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慈善家喝了難喝咖啡

關燈
天色蒙蒙,雨絲霏霏。

    流籠升起,滑輪沿着鋼索發出聲響,穿過霧氣裡成千上萬的小雨點,流籠外挂着的腳踏車濕了。

    當流籠抵達大觀村入口的發送平台而晃動時,古阿霞輕輕歎息,終于回到闊别兩個月的村落。

     古阿霞沒帶回大消息,沒人迎接,沒有驚訝,隻帶回四百多本書與五千多元捐款。

    她卻發現山莊充滿迎賓氣氛,吐花苞的杜鵑花盆擺在門口,屋檐破風闆上挂着在日據時代才有的年慶祝福的注連繩花圈,火塘的木渣都剔幹淨了,連馬莊主接電話時都禮貌萬分地說:“您好,有什麼需要服務的?” 一個伐木工從海拔2600公尺處,說:“送兩打酒到七星崗伐木站,還有一鍋燒酒雞,還有……” “三年後送到。

    ” “鬼打牆也不用這麼久。

    ” “等你死就送到了。

    ”馬莊主沒好氣地挂電話,抱怨工人的肚子永遠有個垃圾桶。

     電話不久又響起,馬莊主無意牽拖,示意剛入門的古阿霞接手。

    古阿霞拿起話筒才喂的響應,對方激動得大喊:“阿霞、阿霞,你回來了,你們環島載了一堆書回來。

    ” 是山下的“歐匹将”打來的,古阿霞每次通話由她接手,卻第一次聽到她激動說話。

    “歐匹将”是對電話總機大姊的稱呼,OP(operator)是英文,“将”是大姊的日文稱呼。

    伐木林場的電信是采密閉系統的磁石電話,兩方通話得透過接線生。

    話務中心設有負責轉接全山區二?五座手搖電話機的總機,電話線深入大部分伐木站、機關車房、醫療室。

    某方通話前先搖電話遊戲杆,發出訊息,使機房電話交換機的吊牌震動,再由歐匹将透過轉換機的插孔連接。

    這意謂通話内容易遭監聽,什麼好壞消息都逃不過她的順風耳。

     機房也有話務服務,每當環島的古阿霞在外得變更行程,或請山莊寄錢急用,是透過歐匹将打内線轉達。

    古阿霞倒是很訝異她掌握實時行蹤,剛到山莊就來電,便說:“你神通廣大,怎麼知道那堆書是募到的?” “我哪有能耐?是從總機房看到你們回來。

    ”歐匹将繼續說,“你們那麼慢回來,肯定有發生什麼故事,不過千萬别跟我說,不然我會大嘴巴。

    ” “除了募到四百多本書,還有五千多元。

    ”古阿霞照實說,連在旁的馬莊主也露出不可置信的面孔。

     有十幾秒,歐匹将跌入不可思議的喜悅之情而安靜,才說:“佛祖保佑,我還有個好消息跟你說,有幾個從日本來的人,對你要蓋學校很有興趣。

    這是蔡明台的留言,他現在在台北接那幾個日本人來花蓮。

    ” “日本人?” “聽說是慈善家,你得好好把握機會。

    ” “那我該怎樣做?” “照平常心做事,就當我沒說過,懂嗎?” 古阿霞挂上電話,有聽沒懂,把話傳給帕吉魯。

    帕吉魯累得躺在客廳榻榻米看着梁柱,輕輕點頭。

    平日沉默的馬莊主問起話來,好奇古阿霞的環島行程,卻在緊要關頭打住,要她晚上聚會時再說。

    到了晚上,得到消息的工人到菊港山莊恭喜。

    他們圍緊火塘,一邊被瞌睡蟲鑽腦,一邊聽古阿霞不停地描述旅程,猛打哈欠暗示不要講了。

    看不下去的馬海說這是偉大冒險,對她說,“從來不曉得人可以創造這麼多的奇迹,”然後轉頭對工人說,“與這麼多的哈唏①。

    ” “我們需要慶祝奇迹與哈唏,大家把好康的②拿出來。

    ”一個伐木工大喊,用米酒把自己,也把大家灌醒了,現場一小時後變成非洲動物園。

    有兩個喝茫的人演起這趟奇迹之旅,一個自稱古阿霞,一個自稱啞巴,然後一個演倒下後扶不起的腳踏車,另一個倒下去演睡死的狗。

    古阿霞這才驚覺終于回到山莊了。

     又回到往昔生活的古阿霞,每日整理“販仔間”③的伐木工寮。

    工寮在菊港山莊旁,三十人的雙排靠牆通鋪,供單身伐木工人暫居,這使她對山莊的印象是“一座載滿鬼魂的木殼船”。

    鬼魂是白天上山工作、傍晚回山莊娛樂的伐木工,日隐夜出的習性。

    工人上工後,古阿霞忙着掃地、除塵與洗刷浴室。

    山莊設有整條伐木動線中最大的浴室,免費提供住宿的伐木工,村人則收費。

    不少伐木工沖着這點,乘最晚班的碰碰車來這,隔日乘早班車上山。

     她記得剛上山看到工人換洗的衣物時快吓昏,又濕又髒,誤以為是抹布,還以為又回到花蓮市的後巷洗鹹菜幹。

    成堆的浴巾與付費洗衣,讓她傷足腦筋,卻慶幸有王佩芬分擔工作。

    王佩芬老是用大姊的口吻指揮,隻有馬莊主經過時才裝小姐。

     古阿霞不在乎王佩芬裝大姊或小姐,隻感謝她花時間教導訣竅:浴巾得與衣褲分開洗,不然越洗越髒;衣褲過個水後曬幹也行,伐木工不在乎幹淨,隻在意臭味。

    古阿霞在山下沒用過脫水機,卻在山上第一次見到驚人的洗衣機,衣物得用大籃子吊到二樓再丢進大鐵桶,拉下開關用水力轉盤帶動清洗。

    滾筒又胖又圓,倒出衣服得轉動大直徑的鐵轉盤。

    王佩芬說:“這是混凝土攪拌筒,十年前留下的,我真想把酒鬼都放進去洗。

    ” 菊港山莊還有個大怪獸──發電機,位在地下室。

    那不算地下室,山莊采日式木屋,架高通風。

    南方的露台是後來搭蓋,卻位在大斜坡,以吊腳屋蓋,發電機安置在地闆下與斜坡的空間,從木梯走到充滿刺鼻煙氣的機房燒柴。

    這繁瑣又惹人嫌的工作,沒人愛,得随時觀察煙囪排煙的濃淡,随時補充燃料。

     山莊隻供電到晚間九點,其餘是蠟燭與汽化燈的天下。

    蒸汽發電機從下午五點就生火啟動,在晚間七點半追加木柴。

    這期間的機房冒着火焰與滾燙煙氣,必須戴上全罩眼鏡幹活,喘氣時用潛水呼吸管吸幾口外頭的新鮮空氣。

    她第二次走進發電機室,出了點意外,手燙傷,在四分之一坪不到的空間瞎忙,拉到某根鐵棒子,機房瞬間回蕩尖銳的汽笛。

    她吓壞了,匆忙逃出,一路忙着尖叫,沖進客廳時卻看見大家唱着洪第七的流行曲《離别的月台票》:“無情夜車做伊來開出去,害阮看無伊。

    ”④ “車掌,車子開動了嗎?”一位伐木工說。

     “鍋爐要爆炸了,你們沒聽見嗎?”古阿霞大吼,手仍顫抖,而且頭上還戴着青蛙眼的飛行眼鏡。

     “是呀!趁鍋爐爆炸前,我們要趕快逃難,可是站台在哪?”另一位伐木工說。

     “你們到底在說什麼鬼話?” “沒錯,喝醉後才能講人話。

    ”一位伐木工忍俊不禁,拿起酒瓶,“來,我為我喝酒的節制感到無比驕傲。

    ” “一群死酒鬼。

    ”古阿霞回房間坐在床緣。

    她又累又髒,斷裂的指甲黑麻麻的,衣服硬邦邦,頭發随時掉出小屑物。

    她摘掉飛行鏡,花上一段時間歎氣,還好帕吉魯環島回來後又連忙上山工作,沒撞見她的醜态。

    她忽然吓一跳,觑見房内多個影子,頓時羞怯,因為早有人在那一直觀察自己的糗态。

    古阿霞不多想,知道那是素芳姨。

     “他們沒說錯,那是個火車頭。

    ”素芳姨說。

     “什麼?你說是火車頭,我搞不清楚。

    ”古阿霞情緒才平穩,發現又被拉入莫名的狀況。

     “發電機本身就是火車,藏在山莊下。

    ” “底下是個車庫?” “算是吧!不過那台火車停下去後沒再開了。

    當初是山上有幾輛運材的蒸汽火車頭,後來改成瓦斯車⑤,蒸汽車淘汰了。

    山莊買下其中一台,停在下頭,平日燒柴當發電機。

    你是誤觸了鳴笛,他們才唱歌。

    ” “所以,他們不是沖着我來。

    ” “當然不可能,山上的人愛找樂子,你是新話題。

    如果想躲開話題,離開這是最好的,可是那更難。

    ”素芳姨說到這,又拉到自己身上,“其實,我也不常住山莊,人不在這,不代表就不是話題,隻是沒聽到。

    ” “聽說你去登南湖大山回來,那邊下雪了。

    ” “是呀!不過,我是種樹班的,登山時用種樹當理由了,比較好交代。

    ” “哪還要種樹?不都是随處長,還要種?” “事實上,有砍樹的,就有種樹的。

    人就是這樣,嫌野雞難抓,就自己養一籠在那,順便把威脅家畜的黑熊、黃鼠狼打死。

    樹也是這樣,一塊荒地它會自己長,大自然會自己安排,但長出來的不是人想要的經濟植物。

    這說來話長,改天你跟我上山去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