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妝
關燈
小
中
大
表面上是如此。
下面的事宜就是拟定客人的名單、填寫請柬、選擇花卉等等,然後就是婚禮了。
婚禮之後,接着就發生了戰争。
愛情、婚姻、災難三部曲。
照瑞妮的說法,這是不可避免的。
戰争于一九一四年八月爆發,也就是在我父母結婚後不久。
兄弟三人毫無疑問地都應征入伍。
現在想來,這樣的毫無疑問令人驚訝。
三兄弟身穿軍裝照過一張神氣的合影:三個人的額頭看上去嚴肅而天真,留着稚氣的小胡子,露出冷靜的微笑和堅定的眼神——雖然還未成為正式的軍人,卻擺出一副軍人的派頭。
父親的個頭最高——他總是将這張合影放在他的桌子上。
他們參加了加拿大皇家軍團;來自提康德羅加港的新兵都編入了這個團。
很快他們就被派往百慕大,以接替駐守在那裡的英國軍團。
因此,戰争的第一年,他們主要是進行隊列訓練和學習軍規軍紀。
他們在來信中說,他們也會鬧點小事之類。
祖父本傑明急切地讀着這些來信。
時間一天天過去,可誰勝誰負卻始終沒有定論,祖父變得越發緊張和擔心。
事情的發展本不該如此呀。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的生意倒是越來越紅火了。
他還發展了賽璐珞和橡膠的業務,鈕扣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
幸虧阿黛莉娅在世時曾幫助他與政界有過接觸,因此他的工廠收到了大量來自軍隊的訂單。
他還是一如既往地誠實經營,不賣假貨或次品。
他并不是一個發戰争财的人,但也不能說他沒有從戰争中獲利。
戰争對鈕扣業十分有益。
戰争中丢失大量的鈕扣,每次都需要整箱整箱、整車整車地補充。
它們不是被炸毀了,就是在路上散落了,或者在大火中燒掉了。
内衣的命運也同樣如此。
從經濟的觀點來看,戰争是一場神奇的大火——一場巨大規模的煉金大火,騰起的煙霧将大火變成了金錢。
至少這在我祖父身上得到了實現。
然而,這個事實已無法再使他的心靈快樂,也無法再維持他的正直了,盡管在最早他自鳴得意的那幾年可能如此。
他想要他的三個兒子回來。
那倒不是因為他們去了什麼危險的地方;他們還在百慕大,在陽光下列隊走步。
從紐約州的芬格湖度完蜜月回來,我的父母親就一直住在阿維隆莊園,直到他們能夠建起自己的房屋,而母親則留在那兒為祖父管理家事。
他們實在是人手短缺,因為所有的勞力要麼去工廠,要麼去打仗了,同時也因為大家覺得阿維隆莊園要帶頭削減開支,母親堅持飯食簡單:星期三吃炖肉,星期天晚上吃烤大豆——這也很合祖父的胃口。
實際上,他從未對阿黛莉娅原先的豪華菜單感到自在過。
一九一五年八月,加拿大皇家軍團奉命撤回哈利法克斯,準備開赴法國。
部隊在港口呆了一個多星期,添補給養、招募新兵,并且把熱帶軍裝換下來,穿上更暖和的軍裝。
士兵們還發到了羅斯步槍,可是後來都在泥地裡卡殼,弄得他們手足無措。
我母親搭乘火車去哈利法克斯為父親送行。
火車上擠滿了上前線的男人。
她弄不到卧鋪,于是隻好一路坐着。
走道裡到處都伸着腳,堆放着包裹,還放着痰盂。
咳嗽聲、呼噜聲(無疑是醉酒後的呼噜)響成一片。
當她看着周圍一張張稚氣未脫的小夥子的臉,她突然真切地感受到了戰争——那不是一個概念,而是一個現實。
她年輕的丈夫可能會因此喪命。
他的身體可能會被毀滅;可能會被撕碎,可能會成為戰争的犧牲品——看來,現在不得不作出這樣的犧牲了。
伴随這種意識而來的是絕望和恐懼。
不過,我相信同時也帶來了一種凄涼的自豪。
我不清楚他們倆在哈利法克斯是住在哪兒,住多久。
是住在一家體面的大酒店裡,還是由于房間緊張而窩在下等客棧或港口邊的廉價旅館裡?他們在一起是待了好幾天,還是一個晚上,還是幾個小時?他們倆做了些什麼,又說了些什麼?我想也就是一些平平常常的事吧,可究竟是什麼呢?如今是再也不可能知道了。
後來,“蘇格蘭人”号海輪載着軍團的官兵起航了,我母親與其他妻子們站在碼頭上哭泣着向親人揮别。
或許母親沒有哭泣,因為她覺得不能這樣放縱自己。
父親在信中寫道:我正在法國某個地方。
我無法形容這裡發生的一切;我也不會去形容。
我們隻能相信,這場戰争是出于正義,
下面的事宜就是拟定客人的名單、填寫請柬、選擇花卉等等,然後就是婚禮了。
婚禮之後,接着就發生了戰争。
愛情、婚姻、災難三部曲。
照瑞妮的說法,這是不可避免的。
戰争于一九一四年八月爆發,也就是在我父母結婚後不久。
兄弟三人毫無疑問地都應征入伍。
現在想來,這樣的毫無疑問令人驚訝。
三兄弟身穿軍裝照過一張神氣的合影:三個人的額頭看上去嚴肅而天真,留着稚氣的小胡子,露出冷靜的微笑和堅定的眼神——雖然還未成為正式的軍人,卻擺出一副軍人的派頭。
父親的個頭最高——他總是将這張合影放在他的桌子上。
他們參加了加拿大皇家軍團;來自提康德羅加港的新兵都編入了這個團。
很快他們就被派往百慕大,以接替駐守在那裡的英國軍團。
因此,戰争的第一年,他們主要是進行隊列訓練和學習軍規軍紀。
他們在來信中說,他們也會鬧點小事之類。
祖父本傑明急切地讀着這些來信。
時間一天天過去,可誰勝誰負卻始終沒有定論,祖父變得越發緊張和擔心。
事情的發展本不該如此呀。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的生意倒是越來越紅火了。
他還發展了賽璐珞和橡膠的業務,鈕扣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
幸虧阿黛莉娅在世時曾幫助他與政界有過接觸,因此他的工廠收到了大量來自軍隊的訂單。
他還是一如既往地誠實經營,不賣假貨或次品。
他并不是一個發戰争财的人,但也不能說他沒有從戰争中獲利。
戰争對鈕扣業十分有益。
戰争中丢失大量的鈕扣,每次都需要整箱整箱、整車整車地補充。
它們不是被炸毀了,就是在路上散落了,或者在大火中燒掉了。
内衣的命運也同樣如此。
從經濟的觀點來看,戰争是一場神奇的大火——一場巨大規模的煉金大火,騰起的煙霧将大火變成了金錢。
至少這在我祖父身上得到了實現。
然而,這個事實已無法再使他的心靈快樂,也無法再維持他的正直了,盡管在最早他自鳴得意的那幾年可能如此。
他想要他的三個兒子回來。
那倒不是因為他們去了什麼危險的地方;他們還在百慕大,在陽光下列隊走步。
從紐約州的芬格湖度完蜜月回來,我的父母親就一直住在阿維隆莊園,直到他們能夠建起自己的房屋,而母親則留在那兒為祖父管理家事。
他們實在是人手短缺,因為所有的勞力要麼去工廠,要麼去打仗了,同時也因為大家覺得阿維隆莊園要帶頭削減開支,母親堅持飯食簡單:星期三吃炖肉,星期天晚上吃烤大豆——這也很合祖父的胃口。
實際上,他從未對阿黛莉娅原先的豪華菜單感到自在過。
一九一五年八月,加拿大皇家軍團奉命撤回哈利法克斯,準備開赴法國。
部隊在港口呆了一個多星期,添補給養、招募新兵,并且把熱帶軍裝換下來,穿上更暖和的軍裝。
士兵們還發到了羅斯步槍,可是後來都在泥地裡卡殼,弄得他們手足無措。
我母親搭乘火車去哈利法克斯為父親送行。
火車上擠滿了上前線的男人。
她弄不到卧鋪,于是隻好一路坐着。
走道裡到處都伸着腳,堆放着包裹,還放着痰盂。
咳嗽聲、呼噜聲(無疑是醉酒後的呼噜)響成一片。
當她看着周圍一張張稚氣未脫的小夥子的臉,她突然真切地感受到了戰争——那不是一個概念,而是一個現實。
她年輕的丈夫可能會因此喪命。
他的身體可能會被毀滅;可能會被撕碎,可能會成為戰争的犧牲品——看來,現在不得不作出這樣的犧牲了。
伴随這種意識而來的是絕望和恐懼。
不過,我相信同時也帶來了一種凄涼的自豪。
我不清楚他們倆在哈利法克斯是住在哪兒,住多久。
是住在一家體面的大酒店裡,還是由于房間緊張而窩在下等客棧或港口邊的廉價旅館裡?他們在一起是待了好幾天,還是一個晚上,還是幾個小時?他們倆做了些什麼,又說了些什麼?我想也就是一些平平常常的事吧,可究竟是什麼呢?如今是再也不可能知道了。
後來,“蘇格蘭人”号海輪載着軍團的官兵起航了,我母親與其他妻子們站在碼頭上哭泣着向親人揮别。
或許母親沒有哭泣,因為她覺得不能這樣放縱自己。
父親在信中寫道:我正在法國某個地方。
我無法形容這裡發生的一切;我也不會去形容。
我們隻能相信,這場戰争是出于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