得不謹慎起來,轉而集中力量鞏固已有的地盤,不再采取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無疑,他也已經估計到,變攻為守的結果,不可避免地會引發抗清勢力的乘機蠢動。
但他也同樣認準了:隻要做到南京這個大本營,還有杭州這個扼控着浙、閩、贛地區的重鎮确保不失,江南的局面就不至于發生大的動搖。
不過,近一個月來,魯王政權在錢塘江一線的反撲勢頭卻不可輕視,不隻前所未有地使清兵遭到重挫,還一直攻到杭州城外的草橋門!那麼接下來,他們會不會發動更猛烈的攻勢,甚至企圖把清軍一舉逐出杭州呢?從近日對方又是閱兵、又是拜将的動向看,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嗯,為着避免閃失,自然最好是盡快派兵增援杭州。
但是眼下,就連南京本身也隻有區區四千守兵,為着維持局面,這些天已是煞費苦心,尚且處處捉襟見肘,又哪裡再抽得出兵來?”心中這麼為難着,洪承疇就不由得煩躁起來,于是轉身離開窗戶,跨過門檻,走出庭院去。
這是一個位于二進的庭院,由于屋宇寬大,這庭院也相當闊大,一色的青石闆鋪地,西邊牆角還砌着一口水井。
一株高出屋脊的白皮松向四面八方伸展着枝桠。
時節已是仲冬,那針狀的葉叢雖然仍舊保持着蒼翠,但也枯瘦零落了許多。
大約被腳步聲驚動,一隻栖息在上面的喜鵲正撲扇着黑中間白的翅膀,飛了起來…… “是的,”洪承疇一邊繞着庭院踱步,一邊不無憂慮地想,“從近日的塘報來看,浙、閩這邊且不說,江西、湖廣那邊的亂子分明是愈鬧愈大了。
何騰蛟、堵胤錫自收編了流賊郝搖旗、劉體純、李錦、高一功所領的殘兵之後,竟然号稱擁衆四十餘萬,而且還不算江西夏萬亭、艾南英和萬元吉、楊廷麟那兩股亂兵。
難怪朝廷十萬火急地一再抽調各地之兵前往進剿。
可是,如今張獻忠還占據着四川,雲、貴和兩廣尚未歸順,而且聽說山東、陝西也在一個勁兒搗亂。
這麼四面八方一齊鬧起來,光憑我朝從關外帶來的區區十萬八旗精兵,以及那些陸續收編的前明降卒,應付得了嗎?當然,眼下還不至于即時便有逆轉之虞,但若是耗日費時地長久拖下去,将來局面會變成什麼樣子,可就有點難說了……” 由于想到,清兵初下江南時,各府縣眼見前明氣數已盡,紛紛望風歸降,如果能全力抓住時機,速戰速決,事情就會好辦得多;誰知忽然節外生枝,頒下了那樣一道剃發令,結果鬧成如今這個八面受敵的局面,洪承疇不由得從内心發出苦笑。
為了擺脫困擾,他搖一搖頭,幹脆停止思索,轉身走回簽事房,在公案前坐下,把下面的一份公文拿了起來。
這是書吏房的幕僚草拟的一份給朝廷的揭帖,内容是關于上次平定徽州一役的詳細情形,以及對所擒獲的金聲、江天一、吳應箕等“匪首”如何處置的請示。
這件事是洪承疇本人吩咐辦的。
本來,自從把金聲等人帶回南京之後,他希望這三個人的态度會軟化下來,同意投降,免遭殺身之禍。
誰知他們在總督行轅旁邊的館驿裡住了一個多月,受到種種照顧優待,卻一直頑固異常,毫無回心轉意的迹象;至于黃澍揭發他們暗藏兵械火器于山洞,圖謀再起那樁事,也同樣審問不出個究竟。
眼看到了必須上報朝廷的期限,洪承疇于是隻好決定不再等待。
現在,他把草稿反複看了兩遍,覺得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