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自歐洲的明信片

關燈
白晝漸漸短了,樹木也失去了精神。

    盡管太陽落山一天比一天早,但還未到冬至。

    沒有白雪,沒有凍雨,也沒有呼嘯的寒風。

    它們遲遲未來,給人一種不祥的預兆。

    人們籠罩在一種褐色的寂靜之中。

     昨天,我一直步行至喜慶橋。

    有人說那座橋已經鏽蝕了,出現了結構上的問題;有人說要推倒重建。

    米拉說,有個不知名的無恥的開發商要把分套公寓建在該橋旁邊——這是塊黃金寶地,因為景觀好。

    這年頭,景觀可比土豆值錢,盡管那塊地從來沒長過土豆。

    有謠傳說,在幕後已有一大筆來曆不明的髒錢花在這次交易上。

    我認為該橋初建時肯定也有這樣的事發生,表面上說是為維多利亞女王争光。

    一些承包商想必花錢買通了女王陛下欽定的代表,以獲得大橋的建造權。

    這個城鎮的人仍然恪守老的信條:要不擇手段地賺錢。

    這些事就出于老的信條。

     想來奇怪,那些身穿褶裥裙的淑女曾經在橋上漫步,倚着雕工精美的橋欄,飽覽如今彌足珍貴的景觀:橋下喧鬧的流水、西邊如畫的石灰岩峭壁,以及邊上的多家工廠。

    這些工廠每天開足十四個小時,點着像賭場裡那樣昏暗的煤氣燈,裡面擠滿了辛勤勞作的老實巴交的鄉下人。

     我站在橋上,注視着河流的上遊;那兒水面平靜,黑暗而沉寂,潛伏着危險。

    河的另一邊有小瀑布,下面是浪花飛濺的漩渦,發出隆隆的水聲。

    不過,這離我站的地方還是有一段距離的。

    我開始擔心我的心髒,并且有點頭暈氣喘,好像被什麼淹沒了。

    是什麼呢?不是水;是比水更稠的東西。

    那是時光:昔日的時光、昔日的悲傷,仿佛沉澱在池塘裡的層層淤泥。

     諸如: 六十四年前,我和理查德在大西洋彼岸走下“貝倫加麗娅”号的舷梯。

    他喜滋滋地歪戴着帽子,我則戴着白紗手套,一隻手輕輕搭在他的胳膊上——好一對歡度蜜月的新婚夫婦。

     為什麼把它叫做蜜月呢?用蜜做成的月亮——仿佛月亮不是一個冰冷、無空氣、寸草不生、坑坑窪窪的岩石球體,而是一顆軟軟的、香甜的金色蜜餞李子——化在嘴裡,勾起你的欲望,甜得讓你牙齒發酸。

    它又好似一個溫暖的、浮動的光團,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你自己的體内。

     我對此深有體會,記憶猶新。

    不過,這種感覺不是來自我的蜜月。

     我記得很清楚,那八九個星期的蜜月給我的感覺無非就是憂慮。

    我擔心,理查德會對我們的婚姻生活同我一樣感到失望——我指的那部分屬于隐私,難以啟齒。

    不過,表面上并非如此。

    至少在公開場合,理查德開頭對我是十分殷勤的。

    我盡可能地掩飾我内心的這種憂慮,于是不停地洗澡;我感覺自己的頭腦糊裡糊塗,就像一枚雞蛋。

     在南安普敦下船後,我和理查德就乘火車去了倫敦,住在布朗飯店。

    我們在套房裡用早餐,這時我會穿上威妮弗蕾德為我挑的晨袍。

    她一共為我挑了三件:一件是白玫瑰色的;一件是骨色的,帶鴿灰的花邊;還有一件是淡紫色的,鑲着海藍寶石。

    那種淡雅、柔和的顔色跟早上醒來時的臉色很相配。

    每件晨袍都配有一雙緞面的拖鞋,鞋邊上鑲着彩色毛皮或天鵝絨。

    我想,這一定就是成熟的女人早晨穿的行頭。

    我曾經看到過這樣的場景(但從哪兒看來的呢?或許是從廣告上,某種咖啡品牌的廣告?)——一個穿西服、打領帶的男人頭發往後梳得溜光,一個剛剛梳妝完畢的女人身穿晨袍,一隻手端着個彎嘴銀咖啡壺;兩個人面帶微笑,目光越過盛黃油的碟子,癡癡地望着對方。

     勞拉對這樣的行頭一定會嗤之以鼻。

    當初她看見我把這些行頭打進箱子的時候,已經在嗤笑我了。

    不過,那還算不上是嗤笑,因為她還不會。

    她缺乏必要的殘忍。

    (必要的殘忍是故意的。

    她的殘忍則是偶然的——那是她腦袋裡閃過的高尚意念的副産品。

    )她的反應更像是吃驚,更像是難以置信。

    她用微微顫抖的手撫摸着那些緞面的行頭;我自己也用指頭摸過那冰涼柔滑的料子,感覺就像蜥蜴皮一樣。

    “你真要穿這樣的東西嗎?”她問道。

     在倫敦的那些夏日的早晨,為了遮擋刺眼的陽光,我們會拉上一半窗簾吃早餐。

    理查德總是吃兩個煮雞蛋、兩大塊熏肉、一隻烤番茄,還有塗橘子醬的面包片。

    面包片烤得脆脆的,擱在烤架上涼着,而我隻要半隻柚子。

    我們喝的茶又濃又苦,像沼澤裡的水。

    理查德說,這是正宗的英國式早餐。

     早餐時我們倆講話很少,不外乎那兩句義務性的問候:“親愛的,睡得好嗎?”“嗯——你呢?”這時候,總會有人給理查德送報紙和電報來,而且遠遠不止一份。

    他會浏覽報紙,接着拆開電報來讀,再重新仔細疊好,塞進衣袋。

    要麼他就把電報撕成碎片。

    他從來不把它們揉成一團扔進廢紙簍。

    當時即使他這麼做,我也不會拾起來看的;我那個年齡還不懂這麼做。

     我想,所有的電報都是發給理查德的:我從來沒給别人發過電報,自然也沒理由指望别人發給我。

     白天,理查德總有各式各樣的約會,想必都是生意上的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