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慈善家喝了難喝咖啡
關燈
小
中
大
知道了。
現在呢!我倒蠻想去幫火車頭收木灰,我好久沒做這件事了,有些懷念那味道。
” 兩人從二樓踩着叽裡呱啦響的木梯,穿過充滿煙霧、酒氣、暈燈與黃色笑話的大廳。
她們打開地下室通道,來到了火車燃料室門口,打開火室的鐵門時一股熱氣噴出來,素芳姨說:“整個山莊就這裡最溫暖,也是很快染上抽煙惡習的地方。
”古阿霞聽了笑起來。
兩個人擠在狹隘的小鐵房,無法旋身,燥熱難耐。
古阿霞的空間概念瞬間打開了,這确實是火車頭,蒸汽壓力表、水量表、煤爐等皆具,之前處在慌忙之中無暇令它與火車空間連接。
對外物的印象不得不從外觀論起,失去這憑借往往得到或失去了什麼都不曉得,古阿霞想到這便哂笑。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玩具。
”素芳姨說。
“應該隻有玩心重的人才會懂得樂趣,這火車頭不會跑,不會動,也看不見前面的風景。
” “這是馬海的大玩具,隻有那種被柴煙從眼睛擠出淚水的人,才能用腦袋想象風景。
想象,是旅行的開始。
可是大部分的人都停留在想象階段就算了,所以我很羨慕你和帕吉魯去環島了一圈。
”素芳姨丢了根木柴進火室,說,“我們爬山的人也常看到樹木旅行,會想自己也該去旅行,不過,别把登山想成旅行,這比較像是修行。
” “樹木會旅行?” “像是樹葉濃密的雞油樹⑥的旅行。
用濃密形容有點誇張,但确實很多。
那是某個時刻,突然來了秋風,山上發出激烈的喧嘩,樹葉全部飛走了,每棵樹枝光秃秃。
這是我看過最美麗的樹木旅行了。
” 古阿霞想象那種美。
對她而言,她正是秋日的雞油樹吧!成為樹不難,她待在花蓮的梯間密室這麼久,不是樹被錨在那,是什麼?一輩子在那慢慢發胖,慢慢腐爛。
不過,來了一陣風,把她等待的樹葉都吹起來了。
人生欠風,古阿霞帶着真心說:“這次出門,多虧了帕吉魯,他對動物或植物很有能耐,解決了不少問題。
” “哎呀!說到帕吉魯呀!這裡有個他的秘密。
”素芳姨熄燈,拉開機關車的窗戶。
那是40公分見方的玻璃,上頭用拙劣的手工繪了素色葉紋窗簾。
窗外黝黑深暗,隐隐約約可見在架高的山莊地闆與坡地間有約1公尺的空間,邊緣以太魯閣薔薇與虎杖區隔。
古阿霞看不出苗頭,等眼睛适應黑暗,她看到幾個工人躺在泥地,安安靜靜,沒有任何言語。
她很驚訝,山莊底下竟然有此密室,她一無所知。
“他們是付不起錢,隻好住這?” “沒錯,他們從來不付錢,而且住了很久,有些已經住了三代。
” “趕不走的家夥,可惡,白吃白喝,難怪廚房有些東西不見了,一定是這些家夥幹的。
” “有可能,但是,我們從來沒有趕走他們的意思。
” “大家都知道山莊底下住着一批無賴?” “沒有多少人知道,所以也希望你不要說出去。
” “我要是天天看到這批坐霸王車、吃霸王餐的家夥,難保哪天不會拿掃帚趕走他們。
”古阿霞說完,撲哧一笑,“隻要他們不像工人愛喝酒,也許我能保守這秘密,還能對他們好點。
” “這些是帕吉魯的朋友。
十幾年前他輪值燒柴時,發現這批嬌客。
你這樣趕走他們,恐怕會惹他生氣。
” “是嗎?” 這令古阿霞狐疑了,并再次看清了窗外的住客,也理解素芳姨為什麼賣起關子不說穿嬌客身份。
他們是動物,鼻孔嘶着水氣,有的磨蹭梁柱,有的躁着蹄子響,自陡峭的山谷方向沿着曲腸般的獸徑而來。
黑暗中隻依稀可辨五隻水鹿、兩隻山羌與一隻山羊,其餘小身影朦胧不清。
野生動物相聚于此,自得其樂,交換獸毛上粘附的松樹、槭樹或楓樹的種子。
特别是嚴寒下雪或台風時,這裡更是成了動物緊急避難的農莊。
很難想象那些伐木工以酒罐碰撞、荒言謬語歡聚的地闆下,自成了世界。
素芳姨說,這些動物原本住在這塊地,是山莊蓋在它們的家園上頭,逼得它們離開,現在才回來。
她說,大觀村早些年是繁榮的遠山村落,學校、郵局、派出所都有,人口最多時有四百多人。
在太平洋戰争初期,日本人從山下牽了電話線與電線上山,電力讓村落發光,伐木工連夜不停地砍下桧木、肖楠與鐵杉制造軍锱,從海軍零式戰機、陸軍三八式步槍槍托與大和戰艦艙的夾闆材料,不少是來自摩裡沙卡。
這裡木頭的足迹遠至東南亞或大陸戰區。
素芳姨又說,後來伐木區上移,村落慢慢式微,電線被台風吹斷後就不再修複了,昔日繁華褪色。
幸好有這台火車發電機,提供些許光亮與溫度。
至于這座動物園,是某天帕吉魯在燒木頭的時候,發現地下室的火爐熱源吸引寒冬的野生動物取暖,然後,他整理出空間,地上鋪幹草,用植物屏障,形成隐蔽場所,避免被人發現。
有些動物會來取暖,尤其在冷冽之冬,地下室毫無虛席。
山莊對外得宣稱廁所水管破裂,好掩蓋飄散的動物臭臊。
當素芳姨輪值燒柴時,想到火力發電不隻提供光亮,也能成就了動物取暖的公共區域,覺得這工作真是了不起。
“當然,如果覺得無聊時,也可以點歌,要這樣。
”她拉起頭頂的一根鐵棒,汽笛聲響起,山谷間彼此抛送回音,在最悠渺的笛聲消失在第三座山谷之後,工人響起了大合唱《離别的月台票》,山莊好像啟動的火車漸漸出發了。
四月的蘋果花的苞骨是鮮紅色,粉淡花朵,一枝數蕊,沾了霧珠。
花挂在橫盤的枝丫,有幾分嬌嫩。
古阿霞第一次見到蘋果花,沒有新鮮感,等了兩個月等到了花開疏懶,有點失望,隻能轉而期待秋天的蘋果垂滿枝頭。
倒是蘋果花有點類似茉莉花香,沖淡孤冷,不能沖着聞。
古阿霞忙得焦頭,或閑得發慌時,猛回頭便有股味道沖着你的孤獨來的。
她想,蘋果是紅色,切開果肉卻是茉莉花的白與芬芳。
忽然她有了生意經,蘋果花一枝有數蕊,夏天結一串紅,以每個進口昂貴的五爪蘋果值半個月的薪資來算,這滿園花朵不隻是花朵,能搖出響當當的銅闆聲,能挹注複校基金。
想到這,古阿霞憨笑起來。
經過的王佩芬叫了一下,說:“發什麼神經,想誰?” 古阿霞的眼光從窗外回神,“蘋果花很多,秋末收成時應該可以為山莊賺上一筆錢。
” “蘋果會結,但是,結出像鳥梨大小的果子。
這些樹有點神經病吧!待在這裡很容易緊張,‘小孩’都長不大。
”王佩芬突然急轉直下,把人拉到角落,“你跟阿光繞了一圈台灣,有沒有牽手?” 古阿霞不好意思地點頭。
王佩芬接着用兩手比成了鳥喙互碰,說:“有親嘴吧!” 古阿霞臉頰紅着點頭,也知道會被追問下去,連忙跑走。
打蛇上棍的王佩芬哪肯住手,追到了蘋果樹下,死抓古阿霞的手腕,有點氣地問:“有睡一起吧?有沒有那個?” “我怎麼知道?”古阿霞甩着被扼痛的手腕。
“屁股是你的,不問你問誰?” 古阿霞有點氣了,哪有人這樣像中世紀般把女巫綁在火堆上受審,說不說都被火燒。
她不想說就饒了她吧!她逃離現場,沿着鐵軌走,跟來的三姑六婆火雞群甩着長疙瘩喉肉叫着。
一輛運木火車從山上下來,解救了她,她和追來的王佩芬隔着呼嘯而過的100噸木材車。
古阿霞跑走了。
無處可去的古阿霞又回到蘋果園,看見一個穿藍色格子裝、腰紮S腰帶、腳上穿着登山靴的素芳姨從山莊側門出來,從蘋果樹下的矮灌木剪了束花。
古阿霞拿着這束洋溢了茉莉香味的花,頓時了解,她誤以為的蘋果花香,事實是出自手上星狀的花朵。
“這是咖啡樹的花,”素芳姨說,“咖啡樹幾乎種在别的樹下,你知道為什麼嗎?” “我不清楚。
” “它不能有太強的日照,需要别人的植物遮陽照顧,撐把陽傘。
” “哈!果樹也有紳士與美女之分。
”蘋果樹下隻有一叢咖啡樹。
素芳姨帶古阿霞去看更驚人的畫面。
她們沿着山莊旁的小徑往下走,路旁的灌木叢随時伸來阻攔,一些昆蟲不時跳過,古阿霞的褲子已經有幾道被荊棘割破了。
她沿途發現可食的香椿和刺蔥,香椿醬入菜,刺蔥蒸魚去腥最好用,她記住植物位置,以便來日再訪。
古阿霞不久把眼珠流連在那雙登山靴上,女人這樣穿很威嚴。
“這是一位退休的山胞送的。
我們都把登山同好叫山胞,他不想登山了,把鞋子送給我。
鞋子救過我一命。
”素芳姨說,那是三年前在能高山─安東軍山縱走棱線上著名的湖泊白石池,在湖邊草原被一條菊池氏龜殼花咬到,這種情況很少見,還好隻咬到
現在呢!我倒蠻想去幫火車頭收木灰,我好久沒做這件事了,有些懷念那味道。
” 兩人從二樓踩着叽裡呱啦響的木梯,穿過充滿煙霧、酒氣、暈燈與黃色笑話的大廳。
她們打開地下室通道,來到了火車燃料室門口,打開火室的鐵門時一股熱氣噴出來,素芳姨說:“整個山莊就這裡最溫暖,也是很快染上抽煙惡習的地方。
”古阿霞聽了笑起來。
兩個人擠在狹隘的小鐵房,無法旋身,燥熱難耐。
古阿霞的空間概念瞬間打開了,這确實是火車頭,蒸汽壓力表、水量表、煤爐等皆具,之前處在慌忙之中無暇令它與火車空間連接。
對外物的印象不得不從外觀論起,失去這憑借往往得到或失去了什麼都不曉得,古阿霞想到這便哂笑。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玩具。
”素芳姨說。
“應該隻有玩心重的人才會懂得樂趣,這火車頭不會跑,不會動,也看不見前面的風景。
” “這是馬海的大玩具,隻有那種被柴煙從眼睛擠出淚水的人,才能用腦袋想象風景。
想象,是旅行的開始。
可是大部分的人都停留在想象階段就算了,所以我很羨慕你和帕吉魯去環島了一圈。
”素芳姨丢了根木柴進火室,說,“我們爬山的人也常看到樹木旅行,會想自己也該去旅行,不過,别把登山想成旅行,這比較像是修行。
” “樹木會旅行?” “像是樹葉濃密的雞油樹
用濃密形容有點誇張,但确實很多。
那是某個時刻,突然來了秋風,山上發出激烈的喧嘩,樹葉全部飛走了,每棵樹枝光秃秃。
這是我看過最美麗的樹木旅行了。
” 古阿霞想象那種美。
對她而言,她正是秋日的雞油樹吧!成為樹不難,她待在花蓮的梯間密室這麼久,不是樹被錨在那,是什麼?一輩子在那慢慢發胖,慢慢腐爛。
不過,來了一陣風,把她等待的樹葉都吹起來了。
人生欠風,古阿霞帶着真心說:“這次出門,多虧了帕吉魯,他對動物或植物很有能耐,解決了不少問題。
” “哎呀!說到帕吉魯呀!這裡有個他的秘密。
”素芳姨熄燈,拉開機關車的窗戶。
那是40公分見方的玻璃,上頭用拙劣的手工繪了素色葉紋窗簾。
窗外黝黑深暗,隐隐約約可見在架高的山莊地闆與坡地間有約1公尺的空間,邊緣以太魯閣薔薇與虎杖區隔。
古阿霞看不出苗頭,等眼睛适應黑暗,她看到幾個工人躺在泥地,安安靜靜,沒有任何言語。
她很驚訝,山莊底下竟然有此密室,她一無所知。
“他們是付不起錢,隻好住這?” “沒錯,他們從來不付錢,而且住了很久,有些已經住了三代。
” “趕不走的家夥,可惡,白吃白喝,難怪廚房有些東西不見了,一定是這些家夥幹的。
” “有可能,但是,我們從來沒有趕走他們的意思。
” “大家都知道山莊底下住着一批無賴?” “沒有多少人知道,所以也希望你不要說出去。
” “我要是天天看到這批坐霸王車、吃霸王餐的家夥,難保哪天不會拿掃帚趕走他們。
”古阿霞說完,撲哧一笑,“隻要他們不像工人愛喝酒,也許我能保守這秘密,還能對他們好點。
” “這些是帕吉魯的朋友。
十幾年前他輪值燒柴時,發現這批嬌客。
你這樣趕走他們,恐怕會惹他生氣。
” “是嗎?” 這令古阿霞狐疑了,并再次看清了窗外的住客,也理解素芳姨為什麼賣起關子不說穿嬌客身份。
他們是動物,鼻孔嘶着水氣,有的磨蹭梁柱,有的躁着蹄子響,自陡峭的山谷方向沿着曲腸般的獸徑而來。
黑暗中隻依稀可辨五隻水鹿、兩隻山羌與一隻山羊,其餘小身影朦胧不清。
野生動物相聚于此,自得其樂,交換獸毛上粘附的松樹、槭樹或楓樹的種子。
特别是嚴寒下雪或台風時,這裡更是成了動物緊急避難的農莊。
很難想象那些伐木工以酒罐碰撞、荒言謬語歡聚的地闆下,自成了世界。
素芳姨說,這些動物原本住在這塊地,是山莊蓋在它們的家園上頭,逼得它們離開,現在才回來。
她說,大觀村早些年是繁榮的遠山村落,學校、郵局、派出所都有,人口最多時有四百多人。
在太平洋戰争初期,日本人從山下牽了電話線與電線上山,電力讓村落發光,伐木工連夜不停地砍下桧木、肖楠與鐵杉制造軍锱,從海軍零式戰機、陸軍三八式步槍槍托與大和戰艦艙的夾闆材料,不少是來自摩裡沙卡。
這裡木頭的足迹遠至東南亞或大陸戰區。
素芳姨又說,後來伐木區上移,村落慢慢式微,電線被台風吹斷後就不再修複了,昔日繁華褪色。
幸好有這台火車發電機,提供些許光亮與溫度。
至于這座動物園,是某天帕吉魯在燒木頭的時候,發現地下室的火爐熱源吸引寒冬的野生動物取暖,然後,他整理出空間,地上鋪幹草,用植物屏障,形成隐蔽場所,避免被人發現。
有些動物會來取暖,尤其在冷冽之冬,地下室毫無虛席。
山莊對外得宣稱廁所水管破裂,好掩蓋飄散的動物臭臊。
當素芳姨輪值燒柴時,想到火力發電不隻提供光亮,也能成就了動物取暖的公共區域,覺得這工作真是了不起。
“當然,如果覺得無聊時,也可以點歌,要這樣。
”她拉起頭頂的一根鐵棒,汽笛聲響起,山谷間彼此抛送回音,在最悠渺的笛聲消失在第三座山谷之後,工人響起了大合唱《離别的月台票》,山莊好像啟動的火車漸漸出發了。
四月的蘋果花的苞骨是鮮紅色,粉淡花朵,一枝數蕊,沾了霧珠。
花挂在橫盤的枝丫,有幾分嬌嫩。
古阿霞第一次見到蘋果花,沒有新鮮感,等了兩個月等到了花開疏懶,有點失望,隻能轉而期待秋天的蘋果垂滿枝頭。
倒是蘋果花有點類似茉莉花香,沖淡孤冷,不能沖着聞。
古阿霞忙得焦頭,或閑得發慌時,猛回頭便有股味道沖着你的孤獨來的。
她想,蘋果是紅色,切開果肉卻是茉莉花的白與芬芳。
忽然她有了生意經,蘋果花一枝有數蕊,夏天結一串紅,以每個進口昂貴的五爪蘋果值半個月的薪資來算,這滿園花朵不隻是花朵,能搖出響當當的銅闆聲,能挹注複校基金。
想到這,古阿霞憨笑起來。
經過的王佩芬叫了一下,說:“發什麼神經,想誰?” 古阿霞的眼光從窗外回神,“蘋果花很多,秋末收成時應該可以為山莊賺上一筆錢。
” “蘋果會結,但是,結出像鳥梨大小的果子。
這些樹有點神經病吧!待在這裡很容易緊張,‘小孩’都長不大。
”王佩芬突然急轉直下,把人拉到角落,“你跟阿光繞了一圈台灣,有沒有牽手?” 古阿霞不好意思地點頭。
王佩芬接着用兩手比成了鳥喙互碰,說:“有親嘴吧!” 古阿霞臉頰紅着點頭,也知道會被追問下去,連忙跑走。
打蛇上棍的王佩芬哪肯住手,追到了蘋果樹下,死抓古阿霞的手腕,有點氣地問:“有睡一起吧?有沒有那個?” “我怎麼知道?”古阿霞甩着被扼痛的手腕。
“屁股是你的,不問你問誰?” 古阿霞有點氣了,哪有人這樣像中世紀般把女巫綁在火堆上受審,說不說都被火燒。
她不想說就饒了她吧!她逃離現場,沿着鐵軌走,跟來的三姑六婆火雞群甩着長疙瘩喉肉叫着。
一輛運木火車從山上下來,解救了她,她和追來的王佩芬隔着呼嘯而過的100噸木材車。
古阿霞跑走了。
無處可去的古阿霞又回到蘋果園,看見一個穿藍色格子裝、腰紮S腰帶、腳上穿着登山靴的素芳姨從山莊側門出來,從蘋果樹下的矮灌木剪了束花。
古阿霞拿着這束洋溢了茉莉香味的花,頓時了解,她誤以為的蘋果花香,事實是出自手上星狀的花朵。
“這是咖啡樹的花,”素芳姨說,“咖啡樹幾乎種在别的樹下,你知道為什麼嗎?” “我不清楚。
” “它不能有太強的日照,需要别人的植物遮陽照顧,撐把陽傘。
” “哈!果樹也有紳士與美女之分。
”
素芳姨帶古阿霞去看更驚人的畫面。
她們沿着山莊旁的小徑往下走,路旁的灌木叢随時伸來阻攔,一些昆蟲不時跳過,古阿霞的褲子已經有幾道被荊棘割破了。
她沿途發現可食的香椿和刺蔥,香椿醬入菜,刺蔥蒸魚去腥最好用,她記住植物位置,以便來日再訪。
古阿霞不久把眼珠流連在那雙登山靴上,女人這樣穿很威嚴。
“這是一位退休的山胞送的。
我們都把登山同好叫山胞,他不想登山了,把鞋子送給我。
鞋子救過我一命。
”素芳姨說,那是三年前在能高山─安東軍山縱走棱線上著名的湖泊白石池,在湖邊草原被一條菊池氏龜殼花咬到,這種情況很少見,還好隻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