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面包的日子
關燈
小
中
大
母親的床頭櫃邊,身穿一條深色的白領連衫裙,一隻手笨拙地、狠狠地抓着嬰兒蓋的白色織毯,兩隻眼睛帶着指責的神情,像在質問相機或持相機的人。
照片上幾乎看不到勞拉,隻有一個毛茸茸的頭頂和一隻小手;手指鈎在我的大拇指上。
我是因為家裡人要我抱這嬰兒而生氣,還是我想保護她?我是在守護她——不願意放手嗎?) 勞拉是個不安甯的嬰兒,盡管脾氣不壞,但性情焦慮。
大一點以後,她也是個不安甯的孩子。
櫥門和櫃子的抽屜都會讓她擔心。
她似乎總在豎起耳朵傾聽遠處或地闆下有什麼東西——那種像一陣風般悄無聲息地靠過來的東西。
她會産生一些莫名其妙的精神危機——一隻死去的烏鴉、一隻被車壓爛的貓咪、明朗天空中的一朵烏雲都會讓她哭泣。
另一方面,她對肉體的疼痛卻有一種超乎尋常的忍耐力:如果燙傷了嘴巴或割傷了自己,她是一概不哭的。
那是一種惡意——老天的惡意——在折磨她。
街頭的一些殘廢老兵令她尤為驚恐——這些閑蕩的人、賣鉛筆的人和行乞的人已經徹底崩潰,無法從事任何工作。
一個失去雙腿、瞪着眼睛坐在平闆車上生悶氣的紅臉漢總是把她吓跑。
也許是那人兩眼中的怒火太吓人了吧。
像大多數的小孩子一樣,勞拉認為說出來的話就應該做到,但她太極端化了。
隻要你說出“迷路”或“跳進湖裡”這類話,你就不能不擔心後果。
你對勞拉說了什麼?你難道沒有吸取教訓?瑞妮會這樣責備别人。
然而,瑞妮自己也沒有完全吸取教訓。
她有一次告訴勞拉,咬住舌頭可以不讓問題跑出來,結果勞拉照做不誤,好幾天都無法吃東西。
現在我來說說母親去世的情況。
要說這件事改變了一切也許有些老套,但我也沒說錯。
我要把它寫下來: 這件事改變了一切。
事情發生在星期二。
這一天是我們家做面包的日子。
我們家吃的所有面包——一周一爐就夠了——是在阿維隆莊園的廚房裡做的。
雖然當時提康德羅加港有一家小面包店,可瑞妮卻說面包店的面包是為懶漢準備的。
她還說,面包師為了讓面粉充分發脹,往裡面摻白垩粉;另外,還加了過多的酵母,使面包顯得蓬松,充滿了空氣。
這樣一來,你會以為買得很合算。
因此,瑞妮就自己動手做面包。
阿維隆莊園的廚房并不暗,而三十年前它一定像個黑乎乎的維多利亞式的洞穴。
現在它雪白明亮——白牆、白瓷桌、白色的柴竈、黑白相間的瓷磚地;改大的窗戶上懸挂着黃水仙般顔色的窗簾。
(這是戰後重新裝修的,是父親送給母親的禮物之一,以表達他内心的愧疚和不安。
)瑞妮把這間廚房看作是最時髦的東西。
母親對她講了有關細菌的害處、它們的肮髒習性以及它們的藏身之處,結果瑞妮總是把廚房打掃得一塵不染。
在做面包的日子,瑞妮會給我和勞拉一些生面團捏面人。
我們用葡萄幹做面人的眼睛和鈕扣。
然後,瑞妮會為我們把面人放進爐子烘好。
我總是将我捏的面人吃掉,而勞拉則會将她的存起來。
瑞妮曾在勞拉的頂格抽屜裡發現一排硬邦邦的面人,包在手帕裡,活像是小小的面包木乃伊。
瑞妮說,這東西會招老鼠,必須扔進垃圾堆。
但是,勞拉卻堅持在菜園的灌木叢後面為它們舉行一個集體葬禮,并且還得為它們祈禱。
她揚言,如果不這樣的話,她就從此不吃飯了。
一旦她決心幹什麼事,就沒有人能夠勸得動。
瑞妮挖了一個洞。
那天園丁正好休息;由于事出緊急,瑞妮就用了園丁那把不讓任何人碰的鐵鍬。
勞拉将她的面人在洞裡一字排開。
“上帝可憐她未來的丈夫吧,”瑞妮說道。
“她倔得像頭驢。
” “我才不打算嫁人呢,”勞拉說,“我要一個人住在車庫裡。
” “我也不打算嫁人,”我也不甘示弱地說道。
“這不太可能,”瑞妮說,“你喜歡你那張軟軟的床。
如果不嫁人的話,你可要睡水泥地了,弄得全身都是油迹斑斑的。
” “我要住在暖房裡,”我說道。
“暖房裡不再供應暖氣了,”瑞妮說,“冬天你會凍死的。
” “那我睡在汽車裡,”勞拉說道。
在那個可怕的星期二,我們和瑞妮一起在廚房裡吃早餐——麥片粥和橘子醬烤面包。
母親有時會和我們一起吃,可那天她實在太累了。
母親對我們比較嚴厲,讓我們身體坐直,把面包皮都吃掉。
“别忘了那些挨餓的亞美尼亞人,”她常常會這樣說。
或許亞美尼亞人那時已不再挨餓了。
戰争早已結束,社會秩序也已經恢複。
然而,他們的困苦就像一種口号永遠留在母親的腦海裡。
一種口号、一種祈求、一種禱告、一種魔力。
吃面包皮是為了紀念那些亞美尼亞人,不論他們是誰;如果不吃,那就是對神
照片上幾乎看不到勞拉,隻有一個毛茸茸的頭頂和一隻小手;手指鈎在我的大拇指上。
我是因為家裡人要我抱這嬰兒而生氣,還是我想保護她?我是在守護她——不願意放手嗎?) 勞拉是個不安甯的嬰兒,盡管脾氣不壞,但性情焦慮。
大一點以後,她也是個不安甯的孩子。
櫥門和櫃子的抽屜都會讓她擔心。
她似乎總在豎起耳朵傾聽遠處或地闆下有什麼東西——那種像一陣風般悄無聲息地靠過來的東西。
她會産生一些莫名其妙的精神危機——一隻死去的烏鴉、一隻被車壓爛的貓咪、明朗天空中的一朵烏雲都會讓她哭泣。
另一方面,她對肉體的疼痛卻有一種超乎尋常的忍耐力:如果燙傷了嘴巴或割傷了自己,她是一概不哭的。
那是一種惡意——老天的惡意——在折磨她。
街頭的一些殘廢老兵令她尤為驚恐——這些閑蕩的人、賣鉛筆的人和行乞的人已經徹底崩潰,無法從事任何工作。
一個失去雙腿、瞪着眼睛坐在平闆車上生悶氣的紅臉漢總是把她吓跑。
也許是那人兩眼中的怒火太吓人了吧。
像大多數的小孩子一樣,勞拉認為說出來的話就應該做到,但她太極端化了。
隻要你說出“迷路”或“跳進湖裡”這類話,你就不能不擔心後果。
你對勞拉說了什麼?你難道沒有吸取教訓?瑞妮會這樣責備别人。
然而,瑞妮自己也沒有完全吸取教訓。
她有一次告訴勞拉,咬住舌頭可以不讓問題跑出來,結果勞拉照做不誤,好幾天都無法吃東西。
現在我來說說母親去世的情況。
要說這件事改變了一切也許有些老套,但我也沒說錯。
我要把它寫下來: 這件事改變了一切。
事情發生在星期二。
這一天是我們家做面包的日子。
我們家吃的所有面包——一周一爐就夠了——是在阿維隆莊園的廚房裡做的。
雖然當時提康德羅加港有一家小面包店,可瑞妮卻說面包店的面包是為懶漢準備的。
她還說,面包師為了讓面粉充分發脹,往裡面摻白垩粉;另外,還加了過多的酵母,使面包顯得蓬松,充滿了空氣。
這樣一來,你會以為買得很合算。
因此,瑞妮就自己動手做面包。
阿維隆莊園的廚房并不暗,而三十年前它一定像個黑乎乎的維多利亞式的洞穴。
現在它雪白明亮——白牆、白瓷桌、白色的柴竈、黑白相間的瓷磚地;改大的窗戶上懸挂着黃水仙般顔色的窗簾。
(這是戰後重新裝修的,是父親送給母親的禮物之一,以表達他内心的愧疚和不安。
)瑞妮把這間廚房看作是最時髦的東西。
母親對她講了有關細菌的害處、它們的肮髒習性以及它們的藏身之處,結果瑞妮總是把廚房打掃得一塵不染。
在做面包的日子,瑞妮會給我和勞拉一些生面團捏面人。
我們用葡萄幹做面人的眼睛和鈕扣。
然後,瑞妮會為我們把面人放進爐子烘好。
我總是将我捏的面人吃掉,而勞拉則會将她的存起來。
瑞妮曾在勞拉的頂格抽屜裡發現一排硬邦邦的面人,包在手帕裡,活像是小小的面包木乃伊。
瑞妮說,這東西會招老鼠,必須扔進垃圾堆。
但是,勞拉卻堅持在菜園的灌木叢後面為它們舉行一個集體葬禮,并且還得為它們祈禱。
她揚言,如果不這樣的話,她就從此不吃飯了。
一旦她決心幹什麼事,就沒有人能夠勸得動。
瑞妮挖了一個洞。
那天園丁正好休息;由于事出緊急,瑞妮就用了園丁那把不讓任何人碰的鐵鍬。
勞拉将她的面人在洞裡一字排開。
“上帝可憐她未來的丈夫吧,”瑞妮說道。
“她倔得像頭驢。
” “我才不打算嫁人呢,”勞拉說,“我要一個人住在車庫裡。
” “我也不打算嫁人,”我也不甘示弱地說道。
“這不太可能,”瑞妮說,“你喜歡你那張軟軟的床。
如果不嫁人的話,你可要睡水泥地了,弄得全身都是油迹斑斑的。
” “我要住在暖房裡,”我說道。
“暖房裡不再供應暖氣了,”瑞妮說,“冬天你會凍死的。
” “那我睡在汽車裡,”勞拉說道。
在那個可怕的星期二,我們和瑞妮一起在廚房裡吃早餐——麥片粥和橘子醬烤面包。
母親有時會和我們一起吃,可那天她實在太累了。
母親對我們比較嚴厲,讓我們身體坐直,把面包皮都吃掉。
“别忘了那些挨餓的亞美尼亞人,”她常常會這樣說。
或許亞美尼亞人那時已不再挨餓了。
戰争早已結束,社會秩序也已經恢複。
然而,他們的困苦就像一種口号永遠留在母親的腦海裡。
一種口号、一種祈求、一種禱告、一種魔力。
吃面包皮是為了紀念那些亞美尼亞人,不論他們是誰;如果不吃,那就是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