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出逃
關燈
小
中
大
“難道真的要棄時局的轉變不顧,再度舉家出逃?”一邊越過一組一組手執刀棒,在各自的地段上巡邏放哨的家丁,冒襄一邊繼續着先前中斷了的思路,“誠然,她說的也并非全無道理,起碼在混亂的情形有所改善之前,似乎應當考慮是否該出城暫避一下。
可是,已經苦苦堅持到現在,紹興方面說不定這一兩天就會有回音。
萬一我剛走,新縣尊就來上任,豈非白颠簸一趟不說,還給張羅浮他們落下一個貪生怕死的笑柄?不,既然這麼些天都熬下來了,那就幹脆熬到底!生也罷,死也罷,就拼他這一回!做個有骨氣、有膽魄的人!那麼,就堅持不走……” “哎呀,燒、燒起來了!”一聲尖銳的驚叫蓦地響起來。
“哪兒?在哪兒?”“喏,那邊,那邊!”幾個人在牆頭上嚷嚷說。
正在廊庑下坐着的仆人“哄”的一聲全跳起來,開始緊張地詢問、叫喊、奔走,牆上牆下頓時亂成一片。
冒襄吃了一驚,有片刻工夫,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不過,當看見周圍亂了套時,他就光火了,使勁把腳一跺,厲聲說:“做什麼?你們都做什麼?啊!”這一聲呵斥總算發生了作用,亂哄哄的仆人們頓時停止騷動。
一個個呆着臉,不安地沉默着。
“啟、啟禀大爺,外頭燒……燒起來了!”一個班頭結結巴巴地報告。
“不就是燒麼,又不曾燒到這邊,就慌成這個模樣!要是真有歹人打上門來,你們怎生對付!”冒襄繼續厲聲呵斥。
不過嘴上這麼說,他心中其實也有點緊張,于是走向牆邊,沿着架設在那裡的一道梯子,攀上了用木闆和立柱臨時搭起來的一個哨位,朝哨丁指點的方向望去。
果然,在城南的方向,有一片房屋正在焚燒,滾滾濃煙直沖天際,還帶起許多灰燼似的東西,朝四下裡飄舞翻飛。
雖然距離相當遠,看不到具體的情景,但也不難想見遭災的人家是怎樣一種悲慘可怕的模樣。
“嗯,這已經是第三次了。
不知是否又是歹徒放火,還是自家不慎失火?傷着人沒有?哎,要是沒有人去救,延燒起來可不是玩的!”冒襄一邊目不轉睛地瞧着,一邊心情緊張地想。
“莫不是‘半梁山’和‘賽少林’放對,弄出來的?昨日‘半梁山’在那裡貼出好些無頭告示,聲言要同‘賽少林’厮拼,還當場殺翻兩個人哩!”一名哨丁惴惴不安地從旁說道。
所謂“半梁山”和“賽少林”,是城南兩股義兵分别給自身取的名字。
兩股人馬從一開始就各據一方,互不服氣,經常鬥毆生事,把老百姓弄得叫苦連天,在城中早就出了名。
現在聽哨丁一說,冒襄心中頓時生出一股憤慨。
“哼,還虧那夥舉義缙紳口口聲聲說要彈壓,其實全是假話!像這種無法無天的烏合之衆,又怎能與清兵對敵,又怎能指望他守得住海甯!”這麼一想,他心裡就變得亂糟糟的,沒有心思再看,仍舊沿着梯子退下來,隻囑咐班頭嚴密守護,防止奸人乘機騷擾,便轉過身,匆匆向後堂走去。
冒起宗已經在等着他了。
這幾天,雖然冒襄極力把絕大部分的事務攬了過去,但焦慮和失眠,仍舊在老人身上留下了痕迹,使他完全失去了平日的從容氣派,顯得神情郁悶,心事重重。
當冒襄走進來時,冒起宗正倒背着手,微低着頭,焦急不安地在後堂來回踱步。
聽見兒子的腳步聲,他就立即站住,轉過身來。
“你來了。
”他皺着眉毛說,示意兒子不必行禮,然後朝後門内側一指,“門首的阿三領了個人進來,說了一件事,如今就在下房裡,你先過去瞧瞧,回頭我們再商議!” “是!”冒襄答應着,随即想到應該把城南起火的事告知父親,于是又拱着手說,“啟禀……” 然而,冒起宗焦躁地一揮手:“其他的先别說了,你快過去瞧瞧!” 冒襄怔了一下,不明白父親為何這麼氣急敗壞。
他不及再問,連忙跨出門檻,走向父親所指示的那間供仆人休息的下房裡。
“啊呀,大爺來了!”長得身材魁梧的阿三連忙從春凳上站起來,看見冒襄沉着臉,便不敢多話,回頭一指,說:“喏,就是他!” 還在進門時,冒襄就發現屋子裡坐着一個陌生人。
此刻趁對方站起來的當兒,他借着從木格子窗外透進來的光線,看清了那是個三十歲上下的漢子,中等個兒,掃帚眉,酒糟鼻,一雙圓鼓鼓的金魚眼,兩片向外翻出的厚嘴唇,頭上歪着一頂豬嘴頭巾,一身半新不舊的玄色衣褲,敞着胸,腆着肚子,使人一望便知是個市井潑皮。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冒襄皺着
可是,已經苦苦堅持到現在,紹興方面說不定這一兩天就會有回音。
萬一我剛走,新縣尊就來上任,豈非白颠簸一趟不說,還給張羅浮他們落下一個貪生怕死的笑柄?不,既然這麼些天都熬下來了,那就幹脆熬到底!生也罷,死也罷,就拼他這一回!做個有骨氣、有膽魄的人!那麼,就堅持不走……” “哎呀,燒、燒起來了!”一聲尖銳的驚叫蓦地響起來。
“哪兒?在哪兒?”“喏,那邊,那邊!”幾個人在牆頭上嚷嚷說。
正在廊庑下坐着的仆人“哄”的一聲全跳起來,開始緊張地詢問、叫喊、奔走,牆上牆下頓時亂成一片。
冒襄吃了一驚,有片刻工夫,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不過,當看見周圍亂了套時,他就光火了,使勁把腳一跺,厲聲說:“做什麼?你們都做什麼?啊!”這一聲呵斥總算發生了作用,亂哄哄的仆人們頓時停止騷動。
一個個呆着臉,不安地沉默着。
“啟、啟禀大爺,外頭燒……燒起來了!”一個班頭結結巴巴地報告。
“不就是燒麼,又不曾燒到這邊,就慌成這個模樣!要是真有歹人打上門來,你們怎生對付!”冒襄繼續厲聲呵斥。
不過嘴上這麼說,他心中其實也有點緊張,于是走向牆邊,沿着架設在那裡的一道梯子,攀上了用木闆和立柱臨時搭起來的一個哨位,朝哨丁指點的方向望去。
果然,在城南的方向,有一片房屋正在焚燒,滾滾濃煙直沖天際,還帶起許多灰燼似的東西,朝四下裡飄舞翻飛。
雖然距離相當遠,看不到具體的情景,但也不難想見遭災的人家是怎樣一種悲慘可怕的模樣。
“嗯,這已經是第三次了。
不知是否又是歹徒放火,還是自家不慎失火?傷着人沒有?哎,要是沒有人去救,延燒起來可不是玩的!”冒襄一邊目不轉睛地瞧着,一邊心情緊張地想。
“莫不是‘半梁山’和‘賽少林’放對,弄出來的?昨日‘半梁山’在那裡貼出好些無頭告示,聲言要同‘賽少林’厮拼,還當場殺翻兩個人哩!”一名哨丁惴惴不安地從旁說道。
所謂“半梁山”和“賽少林”,是城南兩股義兵分别給自身取的名字。
兩股人馬從一開始就各據一方,互不服氣,經常鬥毆生事,把老百姓弄得叫苦連天,在城中早就出了名。
現在聽哨丁一說,冒襄心中頓時生出一股憤慨。
“哼,還虧那夥舉義缙紳口口聲聲說要彈壓,其實全是假話!像這種無法無天的烏合之衆,又怎能與清兵對敵,又怎能指望他守得住海甯!”這麼一想,他心裡就變得亂糟糟的,沒有心思再看,仍舊沿着梯子退下來,隻囑咐班頭嚴密守護,防止奸人乘機騷擾,便轉過身,匆匆向後堂走去。
冒起宗已經在等着他了。
這幾天,雖然冒襄極力把絕大部分的事務攬了過去,但焦慮和失眠,仍舊在老人身上留下了痕迹,使他完全失去了平日的從容氣派,顯得神情郁悶,心事重重。
當冒襄走進來時,冒起宗正倒背着手,微低着頭,焦急不安地在後堂來回踱步。
聽見兒子的腳步聲,他就立即站住,轉過身來。
“你來了。
”他皺着眉毛說,示意兒子不必行禮,然後朝後門内側一指,“門首的阿三領了個人進來,說了一件事,如今就在下房裡,你先過去瞧瞧,回頭我們再商議!” “是!”冒襄答應着,随即想到應該把城南起火的事告知父親,于是又拱着手說,“啟禀……” 然而,冒起宗焦躁地一揮手:“其他的先别說了,你快過去瞧瞧!” 冒襄怔了一下,不明白父親為何這麼氣急敗壞。
他不及再問,連忙跨出門檻,走向父親所指示的那間供仆人休息的下房裡。
“啊呀,大爺來了!”長得身材魁梧的阿三連忙從春凳上站起來,看見冒襄沉着臉,便不敢多話,回頭一指,說:“喏,就是他!” 還在進門時,冒襄就發現屋子裡坐着一個陌生人。
此刻趁對方站起來的當兒,他借着從木格子窗外透進來的光線,看清了那是個三十歲上下的漢子,中等個兒,掃帚眉,酒糟鼻,一雙圓鼓鼓的金魚眼,兩片向外翻出的厚嘴唇,頭上歪着一頂豬嘴頭巾,一身半新不舊的玄色衣褲,敞着胸,腆着肚子,使人一望便知是個市井潑皮。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冒襄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