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袋
關燈
小
中
大
檻。
他返回時,鹽鋪已經緊緊關門了。
他操着棍子使勁打門,打不開,裡面有男聲女聲罵出來,嘴臭得很。
幾天之後,鹽鋪正式開張,做了幾桌酒肉宴請鎮上的要人和街坊。
鞭炮剛響過,突然來了一群破破爛爛的叫化子,黑壓壓的發出莫名的酸臊味,圍着鹽鋪喊喊叫叫。
給了他們饅頭,他們說是馊的,一個個甩回來。
給他們一桶飯,他們又說飯裡面有沙子,把飯吐得滿地滿街。
路人都沒法下腳,吃酒席的客人也連連招架濺上鼻子或額頭的飯粒。
最後,四個叫化子敲鑼打鼓,竄到席間要唱花鼓賀喜,但身上全抹着豬糞狗糞,吓得客人一個個捂住鼻子四散而逃。
他們便乘機朝桌上的佳肴一一吐口水。
客人跑了一大半,鹽商這才知道九袋爺的厲害,才知道自己嬲了大禍。
他托街坊去向九袋爺求情。
九袋爺在河碼頭邊一棵大樹下睡覺,根本不理睬。
鹽商無奈,隻好備了兩個臘豬頭兩壇老酒,親自去謝罪,還通過街坊拿錢買通了一個七袋,也就是級别僅次于九袋爺的丐頭,從旁撮合。
戴世清這才微微睜開眼皮,恨恨地說天氣好熱。
鹽商趕快上前給他打扇。
戴世清一個哈欠噴出來,揮揮手,說我曉得了。
他意思很含糊。
但鹽商讨得這句話已經不易,回到家,竟然發現叫化子們已經散去,隻剩下四個自稱是五袋的小丐頭,圍一桌酒肉海吃,也算是留有餘地,不過分。
鹽商笑着說吃吧吃吧,親自為他們斟酒。
流丐進退有序令行禁止,戴世清做到這一點當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據說原來的九袋是一個江西跛子,勇武過人,一根鐵拐棍在丐幫裡無可匹敵。
但此人心黑,收取的袋金太重,劃定丐田的時候好田盡歸他侄兒,也就是說,油水足的地段從不公平分派。
當時位居七袋的戴世清忍無可忍,終于在一個黑夜,率領兩個弟兄将其亂磚砸死。
他當了九袋之後主事比前朝公道,重劃丐田,肥瘦搭配,定期輪換,讓每個人都不吃虧,都有機會到大戶“涮碗”。
他還規定幫内人凡有病痛,不能下田的時候,可以吃公田,到他那裡支取一定袋金,這更使幫内人無不感激。
九袋爺不僅有丐德,還有丐才。
河邊有一個五蓮禅寺,有一顆從普陀山請回的舍利,香火很旺,幾個和尚眼看越長越肥了。
但從來沒有人去那裡讨回過一碗米,怕得罪菩薩,也不敢去那裡強取。
戴九袋爺不信邪,偏要涮涮這隻“碗”。
他獨身前往,求見住持法師,說是疑心寺内所藏舍利的真假,想親眼看一看。
和尚沒有提防,小心翼翼從玻璃瓶裡取出舍利,放到他手中。
他二話不說,一口就把那顆舍利吞下肚去,氣得對方渾身發抖,揪住他的胸襟就打。
“一到你們這裡就特别餓,不吃不行的。
”他說。
“打死你這個潑皮!”和尚們急着操棍棒。
“你們打,你們打,鬧得滿街的人都來看,看你們幾個秃卵丢了舍利子是不是?”他及時威脅。
和尚們果然不敢真下手,隻是團團圍住他,欲哭無淚。
“這樣吧,你們給我三十塊光洋,我就還舍利子。
” “你怎麼還?” “那你們就不要管了。
” 對方不大相信他的話,但也沒有别的辦法,急忙忙取來光洋給他。
戴世清一一清點,笑納于懷,然後取出随身帶着的巴豆——一種大瀉藥。
他吃下巴豆,片刻之後鼓着眼睛在佛堂後面瀉了一大攤,臭氣沖天。
法師和幾個手下人總算從瀉物裡找到舍利,用清水洗幹淨,謝天謝地地重新置于玻璃瓶。
這以後,他乞無不勝讨無不克,名氣越來越大,勢力也擴展到羅水那邊的平江縣一帶。
連武漢大碼頭上九袋一類的同行也遠道來拜訪過他,口口聲聲尊他為師。
他燒一塊龜殼,就能蔔出什麼時候行丐最好,去什麼方向行丐最有利,别的人照他說的去做,沒有不發的。
街上人辦紅白喜事,席上總要給他留出上賓的
他返回時,鹽鋪已經緊緊關門了。
他操着棍子使勁打門,打不開,裡面有男聲女聲罵出來,嘴臭得很。
幾天之後,鹽鋪正式開張,做了幾桌酒肉宴請鎮上的要人和街坊。
鞭炮剛響過,突然來了一群破破爛爛的叫化子,黑壓壓的發出莫名的酸臊味,圍着鹽鋪喊喊叫叫。
給了他們饅頭,他們說是馊的,一個個甩回來。
給他們一桶飯,他們又說飯裡面有沙子,把飯吐得滿地滿街。
路人都沒法下腳,吃酒席的客人也連連招架濺上鼻子或額頭的飯粒。
最後,四個叫化子敲鑼打鼓,竄到席間要唱花鼓賀喜,但身上全抹着豬糞狗糞,吓得客人一個個捂住鼻子四散而逃。
他們便乘機朝桌上的佳肴一一吐口水。
客人跑了一大半,鹽商這才知道九袋爺的厲害,才知道自己嬲了大禍。
他托街坊去向九袋爺求情。
九袋爺在河碼頭邊一棵大樹下睡覺,根本不理睬。
鹽商無奈,隻好備了兩個臘豬頭兩壇老酒,親自去謝罪,還通過街坊拿錢買通了一個七袋,也就是級别僅次于九袋爺的丐頭,從旁撮合。
戴世清這才微微睜開眼皮,恨恨地說天氣好熱。
鹽商趕快上前給他打扇。
戴世清一個哈欠噴出來,揮揮手,說我曉得了。
他意思很含糊。
但鹽商讨得這句話已經不易,回到家,竟然發現叫化子們已經散去,隻剩下四個自稱是五袋的小丐頭,圍一桌酒肉海吃,也算是留有餘地,不過分。
鹽商笑着說吃吧吃吧,親自為他們斟酒。
流丐進退有序令行禁止,戴世清做到這一點當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據說原來的九袋是一個江西跛子,勇武過人,一根鐵拐棍在丐幫裡無可匹敵。
但此人心黑,收取的袋金太重,劃定丐田的時候好田盡歸他侄兒,也就是說,油水足的地段從不公平分派。
當時位居七袋的戴世清忍無可忍,終于在一個黑夜,率領兩個弟兄将其亂磚砸死。
他當了九袋之後主事比前朝公道,重劃丐田,肥瘦搭配,定期輪換,讓每個人都不吃虧,都有機會到大戶“涮碗”。
他還規定幫内人凡有病痛,不能下田的時候,可以吃公田,到他那裡支取一定袋金,這更使幫内人無不感激。
九袋爺不僅有丐德,還有丐才。
河邊有一個五蓮禅寺,有一顆從普陀山請回的舍利,香火很旺,幾個和尚眼看越長越肥了。
但從來沒有人去那裡讨回過一碗米,怕得罪菩薩,也不敢去那裡強取。
戴九袋爺不信邪,偏要涮涮這隻“碗”。
他獨身前往,求見住持法師,說是疑心寺内所藏舍利的真假,想親眼看一看。
和尚沒有提防,小心翼翼從玻璃瓶裡取出舍利,放到他手中。
他二話不說,一口就把那顆舍利吞下肚去,氣得對方渾身發抖,揪住他的胸襟就打。
“一到你們這裡就特别餓,不吃不行的。
”他說。
“打死你這個潑皮!”和尚們急着操棍棒。
“你們打,你們打,鬧得滿街的人都來看,看你們幾個秃卵丢了舍利子是不是?”他及時威脅。
和尚們果然不敢真下手,隻是團團圍住他,欲哭無淚。
“這樣吧,你們給我三十塊光洋,我就還舍利子。
” “你怎麼還?” “那你們就不要管了。
” 對方不大相信他的話,但也沒有别的辦法,急忙忙取來光洋給他。
戴世清一一清點,笑納于懷,然後取出随身帶着的巴豆——一種大瀉藥。
他吃下巴豆,片刻之後鼓着眼睛在佛堂後面瀉了一大攤,臭氣沖天。
法師和幾個手下人總算從瀉物裡找到舍利,用清水洗幹淨,謝天謝地地重新置于玻璃瓶。
這以後,他乞無不勝讨無不克,名氣越來越大,勢力也擴展到羅水那邊的平江縣一帶。
連武漢大碼頭上九袋一類的同行也遠道來拜訪過他,口口聲聲尊他為師。
他燒一塊龜殼,就能蔔出什麼時候行丐最好,去什麼方向行丐最有利,别的人照他說的去做,沒有不發的。
街上人辦紅白喜事,席上總要給他留出上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