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問良知
關燈
小
中
大
宗羲的情緒就不由得再度陰暗起來,雙腳也變得越來越沒有勁頭,最後幹脆停下來,不再向前走了。
“嗚——嗚——嗚——”悠長的号聲又一次回響起來。
黃宗羲擡頭望去,發現官山已經近在眼前。
大約閱兵和拜将要用,如今緊挨着山腳,高高築起了一個巨型的土台。
由于宿霧已經散去,可以清楚看見,台上還支起了布幔,擺上了座椅。
左右兩邊,則插滿許多大大小小的旗幟。
一道寬闊的台階從前沿斜着延伸到地面。
在将壇的左前方,還矗立着一根巨型旗杆。
一面帥字大旗正迎着晨風舒卷着,發出獵獵的聲響…… “冤枉啊!冤枉啊!我們不是鞑子,我們都是良民百姓呀!”蓦地,一聲哀叫傳來。
黃宗羲微微一怔,回過頭去,原來是幾個披枷戴鎖的囚犯,正被押解着,蹒跚地走來。
“是呀,我們都是良民百姓!是梅家塢的百姓!”其餘的也齊聲哭叫,聽口音,果然像是本地人。
黃宗羲疑惑地注視着,鬧不清是怎麼一回事。
倒是押送的士兵聽見喊叫,就惡狠狠地呵斥說:“閉嘴!什麼良民?你們既然剃了頭,就是鞑子!殺了是活該!”一邊罵,一邊倒轉槍杆,劈頭蓋腦地亂打。
然而,那些囚犯盡管被打得嗷嗷直叫,卻始終不肯停止申辯,相反還呼喊得更兇: “冤枉啊,實在是冤枉啊!” “不是我們要剃發,是鞑子逼我們剃的呀!” “我們是錯了,知錯了!饒了我們吧!” “别拿我們祭旗,我們不要祭旗!我們不想死呀!” 黃宗羲大睜着眼睛,終于有點明白了:這幾個剃光了半邊腦殼,腦後卻拖着一條難看的長辮子的囚犯,原來是為閱兵時祭旗而準備的。
可是他們卻說自己不是鞑子,而是良民百姓。
那麼大約是由于他們前些日子害怕清兵殺頭,因此剃去了頭發,誰知這一次卻碰上渡江作戰的義軍,被捉了回來…… “冤枉啊……”囚犯們又一次撕心裂肺地喊叫起來。
然而,畢竟沒有人理會。
随着他們被押解着遠去,那叫聲也終于低下來,聽不見了。
“嗯,這些鄉野小民畢竟是我漢家百姓,他們剃發留辮,無非是膽小畏死,未必就當真實心從逆。
如今卻認定他們背祖欺宗,捉來便殺卻,也忒過分了些!”望着囚犯們遠去的背影,黃宗羲心中頗為不忍,覺得應當設法向監國進谏,制止這種做法。
然而,當他轉過身,目光投向正在漫山遍野地奔走結集的軍隊時,卻聽見另一個聲音在心中反駁說:“嗯,不對,正因鄉野小民大多畏死,故此才須懼之以嚴刑!若是任其剃發改服,不加懲戒,其他愚民便會視我為柔仁可欺,紛紛效尤。
不出一月,必定人心大變,不待東虜渡江,浙東已非我所有矣!” 這話是如此強橫有力,黃宗羲心中一懔,不由得呆住了。
不錯,為了一家一姓的存亡,而離散天下之子女,崩潰萬民之血肉,是他所一貫深惡痛絕的;但眼下的情形卻恰恰是,不管他是否情願,都不得不竭盡全力地維持朱家王朝,而為了這個目的,就必須對一切背叛的行為嚴加懲處,哪怕對方本是無辜百姓,僅僅因為迫于清軍的淫威,把頭發剃去了也罷! “啊,到底怎麼了?這是怎麼回事?怎麼會變成這樣?”他睜大眼睛,茫然自問,“莫非、莫非我當初參與進來,是決斷錯了麼?但要是不參與進來,任憑鞑子入踞中土,又如何保有我華夏教化?而為着保有華夏教化,在目前的情勢下,就唯有竭力維護朱姓朝廷;而這麼一來,就不能容忍任何有損于它的行為。
但是,這個朝廷其實又已經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即使僥幸得以‘中興’,充其量也不過是舊曲重彈,讓百姓萬民再遭一輪磨難……”這麼想着,再加上這些日子裡的種種所見所曆,黃宗羲就覺得,自己似乎正落在一個愚蠢、盲目、殘忍,并無任何道義和崇高可言的漩渦之中,不管最後是成是敗,也許結果都極其悲慘和荒謬,根本不是自己所一心期待的。
他搖搖頭,打算擺脫這種感覺,卻反而被這種感覺更緊地抓住了。
他不由得恐懼起來,試着逃開,卻不知道該朝那個方向邁腳,慌亂之際,竟然雙腿一軟,渾身像散了架似的坐倒在地上。
轟!轟!轟!三聲巨響從對面的山坡上傳來。
這是号炮。
它向軍容鼎盛地結集在山下的各支兵馬宣告:閱兵儀式就要開始了……
“嗚——嗚——嗚——”悠長的号聲又一次回響起來。
黃宗羲擡頭望去,發現官山已經近在眼前。
大約閱兵和拜将要用,如今緊挨着山腳,高高築起了一個巨型的土台。
由于宿霧已經散去,可以清楚看見,台上還支起了布幔,擺上了座椅。
左右兩邊,則插滿許多大大小小的旗幟。
一道寬闊的台階從前沿斜着延伸到地面。
在将壇的左前方,還矗立着一根巨型旗杆。
一面帥字大旗正迎着晨風舒卷着,發出獵獵的聲響…… “冤枉啊!冤枉啊!我們不是鞑子,我們都是良民百姓呀!”蓦地,一聲哀叫傳來。
黃宗羲微微一怔,回過頭去,原來是幾個披枷戴鎖的囚犯,正被押解着,蹒跚地走來。
“是呀,我們都是良民百姓!是梅家塢的百姓!”其餘的也齊聲哭叫,聽口音,果然像是本地人。
黃宗羲疑惑地注視着,鬧不清是怎麼一回事。
倒是押送的士兵聽見喊叫,就惡狠狠地呵斥說:“閉嘴!什麼良民?你們既然剃了頭,就是鞑子!殺了是活該!”一邊罵,一邊倒轉槍杆,劈頭蓋腦地亂打。
然而,那些囚犯盡管被打得嗷嗷直叫,卻始終不肯停止申辯,相反還呼喊得更兇: “冤枉啊,實在是冤枉啊!” “不是我們要剃發,是鞑子逼我們剃的呀!” “我們是錯了,知錯了!饒了我們吧!” “别拿我們祭旗,我們不要祭旗!我們不想死呀!” 黃宗羲大睜着眼睛,終于有點明白了:這幾個剃光了半邊腦殼,腦後卻拖着一條難看的長辮子的囚犯,原來是為閱兵時祭旗而準備的。
可是他們卻說自己不是鞑子,而是良民百姓。
那麼大約是由于他們前些日子害怕清兵殺頭,因此剃去了頭發,誰知這一次卻碰上渡江作戰的義軍,被捉了回來…… “冤枉啊……”囚犯們又一次撕心裂肺地喊叫起來。
然而,畢竟沒有人理會。
随着他們被押解着遠去,那叫聲也終于低下來,聽不見了。
“嗯,這些鄉野小民畢竟是我漢家百姓,他們剃發留辮,無非是膽小畏死,未必就當真實心從逆。
如今卻認定他們背祖欺宗,捉來便殺卻,也忒過分了些!”望着囚犯們遠去的背影,黃宗羲心中頗為不忍,覺得應當設法向監國進谏,制止這種做法。
然而,當他轉過身,目光投向正在漫山遍野地奔走結集的軍隊時,卻聽見另一個聲音在心中反駁說:“嗯,不對,正因鄉野小民大多畏死,故此才須懼之以嚴刑!若是任其剃發改服,不加懲戒,其他愚民便會視我為柔仁可欺,紛紛效尤。
不出一月,必定人心大變,不待東虜渡江,浙東已非我所有矣!” 這話是如此強橫有力,黃宗羲心中一懔,不由得呆住了。
不錯,為了一家一姓的存亡,而離散天下之子女,崩潰萬民之血肉,是他所一貫深惡痛絕的;但眼下的情形卻恰恰是,不管他是否情願,都不得不竭盡全力地維持朱家王朝,而為了這個目的,就必須對一切背叛的行為嚴加懲處,哪怕對方本是無辜百姓,僅僅因為迫于清軍的淫威,把頭發剃去了也罷! “啊,到底怎麼了?這是怎麼回事?怎麼會變成這樣?”他睜大眼睛,茫然自問,“莫非、莫非我當初參與進來,是決斷錯了麼?但要是不參與進來,任憑鞑子入踞中土,又如何保有我華夏教化?而為着保有華夏教化,在目前的情勢下,就唯有竭力維護朱姓朝廷;而這麼一來,就不能容忍任何有損于它的行為。
但是,這個朝廷其實又已經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即使僥幸得以‘中興’,充其量也不過是舊曲重彈,讓百姓萬民再遭一輪磨難……”這麼想着,再加上這些日子裡的種種所見所曆,黃宗羲就覺得,自己似乎正落在一個愚蠢、盲目、殘忍,并無任何道義和崇高可言的漩渦之中,不管最後是成是敗,也許結果都極其悲慘和荒謬,根本不是自己所一心期待的。
他搖搖頭,打算擺脫這種感覺,卻反而被這種感覺更緊地抓住了。
他不由得恐懼起來,試着逃開,卻不知道該朝那個方向邁腳,慌亂之際,竟然雙腿一軟,渾身像散了架似的坐倒在地上。
轟!轟!轟!三聲巨響從對面的山坡上傳來。
這是号炮。
它向軍容鼎盛地結集在山下的各支兵馬宣告:閱兵儀式就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