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殼色的帽子

關燈
聖誕節來了,又走了。

    我盡量不去理會這個節日。

    然而,米拉是不會無動于衷的。

    她給了我一個親手做的李子布丁,加了糖蜜,還點綴着切成兩半的浸過酒的櫻桃;這些半個的櫻桃,顔色鮮紅,就像老派脫衣舞女胸脯上戴的乳頭罩。

    她還送給我一幅木貓畫;那隻貓籠罩着光環,長着天使般的翅膀。

    她說,這些木貓畫在姜餅房風行一時,她覺得相當可愛,就留下了一幅。

    這幅有一條細細的裂縫,可肉眼幾乎看不出來,挂在我壁爐的上方一定很好看。

     我對她說,那是個挂畫的好地方。

    壁爐上方有一位天使,而且還是位食肉的天使——來的正是時候!而下面的爐子則是實實在在的東西。

    我們這些位于天使和爐子中間的凡夫俗子還是要食人間煙火的。

    聽到這種話,可憐的米拉一定會感到困惑,就像她聽神學課感到困惑一樣。

    她喜歡她那個樸素的上帝——樸素而自然,就像一個蘿蔔。

     我們一直在等待的冬天,在除夕之夜來到了——寒風呼嘯,第二天下了一場大雪。

    窗外,雪花紛飛,一陣陣落下,仿佛兒童劇的最後一幕裡老天在倒洗衣粉一樣。

    我打開電視的氣象頻道,了解一下全面的情況:道路封了,汽車埋在了雪裡,電力供應斷了,商業活動也停止了。

    身穿厚棉衣的工人步履蹒跚,好像在雪地裡玩耍的衣着臃腫的大孩子。

    電視節目主持人卻始終保持着樂觀和自信的态度,把這些事委婉地稱為“現狀”,正如他們報道每次災難性事件時的說法一樣。

    他們就像自由自在的遊吟詩人,或是露天遊樂場的吉蔔賽人,或是保險公司的推銷員,或是證券市場的股評專家——總是在作天花亂墜的預測,而他們自己也明白:這些預測永遠不會成為現實。

     米拉打電話過來,問我身體如何。

    她說,一旦雪停了,沃爾特就會過來把我救走。

     “别說傻話,米拉,”我說道,“我完全可以自己救自己。

    ”(這是謊言——我根本就不想動一根指頭。

    我有足夠的花生醬,可以熬到雪化。

    但我想要有人陪伴,而我一表示要親自動手,往往會加快沃爾特的到來。

    ) “千萬别自己動手鏟雪!”米拉說,“每年都有成百上千像你這樣年齡的老人因鏟雪突發心髒病而死!如果停電了,點蠟燭時要小心!” “我還沒老糊塗呢,”我厲聲說道,“如果房子燒了,那一定是我故意的。

    ” 沃爾特來了,為我鏟雪。

    他還帶來一紙袋炸圈餅;我們坐在餐桌旁吃起來。

    我細嚼慢咽,而他狼吞虎咽,卻還若有所思。

    對他來說,咀嚼是思考的一種方式。

     當時我回想起向陽遊樂園内雪絨圈餅店櫥窗裡的廣告——那是什麼時候來着?——噢,那是一九三五年的夏天: 兄弟,當你在人生道路上漫步, 不管你的生活目标是什麼, 請注意炸圈餅, 别注意圈餅當中的空洞。

     圈餅本身就是個矛盾的東西。

    盡管是個空洞,人們卻學會了拿它來賣錢。

    一個負質量,也就是零,竟然變成了可吃的東西。

    我在想,這是否可以用來說明上帝的存在。

    給一個虛無的空洞取個名稱不就把它轉化成存在了嗎? 第二天,我冒險跑出去,跑到那些寒冷的、絢爛的冰丘中去。

    盡管有點荒唐,但我還是想去鏟雪——雪在被弄髒以前,還是很吸引人的。

    我屋前的草坪變成了一座燦爛的雪山,中間的一條路好似阿爾卑斯山的隧道。

    我走出家門,來到人行道上。

    起先我還安然無恙,但北面的幾位鄰居沒有像沃爾特那樣認真地鏟雪,因此我在一堆雪上絆了一下,踉跄了兩步,滑倒了。

    雖然沒有傷筋動骨——我自己這樣認為——但我就是爬不起來。

    我躺在雪地裡,像一個被翻過來的烏龜,四肢拼命掙紮。

    孩子們常會故意這麼做——像鳥兒在扇動翅膀,扮演天使。

    他們這樣做是為了取樂,而我不是。

     有兩位陌生人把我扶起來,用小車把我推回家。

    這時候,我開始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