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撲空
關燈
小
中
大
黃宗羲這一次回家,同妻妾兒女們無疑是久别重逢,但由于焦慮着籌饷的事,卻使他變得沒有心情剪燭夜話,隻在由她們服侍着吃飯、洗腳的當兒,簡單詢問了一下近況,就吹燈上床。
第二天一清早,他又爬起來,走過西偏院去尋找弟弟。
誰知仍舊沒有找到。
這一次,黃宗會真的不在屋子裡。
那位弟媳梁氏為夜來的事再三道歉,說丈夫确實不在,又說因為自己這幾天正病着,早早就睡下了,所以沒有到大堂上去迎接大伯,一邊說一邊把黃宗羲讓進屋去,又是行禮又是奉茶,但是丈夫到底去了哪裡,她卻始終說不清,隻是抱怨近半個月來,黃宗會常常整夜不回家,不是推說到祠堂去算賬,就是推說到化安山那邊去催租,也不知是真是假。
那瘦小體弱的女人還一個勁兒求做大伯的幫她說一說丈夫。
黃宗羲眼見問不出要領,隻得轉身走出。
“可是,我到哪兒才能見着澤望呢?”他擡起頭,望着被晨曦照亮的長長弄堂,沉吟地想,“嗯,聽說征集到的糧饷都存在祠堂裡,剛才三弟媳也說他夜裡常常宿在那邊。
那麼,就先上祠堂去看一看?”這麼拿定主意,黃宗羲就回到正院,招呼黃安和幾個親兵跟着,一起出了家門,走到村子裡去。
這當兒,天已經大亮。
夜來的那一場不大不小的雨,已經歇住了。
但是天色仍舊陰沉沉的,坑坑窪窪的村路也依舊一片泥濘。
黃竹浦正處于姚江、藍溪和剡水的交彙處,位置比較偏僻,名義上雖然隸屬于瀕海的府縣,實際上海邊離這裡足有上百裡。
平常居民們除了種田之外,幾乎再沒有别的生計。
加上田畝的分布不好,旱的苦旱,澇的苦澇,因此多數的人家都比較貧窮。
偌大一個村子,竟然難得有幾所瓦房,多數村民都是住在毛竹和稻草搭的屋子裡。
不過黃宗羲對這一切早就習以為常,再也不會引起任何特别的感覺了。
眼下,如果說有什麼使他不安的話,就是他忽然又想起了去年八月錢塘江上那一仗,村裡死了許多人。
不管怎麼說,那都是自己一手帶出去的子弟兵。
況且才隻過了兩個月不到,要鄉親們忘記這件事恐怕很難。
那麼他們到底會對自己怎樣?戰死者的家人又會怎樣?會原諒自己嗎?還是……由于馬上就要同他們相見,但自己卻始終不知道怎樣才能加以補救,撫慰對方的痛苦,黃宗羲的心中就不由得生出幾許躊躇,腳步也慢了下來。
不過,漸漸地,他又感到情形有點不對。
本來,這一陣子正是清早起來最忙碌的時節,要在平時,家家戶戶自必照例挑水的挑水,打掃的打掃;隔着竹籬笆就能聽見雞在鳴,豬在哼,狗在咬;那座座茅草蓋的屋頂上,也會飄散出縷縷藍色的炊煙。
可是此刻,村路兩旁的籬笆牆裡,雖然還偶爾傳出幾聲雞鳴狗叫,卻看不見其他的動靜,尤其看不見有人在活動。
而且這種情形不止一家,一連經過幾戶的門前,都是如此。
“咦,怪了,人呢?怎麼都不見了?”黃安的聲音在背後傳來,顯然,他也發現情形有點蹊跷。
黃宗羲沒有答話,轉身推開就近一戶人家的柴門,發現院子裡的确空空蕩蕩的,隻有滿地的積水和胡亂放置着的幾個壇壇罐罐;一隻垂頭喪氣的黑毛狗趴在屋檐下,見來了生人,它那雙野性的眼睛便現出疑慮的神色,但是并不站立起來。
黃宗羲略一遲疑,随即走近屋子,卻看見門環上橫插了半截竹棒。
按照村中的習慣,這表示着主人全都離開了,沒有人在家。
“這麼早,難道就下田了不成?”黃宗羲疑惑地想,把耳朵湊近門縫聽了聽,隻聽見緊挨門邊的牆角傳出“咕咕”的聲音,像是一隻母雞在抱窩,卻聽不見任何人聲。
他隻得退回來,仍舊有點不甘心,又到屋後瞧了瞧,也看不見任何人。
不過,他始終将信将疑,于是領着黃安等人出了院門,又走進隔壁一家。
誰知情形同剛才那一家幾乎一樣,不多的幾隻雞和豬全關在圈裡,人卻連影兒也看
第二天一清早,他又爬起來,走過西偏院去尋找弟弟。
誰知仍舊沒有找到。
這一次,黃宗會真的不在屋子裡。
那位弟媳梁氏為夜來的事再三道歉,說丈夫确實不在,又說因為自己這幾天正病着,早早就睡下了,所以沒有到大堂上去迎接大伯,一邊說一邊把黃宗羲讓進屋去,又是行禮又是奉茶,但是丈夫到底去了哪裡,她卻始終說不清,隻是抱怨近半個月來,黃宗會常常整夜不回家,不是推說到祠堂去算賬,就是推說到化安山那邊去催租,也不知是真是假。
那瘦小體弱的女人還一個勁兒求做大伯的幫她說一說丈夫。
黃宗羲眼見問不出要領,隻得轉身走出。
“可是,我到哪兒才能見着澤望呢?”他擡起頭,望着被晨曦照亮的長長弄堂,沉吟地想,“嗯,聽說征集到的糧饷都存在祠堂裡,剛才三弟媳也說他夜裡常常宿在那邊。
那麼,就先上祠堂去看一看?”這麼拿定主意,黃宗羲就回到正院,招呼黃安和幾個親兵跟着,一起出了家門,走到村子裡去。
這當兒,天已經大亮。
夜來的那一場不大不小的雨,已經歇住了。
但是天色仍舊陰沉沉的,坑坑窪窪的村路也依舊一片泥濘。
黃竹浦正處于姚江、藍溪和剡水的交彙處,位置比較偏僻,名義上雖然隸屬于瀕海的府縣,實際上海邊離這裡足有上百裡。
平常居民們除了種田之外,幾乎再沒有别的生計。
加上田畝的分布不好,旱的苦旱,澇的苦澇,因此多數的人家都比較貧窮。
偌大一個村子,竟然難得有幾所瓦房,多數村民都是住在毛竹和稻草搭的屋子裡。
不過黃宗羲對這一切早就習以為常,再也不會引起任何特别的感覺了。
眼下,如果說有什麼使他不安的話,就是他忽然又想起了去年八月錢塘江上那一仗,村裡死了許多人。
不管怎麼說,那都是自己一手帶出去的子弟兵。
況且才隻過了兩個月不到,要鄉親們忘記這件事恐怕很難。
那麼他們到底會對自己怎樣?戰死者的家人又會怎樣?會原諒自己嗎?還是……由于馬上就要同他們相見,但自己卻始終不知道怎樣才能加以補救,撫慰對方的痛苦,黃宗羲的心中就不由得生出幾許躊躇,腳步也慢了下來。
不過,漸漸地,他又感到情形有點不對。
本來,這一陣子正是清早起來最忙碌的時節,要在平時,家家戶戶自必照例挑水的挑水,打掃的打掃;隔着竹籬笆就能聽見雞在鳴,豬在哼,狗在咬;那座座茅草蓋的屋頂上,也會飄散出縷縷藍色的炊煙。
可是此刻,村路兩旁的籬笆牆裡,雖然還偶爾傳出幾聲雞鳴狗叫,卻看不見其他的動靜,尤其看不見有人在活動。
而且這種情形不止一家,一連經過幾戶的門前,都是如此。
“咦,怪了,人呢?怎麼都不見了?”黃安的聲音在背後傳來,顯然,他也發現情形有點蹊跷。
黃宗羲沒有答話,轉身推開就近一戶人家的柴門,發現院子裡的确空空蕩蕩的,隻有滿地的積水和胡亂放置着的幾個壇壇罐罐;一隻垂頭喪氣的黑毛狗趴在屋檐下,見來了生人,它那雙野性的眼睛便現出疑慮的神色,但是并不站立起來。
黃宗羲略一遲疑,随即走近屋子,卻看見門環上橫插了半截竹棒。
按照村中的習慣,這表示着主人全都離開了,沒有人在家。
“這麼早,難道就下田了不成?”黃宗羲疑惑地想,把耳朵湊近門縫聽了聽,隻聽見緊挨門邊的牆角傳出“咕咕”的聲音,像是一隻母雞在抱窩,卻聽不見任何人聲。
他隻得退回來,仍舊有點不甘心,又到屋後瞧了瞧,也看不見任何人。
不過,他始終将信将疑,于是領着黃安等人出了院門,又走進隔壁一家。
誰知情形同剛才那一家幾乎一樣,不多的幾隻雞和豬全關在圈裡,人卻連影兒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