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這個世界”
關燈
小
中
大
生馬上就要下班,而且整座醫院似乎隻有這一個醫生,她燙着時髦的發式,摔摔打打,罵罵咧咧,她幾次說:總院真缺德,這時候把病人送來。
她打開一處簡陋的小裡間房門,到處找空白病曆,她把所有的抽屜都拉開,翻遍了堆在桌子上的所有東西,就是找不着。
她一邊找一邊說:空白病曆呢?空白病曆呢?怎麼會找不着呢?真奇怪。
好像她多問幾遍,這病曆就會自動蹦出來。
荒唐極了——醫生辦公室竟會找不到空白病曆。
辦公桌上有半截吃剩的面包,半杯長了一層紅鏽的茶水,拉開半截的抽屜裡有一張油洇了一大片的黃紙。
我不明白為什麼要把包過油條的紙放在抽屜裡。
一把椅子的腿斷了,一條髒兮兮的毛巾搭在窗台上。
室内有一股渾濁的氣味,讓人頭昏。
一名自稱院長的男人把海豆領到病房去,他手裡拿着一大挂鑰匙,态度熱情,衣服卻髒得不像話——漬痕點點,前襟一邊長一邊短,而且,隻扣了一個扣子。
後來知道他根本不是什麼院長(不愧是精神病院,連院長都是可以自已亂封的),最多算是個護士長。
他開了兩道門讓海豆進去,我也跟進去看了,跟大學宿舍差不多,他的同屋是個老頭,笑眯眯地直沖我眨眼睛。
男護長十分興奮,介紹說,現在全世界的精神病院都是全封閉的,他說家屬請放心吧,這裡從來沒有出過事(後來我才明白,所謂出事,指的是病人自殺)。
是不是要把病人綁起來?啊一般都不綁。
男護長顯擺說,精神病的起因現在科學上還沒有定論,一切都隻是猜測。
連病因都不清楚,所以這是世界上最難治的病,對精神病來說,X光、B超、CT,都無能為力,所以隻能猜着治,所以不能根治,隻能控制。
他還說,精神分析雖然厲害,但那玩意兒太複雜,目前國内隻有一個人能做,在首鋼醫院,是個老大夫,已經退休了,這老頭能把人從十幾歲到幾歲一直到嬰兒時的結全部打開。
熱情而好賣弄的男護士長一直唠叨到女醫生上來,女醫生找不到空白病曆就沖他發火,他好脾氣地去找了空白病曆來,女醫生皺着眉頭在上頭寫了半頁。
然後說,行了,明天上午十點來談病曆吧。
我完全被弄糊塗了,不是剛剛談過病曆了嗎?她卻很不耐煩,連看都懶得看我一眼,咔嚓一下,出來把裡間的門鎖上了。
海紅的毛筆字有了進步,但第二個月又停滞不前。
加上道良不喜歡趙體,覺得它太漂亮,太正确,太沒有瑕疵,因而缺乏一種活氣,而且,他覺得家裡的趙帖印得不好,可能經過了修正,光滑得有點變形,他建議海紅換瘦金體試試。
瘦金體,鐵劃銀勾,眩目,令人驚悚,起筆如利刃切入,撇捺如竹葉張開,,又犀利又灑脫。
就臨《千字文》,細細的筆劃,臨得像面條——筆力不到,什麼體都是枉然。
但是宋徽宗這個皇帝,他的《詩帖》多燦爛啊,美得驚人,“穠芳依翠萼,煥爛一庭中,”她挑出一個“中”字,隻臨它一個。
起筆的一短豎,是露鋒,像一小截老鼠尾巴,老鼠尾巴在别處會極其難看,但是你要照着不走樣,然後,一橫,折下來不要頓筆,再一橫呢,一定要托住那一短豎,而起筆要輕要細,越來越重,這一劃是從細到粗,中間那一豎,最最要緊,這個中字能否立起來,成敗在此一舉,先重後輕又重,要有節奏和韻律,收筆時不要按,要稍稍提筆輕頓再往上垂直一挑,挑的角度不能偏,斜了就不好看。
幾乎不走樣地寫出來,果然是,迎風而立,潇灑軒昂。
平時單獨寫那一豎,從來寫不好,到了這裡,不知怎麼卻好了。
挺拔,有勁道,分輕重,下半截還帶了些微沙筆,收筆一上挑,穩住了! 從此海紅就天天寫這個中字。
她把中字從雞蛋大寫到拳頭大再寫到飯碗那麼大。
終于,願意換一個字了,《詩帖》裡“舞蝶迷香徑,翩翩逐晚風”,選中一個“風”字,風字是很有動态感的,像一個人長長的衣襟被風吹開了。
于是每天,先寫一個“中”字,再寫一個“風”字。
“中風”二字就這樣出現
她打開一處簡陋的小裡間房門,到處找空白病曆,她把所有的抽屜都拉開,翻遍了堆在桌子上的所有東西,就是找不着。
她一邊找一邊說:空白病曆呢?空白病曆呢?怎麼會找不着呢?真奇怪。
好像她多問幾遍,這病曆就會自動蹦出來。
荒唐極了——醫生辦公室竟會找不到空白病曆。
辦公桌上有半截吃剩的面包,半杯長了一層紅鏽的茶水,拉開半截的抽屜裡有一張油洇了一大片的黃紙。
我不明白為什麼要把包過油條的紙放在抽屜裡。
一把椅子的腿斷了,一條髒兮兮的毛巾搭在窗台上。
室内有一股渾濁的氣味,讓人頭昏。
一名自稱院長的男人把海豆領到病房去,他手裡拿着一大挂鑰匙,态度熱情,衣服卻髒得不像話——漬痕點點,前襟一邊長一邊短,而且,隻扣了一個扣子。
後來知道他根本不是什麼院長(不愧是精神病院,連院長都是可以自已亂封的),最多算是個護士長。
他開了兩道門讓海豆進去,我也跟進去看了,跟大學宿舍差不多,他的同屋是個老頭,笑眯眯地直沖我眨眼睛。
男護長十分興奮,介紹說,現在全世界的精神病院都是全封閉的,他說家屬請放心吧,這裡從來沒有出過事(後來我才明白,所謂出事,指的是病人自殺)。
是不是要把病人綁起來?啊一般都不綁。
男護長顯擺說,精神病的起因現在科學上還沒有定論,一切都隻是猜測。
連病因都不清楚,所以這是世界上最難治的病,對精神病來說,X光、B超、CT,都無能為力,所以隻能猜着治,所以不能根治,隻能控制。
他還說,精神分析雖然厲害,但那玩意兒太複雜,目前國内隻有一個人能做,在首鋼醫院,是個老大夫,已經退休了,這老頭能把人從十幾歲到幾歲一直到嬰兒時的結全部打開。
熱情而好賣弄的男護士長一直唠叨到女醫生上來,女醫生找不到空白病曆就沖他發火,他好脾氣地去找了空白病曆來,女醫生皺着眉頭在上頭寫了半頁。
然後說,行了,明天上午十點來談病曆吧。
我完全被弄糊塗了,不是剛剛談過病曆了嗎?她卻很不耐煩,連看都懶得看我一眼,咔嚓一下,出來把裡間的門鎖上了。
海紅的毛筆字有了進步,但第二個月又停滞不前。
加上道良不喜歡趙體,覺得它太漂亮,太正确,太沒有瑕疵,因而缺乏一種活氣,而且,他覺得家裡的趙帖印得不好,可能經過了修正,光滑得有點變形,他建議海紅換瘦金體試試。
瘦金體,鐵劃銀勾,眩目,令人驚悚,起筆如利刃切入,撇捺如竹葉張開,,又犀利又灑脫。
就臨《千字文》,細細的筆劃,臨得像面條——筆力不到,什麼體都是枉然。
但是宋徽宗這個皇帝,他的《詩帖》多燦爛啊,美得驚人,“穠芳依翠萼,煥爛一庭中,”她挑出一個“中”字,隻臨它一個。
起筆的一短豎,是露鋒,像一小截老鼠尾巴,老鼠尾巴在别處會極其難看,但是你要照着不走樣,然後,一橫,折下來不要頓筆,再一橫呢,一定要托住那一短豎,而起筆要輕要細,越來越重,這一劃是從細到粗,中間那一豎,最最要緊,這個中字能否立起來,成敗在此一舉,先重後輕又重,要有節奏和韻律,收筆時不要按,要稍稍提筆輕頓再往上垂直一挑,挑的角度不能偏,斜了就不好看。
幾乎不走樣地寫出來,果然是,迎風而立,潇灑軒昂。
平時單獨寫那一豎,從來寫不好,到了這裡,不知怎麼卻好了。
挺拔,有勁道,分輕重,下半截還帶了些微沙筆,收筆一上挑,穩住了! 從此海紅就天天寫這個中字。
她把中字從雞蛋大寫到拳頭大再寫到飯碗那麼大。
終于,願意換一個字了,《詩帖》裡“舞蝶迷香徑,翩翩逐晚風”,選中一個“風”字,風字是很有動态感的,像一個人長長的衣襟被風吹開了。
于是每天,先寫一個“中”字,再寫一個“風”字。
“中風”二字就這樣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