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手套
今天下雨了。
這是四月初有節制的細雨。
藍色的綿棗兒已經開花,水仙的莖芽露出了地面;自生的勿忘我開始悄悄探頭,準備攫取陽光。
植物又一年的你擠我擁來臨了。
這些植物似乎永遠樂此不疲:它們沒有記憶,這就是原因。
它們記不得以前曾經這樣做過多少次了。
我必須承認,我驚奇地發現自己仍然在這裡,仍然在同你談話。
我喜歡把它看作是談話,而它當然不是,因為我什麼也沒說,你什麼也沒聽見。
我們之間存在的隻是這縷黑色的字線:一縷字線投在白紙上,投在空氣中。
盧韋托河谷裡冬季的冰幾乎已經化了;即使在懸崖背陰的縫隙中,也是如此。
先黑後白的冰水飛馳而下,穿過石灰岩裂隙,漫過巨卵石,總是毫不費力。
響聲巨大,但令人心曠神怡,幾乎充滿了誘惑。
你可以看到人們是如何被吸引過去的。
人們被吸引去瀑布,去高地,去荒漠和深湖——沒有歸路的地方。
今年河裡到目前隻有一具屍體:一個來自多倫多的吸毒的年輕女子。
又一個匆忙踏上不歸路的姑娘。
又一次青春年華的荼毒——她自己的青春年華。
這裡有她的親戚:一個叔叔和一個嬸嬸。
他們已經成了人們斜眼看的對象了,仿佛他們和這件事有關;從他們憤怒的神情來看,他們已經自知是被逼迫的無辜者了。
我确信他們沒有過錯,但是他們活着;誰留下來活着,誰就受到責怪。
這是此類事件的法則。
不公平,但一貫如此。
昨天早晨,沃爾特來我家進行“春季調試”。
他就是這樣稱每年對我家所做的常規修繕的。
他帶來了他的工具箱、手提電鋸、電鑽之類;他最喜歡像個馬達一樣嗡嗡地轉個不停。
他把這些工具擱在後門廊上,然後在屋外噔噔地四處查看。
他回來時,臉上帶着一種滿足的表情。
“花園門少了一塊闆,”他說,“我今天就可以釘上去一塊,等它幹了再上漆。
” “噢,别麻煩了,”我像往年那樣說道,“樣樣東西都在散架,不過它們可以維持到我壽終正寝。
” 沃爾特照例沒理會我的話。
“還有前台階,”他說,“需要油漆了。
有一塊台階應當撬掉——換一塊新的上去。
原來那塊時間太久了,進水之後就爛了。
不過,我們也許可以在門廊台階上塗一層底漆,這對木頭有好處。
我們可以沿着台階邊緣再刷上一道顔色,這樣人們就能看得更清楚。
目前的情況是:人們可能會失足,傷了自己。
”出于禮貌,他用了“我們”這個說法,而“人們”指的則是我。
“今天晚些時候我就能換上那塊新台階。
” “你會淋成落湯雞的,”我說道,“氣象頻道說,雨還會下大。
” “不會的,天就要放晴了。
”他甚至都不擡頭看天一眼。
沃爾特走開了,去拿些必要的材料——我猜是一些木闆之類。
在這段時間裡,我斜倚在客廳沙發上,像小說裡某個缥缈的女主人公,被遺忘在她自己的書頁中間,同書本身一樣變黃、發黴、碎裂。
一個病态的形象,米拉會如是說。
你還能提出别的什麼形象嗎?我會這樣答道。
事實上,我的心髒又在搗蛋了。
“搗蛋”是一個奇特的短語。
人們這樣說,無非是要把他們身體狀況的嚴重性減低到最小程度。
它暗示:某個讨厭的器官(心、胃、肝,等等)是個暴躁放肆的孩子,但一巴掌或一句訓斥就能讓它規矩起來。
同時,這些症狀——震顫、疼痛、心悸——隻是在做戲而已。
那個搗蛋的器官将停止胡鬧,不再出風頭,而是繼續它那平靜的、幕後的生存。
醫生不高興了。
他一直嘀咕着要我去檢查、掃描,還要我到多倫多去就醫;那兒還潛伏着僅有的幾位專家——他們還沒有逃到更富裕的鄰國去。
他更換了我的藥片,給我的藥箱裡又新添了一種。
他甚至提出動手術的可能性。
于是我問道:那将承擔什麼風險?又能産生什麼療效?結果表明,風險太大,而療效又不佳。
他懷疑,我需要整套新的部件才行——這是他的術語,仿佛我們在說洗碗機似的。
而且我必須排隊,等候别人身上不再需要的部件。
說
這是四月初有節制的細雨。
藍色的綿棗兒已經開花,水仙的莖芽露出了地面;自生的勿忘我開始悄悄探頭,準備攫取陽光。
植物又一年的你擠我擁來臨了。
這些植物似乎永遠樂此不疲:它們沒有記憶,這就是原因。
它們記不得以前曾經這樣做過多少次了。
我必須承認,我驚奇地發現自己仍然在這裡,仍然在同你談話。
我喜歡把它看作是談話,而它當然不是,因為我什麼也沒說,你什麼也沒聽見。
我們之間存在的隻是這縷黑色的字線:一縷字線投在白紙上,投在空氣中。
盧韋托河谷裡冬季的冰幾乎已經化了;即使在懸崖背陰的縫隙中,也是如此。
先黑後白的冰水飛馳而下,穿過石灰岩裂隙,漫過巨卵石,總是毫不費力。
響聲巨大,但令人心曠神怡,幾乎充滿了誘惑。
你可以看到人們是如何被吸引過去的。
人們被吸引去瀑布,去高地,去荒漠和深湖——沒有歸路的地方。
今年河裡到目前隻有一具屍體:一個來自多倫多的吸毒的年輕女子。
又一個匆忙踏上不歸路的姑娘。
又一次青春年華的荼毒——她自己的青春年華。
這裡有她的親戚:一個叔叔和一個嬸嬸。
他們已經成了人們斜眼看的對象了,仿佛他們和這件事有關;從他們憤怒的神情來看,他們已經自知是被逼迫的無辜者了。
我确信他們沒有過錯,但是他們活着;誰留下來活着,誰就受到責怪。
這是此類事件的法則。
不公平,但一貫如此。
昨天早晨,沃爾特來我家進行“春季調試”。
他就是這樣稱每年對我家所做的常規修繕的。
他帶來了他的工具箱、手提電鋸、電鑽之類;他最喜歡像個馬達一樣嗡嗡地轉個不停。
他把這些工具擱在後門廊上,然後在屋外噔噔地四處查看。
他回來時,臉上帶着一種滿足的表情。
“花園門少了一塊闆,”他說,“我今天就可以釘上去一塊,等它幹了再上漆。
” “噢,别麻煩了,”我像往年那樣說道,“樣樣東西都在散架,不過它們可以維持到我壽終正寝。
” 沃爾特照例沒理會我的話。
“還有前台階,”他說,“需要油漆了。
有一塊台階應當撬掉——換一塊新的上去。
原來那塊時間太久了,進水之後就爛了。
不過,我們也許可以在門廊台階上塗一層底漆,這對木頭有好處。
我們可以沿着台階邊緣再刷上一道顔色,這樣人們就能看得更清楚。
目前的情況是:人們可能會失足,傷了自己。
”出于禮貌,他用了“我們”這個說法,而“人們”指的則是我。
“今天晚些時候我就能換上那塊新台階。
” “你會淋成落湯雞的,”我說道,“氣象頻道說,雨還會下大。
” “不會的,天就要放晴了。
”他甚至都不擡頭看天一眼。
沃爾特走開了,去拿些必要的材料——我猜是一些木闆之類。
在這段時間裡,我斜倚在客廳沙發上,像小說裡某個缥缈的女主人公,被遺忘在她自己的書頁中間,同書本身一樣變黃、發黴、碎裂。
一個病态的形象,米拉會如是說。
你還能提出别的什麼形象嗎?我會這樣答道。
事實上,我的心髒又在搗蛋了。
“搗蛋”是一個奇特的短語。
人們這樣說,無非是要把他們身體狀況的嚴重性減低到最小程度。
它暗示:某個讨厭的器官(心、胃、肝,等等)是個暴躁放肆的孩子,但一巴掌或一句訓斥就能讓它規矩起來。
同時,這些症狀——震顫、疼痛、心悸——隻是在做戲而已。
那個搗蛋的器官将停止胡鬧,不再出風頭,而是繼續它那平靜的、幕後的生存。
醫生不高興了。
他一直嘀咕着要我去檢查、掃描,還要我到多倫多去就醫;那兒還潛伏着僅有的幾位專家——他們還沒有逃到更富裕的鄰國去。
他更換了我的藥片,給我的藥箱裡又新添了一種。
他甚至提出動手術的可能性。
于是我問道:那将承擔什麼風險?又能産生什麼療效?結果表明,風險太大,而療效又不佳。
他懷疑,我需要整套新的部件才行——這是他的術語,仿佛我們在說洗碗機似的。
而且我必須排隊,等候别人身上不再需要的部件。
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