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維隆莊園
關燈
小
中
大
個養着金魚的蓮花池,以及一個用蒸氣供熱的玻璃暖房。
那時,暖房裡種着羊齒植物和菌類植物,偶爾也種些瘦檸檬和酸橘,可現在暖房已被破壞殆盡。
屋内有一個彈子房、一間休息室、一間起居室和一間書房。
書房的壁爐台上有一尊大理石的美杜莎[1]雕像——十九世紀風格的美杜莎雕像:一雙可愛的眼睛冷漠地凝視着前方;頭上長的不是頭發,而是一條條蠕動的蛇,仿佛帶着痛苦的思想。
壁爐台是法國産的。
原先他們訂購的壁爐台是帶有酒神狄俄尼索斯和葡萄藤雕像的,可是帶有美杜莎雕像的壁爐台先到,而法國又路途遙遠,因此就用了這一個。
飯廳寬敞卻光線昏暗,四壁貼着“威廉·莫裡斯”牌牆紙,印有“草莓賊”的圖案。
枝狀吊燈的支幹上纏繞青銅色的蓮花;三扇高高的彩色玻璃窗是從英國運來的,上面的彩繪表現了圓桌騎士特裡斯坦[2]與伊索爾特的愛情故事中的部分情節。
(伊索爾特敬奉裝在紅寶石般的杯子裡的春藥;特裡斯坦單膝跪地,而伊索爾特披散着金黃的長發,渴望着特裡斯坦的愛,頗像一朵感傷的金雀花——這樣的情景玻璃彩繪難以描述;伊索爾特孤單一人,身穿紫色的百褶裙,一臉沮喪,身旁放着一把豎琴。
) 房子的設計和裝修是在祖母阿黛莉娅的監督下進行的。
我出生的時候,她已經過世了,而我聽說她溫柔如絲,遇事冷靜,但意志堅定。
她很看重文化修養,這使她在道德方面具有一定的權威。
如今也許不會這樣,但當時人們認為文化修養能使人變得更高尚。
他們相信,它可以淨化一個人的心靈,至少婦女們認為是如此。
那時,他們還未在歌劇院看過有關希特勒的劇目。
阿黛莉娅的娘家姓蒙特福特。
她出生于一個望族,或者說是加拿大的望族。
她是第二代蒙特利爾英國人與法國胡格諾派教徒的混血後裔。
蒙特福特家族靠着投資鐵路曾經一度發過大财,但由于冒險投機和惰性,他們那時已經是家道中落。
因此,阿黛莉娅到了出嫁的年齡已經沒有稱心如意的郎君可挑了,于是她隻好嫁給了錢——粗俗的錢,靠鈕扣賺來的錢。
人們指望她來淨化這些金錢,就像提煉石油一樣。
(她不是結婚,而是被嫁了出去。
瑞妮一邊刮姜皮,一邊如是說。
這是家庭的安排。
在這種家庭裡,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
誰又能說清這種做法比自己擇偶要好還是壞呢?不管怎麼說,阿黛莉娅·蒙特福特盡到了自己的責任,也幸運地有了這個機會,因為當時她年齡已經不小了——大概已經有二十三歲了。
姑娘到了這個年齡,在那個時代可是相當不利了。
) 我現在仍然保存着祖父母的合影;這張照片是他們結婚後不久照的,被鑲在刻有牽牛花的銀制相框中。
背景是帶有流蘇的天鵝絨窗幔和兩盆羊齒植物。
祖母阿黛莉娅斜倚在一張躺椅上,厚厚的眼睑,看上去很漂亮。
她穿了好幾件衣服,戴着長長的兩圈珍珠項鍊,低低的花邊開領,雪白的雙臂胖鼓鼓的好似雞肉卷。
祖父本傑明穿着全套禮服,站在祖母身後,看上去壯實卻不好意思,似乎是為拍結婚照而被人刻意打扮出來的。
他們倆顯得有些拘謹。
到了我十三四歲似懂非懂的年齡,我在心目中把阿黛莉娅理想化了。
每天夜晚,我會注視窗外,目光越過屋外的草坪和銀色月光照耀的花圃,看到她穿着一件白色的花邊茶會禮服,心事重重地慢慢走過庭園。
于是,我向她投去一個懶洋洋的、略帶嘲諷的微笑。
不久,我又在幻想中加進了她的一個情人。
她将與她的情人在暖房外相會。
那個時候,由于父親對蒸汽加熱的柑橘樹毫無興趣,因此沒人注意這塊地方。
然而,我卻把這地方印在腦子裡,并且還為它添了許多花卉——蘭花或山茶花。
(我那時并不知道山茶花是什麼樣,可我在書上看到過。
)祖母與她的情人會消失在暖房中。
然後他們做什麼?我說不準。
實際上,阿黛莉娅不可能有情人。
小鎮很小,而且道德觀念褊狹。
她犯不着為這事壞了她的好名聲;她可不是一個傻子。
再說,她自己也沒有錢。
作為女主人和家裡的管事,阿黛莉娅按照本傑明·蔡斯的要求做得很好。
她為自己的高雅情趣而自豪,祖父在這方面也是順着她的。
高雅情趣是她身上的優點之一,為這個祖父才娶了她。
祖父是四十歲才結的婚;在此之前他一直努力工作來積累财富,而現在他打算體現金錢的價值,也就是說他要讓他的新婚妻子指點他的衣着、糾正他的餐桌禮儀。
他以自己的方式在向文化修養靠攏,至少接觸一下具體的實物。
一日三餐,他要使用高雅的瓷器。
他買來了全套餐具,吃起了十二道菜的大餐:先上芹菜和鹹果仁,最後是巧克力。
其間有清炖的肉湯、炸丸子、烘餡餅、魚、烤肉、奶酪、水果,以及放在蝕镂玻璃盤上的葡萄。
現在想來,我覺得這像是鐵路旅館裡或遠洋班
那時,暖房裡種着羊齒植物和菌類植物,偶爾也種些瘦檸檬和酸橘,可現在暖房已被破壞殆盡。
屋内有一個彈子房、一間休息室、一間起居室和一間書房。
書房的壁爐台上有一尊大理石的美杜莎
壁爐台是法國産的。
原先他們訂購的壁爐台是帶有酒神狄俄尼索斯和葡萄藤雕像的,可是帶有美杜莎雕像的壁爐台先到,而法國又路途遙遠,因此就用了這一個。
飯廳寬敞卻光線昏暗,四壁貼着“威廉·莫裡斯”牌牆紙,印有“草莓賊”的圖案。
枝狀吊燈的支幹上纏繞青銅色的蓮花;三扇高高的彩色玻璃窗是從英國運來的,上面的彩繪表現了圓桌騎士特裡斯坦
(伊索爾特敬奉裝在紅寶石般的杯子裡的春藥;特裡斯坦單膝跪地,而伊索爾特披散着金黃的長發,渴望着特裡斯坦的愛,頗像一朵感傷的金雀花——這樣的情景玻璃彩繪難以描述;伊索爾特孤單一人,身穿紫色的百褶裙,一臉沮喪,身旁放着一把豎琴。
) 房子的設計和裝修是在祖母阿黛莉娅的監督下進行的。
我出生的時候,她已經過世了,而我聽說她溫柔如絲,遇事冷靜,但意志堅定。
她很看重文化修養,這使她在道德方面具有一定的權威。
如今也許不會這樣,但當時人們認為文化修養能使人變得更高尚。
他們相信,它可以淨化一個人的心靈,至少婦女們認為是如此。
那時,他們還未在歌劇院看過有關希特勒的劇目。
阿黛莉娅的娘家姓蒙特福特。
她出生于一個望族,或者說是加拿大的望族。
她是第二代蒙特利爾英國人與法國胡格諾派教徒的混血後裔。
蒙特福特家族靠着投資鐵路曾經一度發過大财,但由于冒險投機和惰性,他們那時已經是家道中落。
因此,阿黛莉娅到了出嫁的年齡已經沒有稱心如意的郎君可挑了,于是她隻好嫁給了錢——粗俗的錢,靠鈕扣賺來的錢。
人們指望她來淨化這些金錢,就像提煉石油一樣。
(她不是結婚,而是被嫁了出去。
瑞妮一邊刮姜皮,一邊如是說。
這是家庭的安排。
在這種家庭裡,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
誰又能說清這種做法比自己擇偶要好還是壞呢?不管怎麼說,阿黛莉娅·蒙特福特盡到了自己的責任,也幸運地有了這個機會,因為當時她年齡已經不小了——大概已經有二十三歲了。
姑娘到了這個年齡,在那個時代可是相當不利了。
) 我現在仍然保存着祖父母的合影;這張照片是他們結婚後不久照的,被鑲在刻有牽牛花的銀制相框中。
背景是帶有流蘇的天鵝絨窗幔和兩盆羊齒植物。
祖母阿黛莉娅斜倚在一張躺椅上,厚厚的眼睑,看上去很漂亮。
她穿了好幾件衣服,戴着長長的兩圈珍珠項鍊,低低的花邊開領,雪白的雙臂胖鼓鼓的好似雞肉卷。
祖父本傑明穿着全套禮服,站在祖母身後,看上去壯實卻不好意思,似乎是為拍結婚照而被人刻意打扮出來的。
他們倆顯得有些拘謹。
到了我十三四歲似懂非懂的年齡,我在心目中把阿黛莉娅理想化了。
每天夜晚,我會注視窗外,目光越過屋外的草坪和銀色月光照耀的花圃,看到她穿着一件白色的花邊茶會禮服,心事重重地慢慢走過庭園。
于是,我向她投去一個懶洋洋的、略帶嘲諷的微笑。
不久,我又在幻想中加進了她的一個情人。
她将與她的情人在暖房外相會。
那個時候,由于父親對蒸汽加熱的柑橘樹毫無興趣,因此沒人注意這塊地方。
然而,我卻把這地方印在腦子裡,并且還為它添了許多花卉——蘭花或山茶花。
(我那時并不知道山茶花是什麼樣,可我在書上看到過。
)祖母與她的情人會消失在暖房中。
然後他們做什麼?我說不準。
實際上,阿黛莉娅不可能有情人。
小鎮很小,而且道德觀念褊狹。
她犯不着為這事壞了她的好名聲;她可不是一個傻子。
再說,她自己也沒有錢。
作為女主人和家裡的管事,阿黛莉娅按照本傑明·蔡斯的要求做得很好。
她為自己的高雅情趣而自豪,祖父在這方面也是順着她的。
高雅情趣是她身上的優點之一,為這個祖父才娶了她。
祖父是四十歲才結的婚;在此之前他一直努力工作來積累财富,而現在他打算體現金錢的價值,也就是說他要讓他的新婚妻子指點他的衣着、糾正他的餐桌禮儀。
他以自己的方式在向文化修養靠攏,至少接觸一下具體的實物。
一日三餐,他要使用高雅的瓷器。
他買來了全套餐具,吃起了十二道菜的大餐:先上芹菜和鹹果仁,最後是巧克力。
其間有清炖的肉湯、炸丸子、烘餡餅、魚、烤肉、奶酪、水果,以及放在蝕镂玻璃盤上的葡萄。
現在想來,我覺得這像是鐵路旅館裡或遠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