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園驚魂
關燈
小
中
大
腳步聲已經來到門外。
“大爺,大爺,張相公!張相公來了!”一個興奮的嗓門報告說。
冒襄心中一動:“什麼?張……難道是張羅浮不成?”他不及多想,連忙趿上鞋子,奔過去,把門打開。
燈籠的亮光立即透進來。
昏黃的光影下,張維赤那張熟悉的笑臉果然映入了眼簾! “哎呀,你、你怎麼來了?”冒襄一步跨出門外,雙手抓住對方的胳臂,驚喜地問。
“弟是放心不下兄喲!”張維赤微笑着說。
“可是,這麼晚了——哎,好,好!兄來得正好!”冒襄連連地說,看着老朋友那張因長途跋涉,顯得疲憊不堪的臉,隻覺得眼睛一熱,淚水随之湧了上來。
的确,作為流落到異地的外鄉人,他們在這一帶可以說人生地疏,舉目無親,特别是随着海甯陷落,清兵東進,他們一家人的處境已經變得前所未有地兇險,幾乎每時每刻都可能有殺身之禍臨頭。
雖然在家人面前,冒襄還極力保持着鎮定,但是内心其實是十分緊張和驚恐的。
特别是上有父母雙親,下有弱妻幼子和剛出生的弟弟,全都要靠他一個人照應,更使冒襄常常感到孤立無援,心力交瘁。
現在張維赤的突然到來,對于他來說,實在無異于一個在泥淖中苦苦掙紮的人,忽然看到從岸上伸過來一隻有力的臂膀似的。
而當想到張維赤在這樣一種時刻趕來,是冒着怎樣的危險,一路上又經曆了怎樣的辛苦,冒襄就更加心頭發熱,感動萬分。
由于這種感激不是言辭所能表達的,因此他隻好不再說話,隻緊緊握着張維赤的手,把朋友引進旁邊的一間屋子裡。
這是一間供起居用的屋子,不過為着逃難,一應日常用品都已經收起,隻剩下一張桌子和幾把椅子。
冒襄問明廚房裡還有熱水和飯菜,就吩咐立即送過來;然後,也顧不上按規矩應當退避等候,就一邊請客人洗臉、用膳,一邊急切地交談起來。
由于心情緊張,冒襄也沒有心思詳細打聽海甯陷落的情形,話題很快就集中到這一次逃難上。
據張維赤介紹:西邊的杭州、海甯,直到海鹽這一帶,已經全部落入清兵之手,要逃,就隻能逃到東邊去。
以冒家這樣行李衆多的大隊人馬,自然走水路比較安全便捷。
但是惹山附近卻沒有水路直達,因此明天仍舊得走一段陸路,到牛橋圩去。
他已經在那邊準備了船隻接應。
不過,從這裡到牛橋,當中必須穿越通往澉浦的大路,那裡最有可能遇到清兵,也是最危險的地段。
“弟怕兄不知路上的情形,大意行去,萬一迎頭碰上,可就壞了!”已經洗完臉的張維赤,一邊把腫脹的雙腳浸進還冒着熱氣的水盆裡,一邊拿起碗筷,說,“因此想來想去,到底放心不下,便臨時決意來一趟。
幸好,兄等尚未離開,總算神靈護佑,沒讓弟白跑這一趟!” 在張維赤說話的當兒,冒襄一直默默地聽着。
随着最初那一陣子興奮逐漸過去,也由于張維赤的到來,使他頓時感到有了依仗,他已經不似先前的緊張,相反,那種被壓抑的疲憊之感,在這一刻裡卻變得空前強烈起來。
他遲鈍地,甚至冷淡地聽着朋友的述說,心中越來越響地回蕩着一個厭煩的聲音:“又是趕路、躲避、提防,可是我已經受夠了!再也不想這樣沒完沒了地拖下去了!趕快結束吧,是的!”因此,到了張維赤已經說完,屋子裡靜默了好一會兒,他仍舊沒有吭聲。
“那麼,兄打算……” “如果不逃,留下來,成不成?”冒襄盯着桌上的燈焰,啞着嗓子問。
“兄是說——不逃?”張維赤顯然大感意外,他停止了咀嚼,轉過臉來,一雙小眼睛也睜圓了。
“是的,這偌大一個家,隻有小弟一人,實在太難了!” “可是……” “不!”冒襄猛地回過頭,粗暴地打斷說,“弟真的支撐不來了!隻怕逃出去,弄不好,反而更糟,幹脆留下不走,說不定還能活下來!” 張維赤深切地望着朋友,似乎理解了冒襄的苦惱。
他把碗筷放回桌上,沉默了片刻,終于緩緩地回答:“不逃也成。
隻是想活下來,卻有一樣——” “什麼?” “得把頭發剃掉!” “這……” “得把頭發剃掉!”張維赤加重了語氣,“鞑子這番前來,所到之處,奸淫擄掠不必說,還逢人便勒逼剃發,凡有不遵者,即時殺死;凡見有不剃發者,一言不合,也即時殺死。
除非是預先剃了發,他才當你已經歸順,手下也便留情些。
” 冒襄睜着眼睛,起初,還試圖争辯。
但張了幾次口,卻發現,如果決定不走,而又想活下來的話,除了按照對方所指出的去做,确實别無選擇……漸漸地,他目光中那一點子冀望的亮光重新歸于暗淡,五根手指卻捏成了拳頭。
終于,他使勁地在椅子的扶手上一擂,滿心沮喪地低下頭去……
“大爺,大爺,張相公!張相公來了!”一個興奮的嗓門報告說。
冒襄心中一動:“什麼?張……難道是張羅浮不成?”他不及多想,連忙趿上鞋子,奔過去,把門打開。
燈籠的亮光立即透進來。
昏黃的光影下,張維赤那張熟悉的笑臉果然映入了眼簾! “哎呀,你、你怎麼來了?”冒襄一步跨出門外,雙手抓住對方的胳臂,驚喜地問。
“弟是放心不下兄喲!”張維赤微笑着說。
“可是,這麼晚了——哎,好,好!兄來得正好!”冒襄連連地說,看着老朋友那張因長途跋涉,顯得疲憊不堪的臉,隻覺得眼睛一熱,淚水随之湧了上來。
的确,作為流落到異地的外鄉人,他們在這一帶可以說人生地疏,舉目無親,特别是随着海甯陷落,清兵東進,他們一家人的處境已經變得前所未有地兇險,幾乎每時每刻都可能有殺身之禍臨頭。
雖然在家人面前,冒襄還極力保持着鎮定,但是内心其實是十分緊張和驚恐的。
特别是上有父母雙親,下有弱妻幼子和剛出生的弟弟,全都要靠他一個人照應,更使冒襄常常感到孤立無援,心力交瘁。
現在張維赤的突然到來,對于他來說,實在無異于一個在泥淖中苦苦掙紮的人,忽然看到從岸上伸過來一隻有力的臂膀似的。
而當想到張維赤在這樣一種時刻趕來,是冒着怎樣的危險,一路上又經曆了怎樣的辛苦,冒襄就更加心頭發熱,感動萬分。
由于這種感激不是言辭所能表達的,因此他隻好不再說話,隻緊緊握着張維赤的手,把朋友引進旁邊的一間屋子裡。
這是一間供起居用的屋子,不過為着逃難,一應日常用品都已經收起,隻剩下一張桌子和幾把椅子。
冒襄問明廚房裡還有熱水和飯菜,就吩咐立即送過來;然後,也顧不上按規矩應當退避等候,就一邊請客人洗臉、用膳,一邊急切地交談起來。
由于心情緊張,冒襄也沒有心思詳細打聽海甯陷落的情形,話題很快就集中到這一次逃難上。
據張維赤介紹:西邊的杭州、海甯,直到海鹽這一帶,已經全部落入清兵之手,要逃,就隻能逃到東邊去。
以冒家這樣行李衆多的大隊人馬,自然走水路比較安全便捷。
但是惹山附近卻沒有水路直達,因此明天仍舊得走一段陸路,到牛橋圩去。
他已經在那邊準備了船隻接應。
不過,從這裡到牛橋,當中必須穿越通往澉浦的大路,那裡最有可能遇到清兵,也是最危險的地段。
“弟怕兄不知路上的情形,大意行去,萬一迎頭碰上,可就壞了!”已經洗完臉的張維赤,一邊把腫脹的雙腳浸進還冒着熱氣的水盆裡,一邊拿起碗筷,說,“因此想來想去,到底放心不下,便臨時決意來一趟。
幸好,兄等尚未離開,總算神靈護佑,沒讓弟白跑這一趟!” 在張維赤說話的當兒,冒襄一直默默地聽着。
随着最初那一陣子興奮逐漸過去,也由于張維赤的到來,使他頓時感到有了依仗,他已經不似先前的緊張,相反,那種被壓抑的疲憊之感,在這一刻裡卻變得空前強烈起來。
他遲鈍地,甚至冷淡地聽着朋友的述說,心中越來越響地回蕩着一個厭煩的聲音:“又是趕路、躲避、提防,可是我已經受夠了!再也不想這樣沒完沒了地拖下去了!趕快結束吧,是的!”因此,到了張維赤已經說完,屋子裡靜默了好一會兒,他仍舊沒有吭聲。
“那麼,兄打算……” “如果不逃,留下來,成不成?”冒襄盯着桌上的燈焰,啞着嗓子問。
“兄是說——不逃?”張維赤顯然大感意外,他停止了咀嚼,轉過臉來,一雙小眼睛也睜圓了。
“是的,這偌大一個家,隻有小弟一人,實在太難了!” “可是……” “不!”冒襄猛地回過頭,粗暴地打斷說,“弟真的支撐不來了!隻怕逃出去,弄不好,反而更糟,幹脆留下不走,說不定還能活下來!” 張維赤深切地望着朋友,似乎理解了冒襄的苦惱。
他把碗筷放回桌上,沉默了片刻,終于緩緩地回答:“不逃也成。
隻是想活下來,卻有一樣——” “什麼?” “得把頭發剃掉!” “這……” “得把頭發剃掉!”張維赤加重了語氣,“鞑子這番前來,所到之處,奸淫擄掠不必說,還逢人便勒逼剃發,凡有不遵者,即時殺死;凡見有不剃發者,一言不合,也即時殺死。
除非是預先剃了發,他才當你已經歸順,手下也便留情些。
” 冒襄睜着眼睛,起初,還試圖争辯。
但張了幾次口,卻發現,如果決定不走,而又想活下來的話,除了按照對方所指出的去做,确實别無選擇……漸漸地,他目光中那一點子冀望的亮光重新歸于暗淡,五根手指卻捏成了拳頭。
終于,他使勁地在椅子的扶手上一擂,滿心沮喪地低下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