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牛
關燈
小
中
大
的陽光讓整個灰色的體育場顯得荒涼粗粝。
“我很忙,不是跟你一再說過了麼?” “過了年,這是第一次見面吧!别那麼一臉你來幹什麼的吓人樣子!我,究竟是你的什麼人?” “打住,又是這些話——我真的很累!” 津上的語氣十分嚴厲,毫無餘地。
他怄氣似的叼着煙,任由寒風吹散頭發。
咲子也是一臉蒼白,她擡頭從正面看着津上的臉。
兩個人像決鬥一般,面對面站在那裡。
津上發現了之後,便開口說道:“坐下吧。
”然後,自己先坐在了腳邊的椅子上。
咲子也并排坐了下來。
球場四周是一片冬日枯萎的田野,一望無際。
戰争期間,大阪神戶地區的主要軍工廠不約而同地疏散到阪神間的這塊平原地帶上來。
放眼望去,如今那些建築物不可思議地失去了重量感,如同紙屑一般四處散落在廣袤的田野上。
其中,有的像是遇難船隻,衆多的鐵架朝空中伸去,有的則在地基一角堆着小山般的廢鐵。
仔細一看,就會發現煙囪和電線杆多得可怕,雜亂無章。
電線像蜘蛛網一樣,縱橫交錯于平原之上。
不時有郊區電車一如兒童玩具般,搖搖晃晃地穿行在那些工廠、樹林、丘陵之間。
遙望西北方向,可以看見六甲山脈。
工業地帶的猥雜與冬日大自然的嚴酷混為一體,視野廣漠而荒涼。
而上方則是低垂的沉沉雲天。
咲子默默地眺望着這一片蒼涼的景象,心裡已經開始思量分别後自己的痛苦,尤其是今天又承受了津上的冷漠對待。
直到這一刻,她才覺察到,自己是為了乞求津上施舍一點愛情,好讓自己溫暖一些,才特意跑到這裡來的。
哪怕是謊言也好,如果津上能說幾句貼心的話,自己就會感到滿足了。
謊言也好,哪怕是殘酷的虛情假意也好!咲子凝望着這個坐在自己身邊,與自己内心的痛苦毫不相幹的男人的側臉,突然一股怒意又湧上了心頭:他連哄騙一下自己都不肯!這讓咲子用逼人還債似的冷漠口吻,心血來潮地提出了一件事,說是京都那邊的朋友邀請她參加仁和寺的茶會,她想和津上兩個人一起去。
可是,津上一副說什麼鬼話的表情,根本不加理睬。
“隻要十四日一天。
” “不好辦呐!” “下午也行,就半天。
” “不行。
鬥牛大會結束之前,我絕對走不開的。
” 接着,津上不悅地闆起臉來,說道:“總之,要我挂着‘此女情夫’的招牌,恬不知恥地跑到偏遠的仁和寺去,我絕對不幹。
” “看來談判破裂了。
” 咲子嘶啞地說道。
“明知道會被你一腳踢開,還跑來說這樣的話,我真是個傻子!” “沒有一腳踢開。
” “是麼?你覺得這不是一腳踢開麼?” 突然,咲子再也控制不了自己對這個冷酷的男人的滿腔怒火: “踢得再狠一點吧!我會從這兒咕噜咕噜滾下去的。
一邊滾一邊好好看看,你會用哪副尊容看着我。
” 之後,兩人便都不說話了。
激動的情緒褪去,該說的也已經都說了,咲子的心如同陰影籠罩下的水面,無可救藥的悲哀正徐徐蔓延開來。
在這種無可奈何的尴尬氣氛中,兩個人中必須有人先采取行動。
過了一會兒,津上說忽然想起來有急事要辦,便下到辦公室去了。
可是,大概過了五分鐘,他又匆匆忙忙地趕了回來,說是今天之内還有三四件事情必須辦完,一直到鬥牛大會召開,都是這種狀态。
“等大會結束之後,一起去紀州泡溫泉吧。
”他的語氣與方才不同,帶着幾分安撫的味道。
然後,他辯解似的說道:“沒一件事能省心,計劃好的總是突然出婁子。
”津上把場地中央畫了白圈的地方指給咲子看,說是那裡準備用竹栅欄圍起一個直徑為35米的競技場,但就連這麼點事也不能如期順利展開。
催促W市的鬥牛協會盡快派人前來擔任監工,結果人來了,竹子卻遲遲未到。
今天早上,竹子終于到了,關鍵的監工卻從昨天開始因為感冒卧床不起。
最近,各種雜事鋪天蓋地地朝津上砸來。
方才咲子到的時候,津上在辦公室打的那個電話,便是在交涉大會召開前一天,從中之島公園放焰火的事情。
這個事情之前已經得到批準了,不知道怎麼回事,後來又不行了。
據說這是戰後第一場焰火,加上火藥管制又有嚴格的規定,雖然大阪市也在盡力支持,但能否順利争取到批文,還不敢保證。
“可是,就放焰火這件事,我輕易不會放棄。
白天放上幾十串鞭炮,可能的話,晚上再放一些漂亮的焰火。
” 津上說道,他的焦慮如實地表現在臉上。
“那是很漂亮!大阪炸了個精光,在那黑漆漆的廢墟上,啪地放上幾朵‘菊花’,的确會很漂亮!” 咲子本想着再也不開口了,但還是忍不住蹦出了一句嘲諷。
她說完“菊花”之後,突然想到:這人莫不是想要放個鬥牛形狀的焰火吧!可是,當她看到津上那似乎真會考慮“鬥牛”焰火般的認真表情時,不由得心中一驚。
絢爛的焰火稍縱即逝,面對着焰火消失之後的茫茫黑夜,津上露出了那副隻有自己熟悉的表情——透着一股寒意,這一幕浮現在了咲子的眼前。
接着,津上說,現在在辦公室裡等着會面的,是印刷廠、搬運公司、殡葬館的人。
不管哪一家,都是在費用方面糾纏不清。
他們上門來商談,最終還是得找個地方,請他們喝上一杯才能消停。
據津上說,殡葬館将政府配給殡葬業者用的汽油挪給報社,還将開動宣傳車,為鬥牛大會造勢。
屆時,那些開到大阪和神戶街頭巷尾的宣傳車,也離不開這家殡葬館的協助。
“到時候,載着相聲演員、歌舞女郎和留聲機的宣傳車,和開往火葬場的靈柩車,都是從同一家公司的同一個車庫開出來的。
又沒有規定說這麼做不行——” 津上一臉嚴肅地說着這些事情。
咲子非常明白,津上因為工作疲憊不堪,十分焦灼。
可是,另一方面,她也看得出來,盡管津上嘴上各種不快,但其中不乏一種他特有的陶醉:置身于這個混亂的年代,各種雜事層層包圍下,難以逃脫,隻得奮力拼搏。
咲子跟來的時候大不相同,她渾身冰涼,心力交瘁,一個人站在西宮北口寒冷的站台上等候開往大阪的電車。
當她用圍巾嚴嚴實實地裹住頭,靠在車站的木栅欄上的時候,猛地想到,津上會不會就栽在這次鬥牛大會的事情上。
這個念頭不知從何而來,如同閃電般掠過咲子的腦海。
咲子不由得渾身發抖:“啊,他會失敗,他會失敗!”一種确定無疑的強烈預感向她襲來。
她懷着不知究竟是摯愛還是詛咒的心情,回想起了剛才分手時津上那蕭瑟的背影。
離鬥牛大會隻剩下十天了。
《大阪新晚報》開始在第一版面、第二版面大量刊載關于鬥牛大會的報道。
如果是大報紙,不會如此輕易地勻出版面,用于宣傳自家舉辦的事業。
而這一點恰好是小型報紙的便利之處。
隻要沒有重大新聞,《大阪新晚報》便接連刊載鬥牛大會的宣傳文稿。
社論的刊頭用上了牛頭圖案,熱門連載漫畫中,鬥牛也登場了。
“津上那家夥開始辦牛報了。
”——終于,B報社一些說話刻薄的人對津上的議論也多次傳入了他的耳朵,但津上和尾本社長都裝作沒聽見,決心要把“牛報”一直辦到大會舉行那一天。
報紙剛剛宣布了有獎征集鬥牛大會會歌的結果,接着又發布了給二十二頭上場的鬥牛征集名字的公告。
就在同一天,有個年輕記者提議說,雖然有些誇張,但是否可以考慮追加預測冠軍牛的投票。
“行!幹吧!”津上立即采納了。
這種時候,津上總是嘴裡叼着香煙,眼神乍一看像是放空了似的,但轉眼間,幾乎不假思索地迅速将是否采納的意見大聲抛給對方。
津上的這種态度,讓人覺得與其說他頭腦清醒,不如說他有些古怪。
離大會召開的時間臨近,朝他蜂擁而至的雜事越來越多,他也随之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越來越幹勁十足。
另一方面,由年輕記者T帶頭,在報紙之外開展的廣告宣傳也開展得相當花哨。
在梅田、難波、上六等交通樞紐以及地鐵車站的各個要處都張貼了大型海報,上面畫着兩頭正頂角對峙的鬥牛,吸引路過的群衆。
各線郊區電車、公交車的車廂也一一挂上了同款圖案的小張海報。
而“鬥牛大會會歌”在心齋橋的一家劇場裡舉行了公開發布會之後,每天由宣傳車開着喇叭在臨時棚屋區的街頭巷尾不斷播放。
這種宣傳車在大阪有三輛,神戶有兩輛,每輛車上都載着歌舞劇團的龍套女演員們,連日出動。
這些事情所耗的費用遠遠超過了預算,加上建造競技場和牛舍的開銷,對大阪新晚報來說,是個相當沉重的負擔。
會計首先叫苦連天,極力控制出差費、宴會費和雜費的支出,并且宣布停止工資預支。
以前,為了緩解職員們零花錢短缺的問題,報社曾經半公開地認可工資預支。
現在就連每個月十五日支付的夜間加班費,也推遲到月底發放。
當夜間加班費延期支付的通知張貼在公告闆上時,會計部長狠狠地警告了津上一句: “津上,鬥牛大會要是再超支,可就難辦了!十五日發的夜班費,社裡可是相當多人都指望着呐!” 離大會召開還剩三天的時候,津上接到了田代發來的電報:“明晨六時鬥牛抵達西宮。
”二十二頭鬥牛的牛舍已經在西宮車站前的廢墟上建好,飼主、馴牛人等一百多号相關人員的食宿也都各自安排在了西宮市内躲過轟炸的旅館、飯店中。
當天晚上,尾本和津上在梅田新道一家尾本經常光顧的酒吧一起喝威士忌。
“首先,不管怎樣,鬥牛要一頭不少地全都運過來了。
” 兩人都是一副松了口氣的表情。
“沒錯,要是貨車途中有個閃失,事情可就砸了。
話說,這回可真是花了血本了。
” 尾本的話裡流露出幾分不滿,但津上假裝沒聽見,并未搭腔。
“如今做事業,花銷是預算的五倍據說是常事。
鬥牛大會花到三倍,還算好吧。
” “應該不會再有大筆開銷了吧?” “可能沒了吧。
就算有,也總能想到辦法。
” “你是個純粹的新聞記者,所以才會這麼說。
十萬二十萬的,可不是那麼輕易能動用的。
” “萬一有什麼閃失,社長,你不是财主一個麼?”挖苦的話差點脫口而出。
津上忍住之後,反而語氣平靜地說道:“社長,五天後,一百萬的新鈔票就滾滾而來了。
” 按照一天三萬名觀衆計算,大會舉辦的三天期間,預計大概将有十萬人的觀衆入場。
競技場邊上的近場座五十元的票五千張,中場前排四十元的票兩萬張,剩下五萬七千張三十元的票是中場後排以及外場座。
票價總計三百三十萬元,扣除一百萬的開銷,純利潤是二百三十萬元。
即便和田代對半分,也能到手一百多萬。
這是津上的如意算盤。
本來報社内外的人都認為,對社長尾本大而化之、自由任意的經營方針進行約束的是津上,但不知何時,兩個人的位置颠倒過來了。
對此最為清楚的,莫過于他們倆自己。
津上清楚地看穿了尾本看似慢慢悠悠、大大咧咧的做派下,隐藏着精明細緻的算計與謹小慎微。
而尾本則憑借他多年積累的眼力,帶着一絲不安,窺見到這個聰明通透的年輕記者一絲不苟、頑固挑剔的外表下,隐藏着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癡人執念般的迷醉。
次日一早,津上搭乘第一班國營電車前往三宮車站。
運送鬥牛的貨車比田代預計的時間提前了兩個小時,淩晨四點已經抵達。
一行人已經下車,待在車站一角。
這是一個落霜如雪、寒氣逼人的早上。
二十二頭鬥牛每頭都是七百多公斤的身量,龐大的身軀散發着熱氣,各自在馴牛人的照料下,被拴在車站的木栅欄上。
行李房邊上,一群人正在燒着篝火。
田代好像很冷似的,把下巴埋在皮大衣裡,從人群那裡走了過來。
“津上先生。
”他一邊興高采烈地打着招呼,一邊走近津上。
“怎麼樣,夠氣派吧!” 他朝鬥牛那邊揚了揚下巴:“跟神戶、大阪那邊吃剩飯的牛,不在一個檔次啊!” 田代把寒暄放在一邊,雙手插在口袋裡,嘴上叼着香煙。
今天的田代,活脫脫一個自鳴得意的演出商。
“路上夠嗆吧?” “多虧包車,一路倒是輕輕松松地過來了。
隻是路途有些遠,讓人受不了。
這裡待一夜,那裡住一宿,今天是第五天了。
”田代說道,他的神情看上去并不像是吃不消的樣子。
接着,他馬上開始确認工作的事情。
“這些先不說,鬥牛遊行的事都安排周全了吧?” 按照計劃,鬥牛隊伍今早八點從三宮出發,在神戶市内轉一圈,然後回到西宮的宿舍。
明天從西宮前往大阪,在大阪市内轉一圈之後,再返回西宮。
津上十分擔心鬥牛們在火車上長時間颠簸之後,身體狀态是否适合遊行,但田代卻根本不以為意。
“這些家夥很久沒有運動了,讓它們走動走動反而更好。
” 他擡頭望了望天空,看了看天氣,然後瞅了一眼手表,說先去站長那裡打個招呼就回來。
接着,他像是一個視察部隊的長官似的,心滿意足地朝對面走去。
津上四處走動,跟那些在W市時關照過他的、相熟的飼主們寒暄打招呼。
這時,從W市一路跟車過來的報社記者N把他拉到一旁,說是有事情要告訴他。
“你看那邊。
” N說完,别有意味地朝車站最西邊的角落使了個眼色。
隻有那一處的木栅欄打開了,成了一個跟外部相通的出口。
有四五個男人正在那裡往卡車上裝貨。
仔細一看,田代也夾在那些人裡頭,正站在卡車旁邊指揮着。
“那些貨物全是田代那家夥運來的,說是牛飼料。
我們認為田代那家夥就是個十足的騙子。
” 根據N的說法,田代在W市肆無忌憚地将大量來路不明的蒲包裝上貨車,宣稱那些是牛飼料。
因為數量實在龐大,他覺得奇怪,便拆開了其中的一包。
一看,裡面裝着滿滿的幹松魚。
又打開了另外一包,發現裡面裝的是黑砂糖,融化了之後直往外流。
“什麼牛飼料,真是開玩笑!不知道其他還會跑出些什麼玩意兒來。
可是,不管怎樣,田代對報社而言是個重要的合作夥伴,所以對他的所作所為,我們都裝作沒看見。
不過,路過高松時,可真叫痛快啊!” N說,途中不巧遇上紀州海域發生地震,到高松時,連接貨車和渡船的鐵軌脫節了,八節車皮中有一半必須把鬥牛和貨物都先卸下來,裝到渡船上去。
等到了宇野之後,再重新裝到别的貨車上去。
當時,就連田代也慌了。
他在高松奔波了整整一天,到了夜裡,帶來五六個男人,把他的所謂飼料從貨車上卸下來,不知運到哪裡去了。
“所以,現在往卡車上裝的,應該是當時原封不動地跟着貨車一起運過來的另一半物資。
” N看起來非常氣憤,把田代說得一文不值。
對于津上而言,雖然這種事情并非意料之外,但現在親眼目睹之後,心中還是感到了不快。
津上走到卡車旁邊,拍了拍田代那件皮大衣的肩頭,他正背着身子站在那裡。
田代轉過身來,發現是津上之後,便噗嗤一聲笑道:“被你發現了?” “發現啦,你這不是大張旗鼓地幹得正歡快麼!” “這個,實在是……”田代含糊其辭地說着。
然後,他突然正色道:“其實,這都是岡部先生的貨物。
” 他這麼一說,津上發現卡車的車身上果然印着四個白色的漢字“阪神工業”,那正是岡部的公司。
田代說他無法拒絕。
不管怎樣,正常情況下無法調動的車皮,岡部出面之後,給弄來了八個,所以當岡部提出以捎上這批貨作為酬謝時,田代無法說不。
“哎呀,你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
今後還有事情要請他幫忙呢。
” “我可不想勞他大駕,那種人……” 津上依然是剛才那副不快的樣子。
“可是,津上先生,遺憾的是,今明兩天如果不借他一臂之力,事情可就不好辦了。
那就是牛飼料的問題。
”田代說道。
據說,在賽前兩三天,必須給牛吃大量的大米和小麥。
比賽當天,還必須給它們吃酒和雞蛋。
牛一共二十二頭,不論是大米小麥,還是酒,合起來都不是小數目。
田代原本打算在愛媛縣争取以申請特殊配給的方式解決牛的飼料問題,但無論怎麼努力,就是批不下來。
更不用說連老百姓的糧食配給都叫苦連天的兵庫縣、大阪府,即使提出申請,也是毫無希望。
如此一來,就隻剩下去央求岡部一條路了。
“如果去找他,也就是二十頭、三十頭牛吃上兩三天的飼料而已,對他來說不在話下。
” 即使在跟津上說話的時候,田代也不時對裝車工作指手畫腳,發号施令。
津上感到了一種不安,似乎不知不覺中,一根無形的繩索正在将自己層層束縛住似的。
覺察到這一點之後,在津上眼裡,田代一貫的厚顔無恥中,增加了一些事已至此、予取予求的張狂,令人十分不快。
但是,不管怎樣,牛飼料的問題不容忽視。
“那好,我去找岡部談談。
”津上說道。
津上離開那裡,回到了一行人聚集的地方。
他發現報社相關人員已經到齊,四周一片熱鬧。
攝影部記者跑來跑去,正在給鬥牛們拍照。
到了七點,鬥牛們的市内遊行啟程。
當鬥牛們的背上披上了華麗的錦緞時,田代出現了。
他不知何時把長褲換成了燈籠褲,脫去長大衣,穿上了齊腰的短外套,頭上戴着一頂鴨舌帽。
他今天跟在隊伍的後面,坐在卡車上,指揮遊行中的一切活動。
記者Y來到津上這裡,說一直在四處找他。
Y說,文字報道暫且不提,但照片如果再拖下去,隻怕會來不及交稿,所以想問津上能否讓遊行隊伍提前一個小時出發。
津上讓他去跟田代商量一下。
“今天的版面可不好辦呐!負責整理的那幫家夥準會叫苦連天。
”Y笑着說道。
“有了二·一大罷工和玺光尊事件這兩個超頭條新聞,還要把鬥牛大遊行給塞進去,加上特派記者的‘鬥牛随行記’也得見報啊!” “好啦,再堅持個兩三天,就當做沒看見吧。
”津上說道。
最近,許多重大新聞蜂擁而至,擠進原本就空間有限的版面。
其他報社都尤其關注二·一大罷工的消息,這兩三天的報道一直聚焦在這件事上。
但津上對此視若無睹,強行以鬥牛大會為中心編排版面。
Y看了一眼手表,說道:“啊!已經七點了麼!今天可真是累死了!”他點上一支煙,吐出一口白色的氣息和煙霧,然後一溜小跑往田代那邊去了。
不久,鬥牛隊伍的遊行提前開始了。
二十二頭鬥牛的前面都豎着印有各自名字的旗幟,左右各随一名馴牛人,彼此保持兩米左右的距離,從車站出發了。
在沿着車站栅欄的路上,看熱鬧的人群已經圍起了人牆。
津上目送着隊伍離開。
這時,跟抱着話筒、社旗的報社職員以及鬥牛的飼主們一起坐在最後一輛卡車上的田代,在卡車即将開動的那一瞬間,以一個花哨的動作從車上跳下後,直奔津上跑來,說是忘了一件大事。
“幫忙弄個十萬元左右,明天兩點之前給我就行。
” 他笑着說道,一副沒什麼大不了的樣子。
“馴牛人的日工資,原本是等大會結束後,貴社再支付給他們。
可這些家夥嚷嚷着要提前拿到手。
麻煩您嘞!” 津上覺得有些頭疼。
但是,鬥牛大會後天即将舉行,報社作為主辦方,不好說這點錢拿不出來。
津上正猶豫着該如何回答,田代對此毫不在意,故作沉吟片刻:“呃,要說的應該就這些了。
”随即,輕輕地把手一揚:“再見!”隻見他轉過身去,甩動着露在大衣領子外面的圍巾,壯實的身子微微前傾,朝卡車那邊跑去了。
津上獨自回到了大阪的報社裡。
當他正沿着樓梯往上走時,迎面下樓而來的值班記者告訴他,有人兩個小時之前就來社裡拜訪他,接着從口袋裡拿出了一張名片。
津上仔細一看,原來是東洋制藥公司總經理三浦吉之輔。
最近,報刊雜志自不用說,甚至從電車、公共汽車的車廂到街頭巷尾,都刊登了東洋制藥公司出品的“清涼”牌口香劑的廣告。
作為業界的新面孔,産品銷售一路飄紅。
津上當然與三浦素昧平生,但他那徹底走廣告路線的經營手段,常常在俱樂部成為話題。
“我告訴他,不知道您什麼時候回到社裡,他說要等到十二點整。
” 津上來到二樓會客室,隻見三浦一個人正坐在椅子上,膝上攤着一本《時代》之類的橫向排版雜志,正在用紅鉛筆勾勾畫畫。
他一看到津上,便立刻站了起來,口齒清晰地說道:“我是三浦。
”他是一個三十上下的青年,留着長長的鬓角,紅色的領帶打着一個松松的大結。
乍一看,有幾分扭捏作态的電影副導演的樣子,但他站起身時,有一種正面迎擊對手的氣魄,顯得十分幹脆利落。
“登門拜訪,實際上是有事相求。
怎麼樣?鬥牛大會的入場券,不能打八折全部讓給我們公司麼?” 三浦無意落座,就那麼站着,開門見山地跟津上說明了來
“我很忙,不是跟你一再說過了麼?” “過了年,這是第一次見面吧!别那麼一臉你來幹什麼的吓人樣子!我,究竟是你的什麼人?” “打住,又是這些話——我真的很累!” 津上的語氣十分嚴厲,毫無餘地。
他怄氣似的叼着煙,任由寒風吹散頭發。
咲子也是一臉蒼白,她擡頭從正面看着津上的臉。
兩個人像決鬥一般,面對面站在那裡。
津上發現了之後,便開口說道:“坐下吧。
”然後,自己先坐在了腳邊的椅子上。
咲子也并排坐了下來。
球場四周是一片冬日枯萎的田野,一望無際。
戰争期間,大阪神戶地區的主要軍工廠不約而同地疏散到阪神間的這塊平原地帶上來。
放眼望去,如今那些建築物不可思議地失去了重量感,如同紙屑一般四處散落在廣袤的田野上。
其中,有的像是遇難船隻,衆多的鐵架朝空中伸去,有的則在地基一角堆着小山般的廢鐵。
仔細一看,就會發現煙囪和電線杆多得可怕,雜亂無章。
電線像蜘蛛網一樣,縱橫交錯于平原之上。
不時有郊區電車一如兒童玩具般,搖搖晃晃地穿行在那些工廠、樹林、丘陵之間。
遙望西北方向,可以看見六甲山脈。
工業地帶的猥雜與冬日大自然的嚴酷混為一體,視野廣漠而荒涼。
而上方則是低垂的沉沉雲天。
咲子默默地眺望着這一片蒼涼的景象,心裡已經開始思量分别後自己的痛苦,尤其是今天又承受了津上的冷漠對待。
直到這一刻,她才覺察到,自己是為了乞求津上施舍一點愛情,好讓自己溫暖一些,才特意跑到這裡來的。
哪怕是謊言也好,如果津上能說幾句貼心的話,自己就會感到滿足了。
謊言也好,哪怕是殘酷的虛情假意也好!咲子凝望着這個坐在自己身邊,與自己内心的痛苦毫不相幹的男人的側臉,突然一股怒意又湧上了心頭:他連哄騙一下自己都不肯!這讓咲子用逼人還債似的冷漠口吻,心血來潮地提出了一件事,說是京都那邊的朋友邀請她參加仁和寺的茶會,她想和津上兩個人一起去。
可是,津上一副說什麼鬼話的表情,根本不加理睬。
“隻要十四日一天。
” “不好辦呐!” “下午也行,就半天。
” “不行。
鬥牛大會結束之前,我絕對走不開的。
” 接着,津上不悅地闆起臉來,說道:“總之,要我挂着‘此女情夫’的招牌,恬不知恥地跑到偏遠的仁和寺去,我絕對不幹。
” “看來談判破裂了。
” 咲子嘶啞地說道。
“明知道會被你一腳踢開,還跑來說這樣的話,我真是個傻子!” “沒有一腳踢開。
” “是麼?你覺得這不是一腳踢開麼?” 突然,咲子再也控制不了自己對這個冷酷的男人的滿腔怒火: “踢得再狠一點吧!我會從這兒咕噜咕噜滾下去的。
一邊滾一邊好好看看,你會用哪副尊容看着我。
” 之後,兩人便都不說話了。
激動的情緒褪去,該說的也已經都說了,咲子的心如同陰影籠罩下的水面,無可救藥的悲哀正徐徐蔓延開來。
在這種無可奈何的尴尬氣氛中,兩個人中必須有人先采取行動。
過了一會兒,津上說忽然想起來有急事要辦,便下到辦公室去了。
可是,大概過了五分鐘,他又匆匆忙忙地趕了回來,說是今天之内還有三四件事情必須辦完,一直到鬥牛大會召開,都是這種狀态。
“等大會結束之後,一起去紀州泡溫泉吧。
”他的語氣與方才不同,帶着幾分安撫的味道。
然後,他辯解似的說道:“沒一件事能省心,計劃好的總是突然出婁子。
”津上把場地中央畫了白圈的地方指給咲子看,說是那裡準備用竹栅欄圍起一個直徑為35米的競技場,但就連這麼點事也不能如期順利展開。
催促W市的鬥牛協會盡快派人前來擔任監工,結果人來了,竹子卻遲遲未到。
今天早上,竹子終于到了,關鍵的監工卻從昨天開始因為感冒卧床不起。
最近,各種雜事鋪天蓋地地朝津上砸來。
方才咲子到的時候,津上在辦公室打的那個電話,便是在交涉大會召開前一天,從中之島公園放焰火的事情。
這個事情之前已經得到批準了,不知道怎麼回事,後來又不行了。
據說這是戰後第一場焰火,加上火藥管制又有嚴格的規定,雖然大阪市也在盡力支持,但能否順利争取到批文,還不敢保證。
“可是,就放焰火這件事,我輕易不會放棄。
白天放上幾十串鞭炮,可能的話,晚上再放一些漂亮的焰火。
” 津上說道,他的焦慮如實地表現在臉上。
“那是很漂亮!大阪炸了個精光,在那黑漆漆的廢墟上,啪地放上幾朵‘菊花’,的确會很漂亮!” 咲子本想着再也不開口了,但還是忍不住蹦出了一句嘲諷。
她說完“菊花”之後,突然想到:這人莫不是想要放個鬥牛形狀的焰火吧!可是,當她看到津上那似乎真會考慮“鬥牛”焰火般的認真表情時,不由得心中一驚。
絢爛的焰火稍縱即逝,面對着焰火消失之後的茫茫黑夜,津上露出了那副隻有自己熟悉的表情——透着一股寒意,這一幕浮現在了咲子的眼前。
接着,津上說,現在在辦公室裡等着會面的,是印刷廠、搬運公司、殡葬館的人。
不管哪一家,都是在費用方面糾纏不清。
他們上門來商談,最終還是得找個地方,請他們喝上一杯才能消停。
據津上說,殡葬館将政府配給殡葬業者用的汽油挪給報社,還将開動宣傳車,為鬥牛大會造勢。
屆時,那些開到大阪和神戶街頭巷尾的宣傳車,也離不開這家殡葬館的協助。
“到時候,載着相聲演員、歌舞女郎和留聲機的宣傳車,和開往火葬場的靈柩車,都是從同一家公司的同一個車庫開出來的。
又沒有規定說這麼做不行——” 津上一臉嚴肅地說着這些事情。
咲子非常明白,津上因為工作疲憊不堪,十分焦灼。
可是,另一方面,她也看得出來,盡管津上嘴上各種不快,但其中不乏一種他特有的陶醉:置身于這個混亂的年代,各種雜事層層包圍下,難以逃脫,隻得奮力拼搏。
咲子跟來的時候大不相同,她渾身冰涼,心力交瘁,一個人站在西宮北口寒冷的站台上等候開往大阪的電車。
當她用圍巾嚴嚴實實地裹住頭,靠在車站的木栅欄上的時候,猛地想到,津上會不會就栽在這次鬥牛大會的事情上。
這個念頭不知從何而來,如同閃電般掠過咲子的腦海。
咲子不由得渾身發抖:“啊,他會失敗,他會失敗!”一種确定無疑的強烈預感向她襲來。
她懷着不知究竟是摯愛還是詛咒的心情,回想起了剛才分手時津上那蕭瑟的背影。
離鬥牛大會隻剩下十天了。
《大阪新晚報》開始在第一版面、第二版面大量刊載關于鬥牛大會的報道。
如果是大報紙,不會如此輕易地勻出版面,用于宣傳自家舉辦的事業。
而這一點恰好是小型報紙的便利之處。
隻要沒有重大新聞,《大阪新晚報》便接連刊載鬥牛大會的宣傳文稿。
社論的刊頭用上了牛頭圖案,熱門連載漫畫中,鬥牛也登場了。
“津上那家夥開始辦牛報了。
”——終于,B報社一些說話刻薄的人對津上的議論也多次傳入了他的耳朵,但津上和尾本社長都裝作沒聽見,決心要把“牛報”一直辦到大會舉行那一天。
報紙剛剛宣布了有獎征集鬥牛大會會歌的結果,接着又發布了給二十二頭上場的鬥牛征集名字的公告。
就在同一天,有個年輕記者提議說,雖然有些誇張,但是否可以考慮追加預測冠軍牛的投票。
“行!幹吧!”津上立即采納了。
這種時候,津上總是嘴裡叼着香煙,眼神乍一看像是放空了似的,但轉眼間,幾乎不假思索地迅速将是否采納的意見大聲抛給對方。
津上的這種态度,讓人覺得與其說他頭腦清醒,不如說他有些古怪。
離大會召開的時間臨近,朝他蜂擁而至的雜事越來越多,他也随之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越來越幹勁十足。
另一方面,由年輕記者T帶頭,在報紙之外開展的廣告宣傳也開展得相當花哨。
在梅田、難波、上六等交通樞紐以及地鐵車站的各個要處都張貼了大型海報,上面畫着兩頭正頂角對峙的鬥牛,吸引路過的群衆。
各線郊區電車、公交車的車廂也一一挂上了同款圖案的小張海報。
而“鬥牛大會會歌”在心齋橋的一家劇場裡舉行了公開發布會之後,每天由宣傳車開着喇叭在臨時棚屋區的街頭巷尾不斷播放。
這種宣傳車在大阪有三輛,神戶有兩輛,每輛車上都載着歌舞劇團的龍套女演員們,連日出動。
這些事情所耗的費用遠遠超過了預算,加上建造競技場和牛舍的開銷,對大阪新晚報來說,是個相當沉重的負擔。
會計首先叫苦連天,極力控制出差費、宴會費和雜費的支出,并且宣布停止工資預支。
以前,為了緩解職員們零花錢短缺的問題,報社曾經半公開地認可工資預支。
現在就連每個月十五日支付的夜間加班費,也推遲到月底發放。
當夜間加班費延期支付的通知張貼在公告闆上時,會計部長狠狠地警告了津上一句: “津上,鬥牛大會要是再超支,可就難辦了!十五日發的夜班費,社裡可是相當多人都指望着呐!” 離大會召開還剩三天的時候,津上接到了田代發來的電報:“明晨六時鬥牛抵達西宮。
”二十二頭鬥牛的牛舍已經在西宮車站前的廢墟上建好,飼主、馴牛人等一百多号相關人員的食宿也都各自安排在了西宮市内躲過轟炸的旅館、飯店中。
當天晚上,尾本和津上在梅田新道一家尾本經常光顧的酒吧一起喝威士忌。
“首先,不管怎樣,鬥牛要一頭不少地全都運過來了。
” 兩人都是一副松了口氣的表情。
“沒錯,要是貨車途中有個閃失,事情可就砸了。
話說,這回可真是花了血本了。
” 尾本的話裡流露出幾分不滿,但津上假裝沒聽見,并未搭腔。
“如今做事業,花銷是預算的五倍據說是常事。
鬥牛大會花到三倍,還算好吧。
” “應該不會再有大筆開銷了吧?” “可能沒了吧。
就算有,也總能想到辦法。
” “你是個純粹的新聞記者,所以才會這麼說。
十萬二十萬的,可不是那麼輕易能動用的。
” “萬一有什麼閃失,社長,你不是财主一個麼?”挖苦的話差點脫口而出。
津上忍住之後,反而語氣平靜地說道:“社長,五天後,一百萬的新鈔票就滾滾而來了。
” 按照一天三萬名觀衆計算,大會舉辦的三天期間,預計大概将有十萬人的觀衆入場。
競技場邊上的近場座五十元的票五千張,中場前排四十元的票兩萬張,剩下五萬七千張三十元的票是中場後排以及外場座。
票價總計三百三十萬元,扣除一百萬的開銷,純利潤是二百三十萬元。
即便和田代對半分,也能到手一百多萬。
這是津上的如意算盤。
本來報社内外的人都認為,對社長尾本大而化之、自由任意的經營方針進行約束的是津上,但不知何時,兩個人的位置颠倒過來了。
對此最為清楚的,莫過于他們倆自己。
津上清楚地看穿了尾本看似慢慢悠悠、大大咧咧的做派下,隐藏着精明細緻的算計與謹小慎微。
而尾本則憑借他多年積累的眼力,帶着一絲不安,窺見到這個聰明通透的年輕記者一絲不苟、頑固挑剔的外表下,隐藏着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癡人執念般的迷醉。
次日一早,津上搭乘第一班國營電車前往三宮車站。
運送鬥牛的貨車比田代預計的時間提前了兩個小時,淩晨四點已經抵達。
一行人已經下車,待在車站一角。
這是一個落霜如雪、寒氣逼人的早上。
二十二頭鬥牛每頭都是七百多公斤的身量,龐大的身軀散發着熱氣,各自在馴牛人的照料下,被拴在車站的木栅欄上。
行李房邊上,一群人正在燒着篝火。
田代好像很冷似的,把下巴埋在皮大衣裡,從人群那裡走了過來。
“津上先生。
”他一邊興高采烈地打着招呼,一邊走近津上。
“怎麼樣,夠氣派吧!” 他朝鬥牛那邊揚了揚下巴:“跟神戶、大阪那邊吃剩飯的牛,不在一個檔次啊!” 田代把寒暄放在一邊,雙手插在口袋裡,嘴上叼着香煙。
今天的田代,活脫脫一個自鳴得意的演出商。
“路上夠嗆吧?” “多虧包車,一路倒是輕輕松松地過來了。
隻是路途有些遠,讓人受不了。
這裡待一夜,那裡住一宿,今天是第五天了。
”田代說道,他的神情看上去并不像是吃不消的樣子。
接着,他馬上開始确認工作的事情。
“這些先不說,鬥牛遊行的事都安排周全了吧?” 按照計劃,鬥牛隊伍今早八點從三宮出發,在神戶市内轉一圈,然後回到西宮的宿舍。
明天從西宮前往大阪,在大阪市内轉一圈之後,再返回西宮。
津上十分擔心鬥牛們在火車上長時間颠簸之後,身體狀态是否适合遊行,但田代卻根本不以為意。
“這些家夥很久沒有運動了,讓它們走動走動反而更好。
” 他擡頭望了望天空,看了看天氣,然後瞅了一眼手表,說先去站長那裡打個招呼就回來。
接着,他像是一個視察部隊的長官似的,心滿意足地朝對面走去。
津上四處走動,跟那些在W市時關照過他的、相熟的飼主們寒暄打招呼。
這時,從W市一路跟車過來的報社記者N把他拉到一旁,說是有事情要告訴他。
“你看那邊。
” N說完,别有意味地朝車站最西邊的角落使了個眼色。
隻有那一處的木栅欄打開了,成了一個跟外部相通的出口。
有四五個男人正在那裡往卡車上裝貨。
仔細一看,田代也夾在那些人裡頭,正站在卡車旁邊指揮着。
“那些貨物全是田代那家夥運來的,說是牛飼料。
我們認為田代那家夥就是個十足的騙子。
” 根據N的說法,田代在W市肆無忌憚地将大量來路不明的蒲包裝上貨車,宣稱那些是牛飼料。
因為數量實在龐大,他覺得奇怪,便拆開了其中的一包。
一看,裡面裝着滿滿的幹松魚。
又打開了另外一包,發現裡面裝的是黑砂糖,融化了之後直往外流。
“什麼牛飼料,真是開玩笑!不知道其他還會跑出些什麼玩意兒來。
可是,不管怎樣,田代對報社而言是個重要的合作夥伴,所以對他的所作所為,我們都裝作沒看見。
不過,路過高松時,可真叫痛快啊!” N說,途中不巧遇上紀州海域發生地震,到高松時,連接貨車和渡船的鐵軌脫節了,八節車皮中有一半必須把鬥牛和貨物都先卸下來,裝到渡船上去。
等到了宇野之後,再重新裝到别的貨車上去。
當時,就連田代也慌了。
他在高松奔波了整整一天,到了夜裡,帶來五六個男人,把他的所謂飼料從貨車上卸下來,不知運到哪裡去了。
“所以,現在往卡車上裝的,應該是當時原封不動地跟着貨車一起運過來的另一半物資。
” N看起來非常氣憤,把田代說得一文不值。
對于津上而言,雖然這種事情并非意料之外,但現在親眼目睹之後,心中還是感到了不快。
津上走到卡車旁邊,拍了拍田代那件皮大衣的肩頭,他正背着身子站在那裡。
田代轉過身來,發現是津上之後,便噗嗤一聲笑道:“被你發現了?” “發現啦,你這不是大張旗鼓地幹得正歡快麼!” “這個,實在是……”田代含糊其辭地說着。
然後,他突然正色道:“其實,這都是岡部先生的貨物。
” 他這麼一說,津上發現卡車的車身上果然印着四個白色的漢字“阪神工業”,那正是岡部的公司。
田代說他無法拒絕。
不管怎樣,正常情況下無法調動的車皮,岡部出面之後,給弄來了八個,所以當岡部提出以捎上這批貨作為酬謝時,田代無法說不。
“哎呀,你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
今後還有事情要請他幫忙呢。
” “我可不想勞他大駕,那種人……” 津上依然是剛才那副不快的樣子。
“可是,津上先生,遺憾的是,今明兩天如果不借他一臂之力,事情可就不好辦了。
那就是牛飼料的問題。
”田代說道。
據說,在賽前兩三天,必須給牛吃大量的大米和小麥。
比賽當天,還必須給它們吃酒和雞蛋。
牛一共二十二頭,不論是大米小麥,還是酒,合起來都不是小數目。
田代原本打算在愛媛縣争取以申請特殊配給的方式解決牛的飼料問題,但無論怎麼努力,就是批不下來。
更不用說連老百姓的糧食配給都叫苦連天的兵庫縣、大阪府,即使提出申請,也是毫無希望。
如此一來,就隻剩下去央求岡部一條路了。
“如果去找他,也就是二十頭、三十頭牛吃上兩三天的飼料而已,對他來說不在話下。
” 即使在跟津上說話的時候,田代也不時對裝車工作指手畫腳,發号施令。
津上感到了一種不安,似乎不知不覺中,一根無形的繩索正在将自己層層束縛住似的。
覺察到這一點之後,在津上眼裡,田代一貫的厚顔無恥中,增加了一些事已至此、予取予求的張狂,令人十分不快。
但是,不管怎樣,牛飼料的問題不容忽視。
“那好,我去找岡部談談。
”津上說道。
津上離開那裡,回到了一行人聚集的地方。
他發現報社相關人員已經到齊,四周一片熱鬧。
攝影部記者跑來跑去,正在給鬥牛們拍照。
到了七點,鬥牛們的市内遊行啟程。
當鬥牛們的背上披上了華麗的錦緞時,田代出現了。
他不知何時把長褲換成了燈籠褲,脫去長大衣,穿上了齊腰的短外套,頭上戴着一頂鴨舌帽。
他今天跟在隊伍的後面,坐在卡車上,指揮遊行中的一切活動。
記者Y來到津上這裡,說一直在四處找他。
Y說,文字報道暫且不提,但照片如果再拖下去,隻怕會來不及交稿,所以想問津上能否讓遊行隊伍提前一個小時出發。
津上讓他去跟田代商量一下。
“今天的版面可不好辦呐!負責整理的那幫家夥準會叫苦連天。
”Y笑着說道。
“有了二·一大罷工和玺光尊事件這兩個超頭條新聞,還要把鬥牛大遊行給塞進去,加上特派記者的‘鬥牛随行記’也得見報啊!” “好啦,再堅持個兩三天,就當做沒看見吧。
”津上說道。
最近,許多重大新聞蜂擁而至,擠進原本就空間有限的版面。
其他報社都尤其關注二·一大罷工的消息,這兩三天的報道一直聚焦在這件事上。
但津上對此視若無睹,強行以鬥牛大會為中心編排版面。
Y看了一眼手表,說道:“啊!已經七點了麼!今天可真是累死了!”他點上一支煙,吐出一口白色的氣息和煙霧,然後一溜小跑往田代那邊去了。
不久,鬥牛隊伍的遊行提前開始了。
二十二頭鬥牛的前面都豎着印有各自名字的旗幟,左右各随一名馴牛人,彼此保持兩米左右的距離,從車站出發了。
在沿着車站栅欄的路上,看熱鬧的人群已經圍起了人牆。
津上目送着隊伍離開。
這時,跟抱着話筒、社旗的報社職員以及鬥牛的飼主們一起坐在最後一輛卡車上的田代,在卡車即将開動的那一瞬間,以一個花哨的動作從車上跳下後,直奔津上跑來,說是忘了一件大事。
“幫忙弄個十萬元左右,明天兩點之前給我就行。
” 他笑着說道,一副沒什麼大不了的樣子。
“馴牛人的日工資,原本是等大會結束後,貴社再支付給他們。
可這些家夥嚷嚷着要提前拿到手。
麻煩您嘞!” 津上覺得有些頭疼。
但是,鬥牛大會後天即将舉行,報社作為主辦方,不好說這點錢拿不出來。
津上正猶豫着該如何回答,田代對此毫不在意,故作沉吟片刻:“呃,要說的應該就這些了。
”随即,輕輕地把手一揚:“再見!”隻見他轉過身去,甩動着露在大衣領子外面的圍巾,壯實的身子微微前傾,朝卡車那邊跑去了。
津上獨自回到了大阪的報社裡。
當他正沿着樓梯往上走時,迎面下樓而來的值班記者告訴他,有人兩個小時之前就來社裡拜訪他,接着從口袋裡拿出了一張名片。
津上仔細一看,原來是東洋制藥公司總經理三浦吉之輔。
最近,報刊雜志自不用說,甚至從電車、公共汽車的車廂到街頭巷尾,都刊登了東洋制藥公司出品的“清涼”牌口香劑的廣告。
作為業界的新面孔,産品銷售一路飄紅。
津上當然與三浦素昧平生,但他那徹底走廣告路線的經營手段,常常在俱樂部成為話題。
“我告訴他,不知道您什麼時候回到社裡,他說要等到十二點整。
” 津上來到二樓會客室,隻見三浦一個人正坐在椅子上,膝上攤着一本《時代》之類的橫向排版雜志,正在用紅鉛筆勾勾畫畫。
他一看到津上,便立刻站了起來,口齒清晰地說道:“我是三浦。
”他是一個三十上下的青年,留着長長的鬓角,紅色的領帶打着一個松松的大結。
乍一看,有幾分扭捏作态的電影副導演的樣子,但他站起身時,有一種正面迎擊對手的氣魄,顯得十分幹脆利落。
“登門拜訪,實際上是有事相求。
怎麼樣?鬥牛大會的入場券,不能打八折全部讓給我們公司麼?” 三浦無意落座,就那麼站着,開門見山地跟津上說明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