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懸崖
關燈
小
中
大
,擠公交車還要倒車,騎車要兩個小時。
她就仍住在道良的單元房裡。
四月份,槐花開了,米白色的花朵一串串垂着,遠近都有些淡香。
北京不冷了,卻刮起了沙塵。
海紅到王府井買了一付墨鏡,一條絲綢大方巾,還買了一件上海産的長風衣,寶藍色,闊下擺,束腰。
她像北京的女子一樣,用絲巾包着用頭發,隻露出前額的一絡卷曲的留海,看上去有一點妩媚,然後,她穿上風衣,紮好腰帶,出門之後戴上大大的墨鏡,這使她有了些時髦的氣息。
邊遠省份的人到了北京總是很快就變的,京城有一種氣象,這氣象浸入到海紅身上,改變了她的氣質。
她已經頗像一個京城的文化人了。
俞明雪給她介紹了一個朋友,也是中大畢業,在天津的文化單位,三十七八歲,離了婚。
明雪說,認識一下也沒什麼壞處。
兩人去了景山公園,爬上最高的萬春亭,俯瞰故宮全景,天氣灰蒙蒙的似有浮塵,故宮大大小小一片黃色琉璃瓦,屋頂也積了一層塵土,病秧秧的,精神減了一半。
下了山,兩人繞景山走了一圈,互相問了問情況,沒有話說。
中大的校友臉上一直挂着一種奇怪的笑容,既像苦笑,又像譏諷。
但這種譏諷或苦笑并不是針對海紅的,倒像是針對世界,又像是針對天空,或者是針對園中的古樹,因為他時常仰着頭。
所以海紅覺得他是不在場的,他奇怪的笑容單獨懸浮在景山,你無法和這樣一種懸浮物說話。
直到這個時候,海紅還沒打算真的跟道良結婚。
當然,兩個人的關系已經不同了,有了肉體。
這一點,海紅并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
兩個身子揉在一起,并沒有想象中的巨大反差,那種根植于年齡的懸殊帶來的不适感。
在黑暗中,他輕聲喚叫她的名字,充滿了激情,也間雜着軟弱。
肌膚相貼,有肉體的溫潤和撫慰。
他在黑暗中晃動,按海紅的意思,不開燈。
她有時沉入其中,有時也遊離。
她把肉體留在床上,留在這個男人的身下,眼睛卻去看牆上鏡框的陰影。
他們不開燈,但把窗簾開着,樓外微弱的燈光使室内物品具有了淺灰、深灰、淺黑濃黑的不同層次。
那時候,他們還沒有結婚,窗簾是臨時的普通花布,白天看上去簡直沒有格調,在夜晚的微光中,它變得有幾分神秘。
有些日子月亮正好走到窗口,月光流瀉,似聞水聲。
細膩而華美。
窗台的文竹枝條繁茂,月光透過文竹,對面的白牆和家具上有一些奇怪而散亂的陰影。
牆上的鏡框中的百合花瓣變成淺灰,質地更加細膩厚實。
月光也改變了窗簾,遠處的燈光使它神秘,月光卻使它虛無,遺世獨立,更具純粹的美感。
無論是沉浸還是遊離,海紅都不讨厭。
在這件事上海紅對道良有好感,認為他有紳士風度,不急。
是她所接觸過的男子中最有耐心的。
比起那個在白龍潭的第一次,那個人她現在連名字都記不起來了;比起她先前的戀愛對象。
無論如何也不要,即使住在他這裡。
她一開始就是這樣想的。
在他的單元房住了半個多月之後,有一天,道良伸出他的雙臂,略帶腼腆地說:讓我來擁抱你一下吧。
海紅曾打算,無論如何也不要跟他有什麼身體上的糾葛,倒不是出于什麼陳腐的貞操觀念,而是某種自己也說不清楚的複雜意識。
但是日積月累,有什麼改變了,半夜裡刮起了大風,風聲呼嘯,動物需要互相取暖。
道良光着腳走到她的床前(她為什麼不插上門銷呢),讓我摟着你吧摟着你……他嚅嚅低語,像一匹鹿。
夏天的時候,部長夫人打來電話,她請海紅陪她去參加一個小型聚會。
朱仲麗,你知道嗎?王稼穑的夫人,當年延安的十大美人之一,據說毛還追求過她呢。
她要給一個朋友辦一個生日晚會,就在她家,隻請很少的人。
你去吧,先到紅星胡同我家,再一起去,你自己去連門都進不了哦。
她的聲音非常悅耳柔和,仿佛綢緞,滑如水面閃閃。
許多年過去,海紅還記得那特有的聲音從電話線傳來,“你一定要去一定要去聽我的”,有一種魅惑,像是某種召喚。
黑暗中珠玉叮叮,看不見,聽得見,你不知那後面有什麼。
一個上層社會,海紅好奇,她決定去。
穿了一條白色帶細格子的連衣裙,頭發紮在腦後,隻塗了口紅,沒有别的裝飾。
太素了,部長夫人說。
她一笑又說,像個在校大學生,也不錯。
高牆深院,門口有士兵站崗,夫人的車直接開進院子裡,院落闊大,讓海紅吃驚,院中有一棵高大氣派的樹木,至今海紅已不記得那是銀杏還是楊樹,或是古槐,但它威風凜凜。
一幢樓在空闊中放着光。
它是兩層還是三層?海紅也已經記不清,它在夜晚放着光。
上台階,很寬的門廳,燈光明亮而柔和。
一位老夫人微笑着坐在小圓桌跟前迎客。
她果真是美麗的,但她的往昔更加令人驚豔,小圓桌的玻璃闆下壓着她年輕時(有的也不那麼年輕)的照片,黑白的老照片,卷曲的頭發,眉毛細而彎,明眸皓齒,有一種老上海電影明星的氣息,令人想起胡蝶、阮玲玉。
在同等的美豔中又多了某種知性,她曾是一名醫生呢。
部長夫人向朱仲麗介紹海紅,朱親切點頭,請她随意,吃點水果和點心吧。
她緩緩說道。
壽星來了,是一位現職的女部長(也許是副的),短發、大嗓門、風風火火,她們擁抱,氣氛熱烈。
其間部長夫人去接過一個電話。
她跟海紅說,真可惜,我想讓你認識一個人,他說了來,臨時有事沒來成。
海紅松了一口氣,她來看看熱鬧可不是為了認識那個潛在的對象的,對于官員,她會極度不适應。
海紅跟京城的文化新聞界有了一些接觸過往,她有時會收到請柬,一個頒獎活動,在國賓館釣魚台;一個産品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某某廳。
釣魚台這種神秘的地方(國家的無數重大事件跟它有關)這麼容易就進去了,裡面真是闊大,大片的草坪、假山、水域、樓台,高大的白皮松生來就像是這裡的絕配,大群大群的灰喜鵲飛起又落下,它們不怕人,隻隻肥碩光鮮。
忽然聽見嘎嘎的鳴叫聲,循聲而望,一隻大大的鐵絲網籠裡關着兩隻孔雀,羽毛豔藍閃光。
還有,黑天鵝。
海紅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傳說中的動物。
白天鵝于她已是罕見,黑天鵝幾乎是天外之物,隻存在于書本或者,遙遠的歐洲。
她從會場溜出來,徜徉在這處幽閉的園林中,此處就是這樣地既是公園又是禁地,風光無限卻又空無一人。
她暗歎着沿水岸緩緩而行,忽然,一道黑色的閃電驚到了她:一隻黑色的天鵝出現在眼前,簡直不像是真的!她奔到離黑天鵝最近處,心中狂跳。
天啊天啊,她坐在岸邊,目不轉睛地盯了好半晌。
比起八十年代,這時的北京,有趣的文化活動驟減,但各種發布會、評獎頒獎活動、影視劇舞台劇的
她就仍住在道良的單元房裡。
四月份,槐花開了,米白色的花朵一串串垂着,遠近都有些淡香。
北京不冷了,卻刮起了沙塵。
海紅到王府井買了一付墨鏡,一條絲綢大方巾,還買了一件上海産的長風衣,寶藍色,闊下擺,束腰。
她像北京的女子一樣,用絲巾包着用頭發,隻露出前額的一絡卷曲的留海,看上去有一點妩媚,然後,她穿上風衣,紮好腰帶,出門之後戴上大大的墨鏡,這使她有了些時髦的氣息。
邊遠省份的人到了北京總是很快就變的,京城有一種氣象,這氣象浸入到海紅身上,改變了她的氣質。
她已經頗像一個京城的文化人了。
俞明雪給她介紹了一個朋友,也是中大畢業,在天津的文化單位,三十七八歲,離了婚。
明雪說,認識一下也沒什麼壞處。
兩人去了景山公園,爬上最高的萬春亭,俯瞰故宮全景,天氣灰蒙蒙的似有浮塵,故宮大大小小一片黃色琉璃瓦,屋頂也積了一層塵土,病秧秧的,精神減了一半。
下了山,兩人繞景山走了一圈,互相問了問情況,沒有話說。
中大的校友臉上一直挂着一種奇怪的笑容,既像苦笑,又像譏諷。
但這種譏諷或苦笑并不是針對海紅的,倒像是針對世界,又像是針對天空,或者是針對園中的古樹,因為他時常仰着頭。
所以海紅覺得他是不在場的,他奇怪的笑容單獨懸浮在景山,你無法和這樣一種懸浮物說話。
直到這個時候,海紅還沒打算真的跟道良結婚。
當然,兩個人的關系已經不同了,有了肉體。
這一點,海紅并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
兩個身子揉在一起,并沒有想象中的巨大反差,那種根植于年齡的懸殊帶來的不适感。
在黑暗中,他輕聲喚叫她的名字,充滿了激情,也間雜着軟弱。
肌膚相貼,有肉體的溫潤和撫慰。
他在黑暗中晃動,按海紅的意思,不開燈。
她有時沉入其中,有時也遊離。
她把肉體留在床上,留在這個男人的身下,眼睛卻去看牆上鏡框的陰影。
他們不開燈,但把窗簾開着,樓外微弱的燈光使室内物品具有了淺灰、深灰、淺黑濃黑的不同層次。
那時候,他們還沒有結婚,窗簾是臨時的普通花布,白天看上去簡直沒有格調,在夜晚的微光中,它變得有幾分神秘。
有些日子月亮正好走到窗口,月光流瀉,似聞水聲。
細膩而華美。
窗台的文竹枝條繁茂,月光透過文竹,對面的白牆和家具上有一些奇怪而散亂的陰影。
牆上的鏡框中的百合花瓣變成淺灰,質地更加細膩厚實。
月光也改變了窗簾,遠處的燈光使它神秘,月光卻使它虛無,遺世獨立,更具純粹的美感。
無論是沉浸還是遊離,海紅都不讨厭。
在這件事上海紅對道良有好感,認為他有紳士風度,不急。
是她所接觸過的男子中最有耐心的。
比起那個在白龍潭的第一次,那個人她現在連名字都記不起來了;比起她先前的戀愛對象。
無論如何也不要,即使住在他這裡。
她一開始就是這樣想的。
在他的單元房住了半個多月之後,有一天,道良伸出他的雙臂,略帶腼腆地說:讓我來擁抱你一下吧。
海紅曾打算,無論如何也不要跟他有什麼身體上的糾葛,倒不是出于什麼陳腐的貞操觀念,而是某種自己也說不清楚的複雜意識。
但是日積月累,有什麼改變了,半夜裡刮起了大風,風聲呼嘯,動物需要互相取暖。
道良光着腳走到她的床前(她為什麼不插上門銷呢),讓我摟着你吧摟着你……他嚅嚅低語,像一匹鹿。
夏天的時候,部長夫人打來電話,她請海紅陪她去參加一個小型聚會。
朱仲麗,你知道嗎?王稼穑的夫人,當年延安的十大美人之一,據說毛還追求過她呢。
她要給一個朋友辦一個生日晚會,就在她家,隻請很少的人。
你去吧,先到紅星胡同我家,再一起去,你自己去連門都進不了哦。
她的聲音非常悅耳柔和,仿佛綢緞,滑如水面閃閃。
許多年過去,海紅還記得那特有的聲音從電話線傳來,“你一定要去一定要去聽我的”,有一種魅惑,像是某種召喚。
黑暗中珠玉叮叮,看不見,聽得見,你不知那後面有什麼。
一個上層社會,海紅好奇,她決定去。
穿了一條白色帶細格子的連衣裙,頭發紮在腦後,隻塗了口紅,沒有别的裝飾。
太素了,部長夫人說。
她一笑又說,像個在校大學生,也不錯。
高牆深院,門口有士兵站崗,夫人的車直接開進院子裡,院落闊大,讓海紅吃驚,院中有一棵高大氣派的樹木,至今海紅已不記得那是銀杏還是楊樹,或是古槐,但它威風凜凜。
一幢樓在空闊中放着光。
它是兩層還是三層?海紅也已經記不清,它在夜晚放着光。
上台階,很寬的門廳,燈光明亮而柔和。
一位老夫人微笑着坐在小圓桌跟前迎客。
她果真是美麗的,但她的往昔更加令人驚豔,小圓桌的玻璃闆下壓着她年輕時(有的也不那麼年輕)的照片,黑白的老照片,卷曲的頭發,眉毛細而彎,明眸皓齒,有一種老上海電影明星的氣息,令人想起胡蝶、阮玲玉。
在同等的美豔中又多了某種知性,她曾是一名醫生呢。
部長夫人向朱仲麗介紹海紅,朱親切點頭,請她随意,吃點水果和點心吧。
她緩緩說道。
壽星來了,是一位現職的女部長(也許是副的),短發、大嗓門、風風火火,她們擁抱,氣氛熱烈。
其間部長夫人去接過一個電話。
她跟海紅說,真可惜,我想讓你認識一個人,他說了來,臨時有事沒來成。
海紅松了一口氣,她來看看熱鬧可不是為了認識那個潛在的對象的,對于官員,她會極度不适應。
海紅跟京城的文化新聞界有了一些接觸過往,她有時會收到請柬,一個頒獎活動,在國賓館釣魚台;一個産品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某某廳。
釣魚台這種神秘的地方(國家的無數重大事件跟它有關)這麼容易就進去了,裡面真是闊大,大片的草坪、假山、水域、樓台,高大的白皮松生來就像是這裡的絕配,大群大群的灰喜鵲飛起又落下,它們不怕人,隻隻肥碩光鮮。
忽然聽見嘎嘎的鳴叫聲,循聲而望,一隻大大的鐵絲網籠裡關着兩隻孔雀,羽毛豔藍閃光。
還有,黑天鵝。
海紅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傳說中的動物。
白天鵝于她已是罕見,黑天鵝幾乎是天外之物,隻存在于書本或者,遙遠的歐洲。
她從會場溜出來,徜徉在這處幽閉的園林中,此處就是這樣地既是公園又是禁地,風光無限卻又空無一人。
她暗歎着沿水岸緩緩而行,忽然,一道黑色的閃電驚到了她:一隻黑色的天鵝出現在眼前,簡直不像是真的!她奔到離黑天鵝最近處,心中狂跳。
天啊天啊,她坐在岸邊,目不轉睛地盯了好半晌。
比起八十年代,這時的北京,有趣的文化活動驟減,但各種發布會、評獎頒獎活動、影視劇舞台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