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翠池之路
關燈
小
中
大
”古阿霞指着貧瘠的石堆縫,冒出了一片綠意,綴着小白花。
十月的籁箫花期已盡,花朵樸淡,枯了卻眷戀在花萼上,不掉落。
古阿霞完成了登山目的之一,找到在日治時期名列花魁的尼泊爾籁箫。
這也是素芳姨的植物名字。
花真的不大,一群人把頭磕成一圈,卯足了勁地看,真得逼出佛心,才能贊歎美麗。
審美就是這樣,把籁箫的七層輪狀花瓣看久了,也看出樸情,尤其襯托在狂風惡地更顯得她的婉約,或孤拔。
“這麼一眯眯的花,是長出來給螞蟻看爽的。
”趙坤說。
“我剛剛有看到,可是,我都沒有發現耶。
”小墨汁說得令人摸不着頭緒,她自嘲沒有“雜草專家”阿霞姐姐厲害。
古阿霞笑了,她不是雜草專家,隻是出自她邦查的野菜美學,能在毫無線頭的雜草叢看出端倪,何況在一大片碎石中看出籁箫。
真正的高山植物專家素芳姨指出,籁箫是《詩經》中“呦呦鹿鳴,食野之蘋”的“蘋”,非常秀氣,幹燥花可以泡茶,有菊花香韻。
趙坤說古書寫錯了,水鹿大軍不吃籁箫,隻會搶尿喝。
衆人大笑。
古阿霞卻覺得惡心十足,她細細摘了籁箫花,細細看了,細細順出了花瓣,也要帕吉魯幫忙摘,拿回摩裡沙卡泡茶,一盅茶湯,一方桌子,聽霧氣在檐下凝落的水聲,偶爾的火塘炭爆,回憶這段登山。
忽然間,古阿霞又發出驚呼,衆人望了去,永遠記得有朵夢中才能看到的世界之花在此刻綻開了。
逆着濁水溪來的西部氣流霧氣,與沿着木瓜溪支流巴托蘭溪湧入的東部流霧,在奇萊群山彙合,扭曲旋舞,千年來這兩股百萬噸水氣的聚合模仿了一朵龐大的複瓣白花盛開,無時無刻不改變花容。
大家在霧花綻放的瞬間,精神來了,因為風勢轉強,直吹得打哆嗦。
在棱線上,小墨汁從背包拿出來保暖的衣服,不小心竟給風搶走了,所有人看着那件紅外套飛行了幾公尺後,消失在滾滾大霧。
這強風是暗示,七小時後,一個突然轉向的台風将從花蓮外海擦身而過。
古阿霞得注意陡坡的碎石,一不小心會讓她成為滾地棒球,由叢生的台灣刺柏接着,或漏接後掉入百公尺的峭壁。
兩者她都不想要。
小墨汁比想象中來得堅強,沒有吭一聲,或許她知道堅強是給自己,也是給别人最大的幫助。
卡羅樓斷崖沒有架設确保繩索,得手腳并用,繞過房子大的岩塊,或與宣洩而下的碎石打仗。
漸漸地,古阿霞專注地“爬”山,手腳并用地爬過了險峰,她注意呼吸,隻注意眼前2公尺的範圍,暫時忘卻了煩惱──菊港山莊的仇恨、存款簿數字、素芳姨的聖母峰募款永遠沒着落等。
然後,她回頭看那段險峰的來時路,總算了解素芳姨能夠二十幾年來愛上登山的心情了。
身為向導的素芳姨,在休息時聽台風廣播,眉頭深鎖。
他們離上個天池山莊有一天的腳程,離下個避難的成功堡山屋也是,現在困在以死亡聞名的“黑色奇萊”。
多年來有無數的登山客在這條海拔3000公尺的棱線喪命。
最著名的是一九七二年,六位清華大學生攀登奇萊北峰,為了避台風,做出了錯誤決定,在暴風雨中趕路回合歡山松雪樓,造成五人在路途中一個個失溫死亡。
素芳姨每每想到這件事,心中充滿難過與不舍的,除了五個青春生命的逝去,也加深社會對登山冒險的不解,質疑年輕人沒事不讀書幹嗎登山,出事了,又浪費社會成本去救難。
素芳姨研究過那次山難的報告。
六個年輕人輕忽了大自然,應該找個避難處,不是橫越台風。
台風襲台,通常由東北處登陸,永遠庇佑這個島的是中央山脈,她把所有的狂風威力減半;山友躲在山南坳處,避台風,比冒雨趕回山屋更安全。
不過,這群年輕人撤退過程展現了情誼,他們不是要求同伴放下自己,先去求救,就是彼此扶持前行,直到死亡分開他們。
這件事過後,“黑色奇萊”成了攀登奇萊山的死亡副标題。
攀登過數次奇萊連峰的素芳姨,發現黑色奇萊一點也不黑,是台灣杉與冷杉蒼綠的山脈,是明信片上風景照的翻版,大自然從來不是為人類而設立,人類卻會因為疏忽它,而有所怨念。
古阿霞同意下降到南側山坳避難,帕吉魯與小墨汁也附議。
到達時,他們找不到平坦空地紮營。
台灣杉的樹根爬在岩塊,樹下密生的箭竹打來。
趙坤的帳篷破了,擋不了雨。
不太會搭帳的獵人布魯瓦,眼見它被風吹到樹上還不慌張。
這下子,素芳姨得做最壞的打算,大家脫光衣服擠一起,男女分開,裸體躲進防水塑膠套可以借彼此體溫取暖,度過台風夜。
古阿霞面有難色,小墨汁馬上反對,說:“會被臭男生看到。
” “誰想看你這塊洗衣闆。
”趙坤反駁。
“就是你偷看我尿尿,還大笑,你說有沒有啊!”小墨汁趁勢進攻。
“那是不小心的。
”趙坤解釋,幾天前在屯鹿池草坡,起了濃霧,小墨汁在遠處小便,不料一陣風把霧都吹幹淨了,山頭出現了她蹲在地上尿尿的背影,還蹲着橫行找位置躲。
趙坤見着,笑岔了,現在說出來也笑得像是被加入鹽巴的汽水降乩了,讓古阿霞與素芳姨臉色一沉。
“這附近有個美齡山莊,可以去住,不過有點路途,”素芳姨說,“這間山莊是七彩湖到南湖大山之間,唯一的五星級山莊。
” 聽到有豪華的山莊避風,大家套上雨衣出發。
他們爬上棱線時,狂風吹,臉肉成了被擀開的面皮,鼻子倒了,眼皮張不開,腳擡得起卻放不下,雨衣着魔般亂叫。
小墨汁哭了,說想回家。
古阿霞把背包交給帕吉魯,決定背人走。
她的背忽然輕了,誤以為小墨汁被風吹走了,急着回頭瞧,是布魯瓦把人塞進了他的原住民背籠。
背籠的紀錄曾裝下王武塔山最重的百斤山豬都沒問題。
半小時後,風雨稍歇,在四百年的鐵杉下,一個長橢圓的鐵皮屋出現在衆人的頭燈前。
落隊的古阿霞靠在冷杉下快陷入失溫,走不動,血都涼了,眼前有座鐵皮屋都沒多大吸引力。
一路用“隻剩下100公尺”蒙騙她鼓起勇氣攻下假山頭或到達營地的素芳姨,怎麼樣都動不了古阿霞。
“撒泡尿,讓自己熱起來。
”素芳姨說。
古阿霞朦胧中,感到雙腿熱起來,自己也撒起來,流下的熱尿使麻痹的肌肉有了知覺。
這時候,她才驚覺第一泡的熱尿是素芳姨跨坐在她腿上拉的,讓腿蘇醒了,古阿霞站了起來,走了百公尺,屁股被帕吉魯托上了離地1公尺的旅館大門。
這旅館是架高的日本建築,高得不像話,也沒有階梯。
換上幹淨衣服,喝完一鋼杯的熱姜茶,古阿霞有了體力,拿出臉盆與汽化爐煮晚餐。
汽化爐不是積碳,就是有點摔壞,煤油出汽量小。
晚餐延後了,古阿霞有了閑暇觀察旅館:橢圓腹腔的空間、環狀肋骨、對坐鋁椅,還有彌漫油漬的鋁皮牆,怎麼說都是未來主題式的鲸魚旅館,從強化玻璃看去的窗景是海中甯靜般狂搖的冷杉與箭竹,好安靜呀! “鬼終于跟了上來,走得很可憐。
”小墨汁趴在窗口喊,她從棱線就喊有幾隻鬼跟來。
沒有人相信。
鬼都被台風吹回墳裡,哪有空出來喝西北風。
古阿霞從窗口看去,黑暗中,十個亮着獨眼頭燈的影子飄來,跌的跌,撞的撞,哪是鬼,隻有人生父母養的孩子才會過得這麼慘。
大家趕快開門,把外頭穿着墨綠色小飛俠雨衣的士兵一個個拉進山莊。
這些是特種兵訓練,他們從三十幾公裡外的谷關營區搭乘在越戰成名的UH-1H直升機,丢包到中央山脈各山頭,給少量糧食,從事野戰求生訓練,自力更生,最後走回營區。
他們的特訓被台風打亂了,習慣在寒流也洗冷水澡的身體泡了兩小時的高山風雨,再也無法咬牙撐下去了,牙齒格格打戰。
為首的班長脫掉鋼盔,用發紫的嘴唇說是來山上“散步”,看到素芳姨等人走前頭,才跟上來避風雨。
素芳姨說,這裡很空,一起來住。
這下,士兵們脫掉雨衣,換掉吸飽雨水的草綠服,坐在鋼盔上,展開了雨天取火術:有人拿出叢林野戰刀,切下膠制的鞋後跟當火種;有人拿出森永牛奶糖的防潮蠟紙助燃。
太冷了,要他們生火,搞得比發明火還難,冷得抖動的手失控,着火的火柴,對不到該死的火種。
小墨汁大笑起來,古阿霞也是。
古阿霞從這邊的爐火借火給士兵們。
這些大男孩回報的方式,就是表現煮飯秀,他們拿出身上所有的塑膠制品燃燒,野戰靴後跟、原子筆與空塑膠罐,把M1美式鋼盔的内膠盔拿出來燒,用俗稱深水炸彈的高壓鍋煮飯,隻為了早點填飽肚子。
對他們而言,剛從台風中艱困活下來,這種餘悸足夠燒掉他們的物資,換一頓餐。
對古阿霞而言,士兵把事情搞得太魔幻,弄出了七彩光芒的臭塑膠火焰,把旅館搞成毒氣室。
煙太臭太濃,有人打開大門跑出去,有人淚流,有人迷路踢翻了高壓鍋。
古阿霞趕緊把鍋子扶正,并且戴上六二式防毒面具防毒煙,她沒用過這種東西,終于知道戴上了蒼蠅拍與黏鼠闆的滋味了。
飯好了,高壓鍋的排氣笛也停了。
一位士兵用盡力氣扭開鍋蓋,國共内戰又開打了,砰地,發出巨響,米飯射出去,飛出去的蓋子把鋁闆屋頂撞凹了,大家的耳鳴在十分鐘内塞下了五隻蟬聲。
驚魂甫定,古阿霞檢查鍋蓋,是先前有人撞翻了高壓鍋,米粒堵住了排氣笛。
士兵們真是失望又絕望,他們剛參加完二十一天走完500公裡的長行軍訓練,青春的靈肉在苦難中差點分家,緊接着被丢進中央山脈受訓,現在還挺能做的是學落湯雞,把射到哪都是的半熟米粒,一顆顆啄起來吃。
古阿霞能安慰這些士兵的,就是煮個餐。
她重上火,放水放米,慢慢等水沸騰。
士兵們把上千顆的硬米撿完時,水滾了,飯也熟了,他們不敢相信這麼快煮熟,高山氣壓低,水不到攝氏90度便沸騰,再大的本事也不可能讓水翻幾個筋鬥就讓米滾熟了。
拿了鋼杯舀來吃,都熟了,果真本事天大。
“如果你在廚房幹活幾年,發明的奇迹多到可以讓客人每天來吃,”古阿霞說,“這些米已經煮過了。
” 班長不解地問:“我看見你掏出來的米是生的,倒入鍋沙沙響。
” 古阿霞說,在登山之前,她把米糧都先煮熟了,然後倒在幹淨的桌上,勻開來,用扇子扇涼,幹掉的飯會還原成米,總之像是黏在袖口或領子的飯在幾天後幹成半透明狀。
這些幹燥飯如果用點熱水煮,不需要太多火候,馬上變成飯。
她在摩裡沙卡林場待了些時日,那地方海拔高,要縮短野炊時間,說什麼也沒有比幹燥飯更方便。
士兵們吃到熟飯,大受感動,配着鲔魚
十月的籁箫花期已盡,花朵樸淡,枯了卻眷戀在花萼上,不掉落。
古阿霞完成了登山目的之一,找到在日治時期名列花魁的尼泊爾籁箫。
這也是素芳姨的植物名字。
花真的不大,一群人把頭磕成一圈,卯足了勁地看,真得逼出佛心,才能贊歎美麗。
審美就是這樣,把籁箫的七層輪狀花瓣看久了,也看出樸情,尤其襯托在狂風惡地更顯得她的婉約,或孤拔。
“這麼一眯眯的花,是長出來給螞蟻看爽的。
”趙坤說。
“我剛剛有看到,可是,我都沒有發現耶。
”小墨汁說得令人摸不着頭緒,她自嘲沒有“雜草專家”阿霞姐姐厲害。
古阿霞笑了,她不是雜草專家,隻是出自她邦查的野菜美學,能在毫無線頭的雜草叢看出端倪,何況在一大片碎石中看出籁箫。
真正的高山植物專家素芳姨指出,籁箫是《詩經》中“呦呦鹿鳴,食野之蘋”的“蘋”,非常秀氣,幹燥花可以泡茶,有菊花香韻。
趙坤說古書寫錯了,水鹿大軍不吃籁箫,隻會搶尿喝。
衆人大笑。
古阿霞卻覺得惡心十足,她細細摘了籁箫花,細細看了,細細順出了花瓣,也要帕吉魯幫忙摘,拿回摩裡沙卡泡茶,一盅茶湯,一方桌子,聽霧氣在檐下凝落的水聲,偶爾的火塘炭爆,回憶這段登山。
忽然間,古阿霞又發出驚呼,衆人望了去,永遠記得有朵夢中才能看到的世界之花在此刻綻開了。
逆着濁水溪來的西部氣流霧氣,與沿着木瓜溪支流巴托蘭溪湧入的東部流霧,在奇萊群山彙合,扭曲旋舞,千年來這兩股百萬噸水氣的聚合模仿了一朵龐大的複瓣白花盛開,無時無刻不改變花容。
大家在霧花綻放的瞬間,精神來了,因為風勢轉強,直吹得打哆嗦。
在棱線上,小墨汁從背包拿出來保暖的衣服,不小心竟給風搶走了,所有人看着那件紅外套飛行了幾公尺後,消失在滾滾大霧。
這強風是暗示,七小時後,一個突然轉向的台風将從花蓮外海擦身而過。
古阿霞得注意陡坡的碎石,一不小心會讓她成為滾地棒球,由叢生的台灣刺柏接着,或漏接後掉入百公尺的峭壁。
兩者她都不想要。
小墨汁比想象中來得堅強,沒有吭一聲,或許她知道堅強是給自己,也是給别人最大的幫助。
卡羅樓斷崖沒有架設确保繩索,得手腳并用,繞過房子大的岩塊,或與宣洩而下的碎石打仗。
漸漸地,古阿霞專注地“爬”山,手腳并用地爬過了險峰,她注意呼吸,隻注意眼前2公尺的範圍,暫時忘卻了煩惱──菊港山莊的仇恨、存款簿數字、素芳姨的聖母峰募款永遠沒着落等。
然後,她回頭看那段險峰的來時路,總算了解素芳姨能夠二十幾年來愛上登山的心情了。
身為向導的素芳姨,在休息時聽台風廣播,眉頭深鎖。
他們離上個天池山莊有一天的腳程,離下個避難的成功堡山屋也是,現在困在以死亡聞名的“黑色奇萊”。
多年來有無數的登山客在這條海拔3000公尺的棱線喪命。
最著名的是一九七二年,六位清華大學生攀登奇萊北峰,為了避台風,做出了錯誤決定,在暴風雨中趕路回合歡山松雪樓,造成五人在路途中一個個失溫死亡。
素芳姨每每想到這件事,心中充滿難過與不舍的,除了五個青春生命的逝去,也加深社會對登山冒險的不解,質疑年輕人沒事不讀書幹嗎登山,出事了,又浪費社會成本去救難。
素芳姨研究過那次山難的報告。
六個年輕人輕忽了大自然,應該找個避難處,不是橫越台風。
台風襲台,通常由東北處登陸,永遠庇佑這個島的是中央山脈,她把所有的狂風威力減半;山友躲在山南坳處,避台風,比冒雨趕回山屋更安全。
不過,這群年輕人撤退過程展現了情誼,他們不是要求同伴放下自己,先去求救,就是彼此扶持前行,直到死亡分開他們。
這件事過後,“黑色奇萊”成了攀登奇萊山的死亡副标題。
攀登過數次奇萊連峰的素芳姨,發現黑色奇萊一點也不黑,是台灣杉與冷杉蒼綠的山脈,是明信片上風景照的翻版,大自然從來不是為人類而設立,人類卻會因為疏忽它,而有所怨念。
古阿霞同意下降到南側山坳避難,帕吉魯與小墨汁也附議。
到達時,他們找不到平坦空地紮營。
台灣杉的樹根爬在岩塊,樹下密生的箭竹打來。
趙坤的帳篷破了,擋不了雨。
不太會搭帳的獵人布魯瓦,眼見它被風吹到樹上還不慌張。
這下子,素芳姨得做最壞的打算,大家脫光衣服擠一起,男女分開,裸體躲進防水塑膠套可以借彼此體溫取暖,度過台風夜。
古阿霞面有難色,小墨汁馬上反對,說:“會被臭男生看到。
” “誰想看你這塊洗衣闆。
”趙坤反駁。
“就是你偷看我尿尿,還大笑,你說有沒有啊!”小墨汁趁勢進攻。
“那是不小心的。
”趙坤解釋,幾天前在屯鹿池草坡,起了濃霧,小墨汁在遠處小便,不料一陣風把霧都吹幹淨了,山頭出現了她蹲在地上尿尿的背影,還蹲着橫行找位置躲。
趙坤見着,笑岔了,現在說出來也笑得像是被加入鹽巴的汽水降乩了,讓古阿霞與素芳姨臉色一沉。
“這附近有個美齡山莊,可以去住,不過有點路途,”素芳姨說,“這間山莊是七彩湖到南湖大山之間,唯一的五星級山莊。
” 聽到有豪華的山莊避風,大家套上雨衣出發。
他們爬上棱線時,狂風吹,臉肉成了被擀開的面皮,鼻子倒了,眼皮張不開,腳擡得起卻放不下,雨衣着魔般亂叫。
小墨汁哭了,說想回家。
古阿霞把背包交給帕吉魯,決定背人走。
她的背忽然輕了,誤以為小墨汁被風吹走了,急着回頭瞧,是布魯瓦把人塞進了他的原住民背籠。
背籠的紀錄曾裝下王武塔山最重的百斤山豬都沒問題。
半小時後,風雨稍歇,在四百年的鐵杉下,一個長橢圓的鐵皮屋出現在衆人的頭燈前。
落隊的古阿霞靠在冷杉下快陷入失溫,走不動,血都涼了,眼前有座鐵皮屋都沒多大吸引力。
一路用“隻剩下100公尺”蒙騙她鼓起勇氣攻下假山頭或到達營地的素芳姨,怎麼樣都動不了古阿霞。
“撒泡尿,讓自己熱起來。
”素芳姨說。
古阿霞朦胧中,感到雙腿熱起來,自己也撒起來,流下的熱尿使麻痹的肌肉有了知覺。
這時候,她才驚覺第一泡的熱尿是素芳姨跨坐在她腿上拉的,讓腿蘇醒了,古阿霞站了起來,走了百公尺,屁股被帕吉魯托上了離地1公尺的旅館大門。
這旅館是架高的日本建築,高得不像話,也沒有階梯。
換上幹淨衣服,喝完一鋼杯的熱姜茶,古阿霞有了體力,拿出臉盆與汽化爐煮晚餐。
汽化爐不是積碳,就是有點摔壞,煤油出汽量小。
晚餐延後了,古阿霞有了閑暇觀察旅館:橢圓腹腔的空間、環狀肋骨、對坐鋁椅,還有彌漫油漬的鋁皮牆,怎麼說都是未來主題式的鲸魚旅館,從強化玻璃看去的窗景是海中甯靜般狂搖的冷杉與箭竹,好安靜呀! “鬼終于跟了上來,走得很可憐。
”小墨汁趴在窗口喊,她從棱線就喊有幾隻鬼跟來。
沒有人相信。
鬼都被台風吹回墳裡,哪有空出來喝西北風。
古阿霞從窗口看去,黑暗中,十個亮着獨眼頭燈的影子飄來,跌的跌,撞的撞,哪是鬼,隻有人生父母養的孩子才會過得這麼慘。
大家趕快開門,把外頭穿着墨綠色小飛俠雨衣的士兵一個個拉進山莊。
這些是特種兵訓練,他們從三十幾公裡外的谷關營區搭乘在越戰成名的UH-1H直升機,丢包到中央山脈各山頭,給少量糧食,從事野戰求生訓練,自力更生,最後走回營區。
他們的特訓被台風打亂了,習慣在寒流也洗冷水澡的身體泡了兩小時的高山風雨,再也無法咬牙撐下去了,牙齒格格打戰。
為首的班長脫掉鋼盔,用發紫的嘴唇說是來山上“散步”,看到素芳姨等人走前頭,才跟上來避風雨。
素芳姨說,這裡很空,一起來住。
這下,士兵們脫掉雨衣,換掉吸飽雨水的草綠服,坐在鋼盔上,展開了雨天取火術:有人拿出叢林野戰刀,切下膠制的鞋後跟當火種;有人拿出森永牛奶糖的防潮蠟紙助燃。
太冷了,要他們生火,搞得比發明火還難,冷得抖動的手失控,着火的火柴,對不到該死的火種。
小墨汁大笑起來,古阿霞也是。
古阿霞從這邊的爐火借火給士兵們。
這些大男孩回報的方式,就是表現煮飯秀,他們拿出身上所有的塑膠制品燃燒,野戰靴後跟、原子筆與空塑膠罐,把M1美式鋼盔的内膠盔拿出來燒,用俗稱深水炸彈的高壓鍋煮飯,隻為了早點填飽肚子。
對他們而言,剛從台風中艱困活下來,這種餘悸足夠燒掉他們的物資,換一頓餐。
對古阿霞而言,士兵把事情搞得太魔幻,弄出了七彩光芒的臭塑膠火焰,把旅館搞成毒氣室。
煙太臭太濃,有人打開大門跑出去,有人淚流,有人迷路踢翻了高壓鍋。
古阿霞趕緊把鍋子扶正,并且戴上六二式防毒面具防毒煙,她沒用過這種東西,終于知道戴上了蒼蠅拍與黏鼠闆的滋味了。
飯好了,高壓鍋的排氣笛也停了。
一位士兵用盡力氣扭開鍋蓋,國共内戰又開打了,砰地,發出巨響,米飯射出去,飛出去的蓋子把鋁闆屋頂撞凹了,大家的耳鳴在十分鐘内塞下了五隻蟬聲。
驚魂甫定,古阿霞檢查鍋蓋,是先前有人撞翻了高壓鍋,米粒堵住了排氣笛。
士兵們真是失望又絕望,他們剛參加完二十一天走完500公裡的長行軍訓練,青春的靈肉在苦難中差點分家,緊接着被丢進中央山脈受訓,現在還挺能做的是學落湯雞,把射到哪都是的半熟米粒,一顆顆啄起來吃。
古阿霞能安慰這些士兵的,就是煮個餐。
她重上火,放水放米,慢慢等水沸騰。
士兵們把上千顆的硬米撿完時,水滾了,飯也熟了,他們不敢相信這麼快煮熟,高山氣壓低,水不到攝氏90度便沸騰,再大的本事也不可能讓水翻幾個筋鬥就讓米滾熟了。
拿了鋼杯舀來吃,都熟了,果真本事天大。
“如果你在廚房幹活幾年,發明的奇迹多到可以讓客人每天來吃,”古阿霞說,“這些米已經煮過了。
” 班長不解地問:“我看見你掏出來的米是生的,倒入鍋沙沙響。
” 古阿霞說,在登山之前,她把米糧都先煮熟了,然後倒在幹淨的桌上,勻開來,用扇子扇涼,幹掉的飯會還原成米,總之像是黏在袖口或領子的飯在幾天後幹成半透明狀。
這些幹燥飯如果用點熱水煮,不需要太多火候,馬上變成飯。
她在摩裡沙卡林場待了些時日,那地方海拔高,要縮短野炊時間,說什麼也沒有比幹燥飯更方便。
士兵們吃到熟飯,大受感動,配着鲔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