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夜 東家
關燈
小
中
大
肚子居然就不痛了,很神奇吧!”
之後,他們就把那棵櫃樹視為神木百般尊敬。
雖然那棵櫃樹很厲害,但因為肚子痛而創造了傳說的三郎老爹也超猛的。
“原來天底下真的有那幺神奇的事。
” 我咬着午餐的特大飯團(美樹姐做的)說。
雖然我不太相信櫃樹作祟這種事,但肚子痛的當事人此刻正坐在我旁邊喝茶,我也隻能相信。
這是那天我們在西山打枝,在半山腰午休時聽到的故事。
“南山目前還有神木級的櫃樹。
”清一哥補充道,“你之後也有機會去南山,到時候别忘了拜一下樹頭。
” “好。
” 我點了點頭。
阿鋸在一棵四十年樹齡的桧樹樹根處用力嗅着什幺。
“想要砍大樹時,真的會感覺不對勁,想起來心裡就有點毛毛的哪。
” “有什幺好怕的。
”躺在斜坡上的與喜說,“隻要禮數周到,該砍的時候還是得砍,如果感覺怪怪的,就幹脆避開。
” “與喜,你也曾經砍倒不少大樹,沒有遇過像三郎老爹那種事嗎?”我問與喜。
與喜用手指揉了揉鼻頭說:“沒遇過啊,隻有一次不舒服哪。
” “隻是中暑而已。
”清一哥苦笑着說明,“那次是盛夏季節,我們分頭割雜草,午休時,與喜遲遲沒有出現。
我去找他,才發現他滿臉通紅地倒在草叢裡。
” “我不知道自己中暑了。
”與喜坐了起來,摸着回到他身旁的阿鋸的頭,“當時,電視和報紙不像現在經常宣傳如何防止中暑。
我在樹林裡拼命割草,突然覺得天旋地轉,地震?腦袋裡才閃過這個念頭,就失去了意識。
醒來時隻看到一片藍天,原來我暈倒了。
” “是清一哥救了你嗎?” “沒有,那時候清一還沒來呢!我坐了起來,心想是怎幺回事啊,就抽了一支煙,讓心情平靜下來。
” “這怎幺行?”我驚訝地說。
“是啊,的确不行,”與喜點了點頭,“結果,才抽了一口,又開始天旋地轉,再度倒在草叢裡。
當我再次醒來時,發現清一正急着把煙蒂引燃的火苗踩熄。
” “這個人就會惹麻煩!”清一哥歎着氣,“我明明一再叮咛,在山上抽煙時要特别小心,差一點就引發小火災了。
那次之後,我們這一組在山上時就全面禁煙了。
” “話說回來,你這個人也太無情了。
”與喜顯得很不滿,“我都已經暈倒在地上了,你竟然不看我一眼,先跑去滅火。
雖說着火了,但隻是草尖燒焦了一點而已。
照理說,應該先關心從小一起長大的夥伴:‘你怎幺樣?沒事吧?’” “我是為了防止火勢延燒到你身上,你不感謝我,居然還抱怨。
” 無論性格和想法,與喜和清一哥都天差地遠。
如果要用一個詞形容與喜,那就是“亂來”,他從來沒辦法好好待在一個地方。
比方說,收工後回到家裡,與喜在玄關磨斧頭,我在旁邊的廚房幫忙美樹姐做晚餐,這樣的畫面是不是很和諧?但是,當轉過頭準備叫與喜吃飯時,才發現他已經不見人影。
他常常這樣偷溜出家門,開着小貨車去鎮上喝酒。
美樹姐每次都氣得發抖,繁奶奶對着神桌或祖先牌位拼命拜,我則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至于與喜那家夥,每次都在三更半夜,得意揚揚地請代駕者開着小貨車載他回來。
偶爾也會發生代駕者隻送了小貨車回來,人卻不見的情況。
一問之下,才知道“你先生中途跳下車了”。
美樹姐的怒火達到頂點,幾乎一整晚都沒合眼,繁奶奶也很受不了地仰天感歎:“俺真希望一覺睡到永遠,再也不要醒來。
”至于我,隻好出門去找與喜。
與喜在中途跳車,照理說,我們也隻能在家等到天亮,但與喜通常都會在家附近的神去河畔睡覺。
至于為什幺要睡在河邊,我就不知道這位醉鬼在想什幺了。
美樹姐怒氣沖沖地說: “車子到家前逃走,是這幺不想看到人家嗎?” 美樹姐的怒氣足以讓神去山增高三十厘米,但據我的推測,“應該是相反的情況,他覺得快到家了,放心了,膽子就大了,所以才會跳車”。
總之,與喜躺在被露水沾濕的河邊草叢中,以岩石為枕,鼾聲如雷。
夏天時,等于在喂蚊子;冬天的話,正常人早就凍死了,但與喜本來就不是正常人,所以一臉幸福地睡得很香甜。
但在夜色中,不得不背着與喜回家的我就慘了。
不知道為什幺,每次這樣的夜晚,就有很多星星在天上眨眼,似乎在守護沉睡的與喜。
與喜向來不在意他人眼光,也不把家庭放在心上,但清一哥是個做事很有分寸的人。
他是東家,雖然年紀很輕,但在村子裡一直是領導者的角色,中村林業株式會社的經營也很順利。
佑子姐和山太充分信賴清一哥,清一哥去名古屋辦事時,佑子姐和山太總是揮着手,目送清一哥的小貨車遠去。
如果換成是與喜,美樹姐一定會懷疑“真的是去出差嗎?是不是去玩女人呢哪”。
清一哥在山上吃的便當,也是佑子姐精心制作的,配色動人、營養均衡,看得讓人口水直流。
清一哥很少在我們面前提到家人,但仍可以感受到他很重視家庭。
在山上工作的空當,他經常會撿起圓滾滾的橡實,磨得光滑透亮,或是采一些木通的果實帶回家。
看到地上有雉雞的漂亮羽毛時,他也會開心地撿起來,插在工作服屁股後方的口袋裡,八成準備帶回去給山太或佑子姐。
我不禁想象着他們一家三口欣賞着漂亮的羽毛,平靜互訴一天發生的事,把牙簽插進橡實,做成陀螺給山太玩的情景。
太溫馨了。
清一哥的家庭和與喜家不一樣,有一種甯靜和平的氣氛。
雖然兩人在各方面都南轅北轍,但與喜和清一哥的感情很好,搞不好能成為神去村七大奇事之一。
在山上工作時,我曾經好幾次目睹他們不用開口,彼此合作得天衣無縫的景象。
與喜爬上桧樹打枝時,隻要稍微偏一下頭,樹下的清一哥就會立刻把繩子丢上去。
看到他們的舉動,我才注意到“這棵樹的樹枝的确長到旁邊那棵桧樹上了,如果不用繩子支撐後再打枝,旁邊那棵樹的樹枝便會因為這棵樹樹枝的重量而折斷”。
午餐時間吃便當時,與喜經常偷襲清一哥的菜。
清一哥通常都不吭聲,繼續低頭吃飯,與喜把搶來的菜當成自己的,吃得順理成章。
但是,如果那天便當的配菜是炸雞塊(清一哥的最愛)時,情況就不同了。
清一哥會用便當盒的蓋子擋住與喜的攻勢,但與喜還是能伺機搶走雞塊(與喜的動作異常敏捷)。
搶走之後,他單手拿着自己的飯團,迅速逃離清一哥身旁(雞塊已經塞進嘴裡)。
清一哥每次都懊惱地撿起地上的杉葉丢他,三郎老爹總是忍不住罵他
雖然那棵櫃樹很厲害,但因為肚子痛而創造了傳說的三郎老爹也超猛的。
“原來天底下真的有那幺神奇的事。
” 我咬着午餐的特大飯團(美樹姐做的)說。
雖然我不太相信櫃樹作祟這種事,但肚子痛的當事人此刻正坐在我旁邊喝茶,我也隻能相信。
這是那天我們在西山打枝,在半山腰午休時聽到的故事。
“南山目前還有神木級的櫃樹。
”清一哥補充道,“你之後也有機會去南山,到時候别忘了拜一下樹頭。
” “好。
” 我點了點頭。
阿鋸在一棵四十年樹齡的桧樹樹根處用力嗅着什幺。
“想要砍大樹時,真的會感覺不對勁,想起來心裡就有點毛毛的哪。
” “有什幺好怕的。
”躺在斜坡上的與喜說,“隻要禮數周到,該砍的時候還是得砍,如果感覺怪怪的,就幹脆避開。
” “與喜,你也曾經砍倒不少大樹,沒有遇過像三郎老爹那種事嗎?”我問與喜。
與喜用手指揉了揉鼻頭說:“沒遇過啊,隻有一次不舒服哪。
” “隻是中暑而已。
”清一哥苦笑着說明,“那次是盛夏季節,我們分頭割雜草,午休時,與喜遲遲沒有出現。
我去找他,才發現他滿臉通紅地倒在草叢裡。
” “我不知道自己中暑了。
”與喜坐了起來,摸着回到他身旁的阿鋸的頭,“當時,電視和報紙不像現在經常宣傳如何防止中暑。
我在樹林裡拼命割草,突然覺得天旋地轉,地震?腦袋裡才閃過這個念頭,就失去了意識。
醒來時隻看到一片藍天,原來我暈倒了。
” “是清一哥救了你嗎?” “沒有,那時候清一還沒來呢!我坐了起來,心想是怎幺回事啊,就抽了一支煙,讓心情平靜下來。
” “這怎幺行?”我驚訝地說。
“是啊,的确不行,”與喜點了點頭,“結果,才抽了一口,又開始天旋地轉,再度倒在草叢裡。
當我再次醒來時,發現清一正急着把煙蒂引燃的火苗踩熄。
” “這個人就會惹麻煩!”清一哥歎着氣,“我明明一再叮咛,在山上抽煙時要特别小心,差一點就引發小火災了。
那次之後,我們這一組在山上時就全面禁煙了。
” “話說回來,你這個人也太無情了。
”與喜顯得很不滿,“我都已經暈倒在地上了,你竟然不看我一眼,先跑去滅火。
雖說着火了,但隻是草尖燒焦了一點而已。
照理說,應該先關心從小一起長大的夥伴:‘你怎幺樣?沒事吧?’” “我是為了防止火勢延燒到你身上,你不感謝我,居然還抱怨。
” 無論性格和想法,與喜和清一哥都天差地遠。
如果要用一個詞形容與喜,那就是“亂來”,他從來沒辦法好好待在一個地方。
比方說,收工後回到家裡,與喜在玄關磨斧頭,我在旁邊的廚房幫忙美樹姐做晚餐,這樣的畫面是不是很和諧?但是,當轉過頭準備叫與喜吃飯時,才發現他已經不見人影。
他常常這樣偷溜出家門,開着小貨車去鎮上喝酒。
美樹姐每次都氣得發抖,繁奶奶對着神桌或祖先牌位拼命拜,我則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至于與喜那家夥,每次都在三更半夜,得意揚揚地請代駕者開着小貨車載他回來。
偶爾也會發生代駕者隻送了小貨車回來,人卻不見的情況。
一問之下,才知道“你先生中途跳下車了”。
美樹姐的怒火達到頂點,幾乎一整晚都沒合眼,繁奶奶也很受不了地仰天感歎:“俺真希望一覺睡到永遠,再也不要醒來。
”至于我,隻好出門去找與喜。
與喜在中途跳車,照理說,我們也隻能在家等到天亮,但與喜通常都會在家附近的神去河畔睡覺。
至于為什幺要睡在河邊,我就不知道這位醉鬼在想什幺了。
美樹姐怒氣沖沖地說: “車子到家前逃走,是這幺不想看到人家嗎?” 美樹姐的怒氣足以讓神去山增高三十厘米,但據我的推測,“應該是相反的情況,他覺得快到家了,放心了,膽子就大了,所以才會跳車”。
總之,與喜躺在被露水沾濕的河邊草叢中,以岩石為枕,鼾聲如雷。
夏天時,等于在喂蚊子;冬天的話,正常人早就凍死了,但與喜本來就不是正常人,所以一臉幸福地睡得很香甜。
但在夜色中,不得不背着與喜回家的我就慘了。
不知道為什幺,每次這樣的夜晚,就有很多星星在天上眨眼,似乎在守護沉睡的與喜。
與喜向來不在意他人眼光,也不把家庭放在心上,但清一哥是個做事很有分寸的人。
他是東家,雖然年紀很輕,但在村子裡一直是領導者的角色,中村林業株式會社的經營也很順利。
佑子姐和山太充分信賴清一哥,清一哥去名古屋辦事時,佑子姐和山太總是揮着手,目送清一哥的小貨車遠去。
如果換成是與喜,美樹姐一定會懷疑“真的是去出差嗎?是不是去玩女人呢哪”。
清一哥在山上吃的便當,也是佑子姐精心制作的,配色動人、營養均衡,看得讓人口水直流。
清一哥很少在我們面前提到家人,但仍可以感受到他很重視家庭。
在山上工作的空當,他經常會撿起圓滾滾的橡實,磨得光滑透亮,或是采一些木通的果實帶回家。
看到地上有雉雞的漂亮羽毛時,他也會開心地撿起來,插在工作服屁股後方的口袋裡,八成準備帶回去給山太或佑子姐。
我不禁想象着他們一家三口欣賞着漂亮的羽毛,平靜互訴一天發生的事,把牙簽插進橡實,做成陀螺給山太玩的情景。
太溫馨了。
清一哥的家庭和與喜家不一樣,有一種甯靜和平的氣氛。
雖然兩人在各方面都南轅北轍,但與喜和清一哥的感情很好,搞不好能成為神去村七大奇事之一。
在山上工作時,我曾經好幾次目睹他們不用開口,彼此合作得天衣無縫的景象。
與喜爬上桧樹打枝時,隻要稍微偏一下頭,樹下的清一哥就會立刻把繩子丢上去。
看到他們的舉動,我才注意到“這棵樹的樹枝的确長到旁邊那棵桧樹上了,如果不用繩子支撐後再打枝,旁邊那棵樹的樹枝便會因為這棵樹樹枝的重量而折斷”。
午餐時間吃便當時,與喜經常偷襲清一哥的菜。
清一哥通常都不吭聲,繼續低頭吃飯,與喜把搶來的菜當成自己的,吃得順理成章。
但是,如果那天便當的配菜是炸雞塊(清一哥的最愛)時,情況就不同了。
清一哥會用便當盒的蓋子擋住與喜的攻勢,但與喜還是能伺機搶走雞塊(與喜的動作異常敏捷)。
搶走之後,他單手拿着自己的飯團,迅速逃離清一哥身旁(雞塊已經塞進嘴裡)。
清一哥每次都懊惱地撿起地上的杉葉丢他,三郎老爹總是忍不住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