驟然聳起一座山
關燈
小
中
大
汁順着手腕流下來!
新摘的蘋果和梨,一隻一隻的,全都鼓鼓實實閃着光,這光照着房間,房間也喜氣洋洋的。
道良這一趟,仿佛把一個結實明亮的秋天帶回了家,連向來不吃水果的春泱也雀躍起來。
海紅難得心情好,問他:好玩嗎?他像孩子似的笑了:好玩。
一年隻有這一次,這個沉沉滞滞的家吹進一絲新鮮的活氣,這是一年之中,道良唯一的一次社交活動。
之後沒幾天,他又沉入了枯索蒼茫之中。
他越來越蒼茫,灰撲撲的,他所到之處,也都變得灰撲撲的。
他的書桌,本來有好看的木紋,一派天趣,但海紅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它們沉在了一片僵灰中,變得容顔模糊。
連他的風衣,明明是軍綠色,挂在門廳裡還是軍綠色的,他一穿上身,立即就變成了灰撲撲的顔色。
他的黑皮鞋,從不擦,一層灰,他的西服外套,早就過時了,是八十年代托人到上海買的,是毛料,那時候,他開會或出差,凡有重要場合就穿上這身西服:他往鏡子跟前一站,用一點摩絲往頭發上一打,他揚着頭,一下一下的梳着,他飽滿的前額更加飽滿了,整個人變得明亮起來。
年輕,舒爽,朝氣蓬勃。
但道良的西裝早就過時了——這是從前難以想象的,連年輕的農民工都嫌它土了,隻有上了年紀的人才穿這個。
道良這件當年象征了改革開放的西服,到了新世紀,忽然變成了一件古怪陳舊的破爛,它變了形,後面是翹的,像一隻秃尾巴公雞。
不但翹了尾巴,你定眼看,天哪怎麼有這麼多小洞洞! 是蟲蛀的,衣魚,那種扁扁的、灰灰的、橢圓的的蟲子,它身子兩邊伸出幾條細細軟軟的觸須,在道良的剪報和舊書中爬來爬去,它爬到了他的毛料西服上,哧哧哧地啃了起來。
關于衣魚,春泱最知道, 它也叫白魚、壁魚、蠹魚和書蟲,最喜歡塗過漿糊的舊書堆、毛料衣服,喜歡潮濕和陰暗,怕陽光,白天躲着,晚上出來蛀書和衣服。
它有藥用價值的呢,用幹衣魚十個,濕者五個,加乳汁研勻,據說可以治小兒天吊(即眼向上翻);治小兒舌瘡,則要把衣魚燒成灰,撒在舌上;還能治眼翳,研成粉末,直接注于翳上。
簡直無奇不有,不知是真是假。
春泱願意和衣魚玩,她蹲在地上,用一根小棍子放在衣魚跟前,誘它爬上來,這是她最有耐心的時刻。
她撅着屁股,幾乎是趴在了地上,同一個姿勢半天不動。
衣魚可不是那麼容易出來的,隻有在爸爸倒騰舊書報的時候,它受到驚擾,一逃就逃到了光天化日之下。
好了,一隻灰色的小蟲子,它在春泱的眼裡,五光十色。
道良家粘着漿糊的剪報和舊書之多,簡直就是衣魚的樂園,再加上舊毛料西服,衣魚們更加盡興。
它們幾乎是列隊而來,興緻勃勃地從舊書架爬到不遠處的衣架上,猶如一群駿馬,又找到了一片豐美的草場。
卟卟卟,嘎嘎嘎,在深夜裡,它們爬行和蛀食的聲音交錯參差,嚓嚓聲越來越來鼎沸,就像天邊飛來密密一片蝗蟲,也許是從河南飛來的,它們烏雲一樣來到北京的天空,然後,降落在這幢樓的樓頂,嗚嗚地往這家窗口鑽。
啊沒有這麼誇張,人在失眠時難免誇大事實,尤其是海紅這樣的人。
其實要治衣魚不是沒有法子,用一塊紙闆,把土豆切碎撒在上頭,晚上等它們出來啃,一早起來,或者扔垃圾裡,或者用開水燙。
但春泱不讓,她認為衣魚把爸爸的西服蛀滿洞洞是很好玩的事情。
在春天,道良就這樣穿着他的過時加蟲蛀的西服在家裡走來走去,衣服灰撲撲的,不過,你定眼一看,還能看出原來的駝色。
道良沒有地方可去,他走出家門,往北折到東直門,來到護城河邊的一處小山坡,那裡散着一些老頭——他們半眯着眼,袖着雙手,曬太陽。
每人跟前鋪一張塑料布,或者舊報紙,上面擺着些跟他們一樣陳舊蒼老的雜物,舊印章、舊雜志、舊錢币、舊郵票,有時候會有幾塊石頭,撓背的竹爪,幾隻核桃,也有人擺着一隻鐵絲籠,裡面一隻鳥,伏着不動。
道良每個攤子看一遍,他也想蹲下來,但他面前是空的。
于是他略站一時就回家了。
他從小街一路走,也不乘公交,也不騎車,這路常常是開了膛的,不是這段就是那段,兩邊永遠有工地,暗綠色的圍幕上積了一層土灰,灰塵們也是喜歡道良這樣的人,它們成群結隊跟着他,熟門熟路,從東直門一路跟到家,就像這灰塵本來就是長在他身上的。
他竟變肮髒了,不修邊幅,常常不洗臉,胡子更不刮,早上起床,點一支煙,泡一杯茶,然後發一時呆。
時間有的是,但他就是不洗臉。
想當年,他和海紅剛結婚的頭幾年,在他意氣風發的年代,每次出門,他總會把自己收拾光鮮。
如果要到外地出差,他就像一隻公雞,昂首亮翅,在房間裡走來走去,他一樣一樣往旅行箱裡放東西,襯衣、手帕、内褲、香煙、護膚霜,一樣樣都疊得齊整,他有一隻多格的盒子,能放下一塊小香皂、一把刮臉刀以及一小包刀片,多年的單身生活鍛煉了他,再細碎的東西都收拾得井井有條,不像有些男人,一離開老婆就找不着襪子。
他的羽毛真是軒昂,閃着亮,一股遙遠的氣息來到這個房間,他一低頭,往箱子裡放上了一瓶香水。
他也沒忘了家人,他對海紅說,要給她帶回一包桂林漓江的沙子,給春泱呢,買一條小裙子。
然後他就出門了,手一揚,消失在電梯口。
而現在,他簡直成了一堆破爛,一個人成日不洗臉,不是自甘淪為垃圾又是什麼? 他的同學、同事陸續過世,差不多走光了,有時人去世了一兩年他才聽說,他放下電話,也不悲戚,他神色平靜,似乎剛剛聽到的隻是一件再平常不
道良這一趟,仿佛把一個結實明亮的秋天帶回了家,連向來不吃水果的春泱也雀躍起來。
海紅難得心情好,問他:好玩嗎?他像孩子似的笑了:好玩。
一年隻有這一次,這個沉沉滞滞的家吹進一絲新鮮的活氣,這是一年之中,道良唯一的一次社交活動。
之後沒幾天,他又沉入了枯索蒼茫之中。
他越來越蒼茫,灰撲撲的,他所到之處,也都變得灰撲撲的。
他的書桌,本來有好看的木紋,一派天趣,但海紅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它們沉在了一片僵灰中,變得容顔模糊。
連他的風衣,明明是軍綠色,挂在門廳裡還是軍綠色的,他一穿上身,立即就變成了灰撲撲的顔色。
他的黑皮鞋,從不擦,一層灰,他的西服外套,早就過時了,是八十年代托人到上海買的,是毛料,那時候,他開會或出差,凡有重要場合就穿上這身西服:他往鏡子跟前一站,用一點摩絲往頭發上一打,他揚着頭,一下一下的梳着,他飽滿的前額更加飽滿了,整個人變得明亮起來。
年輕,舒爽,朝氣蓬勃。
但道良的西裝早就過時了——這是從前難以想象的,連年輕的農民工都嫌它土了,隻有上了年紀的人才穿這個。
道良這件當年象征了改革開放的西服,到了新世紀,忽然變成了一件古怪陳舊的破爛,它變了形,後面是翹的,像一隻秃尾巴公雞。
不但翹了尾巴,你定眼看,天哪怎麼有這麼多小洞洞! 是蟲蛀的,衣魚,那種扁扁的、灰灰的、橢圓的的蟲子,它身子兩邊伸出幾條細細軟軟的觸須,在道良的剪報和舊書中爬來爬去,它爬到了他的毛料西服上,哧哧哧地啃了起來。
關于衣魚,春泱最知道, 它也叫白魚、壁魚、蠹魚和書蟲,最喜歡塗過漿糊的舊書堆、毛料衣服,喜歡潮濕和陰暗,怕陽光,白天躲着,晚上出來蛀書和衣服。
它有藥用價值的呢,用幹衣魚十個,濕者五個,加乳汁研勻,據說可以治小兒天吊(即眼向上翻);治小兒舌瘡,則要把衣魚燒成灰,撒在舌上;還能治眼翳,研成粉末,直接注于翳上。
簡直無奇不有,不知是真是假。
春泱願意和衣魚玩,她蹲在地上,用一根小棍子放在衣魚跟前,誘它爬上來,這是她最有耐心的時刻。
她撅着屁股,幾乎是趴在了地上,同一個姿勢半天不動。
衣魚可不是那麼容易出來的,隻有在爸爸倒騰舊書報的時候,它受到驚擾,一逃就逃到了光天化日之下。
好了,一隻灰色的小蟲子,它在春泱的眼裡,五光十色。
道良家粘着漿糊的剪報和舊書之多,簡直就是衣魚的樂園,再加上舊毛料西服,衣魚們更加盡興。
它們幾乎是列隊而來,興緻勃勃地從舊書架爬到不遠處的衣架上,猶如一群駿馬,又找到了一片豐美的草場。
卟卟卟,嘎嘎嘎,在深夜裡,它們爬行和蛀食的聲音交錯參差,嚓嚓聲越來越來鼎沸,就像天邊飛來密密一片蝗蟲,也許是從河南飛來的,它們烏雲一樣來到北京的天空,然後,降落在這幢樓的樓頂,嗚嗚地往這家窗口鑽。
啊沒有這麼誇張,人在失眠時難免誇大事實,尤其是海紅這樣的人。
其實要治衣魚不是沒有法子,用一塊紙闆,把土豆切碎撒在上頭,晚上等它們出來啃,一早起來,或者扔垃圾裡,或者用開水燙。
但春泱不讓,她認為衣魚把爸爸的西服蛀滿洞洞是很好玩的事情。
在春天,道良就這樣穿着他的過時加蟲蛀的西服在家裡走來走去,衣服灰撲撲的,不過,你定眼一看,還能看出原來的駝色。
道良沒有地方可去,他走出家門,往北折到東直門,來到護城河邊的一處小山坡,那裡散着一些老頭——他們半眯着眼,袖着雙手,曬太陽。
每人跟前鋪一張塑料布,或者舊報紙,上面擺着些跟他們一樣陳舊蒼老的雜物,舊印章、舊雜志、舊錢币、舊郵票,有時候會有幾塊石頭,撓背的竹爪,幾隻核桃,也有人擺着一隻鐵絲籠,裡面一隻鳥,伏着不動。
道良每個攤子看一遍,他也想蹲下來,但他面前是空的。
于是他略站一時就回家了。
他從小街一路走,也不乘公交,也不騎車,這路常常是開了膛的,不是這段就是那段,兩邊永遠有工地,暗綠色的圍幕上積了一層土灰,灰塵們也是喜歡道良這樣的人,它們成群結隊跟着他,熟門熟路,從東直門一路跟到家,就像這灰塵本來就是長在他身上的。
他竟變肮髒了,不修邊幅,常常不洗臉,胡子更不刮,早上起床,點一支煙,泡一杯茶,然後發一時呆。
時間有的是,但他就是不洗臉。
想當年,他和海紅剛結婚的頭幾年,在他意氣風發的年代,每次出門,他總會把自己收拾光鮮。
如果要到外地出差,他就像一隻公雞,昂首亮翅,在房間裡走來走去,他一樣一樣往旅行箱裡放東西,襯衣、手帕、内褲、香煙、護膚霜,一樣樣都疊得齊整,他有一隻多格的盒子,能放下一塊小香皂、一把刮臉刀以及一小包刀片,多年的單身生活鍛煉了他,再細碎的東西都收拾得井井有條,不像有些男人,一離開老婆就找不着襪子。
他的羽毛真是軒昂,閃着亮,一股遙遠的氣息來到這個房間,他一低頭,往箱子裡放上了一瓶香水。
他也沒忘了家人,他對海紅說,要給她帶回一包桂林漓江的沙子,給春泱呢,買一條小裙子。
然後他就出門了,手一揚,消失在電梯口。
而現在,他簡直成了一堆破爛,一個人成日不洗臉,不是自甘淪為垃圾又是什麼? 他的同學、同事陸續過世,差不多走光了,有時人去世了一兩年他才聽說,他放下電話,也不悲戚,他神色平靜,似乎剛剛聽到的隻是一件再平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