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身投靠
關燈
小
中
大
交情,對方若有什麼需求,盡管提出,他都可以幫忙等等。
直到談話變得越來越融洽、随便之後,他才把話鋒一轉,問: “老先生此來,聞得是奉聖上之命,傳谕我浙東。
嗯,不知尚還順利否?” “啊,老前輩是說‘聖上’……” “自然是目今在福州登極、出繼大統的聖上!” “這個——多感前輩關注。
學生正在等候監國召見。
” “嗯,老先生來此已有數日了吧?” “學生是本月二十到的紹興。
” “大凡聖旨到日,向例都是即時開讀。
老先生抵步已經十日,尚在等待。
也太耽擱了些!” “這個——聞得監國玉體欠安,眼下又在張羅大閱,故此……” 也許是涉及此行的使命,在這幾句對答中,劉中藻的态度變得謹慎起來。
然而,當接觸到阮大铖那似笑非笑的眼神時,他就忽然紅了臉,頓住不說了。
“呵,呵,”阮大铖連忙拱着手,“我老阮生就一副竹筒子肚腸,說話直來直去,多有得罪,休怪,休怪!”停了停,又望着馬士英,故意歎了一口氣,說:“國難當頭,閩浙兩地正該合為一體,聯手抗敵,大明方有中興之望!在此之時,實不應斤斤于名位之高下,而傷了自家人之和氣!” “學生之意,亦是如此。
”顯然被這幾句話所打動,劉中藻忘了剛才的不悅,點着頭說,“其奈——唉!” “不過,學生倒有個計較在此,或可令此間上下,回心轉意,俯首奉聖上為閩浙之主。
” 劉中藻的眼睛變圓了,半信半疑地:“噢,願聞明教!” “以學生之見——”阮大铖豎起兩根指頭,随即又“哎”了一聲,搖着手說,“此事非比尋常,還是不說也罷,不說也罷!” “怎麼?” 阮大铖沒有立即回答。
他做出為難的樣子,挨延了半天,才長歎一聲,說:“老先生有所不知,學生與瑤草兄俱是待罪之身,也如同老先生一般,至今仍未能獲準面見監國。
有道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凡事還是少管為佳!” 劉中藻這才恍然。
他拈着疏朗的胡子,沉吟說:“原來如此。
隻不知二位前輩打算如何?如若有意到福建去,以學生之微力,或者可以代二位向聖上奏聞。
” 阮大铖搗了半天的鬼,就是要對方說出這句許諾。
他立即站起來,雙手一拱,喜滋滋地說:“若得老先生援手,我二人感激不盡!” 停了停,他像想起了什麼:“至于這浙東之事嘛——”但又不是立即說下去,卻走近劉中藻,附在對方耳邊,嘁嘁嚓嚓地說了起來。
倒把坐在一旁的馬士英弄得莫名其妙,望着他們直發呆。
“啊,這、這可使得?”劉中藻剛聽了幾句,就分明吃了一驚,差點沒有當場站起來。
但是,當阮大铖繼續說下去,他就不再作聲了,隻是用心地聽着,不時地點點頭。
末了,他離開座椅,神情莊重地向阮大铖連連拱手,說:“承教!承教!” …… “嗯,你到底對他說了些什麼?”當終于辭别了劉中藻,從營帳中走到外面來之後,馬士英皺着眉毛,疑惑地問。
阮大铖嘿嘿一笑,得意地說:“老兄忘了麼?我說過手中攢着一份大禮。
這大禮并非别的,乃是方國安和他手下的五萬精兵!我告訴小劉,若然日後隆武爺看着浙東這邊不順眼,隻要捎句話,我就替他來個釜底抽薪,說動老方,投奔福建!他得了這份大禮,又焉有不大喜過望之理!” “可是,老方當真肯這等做麼?”馬士英懷疑地問。
“老兄,”阮大铖歎了一口氣,“你幾時變得這等書呆子氣了?我輩不是一心要搭上福建這根線兒麼?如今搭上了沒有?搭上了。
這不就成啦!至于到頭來老方肯做不肯做,你我又何必太當真!”
直到談話變得越來越融洽、随便之後,他才把話鋒一轉,問: “老先生此來,聞得是奉聖上之命,傳谕我浙東。
嗯,不知尚還順利否?” “啊,老前輩是說‘聖上’……” “自然是目今在福州登極、出繼大統的聖上!” “這個——多感前輩關注。
學生正在等候監國召見。
” “嗯,老先生來此已有數日了吧?” “學生是本月二十到的紹興。
” “大凡聖旨到日,向例都是即時開讀。
老先生抵步已經十日,尚在等待。
也太耽擱了些!” “這個——聞得監國玉體欠安,眼下又在張羅大閱,故此……” 也許是涉及此行的使命,在這幾句對答中,劉中藻的态度變得謹慎起來。
然而,當接觸到阮大铖那似笑非笑的眼神時,他就忽然紅了臉,頓住不說了。
“呵,呵,”阮大铖連忙拱着手,“我老阮生就一副竹筒子肚腸,說話直來直去,多有得罪,休怪,休怪!”停了停,又望着馬士英,故意歎了一口氣,說:“國難當頭,閩浙兩地正該合為一體,聯手抗敵,大明方有中興之望!在此之時,實不應斤斤于名位之高下,而傷了自家人之和氣!” “學生之意,亦是如此。
”顯然被這幾句話所打動,劉中藻忘了剛才的不悅,點着頭說,“其奈——唉!” “不過,學生倒有個計較在此,或可令此間上下,回心轉意,俯首奉聖上為閩浙之主。
” 劉中藻的眼睛變圓了,半信半疑地:“噢,願聞明教!” “以學生之見——”阮大铖豎起兩根指頭,随即又“哎”了一聲,搖着手說,“此事非比尋常,還是不說也罷,不說也罷!” “怎麼?” 阮大铖沒有立即回答。
他做出為難的樣子,挨延了半天,才長歎一聲,說:“老先生有所不知,學生與瑤草兄俱是待罪之身,也如同老先生一般,至今仍未能獲準面見監國。
有道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凡事還是少管為佳!” 劉中藻這才恍然。
他拈着疏朗的胡子,沉吟說:“原來如此。
隻不知二位前輩打算如何?如若有意到福建去,以學生之微力,或者可以代二位向聖上奏聞。
” 阮大铖搗了半天的鬼,就是要對方說出這句許諾。
他立即站起來,雙手一拱,喜滋滋地說:“若得老先生援手,我二人感激不盡!” 停了停,他像想起了什麼:“至于這浙東之事嘛——”但又不是立即說下去,卻走近劉中藻,附在對方耳邊,嘁嘁嚓嚓地說了起來。
倒把坐在一旁的馬士英弄得莫名其妙,望着他們直發呆。
“啊,這、這可使得?”劉中藻剛聽了幾句,就分明吃了一驚,差點沒有當場站起來。
但是,當阮大铖繼續說下去,他就不再作聲了,隻是用心地聽着,不時地點點頭。
末了,他離開座椅,神情莊重地向阮大铖連連拱手,說:“承教!承教!” …… “嗯,你到底對他說了些什麼?”當終于辭别了劉中藻,從營帳中走到外面來之後,馬士英皺着眉毛,疑惑地問。
阮大铖嘿嘿一笑,得意地說:“老兄忘了麼?我說過手中攢着一份大禮。
這大禮并非别的,乃是方國安和他手下的五萬精兵!我告訴小劉,若然日後隆武爺看着浙東這邊不順眼,隻要捎句話,我就替他來個釜底抽薪,說動老方,投奔福建!他得了這份大禮,又焉有不大喜過望之理!” “可是,老方當真肯這等做麼?”馬士英懷疑地問。
“老兄,”阮大铖歎了一口氣,“你幾時變得這等書呆子氣了?我輩不是一心要搭上福建這根線兒麼?如今搭上了沒有?搭上了。
這不就成啦!至于到頭來老方肯做不肯做,你我又何必太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