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顯形理念篇 第2章 有可能都到月球上去

關燈
變化的臨界點。

    我始終認為我們如魚得水。

    當然,一如世間所有夫妻,有幾個實質性懸而未決的問題,也曾為此發生口角。

    具體說來,要不要小孩對我們是最大的懸案。

    但在必須做最後決定階段到來之前,還有一段過渡時間。

    除去這個問題(好比一時束之高閣的議題),我們基本過的是健全的婚姻生活。

    無論精神上還是肉體上都配合默契。

    直到最後的最後我都大體深信不疑。

     何以會樂觀到這個程度呢?或者莫如說何以愚蠢到這個地步呢?我的視野中肯定有類似天生盲點那樣的東西。

    我總好像在看漏什麼。

    而那個什麼又總是至關重要的事。

     早上送妻上班,之後悶頭畫畫,畫一上午。

    午飯後在附近散步,順便購物。

    傍晚準備晚飯。

    每周兩三次去附近體育俱樂部遊泳池遊泳。

    妻下班回來,做好飯端上桌。

    一起喝啤酒或葡萄酒。

    “今天加班,飯在公司附近适當吃吃。

    ”——若有這樣的電話,就一個人對着餐桌簡單對付一頓。

    為期六年的婚姻生活,大體如此日複一日。

    這麼着,我這方面也沒什麼不滿。

     建築事務所工作忙,她時常加班。

    我一個人吃飯的次數逐漸多了起來。

    回家已近深夜時分的時候也是有的。

    “近來工作增加了。

    ”妻解釋說,“一個同事突然離職,必須由我填空。

    ”但事務所總是不肯進新人。

    深夜回家的她常常筋疲力盡,淋浴完就直接睡了過去。

    做·愛次數因此減少了許多。

    工作處理不完,休息日也偶爾去公司。

    對她的這種解釋,我當然照單全收。

    沒有任何必須懷疑的理由。

     但是,或許并沒有什麼加班。

    我獨自在家吃飯過程中,說不定她正在哪裡的賓館床上同新戀人歡度唯獨兩人的甜蜜時光。

     相對說來,妻屬于社交型性格。

    看上去老老實實,但腦袋瓜轉得快,機靈,在某種程度上需要社交場面。

    而那種社交場面基本是我所無法提供的。

    因此,柚每每同要好的女性朋友們在哪裡吃飯(她有很多朋友),或者下班後和同事們去喝酒(她比我酒量大)。

    對于柚這樣單獨行動一人樂在其中,我不曾抱怨過。

    可能反倒鼓勵過她。

     細想之下,妹妹和我的關系也大同小異。

    我向來懶得外出,放學回來總是單獨悶在房間裡看看畫畫。

    相比之下,妹妹是社交型性格,好說好動。

    所以在日常生活上我們兩人的興趣和行動一緻的時候似乎沒有多少。

    但我們充分理解對方,尊重各自的禀性。

    作為那個年代的兄妹,我們或許是很罕見的,卻也認認真真說過很多話。

    二樓有晾衣台,無論夏天冬天兩人都上到那裡說話,百說不厭。

    我們尤其喜歡說離奇的事情。

    不時交換滑稽事例,笑得前仰後合。

     倒也不是說因此之故,但我本身對于同妻的這種關聯性确實有心安理得的地方。

    我把婚姻生活中自己的職責——作為沉默寡言的輔助性夥伴的職責——視為自然、自明之物接受下來。

    可是柚有可能不是這樣。

    對她來說,同我的婚姻生活未必沒有某種意猶未盡的東西。

    畢竟妻同妹妹是截然不同的人格和存在。

    而且,自不待言,我已不再是十幾歲的少年。

     星移鬥轉,進入五月的時候,日複一日沒完沒了地開車到底讓我感到疲憊。

    握着方向盤無休無止地反複思考同一問題也讓我厭煩起來。

    質疑無一不是重複,回答永遠是零。

    由于持續坐在駕駛位不動的關系,腰也開始痛了。

    “标緻”205本來是大衆車型,座席也并非多麼優質,懸架也眼看着疲憊不堪。

    況且,由于長時間持續注視路面的反光,眼睛深處也開始慢性作痛。

    回想起來,已經至少一個半月幾乎沒得休息,就好像被什麼追趕似的一味奔跑不止。

     我在宮城縣和岩手縣分界線附近的山中發現一處土裡土氣的小小的溫泉療養所。

    決定在此中斷行車。

    那是位于深澗盡頭的無名溫泉,有供當地人療養用的可以久住的旅館。

    收費也便宜。

    還可以在共用廚房自己做簡單的飯菜。

    我在那裡盡情泡溫泉,盡興睡大覺。

    消除開車的疲勞,歪在榻榻米上看書。

    書也看膩了,就從包裡取出素描簿畫畫。

    生出想畫畫的心情也是時隔許久的事了。

    最初畫院子裡的花草樹木,其次畫旅館院子裡養的兔們。

    雖是簡簡單單的鉛筆素描,但大家看了都很佩服。

    還應邀為周圍人畫了面部速寫——一起住的人,在旅館做工的人,僅僅從我面前走過的人,不可能再次相會的人。

    如果有人喜歡,就把畫的畫送其本人。

     我想我差不多該返回東京了。

    長此以往,哪裡也抵達不了。

    再說我還想畫畫。

    不是畫别人委托的肖像畫,也不是簡單的素描,而是想久違地好好沉下心來畫之于自己本身的畫。

    能否順利無由得知,但反正隻能邁出第一步。

     我打算就勢開着“标緻”縱貫東北地區返回東京。

    不料在國道六号線的磐城市(7)前頭,車壽終正寝了。

    燃油管有了裂紋,引擎根本發動不了。

    迄今幾乎從未檢修過。

    沒檢修亦無怨言。

    唯一幸運的是,車動不了的地方碰巧是有熱心修理工的車庫附近。

    那位修理工說,在這裡很難弄到老型号“标緻”零件,郵寄又花時間。

    何況,就算能修,其他部位也怕很快就出問題。

    風扇皮帶也危險了,刹車片也幾乎磨損到了極限。

    懸架也吱呀作響。

    “不說壞話,最好就地安樂死!”路上朝夕相伴的一個半月,儀表顯示行車距離近十二萬公裡——這樣向“标緻”告别固然有些凄涼,但也隻能把它留下來了。

    你是替我斷氣了,我想。

     (7)位于福島縣南部的城市,是福島縣内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核心城市。

     作為幫我處理車的謝禮,我把帳篷、睡袋和野營用品贈給了那位修理工,最後畫完“标緻”205的素描,我扛起一個運動包,乘常磐線返回東京。

    從車站給雨田政彥打電話,簡單講了現在的處境和緣由:婚姻生活受挫,外出旅行一段時間,返回東京了。

    眼下無家可歸。

    問他有沒有能讓我住下的地方。

     “既然那樣,倒是有正合适的房子。

    ”他說,“是我父親一直獨自住的房子,但父親住進伊豆高原一家護理機構,已經空了一段時間。

    家具和生活用品一應俱全,什麼也不用準備。

    作為場所雖然不便,但電話還能用。

    如果這樣可以,就住些日子如何?” 求之不得,我說。

    的确求之不得! 如此這般,我在新的場所的新的生活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