驟然聳起一座山
關燈
小
中
大
1999年,是海紅最焦慮的年份,這一年,單位解散重組,海紅成為下崗人員,雖然每月還能領到基本生活費,但僅為原工資的五分之一還不到,這錢隻夠買大米青菜,連水電費都緊張。
道良已經退休,退休之前他鬼使神差調到了一家事業單位,結果退休工資比大學的同事少了三分之一。
春泱隻有七歲,她沒有像同齡孩子那樣報很多輔導班。
也并不是報不起,是沒這根弦,海紅和道良,兩人都不知道那些英語班和奧數班與升學之間的直接聯系。
正因為如此,春泱就輸在了所謂起跑線上,初中高中大學,她隻能上爛學校,根本進不了那些重點學校的門。
爛學校的師資實在差,照海紅看,春泱從小到大就沒碰到過一個像樣的老師,北京爛學校的老師還不如廣西圭甯縣的好學校。
春泱高中時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每次家長會上都隻談同一本書:《明朝那些事》,海紅疑心他隻讀過這一本書——春泱後來離父母的願望越來越遠,實在是早有端倪。
1999年,道良已經退休幾年,他清高、自尊、憤世嫉俗,事事看不慣,再加上文化界山頭林立——左的呢,嫌他右,右的呢,又嫌他左,于是他兩頭不靠。
以前除了在學校裡教書,他還寫文章發表,算是一名文藝理論家。
但後來,忽然間,同志們就疏遠他了,原來是他發表的一篇文章的觀點與他們大異,他們認為,這個史道良無疑是投靠了對立的陣營,家裡再也沒有了他們打來的電話。
後來他們發現沒有所謂投靠一說,就對史道良說,你欠同志們一個解釋——意思是,解釋清楚,照樣歡迎你。
道良卻不領情,他心想,解釋什麼,當初沒時間,現在沒必要。
結果,音信兩隔恩義斷,形同陌路。
他一個人冷在了家裡。
衮衮諸公總是熱鬧的,研讨會、策劃會、論證會,川流不息,電視上的文化新聞,不是這個晃過來,就是那個晃過去。
道良不用到現場就能看到昔日同志指點江山的樣子,開會、發言,有人總是滔滔不絕,沒半小時決不收嘴,有人惜字如金,三言兩語;有人總是要東拉西扯的,有的人一上來就切中要害,一針見血;有的人實在是不會脫稿發言,再大的腕,竟也有掏出稿子來照念的。
簽到的時候會領到一個紅包,啊這是車馬費,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是三百到五百,這個世紀頭十年,漲到了一千到三千。
這是應該的,誰說不是呢——讀一本書,厚厚的,點燈熬夜啊,熬的是精血,而且精血有時會熬到一本不堪卒讀的垃圾上。
所以啊,算是辛苦費吧,當然。
沒有會議邀請道良。
道良就看透了,他說,扯什麼蛋啊! 他沒有了額外的收入,不但沒有外快,他也孤獨了。
所以他就更加看透了。
他終日隻是守着春泱。
五一或者十一,大學裡的老同事給他打來電話,對方很是興緻,有幾年不見了,邀道良一起喝酒。
但是今非昔比,對方當上了副校長,知名大學裡的副校長,不得了,他還兼着當博導,帶的博士都是在職的幹部,不是市長,就是書記,令人咋舌。
他說五一過後他就要到青海去走一走,西甯那邊有個市長是他的學生,邀他好幾回了;或者,十一過後他要去蘇州,有個書記是他帶的碩士,讓他帶全家去玩。
這樣的酒道良就不怎麼想去喝。
每到年終,單位慰問老同志,先要請大家吃一頓飯,道良不去,堅決不去。
他說:“扯什麼蛋!沒什麼意思,都是假的。
” 然後單位會派出一輛面包車,辦公室主任在城裡東南西北轉一圈,給退下來的老同志每人送一箱水果和幾百元慰問金。
從一家出來,給下一家打電話,幾個人轟隆隆地上來,擡一箱橘子,或者蘋果,啊辛苦了請坐喝茶,不喝了不坐了站着說幾句話就行了還有三家呢,轟隆隆,三分鐘,人就消失了。
水果拖到陽台存放,屋子裡一點喜氣都沒有,因為道良從來不吃水果,他胃寒;春泱呢,也不吃,這個孩子,她愛吃巧克力和方便面。
陽台上的水果在紙箱裡不見天日,隻有海紅想起來的時候會偶爾揭開箱蓋,拿出最上面的一個。
——這種椪柑,皮很好剝,它厚厚的癞蛤蟆似的皮天生就是讓人剝開的,剝它有一種快感,金黃色的顆粒裂開了,迸出汁液,一陣橘香升起,令人愉快。
但它的瓤總是不飽滿,松懈,像棉絮,這還不算,橘子的甜酸一湧上牙根,海紅牙齒上稀疏的釉質就被它傷着了,酸汁從牙根細小的管道奔向牙髓深處的神經,啊太痛了,她立即倒吸着涼氣。
水果在紙箱裡無聲無息地腐爛。
隔了一段,海紅打開紙箱一看,有一大半都不能要了,金黃色的橘皮有了泥黃色的斑圈,手指一戳就冒水。
最底下的幾隻爛得更徹底,它們發了黴,你不碰它猶可,一碰,一股黑色的黴煙直沖鼻子。
真是暴殄天物。
道良更覺無趣。
每年重陽節,單位還會組織老同志到郊區秋遊,隻有這時候,道良才會到人群裡去。
他本來不去,因為他在單位裡還沒來得及交上朋友就退休了,他在一群熟悉的陌生人中覺得别扭。
海紅是要勸他的。
她自己時常靈魂發飄,卻也知道天天悶在家裡不好——她說:郊區的天會很藍的,她又說:樹葉變紅了啊。
農家飯最新鮮啊紅鳟魚肯定是從門口的河裡直接撈上來放進鍋裡,還有采摘呢,大蘋果,砀山梨(這家人隻認砀山梨),你看哪隻順眼就摘哪隻帶回家,多好玩! 道良去了一天,下午曬得紅紅黑黑的回到家,到郊區去了一趟果然不錯,見了陽光,蔫掉的草葉伸展開了。
他果然帶回了兩大口袋親手采摘的水果,蘋果又大又圓透着紅潤,拿來一聞,香噴噴的;梨子呢,正是砀山梨,底部是平的,像隻稱砣。
立即削一隻嘗,肉質酥松,梨
道良已經退休,退休之前他鬼使神差調到了一家事業單位,結果退休工資比大學的同事少了三分之一。
春泱隻有七歲,她沒有像同齡孩子那樣報很多輔導班。
也并不是報不起,是沒這根弦,海紅和道良,兩人都不知道那些英語班和奧數班與升學之間的直接聯系。
正因為如此,春泱就輸在了所謂起跑線上,初中高中大學,她隻能上爛學校,根本進不了那些重點學校的門。
爛學校的師資實在差,照海紅看,春泱從小到大就沒碰到過一個像樣的老師,北京爛學校的老師還不如廣西圭甯縣的好學校。
春泱高中時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每次家長會上都隻談同一本書:《明朝那些事》,海紅疑心他隻讀過這一本書——春泱後來離父母的願望越來越遠,實在是早有端倪。
1999年,道良已經退休幾年,他清高、自尊、憤世嫉俗,事事看不慣,再加上文化界山頭林立——左的呢,嫌他右,右的呢,又嫌他左,于是他兩頭不靠。
以前除了在學校裡教書,他還寫文章發表,算是一名文藝理論家。
但後來,忽然間,同志們就疏遠他了,原來是他發表的一篇文章的觀點與他們大異,他們認為,這個史道良無疑是投靠了對立的陣營,家裡再也沒有了他們打來的電話。
後來他們發現沒有所謂投靠一說,就對史道良說,你欠同志們一個解釋——意思是,解釋清楚,照樣歡迎你。
道良卻不領情,他心想,解釋什麼,當初沒時間,現在沒必要。
結果,音信兩隔恩義斷,形同陌路。
他一個人冷在了家裡。
衮衮諸公總是熱鬧的,研讨會、策劃會、論證會,川流不息,電視上的文化新聞,不是這個晃過來,就是那個晃過去。
道良不用到現場就能看到昔日同志指點江山的樣子,開會、發言,有人總是滔滔不絕,沒半小時決不收嘴,有人惜字如金,三言兩語;有人總是要東拉西扯的,有的人一上來就切中要害,一針見血;有的人實在是不會脫稿發言,再大的腕,竟也有掏出稿子來照念的。
簽到的時候會領到一個紅包,啊這是車馬費,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是三百到五百,這個世紀頭十年,漲到了一千到三千。
這是應該的,誰說不是呢——讀一本書,厚厚的,點燈熬夜啊,熬的是精血,而且精血有時會熬到一本不堪卒讀的垃圾上。
所以啊,算是辛苦費吧,當然。
沒有會議邀請道良。
道良就看透了,他說,扯什麼蛋啊! 他沒有了額外的收入,不但沒有外快,他也孤獨了。
所以他就更加看透了。
他終日隻是守着春泱。
五一或者十一,大學裡的老同事給他打來電話,對方很是興緻,有幾年不見了,邀道良一起喝酒。
但是今非昔比,對方當上了副校長,知名大學裡的副校長,不得了,他還兼着當博導,帶的博士都是在職的幹部,不是市長,就是書記,令人咋舌。
他說五一過後他就要到青海去走一走,西甯那邊有個市長是他的學生,邀他好幾回了;或者,十一過後他要去蘇州,有個書記是他帶的碩士,讓他帶全家去玩。
這樣的酒道良就不怎麼想去喝。
每到年終,單位慰問老同志,先要請大家吃一頓飯,道良不去,堅決不去。
他說:“扯什麼蛋!沒什麼意思,都是假的。
” 然後單位會派出一輛面包車,辦公室主任在城裡東南西北轉一圈,給退下來的老同志每人送一箱水果和幾百元慰問金。
從一家出來,給下一家打電話,幾個人轟隆隆地上來,擡一箱橘子,或者蘋果,啊辛苦了請坐喝茶,不喝了不坐了站着說幾句話就行了還有三家呢,轟隆隆,三分鐘,人就消失了。
水果拖到陽台存放,屋子裡一點喜氣都沒有,因為道良從來不吃水果,他胃寒;春泱呢,也不吃,這個孩子,她愛吃巧克力和方便面。
陽台上的水果在紙箱裡不見天日,隻有海紅想起來的時候會偶爾揭開箱蓋,拿出最上面的一個。
——這種椪柑,皮很好剝,它厚厚的癞蛤蟆似的皮天生就是讓人剝開的,剝它有一種快感,金黃色的顆粒裂開了,迸出汁液,一陣橘香升起,令人愉快。
但它的瓤總是不飽滿,松懈,像棉絮,這還不算,橘子的甜酸一湧上牙根,海紅牙齒上稀疏的釉質就被它傷着了,酸汁從牙根細小的管道奔向牙髓深處的神經,啊太痛了,她立即倒吸着涼氣。
水果在紙箱裡無聲無息地腐爛。
隔了一段,海紅打開紙箱一看,有一大半都不能要了,金黃色的橘皮有了泥黃色的斑圈,手指一戳就冒水。
最底下的幾隻爛得更徹底,它們發了黴,你不碰它猶可,一碰,一股黑色的黴煙直沖鼻子。
真是暴殄天物。
道良更覺無趣。
每年重陽節,單位還會組織老同志到郊區秋遊,隻有這時候,道良才會到人群裡去。
他本來不去,因為他在單位裡還沒來得及交上朋友就退休了,他在一群熟悉的陌生人中覺得别扭。
海紅是要勸他的。
她自己時常靈魂發飄,卻也知道天天悶在家裡不好——她說:郊區的天會很藍的,她又說:樹葉變紅了啊。
農家飯最新鮮啊紅鳟魚肯定是從門口的河裡直接撈上來放進鍋裡,還有采摘呢,大蘋果,砀山梨(這家人隻認砀山梨),你看哪隻順眼就摘哪隻帶回家,多好玩! 道良去了一天,下午曬得紅紅黑黑的回到家,到郊區去了一趟果然不錯,見了陽光,蔫掉的草葉伸展開了。
他果然帶回了兩大口袋親手采摘的水果,蘋果又大又圓透着紅潤,拿來一聞,香噴噴的;梨子呢,正是砀山梨,底部是平的,像隻稱砣。
立即削一隻嘗,肉質酥松,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