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銅/傳奇
關燈
小
中
大
生,此消彼長。
但是他又說,他是不能單獨把孩子領出來的,他嶽母把孩子當成夜明珠,連抱到爺爺奶奶家都得限定時間。
你大概也不能,道良嚴重依賴春泱,一刻不見就會發神經。
二人靜默——春風凋零,荷花片片落在水裡,瞬間變成泥槳。
而穿堂風刮得房門砰砰響。
有時候他們談書。
書架和書櫃都是滿的,八十年代國門大開,各類思潮乘坐叢書的馬車滾滾而來,宛如金币紛灑。
身在首都,更加得便,文史哲音美,青銅的書算是比較齊全。
海紅來自邊地,自認落伍。
隻有聽的份。
他書架上的書啊真多,而且,博聞強記,口才滔滔清泉湧湧。
他還喜歡看報紙,這個國家的報紙總是被有見識的人鄙視的——誰看這些經過管制的新聞呢,多麼白癡。
他看,他硬朗一笑,說,我當然有自己的判斷。
坐在陰暗的小屋子裡,忽然兩人沒有話了。
忽然他說:“其實我們兩人已經有點……” 有點什麼,他再不往下說了。
海紅一直等着,他不再說。
後來她還常常揣測——按照她的心意,希望這是一句沁人肺腑的話。
是啊她當然不能追着問,經曆過挫敗,她已經喪失一往無前的生猛,而且知道,男女之間,點得太明沒意思,分寸感要拿捏好。
但這句話太要緊了,像一粒沙子硌着她,一層又一層,一夜又一夜。
沒有沙子哪來的珍珠?一朵花,含苞最好,開得越大,離凋謝就越近。
——所以她又心安了,小心翼翼地,含着。
有次他們同去參加一本新書的發布會,是春晚主持人業餘的舞文弄墨,追星族蜂擁,蜜蜂黃蜂馬蜂,狂蜂亂舞就是這樣舞的,開水就是這樣鼎沸的。
他們冷眼看了一會兒,溜了。
兩人肩并肩,騎着自行車在大街上。
靠近天安門和中南海,在皇城的中心地帶出現如此僻靜的街道真是想不到,人流稀薄,南長街、北長街,兩側的槐樹互相向對方靠攏,他們騎行在綠色的拱頂下,正午的陽光從葉間漏下一塊塊圓形的光斑,光斑飛旋掠過他們的肩頭,兩人肩并肩像是一對情侶。
啊你真是喜歡這樣的感覺他們騎行在綠色的枝葉下光斑從頭頂掠過。
旋生旋滅。
她有點想哭。
忽然,青銅側頭看了看海紅,他說:看你的耳朵! 耳朵怎麼了?海紅暗自捉摸着。
她可看不見自己的耳朵。
她側頭看他。
他卻不說了。
一路騎行,正是初夏不冷不熱時,南長街北長街,啊左邊看到了北海的白塔,在綠樹之上熠熠生輝,往右拐,景山前街,寬闊的大道,左邊是景山的萬壽亭琉璃瓦黃綠相間,右邊是故宮後門紅牆高大森嚴,還有紫禁城的角樓呢,層層疊疊的檐頭倒映在護城河的水面上,天是藍的,啊他領她走的這條線路真是美不勝收。
行至東四北大街, 鹵煮火燒,那塊棕色底金色字的招牌懸在路東的一個灰色的鋪面上方海紅沒有看見,她當然看不見,鹵煮火燒,這種遙遠的吃食在她的世界之外但陳青銅,那是他很親的東西。
他停了下來他說,你陪我吃一點鹵煮火燒吧。
什麼是鹵煮火燒, 原來,一樣是鹵,一樣是火燒,兩樣東西加起來便是。
鹵是澱粉加醬油加豬大腸加豬肺熬成一大鍋,火燒呢,一種餅——所謂鹵煮火燒,則是将火燒掰碎和鹵一起煮。
第一次看見的時候誰知道呢,隻見一大鍋褐色的漿狀物質嘟噜嘟噜冒着熱氣,你以為是藕粉。
據說上海人見了鹵煮火燒都會驚呼:藕粉哦藕粉哦!正如窩窩頭,黃燦燦的窩窩頭沿街擺着,改革開放時分,華僑歸國觀光,見了窩窩頭金燦燦的就歡呼——祖國的蛋糕真好看!他們咬了一口,粗硬難咽,于是歎道——祖國的蛋糕真難吃。
北京皇城的特色小吃就是這樣令世界,匪夷所思。
一大碗鹵煮火燒端上來,海紅才算看清了裡面的豬大腸豬小腸以及豬肺,豬大腸煮得太爛,泡在醬黃色的澱粉中有些發灰,一付年深日久的樣子,豬肺呢,上面有窟窿,更覺怪異不潔。
海紅略一遲疑,很快就挑出豬腸吃起來,好在她從小就喜歡豬大腸這種上不了台面的玩意。
味道不錯,一片兩片三片,豬腸吃完了,她就不吃了。
你不吃了嗎?青銅垂眼問道。
唔我不吃了。
海紅話音剛落,他雙手端起她的碗,連湯帶水“嘩”的一下全倒在了自己碗裡。
來不及目瞪口呆你吃剩的東西就全到他的碗裡了, 把一個人吃剩的飯倒進自己碗毫不嫌棄就吃起來,這隻有父母對孩子、或者夫妻戀人之間能這樣。
甚至也不能。
暗處的什麼就在最最世俗的鹵煮火燒上嘩啦一聲變得明亮,難道是一種表白,别具匠心,前所未有。
海紅有點被驚着,說不出話。
醬油色的面餅和豬大腸和豬肺此刻成為一種玫瑰,比玫瑰更加驚世駭俗。
他說她願意陪他吃一次鹵煮火燒他挺感動的。
就再也沒有說别的了。
玫瑰就這樣在鹵煮火燒上升起和落下。
此外還有過一次,另一次的鹵煮火燒, 是在夏天,這兩名在不同的報社任職的人,被邀請去看一出外地晉京演出的話劇,主旋律的腔調概念化的人物無甚可看,于是又溜了出來。
仍是騎行至東四北大街,啊因為是夏天有兩張矮桌擺到了街沿上,兩人坐下
但是他又說,他是不能單獨把孩子領出來的,他嶽母把孩子當成夜明珠,連抱到爺爺奶奶家都得限定時間。
你大概也不能,道良嚴重依賴春泱,一刻不見就會發神經。
二人靜默——春風凋零,荷花片片落在水裡,瞬間變成泥槳。
而穿堂風刮得房門砰砰響。
有時候他們談書。
書架和書櫃都是滿的,八十年代國門大開,各類思潮乘坐叢書的馬車滾滾而來,宛如金币紛灑。
身在首都,更加得便,文史哲音美,青銅的書算是比較齊全。
海紅來自邊地,自認落伍。
隻有聽的份。
他書架上的書啊真多,而且,博聞強記,口才滔滔清泉湧湧。
他還喜歡看報紙,這個國家的報紙總是被有見識的人鄙視的——誰看這些經過管制的新聞呢,多麼白癡。
他看,他硬朗一笑,說,我當然有自己的判斷。
坐在陰暗的小屋子裡,忽然兩人沒有話了。
忽然他說:“其實我們兩人已經有點……” 有點什麼,他再不往下說了。
海紅一直等着,他不再說。
後來她還常常揣測——按照她的心意,希望這是一句沁人肺腑的話。
是啊她當然不能追着問,經曆過挫敗,她已經喪失一往無前的生猛,而且知道,男女之間,點得太明沒意思,分寸感要拿捏好。
但這句話太要緊了,像一粒沙子硌着她,一層又一層,一夜又一夜。
沒有沙子哪來的珍珠?一朵花,含苞最好,開得越大,離凋謝就越近。
——所以她又心安了,小心翼翼地,含着。
有次他們同去參加一本新書的發布會,是春晚主持人業餘的舞文弄墨,追星族蜂擁,蜜蜂黃蜂馬蜂,狂蜂亂舞就是這樣舞的,開水就是這樣鼎沸的。
他們冷眼看了一會兒,溜了。
兩人肩并肩,騎着自行車在大街上。
靠近天安門和中南海,在皇城的中心地帶出現如此僻靜的街道真是想不到,人流稀薄,南長街、北長街,兩側的槐樹互相向對方靠攏,他們騎行在綠色的拱頂下,正午的陽光從葉間漏下一塊塊圓形的光斑,光斑飛旋掠過他們的肩頭,兩人肩并肩像是一對情侶。
啊你真是喜歡這樣的感覺他們騎行在綠色的枝葉下光斑從頭頂掠過。
旋生旋滅。
她有點想哭。
忽然,青銅側頭看了看海紅,他說:看你的耳朵! 耳朵怎麼了?海紅暗自捉摸着。
她可看不見自己的耳朵。
她側頭看他。
他卻不說了。
一路騎行,正是初夏不冷不熱時,南長街北長街,啊左邊看到了北海的白塔,在綠樹之上熠熠生輝,往右拐,景山前街,寬闊的大道,左邊是景山的萬壽亭琉璃瓦黃綠相間,右邊是故宮後門紅牆高大森嚴,還有紫禁城的角樓呢,層層疊疊的檐頭倒映在護城河的水面上,天是藍的,啊他領她走的這條線路真是美不勝收。
行至東四北大街, 鹵煮火燒,那塊棕色底金色字的招牌懸在路東的一個灰色的鋪面上方海紅沒有看見,她當然看不見,鹵煮火燒,這種遙遠的吃食在她的世界之外但陳青銅,那是他很親的東西。
他停了下來他說,你陪我吃一點鹵煮火燒吧。
什麼是鹵煮火燒, 原來,一樣是鹵,一樣是火燒,兩樣東西加起來便是。
鹵是澱粉加醬油加豬大腸加豬肺熬成一大鍋,火燒呢,一種餅——所謂鹵煮火燒,則是将火燒掰碎和鹵一起煮。
第一次看見的時候誰知道呢,隻見一大鍋褐色的漿狀物質嘟噜嘟噜冒着熱氣,你以為是藕粉。
據說上海人見了鹵煮火燒都會驚呼:藕粉哦藕粉哦!正如窩窩頭,黃燦燦的窩窩頭沿街擺着,改革開放時分,華僑歸國觀光,見了窩窩頭金燦燦的就歡呼——祖國的蛋糕真好看!他們咬了一口,粗硬難咽,于是歎道——祖國的蛋糕真難吃。
北京皇城的特色小吃就是這樣令世界,匪夷所思。
一大碗鹵煮火燒端上來,海紅才算看清了裡面的豬大腸豬小腸以及豬肺,豬大腸煮得太爛,泡在醬黃色的澱粉中有些發灰,一付年深日久的樣子,豬肺呢,上面有窟窿,更覺怪異不潔。
海紅略一遲疑,很快就挑出豬腸吃起來,好在她從小就喜歡豬大腸這種上不了台面的玩意。
味道不錯,一片兩片三片,豬腸吃完了,她就不吃了。
你不吃了嗎?青銅垂眼問道。
唔我不吃了。
海紅話音剛落,他雙手端起她的碗,連湯帶水“嘩”的一下全倒在了自己碗裡。
來不及目瞪口呆你吃剩的東西就全到他的碗裡了, 把一個人吃剩的飯倒進自己碗毫不嫌棄就吃起來,這隻有父母對孩子、或者夫妻戀人之間能這樣。
甚至也不能。
暗處的什麼就在最最世俗的鹵煮火燒上嘩啦一聲變得明亮,難道是一種表白,别具匠心,前所未有。
海紅有點被驚着,說不出話。
醬油色的面餅和豬大腸和豬肺此刻成為一種玫瑰,比玫瑰更加驚世駭俗。
他說她願意陪他吃一次鹵煮火燒他挺感動的。
就再也沒有說别的了。
玫瑰就這樣在鹵煮火燒上升起和落下。
此外還有過一次,另一次的鹵煮火燒, 是在夏天,這兩名在不同的報社任職的人,被邀請去看一出外地晉京演出的話劇,主旋律的腔調概念化的人物無甚可看,于是又溜了出來。
仍是騎行至東四北大街,啊因為是夏天有兩張矮桌擺到了街沿上,兩人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