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的鄉村生活
關燈
小
中
大
們的白背。
路兩邊是棉田——别人家的,不過它們長得真好,絨絨嘟嘟,飽飽鼓鼓。
她蹲在地裡拔花生。
蹲着,捉起一蔸,使勁一扽,連泥帶根拽起來,泥點飛得滿頭都是,屁股咚的一下坐到了地裡。
啊有毛毛蟲,沾上一丁點,手臂立即辣痛;又有食蟲虻,嗡個不停。
還有地蠶,它縮在土裡,頭尾相團,圓圓肥肥的半透明。
棉花呢, 在路邊看着好看,一腳踩到棉田裡,天頓時暗了兩成——棉花杆密密的攏着。
矮的齊肩,高的高過了人頭,棉花枝葉掠到身上臉上,躲也無處躲,又悶又熱,汗順着額頭流進了嘴裡。
但是棉花們,它們高高低低的就在了身邊,隻隻白白胖胖,笑似的裂着嘴,啊四指一撮,絮花就揪下來了,甚有快感。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古老的句子從棉花上一下一下冒出來,仿佛被擦亮,并賦予新鮮的彈性。
但是棉田裡密不透風,汗流進眼睛辣辣的,但是棉花裂開在深處,一朵采完旁邊又有一朵等着,雲頭從天上掠過,來了一陣風,把雲頭吹去擋住了落日,金色的光芒透過雲邊洇洇漫染。
但太陽就下山了,無論棉花還是花生,連地邊的草都發潮了,夜岚在田野上繞了薄薄的一層,各家的炊煙升起來,在屋頂連成一片。
有草的氣味。
幹了幾天農活,海紅的睡眠果然迅速好轉。
真的就是這麼簡單。
同時變好的還有她的胃口和皮膚,眼睛有了神采,皮膚泛起一層光澤。
她從失眠的深井裡,把自己救了上來,陽光晃到她的眼睛上,令她有點暈眩。
宛若大病初愈。
有一天她從摘完的棉田轉場到另一片新的棉田,在田野裡她看到了一片玉米,寬大的葉子在陽光中扭動着,一簇簇淡黃的須絲在葉間以一種飄動的姿勢凝固在葉間,這時候,年輕時讀過的一首聶魯達的詩拔地而起,在一片綠色中發出金屬的細碎聲。
亞美利加,從一顆/玉米的種籽,你站起來/直至以遼闊的大地。
這樣廣闊的詩句,她真是很久沒有想起過了。
一連幾天,從棉田和花生地,從芝麻的豆莢和正在抽穗的水稻上,從蓬勃生猛的野草間,玉米的種籽逶迤而來。
一粒玉米的種籽,伸出一支綠色的長矛……披覆着黃金——她挎着塑料桶在枝葉繁茂的棉田中,潔白的棉花變得神秘而深沉。
她幫金禾燒竈。
曬幹的花生藤纏成一小把一小把堆在竈間的角落裡,她用鐵鉗夾起一把放進竈膛裡,竈膛裡冒出黑煙,她抓起一隻吹火筒,奮力吹風,“烘”的一下,火着了,火光映紅了她的臉。
這個動作曾經隐藏在她幼時的鄉村生活中,那時候在外婆家,遙遠的廣西南部丘陵地帶。
多年前的一切就在竈膛跟前升起,幹爽的柴草散在腳邊,扯過一把塞進竈肚,悶住了,火不着,也是竹子的吹火筒,也是俯身貼近竈門,伸長脖子奮力一吹,同樣“烘”的一下,明亮的火焰把人的半身照亮。
遙遠的火焰邁着曲折的步伐翻山越嶺趕來,柴草的燃點就在你的身體裡——海紅感到淚水從鼻腔裡上升,到達了她的眼眶。
金禾用一隻大鐵鏟在大镬裡叮叮當當一陣,地裡摘的蔬菜冒出了清越純樸的香氣。
她把粗瓷大碗擺在竈台上,又是一陣叮當,大碗的菜蔬擺到了八仙桌上。
海紅感到餓,像年輕時一樣。
她飯量迅速增大——竟然要添飯。
她能吃下一碗半的幹飯和大量蔬菜,此外還能再喝一碗粥湯。
……年輕的玉米穗 年輕的玉米穗, 她在她的日記上寫道:年輕的棉花年輕的水稻年輕的芝麻,正在生長着的植物都是年輕的,土地曆經滄桑它仍然生長萬物,它生生不息誰的傷害也不能使它潦倒,人類代代更替而大地恒在。
海紅感到有些什麼闆結已久的東西在松動,另一些什麼東西在蘇醒。
從前身體中的一些潮濕的角落在陽光下不知不覺蒸發掉了。
他們住在金禾給兒子的婚房裡,床、衣櫃和城裡一樣,還有一個梳妝台,刷的是兒子喜歡的白色油漆。
金禾嫌不夠喜慶,每個年三十都要在衣櫃和梳妝台上貼上紅色的雙喜。
所以這間屋子,四年來一直就像間新房。
門口上方還貼着一橫幅紅紙,上面用毛筆手書了四個字:四季平安。
房間裡隻有一張大床。
這兩個早已離婚的人,隻好一起睡在了這張大床上。
海紅和道良,在
路兩邊是棉田——别人家的,不過它們長得真好,絨絨嘟嘟,飽飽鼓鼓。
她蹲在地裡拔花生。
蹲着,捉起一蔸,使勁一扽,連泥帶根拽起來,泥點飛得滿頭都是,屁股咚的一下坐到了地裡。
啊有毛毛蟲,沾上一丁點,手臂立即辣痛;又有食蟲虻,嗡個不停。
還有地蠶,它縮在土裡,頭尾相團,圓圓肥肥的半透明。
棉花呢, 在路邊看着好看,一腳踩到棉田裡,天頓時暗了兩成——棉花杆密密的攏着。
矮的齊肩,高的高過了人頭,棉花枝葉掠到身上臉上,躲也無處躲,又悶又熱,汗順着額頭流進了嘴裡。
但是棉花們,它們高高低低的就在了身邊,隻隻白白胖胖,笑似的裂着嘴,啊四指一撮,絮花就揪下來了,甚有快感。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古老的句子從棉花上一下一下冒出來,仿佛被擦亮,并賦予新鮮的彈性。
但是棉田裡密不透風,汗流進眼睛辣辣的,但是棉花裂開在深處,一朵采完旁邊又有一朵等着,雲頭從天上掠過,來了一陣風,把雲頭吹去擋住了落日,金色的光芒透過雲邊洇洇漫染。
但太陽就下山了,無論棉花還是花生,連地邊的草都發潮了,夜岚在田野上繞了薄薄的一層,各家的炊煙升起來,在屋頂連成一片。
有草的氣味。
幹了幾天農活,海紅的睡眠果然迅速好轉。
真的就是這麼簡單。
同時變好的還有她的胃口和皮膚,眼睛有了神采,皮膚泛起一層光澤。
她從失眠的深井裡,把自己救了上來,陽光晃到她的眼睛上,令她有點暈眩。
宛若大病初愈。
有一天她從摘完的棉田轉場到另一片新的棉田,在田野裡她看到了一片玉米,寬大的葉子在陽光中扭動着,一簇簇淡黃的須絲在葉間以一種飄動的姿勢凝固在葉間,這時候,年輕時讀過的一首聶魯達的詩拔地而起,在一片綠色中發出金屬的細碎聲。
亞美利加,從一顆/玉米的種籽,你站起來/直至以遼闊的大地。
這樣廣闊的詩句,她真是很久沒有想起過了。
一連幾天,從棉田和花生地,從芝麻的豆莢和正在抽穗的水稻上,從蓬勃生猛的野草間,玉米的種籽逶迤而來。
一粒玉米的種籽,伸出一支綠色的長矛……披覆着黃金——她挎着塑料桶在枝葉繁茂的棉田中,潔白的棉花變得神秘而深沉。
她幫金禾燒竈。
曬幹的花生藤纏成一小把一小把堆在竈間的角落裡,她用鐵鉗夾起一把放進竈膛裡,竈膛裡冒出黑煙,她抓起一隻吹火筒,奮力吹風,“烘”的一下,火着了,火光映紅了她的臉。
這個動作曾經隐藏在她幼時的鄉村生活中,那時候在外婆家,遙遠的廣西南部丘陵地帶。
多年前的一切就在竈膛跟前升起,幹爽的柴草散在腳邊,扯過一把塞進竈肚,悶住了,火不着,也是竹子的吹火筒,也是俯身貼近竈門,伸長脖子奮力一吹,同樣“烘”的一下,明亮的火焰把人的半身照亮。
遙遠的火焰邁着曲折的步伐翻山越嶺趕來,柴草的燃點就在你的身體裡——海紅感到淚水從鼻腔裡上升,到達了她的眼眶。
金禾用一隻大鐵鏟在大镬裡叮叮當當一陣,地裡摘的蔬菜冒出了清越純樸的香氣。
她把粗瓷大碗擺在竈台上,又是一陣叮當,大碗的菜蔬擺到了八仙桌上。
海紅感到餓,像年輕時一樣。
她飯量迅速增大——竟然要添飯。
她能吃下一碗半的幹飯和大量蔬菜,此外還能再喝一碗粥湯。
……年輕的玉米穗 年輕的玉米穗, 她在她的日記上寫道:年輕的棉花年輕的水稻年輕的芝麻,正在生長着的植物都是年輕的,土地曆經滄桑它仍然生長萬物,它生生不息誰的傷害也不能使它潦倒,人類代代更替而大地恒在。
海紅感到有些什麼闆結已久的東西在松動,另一些什麼東西在蘇醒。
從前身體中的一些潮濕的角落在陽光下不知不覺蒸發掉了。
他們住在金禾給兒子的婚房裡,床、衣櫃和城裡一樣,還有一個梳妝台,刷的是兒子喜歡的白色油漆。
金禾嫌不夠喜慶,每個年三十都要在衣櫃和梳妝台上貼上紅色的雙喜。
所以這間屋子,四年來一直就像間新房。
門口上方還貼着一橫幅紅紙,上面用毛筆手書了四個字:四季平安。
房間裡隻有一張大床。
這兩個早已離婚的人,隻好一起睡在了這張大床上。
海紅和道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