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寒氣凜凜的街道上
關燈
小
中
大
麼沒有燈光灑到門廊上?門面是暗的,不見一人進出。
疑惑着走到跟前,完全是沒救了,一個大大的“拆”字圈在牆上,仿佛“咣”的一下迎頭棒喝—— 世事總是難料,眼看它起高樓,眼看它宴賓客,眼看它被拆了。
在滿街滿巷密密壁立的“拆”字中,不是你就是他,總會碰到一個。
再尋别的館子,氣已洩,風便也更凜。
進了一家,,店堂寡淡冷清,幾無客人,猜它是質差價貴,趕緊退出。
又路過一家,趨到門内,卻人聲鼎沸,鬧哄哄的,一張圓桌上坐了幾條壯漢,正在喝酒,眼看就要猜起拳來,哪裡是吃飯的地方。
三人越發喪氣,深感無處可去。
年三十啊,萬家燈火融融,春晚都快要開幕了。
春晚雖然被罵成雞肋,但趙本山宋丹丹還是可看,楊麗萍亦可期待,雜技魔術也都可以看上一看——反正,一年就看這一時,微微傻笑,與幾十億國人同樂一夜,算是過了年。
4, 毅然地,他們就近走進一座大廈一層的粵菜餐廳。
因是大廈,又是新開,故而格外富麗。
迎賓小姐粉臉含笑,紅底金花軟亮的高領高開叉旗袍,還要肩頭搭一件雪白的長毛搭肩,似乎就要擡腳去《紅樓夢》賞雪中紅梅。
廳堂裡驟然的燈火把人拽進一個漂浮的地界,白色的桌布,閃着瓷光的餐具,高背闊座的彈簧椅,周圍一圈水族箱蝦蟹魚貝,大大小小,怪形奇狀,黑的白的斑的,有的凝神有的暢動,在一整面藍牆襯底中,像是天上來了一群蝦兵蟹将卻又不知所從,漸漸縮回了原形;又如天外生物,經過了不知多少光年的旅行終于來到地球,漫長的時間使它們既失卻了它們的活性,也忘記了原本的使命。
一個個全是那麼盲目的,萎靡不振的,那麼無計可施、聽天由命,讓人提不起精神。
脫了大衣還覺得熱,暖氣太盛了,燥熱着更加感到此處隔膜不親。
海紅讓春泱去水族館看看,找一兩樣她喜歡吃的。
春泱去了一兩分鐘就轉回來了,說沒有她愛吃的。
這是實話,春泱不喜海鮮,蟹嫌麻煩魚嫌有刺,貝類更嫌口感古怪。
她認為普天之下,最好吃的東西是:一,漢堡包;二,熱狗;三,炸薯條。
又問道良,道良說:随便,無所謂。
他跟水族箱裡的魚類一樣,也是一付失去了活性、聽天由命的神态。
海紅知道他的意思是說:反正什麼館子我吃了都不舒服,那就随便什麼菜,胡亂填飽肚子罷了。
真是無趣。
海紅隻好翻着菜單自言自語:總是要一條魚吧,過年,什麼魚你們說。
那兩個又說随便。
海紅找到一種她沒聽過名字、也不算貴的海魚,随便就随便吧。
再點一個白切雞,他們不吃她吃。
那白色的雞塊,露出紅色骨髓的雞骨斷面,加上一碟蔥花蕪荽醬油拌泡的沾料,這是她自幼熟習的過年菜,必不可少。
又一一征詢兩人關于湯、關于别的菜,同樣不得要領寡寡然。
這樣點菜堪比挑一擔水上坡。
如此費勁,怎麼不回家做飯?好歹你也能做上幾個菜:西紅柿炒雞蛋,煎豆腐或者滑水豆腐,甚至紅燒魚,隻要有耐心,熱鍋下油,小火煎黃,加上料酒蔥姜醬油醋,燒一燒,起鍋前加一點蒜末。
或者清蒸,隻要是活魚,賣魚的代殺好掏淨刮光鱗,提回家,抹上鹽,魚肚子裡塞幾片姜,澆上油,放兩片肥肉和姜絲,如果來得及泡兩朵香菇,那就一頭一尾參差擺上,好了,入鍋大火蒸,十五分鐘揭蓋,一陣蒸汽散掉——魚香撲鼻,香菇如花。
縱然是白斬雞也不算難事—— 曾經有一位上海藉同事,教給海紅一種白切雞的做法,算是滬式白斬雞。
從超市買來一隻速凍的肉雞,整隻放進鍋裡,水沒過面,煮爛,用筷子一捅,能捅下去就是好了。
再用一隻大碗,把蔥姜蒜統統切成末放進去,再倒上料酒、醬油、醋,凡是家裡有的佐料你都統統放進去吧:味精、糖、八角、花椒、胡椒面、桔子皮、茴香、桂皮,還有,鹽。
把镬燒熱,放上油,再把這一大碗晃晃蕩蕩的東西“茲啦”一下倒下去,煮沸即可。
之後把那隻熟雞撈起來,熱騰騰的冒着汽,燙手,用筷子定着,剁成塊,泡在那一大碗制好的混合佐料裡,比廣式白斬雞更入味! 比起坐在館子裡點菜,不是更有氣氛和生趣,更加有聲有色。
為什麼不去做呢? 做一點家務就認為是浪費時間,生活都是庸俗的,唯有精神高尚。
還有功名,所謂榮譽,這一類骨頭才值得去啃。
這樣的日子是活生生被自己搞壞的,過不好年實在是活該。
疑惑着走到跟前,完全是沒救了,一個大大的“拆”字圈在牆上,仿佛“咣”的一下迎頭棒喝—— 世事總是難料,眼看它起高樓,眼看它宴賓客,眼看它被拆了。
在滿街滿巷密密壁立的“拆”字中,不是你就是他,總會碰到一個。
再尋别的館子,氣已洩,風便也更凜。
進了一家,,店堂寡淡冷清,幾無客人,猜它是質差價貴,趕緊退出。
又路過一家,趨到門内,卻人聲鼎沸,鬧哄哄的,一張圓桌上坐了幾條壯漢,正在喝酒,眼看就要猜起拳來,哪裡是吃飯的地方。
三人越發喪氣,深感無處可去。
年三十啊,萬家燈火融融,春晚都快要開幕了。
春晚雖然被罵成雞肋,但趙本山宋丹丹還是可看,楊麗萍亦可期待,雜技魔術也都可以看上一看——反正,一年就看這一時,微微傻笑,與幾十億國人同樂一夜,算是過了年。
4, 毅然地,他們就近走進一座大廈一層的粵菜餐廳。
因是大廈,又是新開,故而格外富麗。
迎賓小姐粉臉含笑,紅底金花軟亮的高領高開叉旗袍,還要肩頭搭一件雪白的長毛搭肩,似乎就要擡腳去《紅樓夢》賞雪中紅梅。
廳堂裡驟然的燈火把人拽進一個漂浮的地界,白色的桌布,閃着瓷光的餐具,高背闊座的彈簧椅,周圍一圈水族箱蝦蟹魚貝,大大小小,怪形奇狀,黑的白的斑的,有的凝神有的暢動,在一整面藍牆襯底中,像是天上來了一群蝦兵蟹将卻又不知所從,漸漸縮回了原形;又如天外生物,經過了不知多少光年的旅行終于來到地球,漫長的時間使它們既失卻了它們的活性,也忘記了原本的使命。
一個個全是那麼盲目的,萎靡不振的,那麼無計可施、聽天由命,讓人提不起精神。
脫了大衣還覺得熱,暖氣太盛了,燥熱着更加感到此處隔膜不親。
海紅讓春泱去水族館看看,找一兩樣她喜歡吃的。
春泱去了一兩分鐘就轉回來了,說沒有她愛吃的。
這是實話,春泱不喜海鮮,蟹嫌麻煩魚嫌有刺,貝類更嫌口感古怪。
她認為普天之下,最好吃的東西是:一,漢堡包;二,熱狗;三,炸薯條。
又問道良,道良說:随便,無所謂。
他跟水族箱裡的魚類一樣,也是一付失去了活性、聽天由命的神态。
海紅知道他的意思是說:反正什麼館子我吃了都不舒服,那就随便什麼菜,胡亂填飽肚子罷了。
真是無趣。
海紅隻好翻着菜單自言自語:總是要一條魚吧,過年,什麼魚你們說。
那兩個又說随便。
海紅找到一種她沒聽過名字、也不算貴的海魚,随便就随便吧。
再點一個白切雞,他們不吃她吃。
那白色的雞塊,露出紅色骨髓的雞骨斷面,加上一碟蔥花蕪荽醬油拌泡的沾料,這是她自幼熟習的過年菜,必不可少。
又一一征詢兩人關于湯、關于别的菜,同樣不得要領寡寡然。
這樣點菜堪比挑一擔水上坡。
如此費勁,怎麼不回家做飯?好歹你也能做上幾個菜:西紅柿炒雞蛋,煎豆腐或者滑水豆腐,甚至紅燒魚,隻要有耐心,熱鍋下油,小火煎黃,加上料酒蔥姜醬油醋,燒一燒,起鍋前加一點蒜末。
或者清蒸,隻要是活魚,賣魚的代殺好掏淨刮光鱗,提回家,抹上鹽,魚肚子裡塞幾片姜,澆上油,放兩片肥肉和姜絲,如果來得及泡兩朵香菇,那就一頭一尾參差擺上,好了,入鍋大火蒸,十五分鐘揭蓋,一陣蒸汽散掉——魚香撲鼻,香菇如花。
縱然是白斬雞也不算難事—— 曾經有一位上海藉同事,教給海紅一種白切雞的做法,算是滬式白斬雞。
從超市買來一隻速凍的肉雞,整隻放進鍋裡,水沒過面,煮爛,用筷子一捅,能捅下去就是好了。
再用一隻大碗,把蔥姜蒜統統切成末放進去,再倒上料酒、醬油、醋,凡是家裡有的佐料你都統統放進去吧:味精、糖、八角、花椒、胡椒面、桔子皮、茴香、桂皮,還有,鹽。
把镬燒熱,放上油,再把這一大碗晃晃蕩蕩的東西“茲啦”一下倒下去,煮沸即可。
之後把那隻熟雞撈起來,熱騰騰的冒着汽,燙手,用筷子定着,剁成塊,泡在那一大碗制好的混合佐料裡,比廣式白斬雞更入味! 比起坐在館子裡點菜,不是更有氣氛和生趣,更加有聲有色。
為什麼不去做呢? 做一點家務就認為是浪費時間,生活都是庸俗的,唯有精神高尚。
還有功名,所謂榮譽,這一類骨頭才值得去啃。
這樣的日子是活生生被自己搞壞的,過不好年實在是活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