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懷各異
關燈
小
中
大
”
“……”
由于主人顯然沒有交談的興緻,才開了頭的話題,再度中斷了。
這使龔鼎孳掃興之餘,不禁有點奇怪。
在他看來,過去的一年多,錢謙益縱然經曆了種種焦慮和驚恐,有過許多挫折乃至屈辱,但如今不是一切都完結了麼?眼下對方作為歸命之臣,已經被清廷特地接到北京。
雖說這也許并非特别光彩的事情,但以清朝的強大聲威,起碼身家性命有了保障;若弄得好,再享榮華富貴也并非沒有可能。
在這種情況下,錢謙益應該放下心來,快活起來才是。
不料仍舊是眼前這麼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龔鼎孳就覺得無法理解了。
龔鼎孳感到掃興,坐在他旁邊的許作梅就更加掃興。
本來,他同錢謙益談不上有多深的交情,今天之所以跟着龔鼎孳前來,是出于一種期望。
事實上,自從前些日子合謀整治孫之獬不成,反而給弄得狼狽異常之後,包括給事中莊憲祖、杜立德,禦史李森先、王守履、羅國士等人在内的他們那一夥“圈子朋友”,一直忿恨難平,處心積慮圖謀報複。
最近,他們終于從弘文院大學士馮铨身上,找到了把柄。
這個馮铨,就是他們剛才提到的“馮琢庵”,在明朝天啟年間因為阿附魏忠賢閹黨,被名列“逆案”,受到革去官職、永不叙用的懲處。
清朝入主北京之後,他從老家涿州趕來投誠,很快就受到賞識和重用。
與孫之獬一樣,他也是最早帶頭剃發留辮的漢官之一,可以說從來就是個谄佞無恥之徒。
因此,許作梅等人經過密商,決定從他入手,再次發難。
首先憑借“言官”的身份,各自分頭上疏,劾奏馮铨本是魏忠賢黨羽,一貫貪贓枉法,最近又為其子馮源淮向已出任江西招撫的孫之獬行賄,得授中軍之職;與此同時,還彈劾禮部侍郎李若琳也是馮铨的黨羽,要求一并從嚴究治。
這些奏章,如今都已經呈遞朝廷,估計很快就會有下文。
錢謙益作為碩果僅存的東林領袖,自然是一位強有力的證人。
根據他們得到的消息,最近幾天,皇上就要專門召見這批降官,到時萬一攝政王問及當年閹黨亂政的事,錢謙益能予以配合,對于拔除那些眼中釘,必定大有幫助。
但是,瞧錢謙益眼下這副模樣,似乎很難寄予期望…… 由于一時想不出打破僵局的辦法,龔、許二人都不由得沉默下來。
隻聽見一陣一陣的秋風,把糊窗紙吹得簌簌作響。
“聞得龔兄的如君,眼下也在京裡,不知可好?”冷場中,錢謙益忽然冒出一句。
龔鼎孳微微一怔:“牧老是——是問阿眉?”看見主人點一點頭,他就“哦”了一聲,說:“她是兩年前随學生來京的,故此目今也在一處。
她麼,多承關注,‘好’字說不上,托庇粗安就是。
” “嗯,她同賤内河東君,似是有一面之緣。
” 龔鼎孳眨眨眼睛:“河東……”他忽然醒悟過來,“哦,對,對!她們本是相熟的。
聽阿眉每每談及,對柳夫人總是傾慕得很!” 錢謙益沒有立即說話。
他擡起頭,呆呆地望着客人,半晌,才歎了一口氣:“可惜賤内沒有同來,要不,她兩人倒是個伴兒。
” “哦,原來嫂夫人不曾同來,卻是何故?”龔鼎孳頗感意外。
錢謙益動了動嘴唇:“這個——”然而,不知為什麼,臨時又住了口,隻是重重地哼了一聲,不勝懊喪地低下頭去。
看見對方老是這個樣子,龔鼎孳心中開始有點不悅。
本來,在造訪之前,他對錢謙益曾經懷着頗高的期待,但是彼此相見之後,他就發現幾年不見,對方的變化很大。
已經完全沒有了當年圖謀複出時的那種銳氣和勁頭,變得謹小慎微,遲疑怯懦,仿佛丢了魂兒似的。
“嗯,要是硬把他拉進圈子來,隻怕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他冷冷地想。
“牧老——”許作梅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龔鼎孳一擡頭,發現那炮筒子大約忍耐不住,已經離開了椅子,大瞪着眼睛,打算要說什麼。
他連忙做了一個制止的手勢,跟着站起來,說: “牧老,今日重逢,甚是難得。
隻是我兄遠來勞頓,坐談多時,想必疲倦。
目下弟等尚有雜務需辦,就此告辭,改日再來聆教!”
這使龔鼎孳掃興之餘,不禁有點奇怪。
在他看來,過去的一年多,錢謙益縱然經曆了種種焦慮和驚恐,有過許多挫折乃至屈辱,但如今不是一切都完結了麼?眼下對方作為歸命之臣,已經被清廷特地接到北京。
雖說這也許并非特别光彩的事情,但以清朝的強大聲威,起碼身家性命有了保障;若弄得好,再享榮華富貴也并非沒有可能。
在這種情況下,錢謙益應該放下心來,快活起來才是。
不料仍舊是眼前這麼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龔鼎孳就覺得無法理解了。
龔鼎孳感到掃興,坐在他旁邊的許作梅就更加掃興。
本來,他同錢謙益談不上有多深的交情,今天之所以跟着龔鼎孳前來,是出于一種期望。
事實上,自從前些日子合謀整治孫之獬不成,反而給弄得狼狽異常之後,包括給事中莊憲祖、杜立德,禦史李森先、王守履、羅國士等人在内的他們那一夥“圈子朋友”,一直忿恨難平,處心積慮圖謀報複。
最近,他們終于從弘文院大學士馮铨身上,找到了把柄。
這個馮铨,就是他們剛才提到的“馮琢庵”,在明朝天啟年間因為阿附魏忠賢閹黨,被名列“逆案”,受到革去官職、永不叙用的懲處。
清朝入主北京之後,他從老家涿州趕來投誠,很快就受到賞識和重用。
與孫之獬一樣,他也是最早帶頭剃發留辮的漢官之一,可以說從來就是個谄佞無恥之徒。
因此,許作梅等人經過密商,決定從他入手,再次發難。
首先憑借“言官”的身份,各自分頭上疏,劾奏馮铨本是魏忠賢黨羽,一貫貪贓枉法,最近又為其子馮源淮向已出任江西招撫的孫之獬行賄,得授中軍之職;與此同時,還彈劾禮部侍郎李若琳也是馮铨的黨羽,要求一并從嚴究治。
這些奏章,如今都已經呈遞朝廷,估計很快就會有下文。
錢謙益作為碩果僅存的東林領袖,自然是一位強有力的證人。
根據他們得到的消息,最近幾天,皇上就要專門召見這批降官,到時萬一攝政王問及當年閹黨亂政的事,錢謙益能予以配合,對于拔除那些眼中釘,必定大有幫助。
但是,瞧錢謙益眼下這副模樣,似乎很難寄予期望…… 由于一時想不出打破僵局的辦法,龔、許二人都不由得沉默下來。
隻聽見一陣一陣的秋風,把糊窗紙吹得簌簌作響。
“聞得龔兄的如君,眼下也在京裡,不知可好?”冷場中,錢謙益忽然冒出一句。
龔鼎孳微微一怔:“牧老是——是問阿眉?”看見主人點一點頭,他就“哦”了一聲,說:“她是兩年前随學生來京的,故此目今也在一處。
她麼,多承關注,‘好’字說不上,托庇粗安就是。
” “嗯,她同賤内河東君,似是有一面之緣。
” 龔鼎孳眨眨眼睛:“河東……”他忽然醒悟過來,“哦,對,對!她們本是相熟的。
聽阿眉每每談及,對柳夫人總是傾慕得很!” 錢謙益沒有立即說話。
他擡起頭,呆呆地望着客人,半晌,才歎了一口氣:“可惜賤内沒有同來,要不,她兩人倒是個伴兒。
” “哦,原來嫂夫人不曾同來,卻是何故?”龔鼎孳頗感意外。
錢謙益動了動嘴唇:“這個——”然而,不知為什麼,臨時又住了口,隻是重重地哼了一聲,不勝懊喪地低下頭去。
看見對方老是這個樣子,龔鼎孳心中開始有點不悅。
本來,在造訪之前,他對錢謙益曾經懷着頗高的期待,但是彼此相見之後,他就發現幾年不見,對方的變化很大。
已經完全沒有了當年圖謀複出時的那種銳氣和勁頭,變得謹小慎微,遲疑怯懦,仿佛丢了魂兒似的。
“嗯,要是硬把他拉進圈子來,隻怕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他冷冷地想。
“牧老——”許作梅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龔鼎孳一擡頭,發現那炮筒子大約忍耐不住,已經離開了椅子,大瞪着眼睛,打算要說什麼。
他連忙做了一個制止的手勢,跟着站起來,說: “牧老,今日重逢,甚是難得。
隻是我兄遠來勞頓,坐談多時,想必疲倦。
目下弟等尚有雜務需辦,就此告辭,改日再來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