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自歐洲的明信片
關燈
小
中
大
用處:風花雪月之類的内容不能為我帶來更多的方便。
一個海象臉的老侍者為我服務。
他駕輕就熟地把咖啡和熱奶從兩個壺中倒出來,把壺舉得高高的。
他的這種表演讓我着迷,仿佛他是一個在孩子面前變戲法的魔術師。
有一天,他用他懂的那點英語問我:“你為什麼憂傷?” “我沒有憂傷。
”我一面說,一面哭起來。
陌生人的同情真讓人受不了。
“你不該憂傷,”他用那雙蒼老、憂郁的海象眼看着我說道,“一定是為了愛情。
不過,你又年輕又漂亮,今後有的是時間憂傷。
”法國人是鑒賞憂傷的行家,了解各種各樣的憂傷。
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會安裝坐浴盆。
“愛情是禍水,”他輕輕拍着我的肩膀說,“但沒有愛情更糟糕。
” 他對我的安慰第二天有點打折,因為他對我提出了非分的要求;也許是我的法語不夠好,難以判斷。
畢竟他還不算太老,大約有四十五歲的樣子。
我本該接受他的要求。
不過,他關于憂傷的看法錯了。
其實年輕的時候憂傷比年老的時候要好得多。
一個憂傷的漂亮姑娘比一個憂傷的幹癟老太更容易博得同情。
不過,這件事倒也無所謂。
後來,我們又去了羅馬。
我對羅馬似乎還比較熟悉——至少很久以前厄斯金先生給我們上拉丁文課時介紹過。
我參觀了古羅馬廣場,或者說它的遺址。
我還參觀了亞壁古道,以及古羅馬圓形劇場;那劇場看上去像一塊被老鼠啃過的奶酪。
還有各種各樣的橋;各種各樣破舊的天使塑像,表情嚴峻而憂郁。
我發現流經羅馬的台伯河水黃得就像患了黃疸病。
我還參觀了聖彼得教堂,不過隻是在外面看了一下。
這個教堂大極了。
我以為,我該看見身穿黑色軍裝的墨索裡尼的法西斯部隊行進在大街上,粗暴地對待老百姓——他們是否那樣做了?反正我沒親眼看見。
這種事是看不見的,除非恰巧碰到你自己的頭上。
否則,隻有在新聞片中才能看見,或者從事隔很久以後拍攝的電影中才能看見。
下午,我總是叫杯茶來喝——我正在逐步掌握叫飲料的竅門,琢磨用什麼語氣同侍者說話,如何與他們保持安全的距離。
我一邊喝茶,一邊會寫些明信片。
我的明信片是寄給勞拉和瑞妮的,有幾張是寄給父親的。
這些都是風景明信片,上面印有我參觀過的建築物的照片——精緻而逼真。
我寫的都是些沒有意義的空話。
我對瑞妮寫道:天氣好極了,我很開心。
對勞拉寫道:今天我參觀了古羅馬圓形劇場。
從前他們在這裡把基督徒扔下去喂獅子。
你來了一定也會感興趣的。
對父親寫道:祝你健康。
理查德向你問好。
(最後一句是謊話。
但我逐漸懂得,作為人妻,我應該說什麼樣的謊話。
) 我們蜜月的最後一周是在柏林度過的。
理查德在那兒有一些業務,是關于鐵鍬手柄的生意。
理查德有一個公司是做鐵鍬手柄的,而德國這時候木頭緊缺。
德國有許多需要挖掘的工程,更多的還在計劃之中,而理查德能夠提供這種手柄,而且他開的價格比他的競争對手更優惠。
瑞妮常說:積少成多。
她又說:生意歸生意,接着就是勾當。
不過,我對做生意一竅不通。
我的任務隻是微笑。
我得承認,我在柏林過得很愉快。
我從沒在哪個地方受到過作為金發美女的這種禮遇。
男人們都格外彬彬有禮,盡管他們進轉門時從來不顧後面的人。
吻女士手的男士風度掩蓋了種種罪惡。
也正是在柏林,我學會了往手腕上塗香水。
我通過城市的旅館記住一個城市,又通過旅館的浴室記住一個旅館——穿衣、脫衣、泡入水中。
好了,不談這些旅行見聞了。
在八月中旬的盛夏,我們途經紐約返回多倫多。
遊曆過歐洲和紐約之後,我眼中的多倫多似乎變得低矮而又狹小。
聯邦車站外彌漫着一股瀝青的煙霧;養路工正在鋪平坑坑窪窪的路面。
我們雇的一輛車來接我們,載我們從揚塵的、當當作響的電車邊上開過,經過裝飾華麗的銀行以及百貨大樓,然後爬坡開到羅斯代爾的栗子樹和楓樹的樹蔭下。
我們在理查德通過電報買的那幢房子前下了車。
他說,原來的房主把自己搞破産了,于是他就撿了個大便宜。
理查德喜歡說,撿便宜就像唱歌一樣容易,這話是很滑稽的,因為他從來不唱歌。
他甚至從來不吹口哨。
他根本就五音不全。
房子的外觀很陰暗,牆上爬滿了長春藤,高高的窄窗是往裡開的。
鑰匙放在門墊下面,前廳裡有一股油漆味。
我們去度蜜月時,威妮弗蕾德幫我們進行了重新裝修。
看來還沒有完工,因為油漆工的工作服還在前面的房間裡。
他們撕下了原來的維多利亞風格的牆紙,并且新刷了油漆。
那是一種淡淡的珍珠色——華貴而又淡雅,仿佛飄浮于花鳥之上的卷雲,淡淡地抹上了落日的餘晖。
這就是為我安排的飄飄欲仙的環境,讓我在裡面飄來飄去。
瑞妮一定會鄙視這樣的内部裝飾——耀眼的空蕩、蒼白的色調。
這整個地方像個衛生間。
同時,她也會和我一樣,被吓一跳。
我想起了阿黛莉娅祖母:她知道該如何作出反應。
她
一個海象臉的老侍者為我服務。
他駕輕就熟地把咖啡和熱奶從兩個壺中倒出來,把壺舉得高高的。
他的這種表演讓我着迷,仿佛他是一個在孩子面前變戲法的魔術師。
有一天,他用他懂的那點英語問我:“你為什麼憂傷?” “我沒有憂傷。
”我一面說,一面哭起來。
陌生人的同情真讓人受不了。
“你不該憂傷,”他用那雙蒼老、憂郁的海象眼看着我說道,“一定是為了愛情。
不過,你又年輕又漂亮,今後有的是時間憂傷。
”法國人是鑒賞憂傷的行家,了解各種各樣的憂傷。
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會安裝坐浴盆。
“愛情是禍水,”他輕輕拍着我的肩膀說,“但沒有愛情更糟糕。
” 他對我的安慰第二天有點打折,因為他對我提出了非分的要求;也許是我的法語不夠好,難以判斷。
畢竟他還不算太老,大約有四十五歲的樣子。
我本該接受他的要求。
不過,他關于憂傷的看法錯了。
其實年輕的時候憂傷比年老的時候要好得多。
一個憂傷的漂亮姑娘比一個憂傷的幹癟老太更容易博得同情。
不過,這件事倒也無所謂。
後來,我們又去了羅馬。
我對羅馬似乎還比較熟悉——至少很久以前厄斯金先生給我們上拉丁文課時介紹過。
我參觀了古羅馬廣場,或者說它的遺址。
我還參觀了亞壁古道,以及古羅馬圓形劇場;那劇場看上去像一塊被老鼠啃過的奶酪。
還有各種各樣的橋;各種各樣破舊的天使塑像,表情嚴峻而憂郁。
我發現流經羅馬的台伯河水黃得就像患了黃疸病。
我還參觀了聖彼得教堂,不過隻是在外面看了一下。
這個教堂大極了。
我以為,我該看見身穿黑色軍裝的墨索裡尼的法西斯部隊行進在大街上,粗暴地對待老百姓——他們是否那樣做了?反正我沒親眼看見。
這種事是看不見的,除非恰巧碰到你自己的頭上。
否則,隻有在新聞片中才能看見,或者從事隔很久以後拍攝的電影中才能看見。
下午,我總是叫杯茶來喝——我正在逐步掌握叫飲料的竅門,琢磨用什麼語氣同侍者說話,如何與他們保持安全的距離。
我一邊喝茶,一邊會寫些明信片。
我的明信片是寄給勞拉和瑞妮的,有幾張是寄給父親的。
這些都是風景明信片,上面印有我參觀過的建築物的照片——精緻而逼真。
我寫的都是些沒有意義的空話。
我對瑞妮寫道:天氣好極了,我很開心。
對勞拉寫道:今天我參觀了古羅馬圓形劇場。
從前他們在這裡把基督徒扔下去喂獅子。
你來了一定也會感興趣的。
對父親寫道:祝你健康。
理查德向你問好。
(最後一句是謊話。
但我逐漸懂得,作為人妻,我應該說什麼樣的謊話。
) 我們蜜月的最後一周是在柏林度過的。
理查德在那兒有一些業務,是關于鐵鍬手柄的生意。
理查德有一個公司是做鐵鍬手柄的,而德國這時候木頭緊缺。
德國有許多需要挖掘的工程,更多的還在計劃之中,而理查德能夠提供這種手柄,而且他開的價格比他的競争對手更優惠。
瑞妮常說:積少成多。
她又說:生意歸生意,接着就是勾當。
不過,我對做生意一竅不通。
我的任務隻是微笑。
我得承認,我在柏林過得很愉快。
我從沒在哪個地方受到過作為金發美女的這種禮遇。
男人們都格外彬彬有禮,盡管他們進轉門時從來不顧後面的人。
吻女士手的男士風度掩蓋了種種罪惡。
也正是在柏林,我學會了往手腕上塗香水。
我通過城市的旅館記住一個城市,又通過旅館的浴室記住一個旅館——穿衣、脫衣、泡入水中。
好了,不談這些旅行見聞了。
在八月中旬的盛夏,我們途經紐約返回多倫多。
遊曆過歐洲和紐約之後,我眼中的多倫多似乎變得低矮而又狹小。
聯邦車站外彌漫着一股瀝青的煙霧;養路工正在鋪平坑坑窪窪的路面。
我們雇的一輛車來接我們,載我們從揚塵的、當當作響的電車邊上開過,經過裝飾華麗的銀行以及百貨大樓,然後爬坡開到羅斯代爾的栗子樹和楓樹的樹蔭下。
我們在理查德通過電報買的那幢房子前下了車。
他說,原來的房主把自己搞破産了,于是他就撿了個大便宜。
理查德喜歡說,撿便宜就像唱歌一樣容易,這話是很滑稽的,因為他從來不唱歌。
他甚至從來不吹口哨。
他根本就五音不全。
房子的外觀很陰暗,牆上爬滿了長春藤,高高的窄窗是往裡開的。
鑰匙放在門墊下面,前廳裡有一股油漆味。
我們去度蜜月時,威妮弗蕾德幫我們進行了重新裝修。
看來還沒有完工,因為油漆工的工作服還在前面的房間裡。
他們撕下了原來的維多利亞風格的牆紙,并且新刷了油漆。
那是一種淡淡的珍珠色——華貴而又淡雅,仿佛飄浮于花鳥之上的卷雲,淡淡地抹上了落日的餘晖。
這就是為我安排的飄飄欲仙的環境,讓我在裡面飄來飄去。
瑞妮一定會鄙視這樣的内部裝飾——耀眼的空蕩、蒼白的色調。
這整個地方像個衛生間。
同時,她也會和我一樣,被吓一跳。
我想起了阿黛莉娅祖母:她知道該如何作出反應。
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