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理力争
關燈
小
中
大
半個時辰之後,他們終于把冒襄接回家裡來。
雖然外間的情形确實相當混亂,但總算雙方都沒有碰到什麼意外的事情。
至于冒襄為何回來得這麼遲,也弄清了:原來是跟随馬夫人和蘇少奶奶的小兒子生了病。
鄉間沒有大夫,隻有一位略懂醫道的村塾先生。
雖然大家擔心靠不住,但也隻得将就讓他瞧瞧。
那塾師說是偶感風寒,不妨事的。
就近抓了帖藥,讓小兒子服下了,不過冒襄到底不大放心,所以在大白居逗留到傍晚,看見孩子确實睡得安穩了些,可以交付得下,才又匆匆往回趕……實情雖是如此,但經曆了這番奔波,冒襄也已是精疲力竭,面容憔悴,幾乎連說話的勁頭都沒有了。
看見這種情形,董小宛也不敢多說什麼,待冒襄回禀了父親之後,便服侍他早早睡下了;并且吩咐紫衣,如果不是特别緊急的事情,一律不準外間通傳,必定要傳,也得先告知她。
這麼好歹過了一夜。
第二天,冒襄照例一早又起了床,洗漱完畢,用過早點。
要在往日,他必定又忙着到外間去了。
可是不知為什麼,今天他卻顯得有點懶懶的,盡自坐在椅子上發呆,遲遲沒有動身。
看見這樣子,董小宛覺得說話的機會來了,于是拿起一把扇子,趁着送到丈夫手裡的當兒,試探地問: “相公,眼下城中這一場亂子,不知幾時才能平息得了?” 冒襄牽動嘴角,勉強地苦笑了一下:“哼,誰知道!反正,等着就是了!” “那——往後這城裡城外的,相公還得不歇地兩頭奔波了?” “有什麼法子,當然得去!” 董小宛的眼圈一下子紅了:“可是,可是,妾身害怕!” “你怕——怕什麼?” “眼下這等兵荒馬亂的,妾身怕相公城裡城外地亂闖,萬一碰上了殺人越貨的強盜,那、那可就……”董小宛止不住哭泣起來。
冒襄望了她一眼,目光随即又回到原處。
他好一陣子沒有作聲,最後,才說:“不會的,我又不是孤身一人,還有冒成他們哩!” “要、要是強盜人多勢衆,怎麼辦?”董小宛勉強止住悲泣,說。
她本想告訴丈夫,那些仆人也未必靠得住,就像昨天夜裡那樣——但臨時又改了口:“況且,城裡有歹人作亂,鄉下也難保沒有歹人作亂。
把太太、奶奶和小少爺撂在那兒,也難保就十分安全。
萬一出了什麼事,相公和老爺都不在身邊,怎生是好?” 這話顯然說中了冒襄這些天來的擔憂。
他的表情變得煩躁起來,兩道黑亮的眉毛也湊到了一塊,然而,卻緊抿着嘴唇,沒有吭聲。
董小宛望了望丈夫,一顆心止不住撲通撲通地亂跳起來。
她自然有自己的想法,但又拿不準家長們已經決定了的事,自己提出異議好不好。
然而,眼看着丈夫一個人兩邊照應,疲于奔命,才幾天工夫,臉上已經瘦下一圈去,董小宛就感到心如刀割;更别說冒襄這麼沒完沒了地往返奔波,總難免會碰到一次半次意外——哪怕隻碰上半次吧,就有可能什麼都完了…… “那麼,你說怎麼辦?”冒襄出乎意外地冒出一句,随即閉上眼睛,靠在椅背上。
在窗外早晨陽光的映照下,他的側影顯得那樣蒼老、無神。
“妾想,妾想,”董小宛結結巴巴地說,有片刻,緊張得幾乎連聲音也發不出來。
不過,她終于還是鼓起了勇氣: “要是守在這兒,難以照應,不如、不如相公和老爺都先到城外去,暫避一時,也是好的。
” 這麼說完之後,她就屏住呼吸,睜大眼睛,膽怯地等待着丈夫的反應。
“哦,他要是不高興,不答應,那就當我沒說吧。
不過,我确實覺得這樣合适!”她心忙意亂地想。
然而,冒襄卻按照原來的姿勢坐着,一動不動,仿佛根本沒有聽見侍妾說的話。
過了一會,他才慢慢張開眼睛。
“什麼?”他問,冰冷的目光直射過來,
雖然外間的情形确實相當混亂,但總算雙方都沒有碰到什麼意外的事情。
至于冒襄為何回來得這麼遲,也弄清了:原來是跟随馬夫人和蘇少奶奶的小兒子生了病。
鄉間沒有大夫,隻有一位略懂醫道的村塾先生。
雖然大家擔心靠不住,但也隻得将就讓他瞧瞧。
那塾師說是偶感風寒,不妨事的。
就近抓了帖藥,讓小兒子服下了,不過冒襄到底不大放心,所以在大白居逗留到傍晚,看見孩子确實睡得安穩了些,可以交付得下,才又匆匆往回趕……實情雖是如此,但經曆了這番奔波,冒襄也已是精疲力竭,面容憔悴,幾乎連說話的勁頭都沒有了。
看見這種情形,董小宛也不敢多說什麼,待冒襄回禀了父親之後,便服侍他早早睡下了;并且吩咐紫衣,如果不是特别緊急的事情,一律不準外間通傳,必定要傳,也得先告知她。
這麼好歹過了一夜。
第二天,冒襄照例一早又起了床,洗漱完畢,用過早點。
要在往日,他必定又忙着到外間去了。
可是不知為什麼,今天他卻顯得有點懶懶的,盡自坐在椅子上發呆,遲遲沒有動身。
看見這樣子,董小宛覺得說話的機會來了,于是拿起一把扇子,趁着送到丈夫手裡的當兒,試探地問: “相公,眼下城中這一場亂子,不知幾時才能平息得了?” 冒襄牽動嘴角,勉強地苦笑了一下:“哼,誰知道!反正,等着就是了!” “那——往後這城裡城外的,相公還得不歇地兩頭奔波了?” “有什麼法子,當然得去!” 董小宛的眼圈一下子紅了:“可是,可是,妾身害怕!” “你怕——怕什麼?” “眼下這等兵荒馬亂的,妾身怕相公城裡城外地亂闖,萬一碰上了殺人越貨的強盜,那、那可就……”董小宛止不住哭泣起來。
冒襄望了她一眼,目光随即又回到原處。
他好一陣子沒有作聲,最後,才說:“不會的,我又不是孤身一人,還有冒成他們哩!” “要、要是強盜人多勢衆,怎麼辦?”董小宛勉強止住悲泣,說。
她本想告訴丈夫,那些仆人也未必靠得住,就像昨天夜裡那樣——但臨時又改了口:“況且,城裡有歹人作亂,鄉下也難保沒有歹人作亂。
把太太、奶奶和小少爺撂在那兒,也難保就十分安全。
萬一出了什麼事,相公和老爺都不在身邊,怎生是好?” 這話顯然說中了冒襄這些天來的擔憂。
他的表情變得煩躁起來,兩道黑亮的眉毛也湊到了一塊,然而,卻緊抿着嘴唇,沒有吭聲。
董小宛望了望丈夫,一顆心止不住撲通撲通地亂跳起來。
她自然有自己的想法,但又拿不準家長們已經決定了的事,自己提出異議好不好。
然而,眼看着丈夫一個人兩邊照應,疲于奔命,才幾天工夫,臉上已經瘦下一圈去,董小宛就感到心如刀割;更别說冒襄這麼沒完沒了地往返奔波,總難免會碰到一次半次意外——哪怕隻碰上半次吧,就有可能什麼都完了…… “那麼,你說怎麼辦?”冒襄出乎意外地冒出一句,随即閉上眼睛,靠在椅背上。
在窗外早晨陽光的映照下,他的側影顯得那樣蒼老、無神。
“妾想,妾想,”董小宛結結巴巴地說,有片刻,緊張得幾乎連聲音也發不出來。
不過,她終于還是鼓起了勇氣: “要是守在這兒,難以照應,不如、不如相公和老爺都先到城外去,暫避一時,也是好的。
” 這麼說完之後,她就屏住呼吸,睜大眼睛,膽怯地等待着丈夫的反應。
“哦,他要是不高興,不答應,那就當我沒說吧。
不過,我确實覺得這樣合适!”她心忙意亂地想。
然而,冒襄卻按照原來的姿勢坐着,一動不動,仿佛根本沒有聽見侍妾說的話。
過了一會,他才慢慢張開眼睛。
“什麼?”他問,冰冷的目光直射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