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的一堂課
關燈
小
中
大
樣的人理解還是太少了,甚至排斥這樣的人。
” “聽起來都是很可怕的病?” “你跟那個男人接觸後,覺得可怕?” “沒有。
” “如果你想跟樹講話,就化成陣風;如果你想跟木材說話,得化成火;如果你想跟灰燼講話,得化成水。
可是要跟人說話,你也還是個人,處理人的問題是個難題。
” “我該怎麼做?” “你不用人教就會成為風的,不是每個人都會成為風,但有人可以。
”老祖母想起下午時在火塘發生的一切,認為古阿霞是内在力量強的人。
這時候,豬圈傳來了些聲音,老祖母在沉默之後開口:“我今天主要談這件事。
這有五十八塊五角錢。
”她掏出皺巴巴的紙鈔與一堆錢币,又從另一個口袋掏出十元面額的小疊紙鈔,說:“再加上兩百元,我跟你買那條母豬。
” 古阿霞甚為驚訝,随即搖頭:“那條豬,莊主馬海要買回去了。
” “買賣這種事,沒過手未必成定局。
這樣吧!我再追加五百元,”老祖母再從褲袋掏出一疊鈔票,“現在共有七百多元了,我跟你買那條豬。
你可以把兩百元退給馬先生。
” “不行。
” “我知道,它的價碼更高吧!” “不是。
它生病了,不值這麼多錢。
” “什麼病?” “一直找不出來。
” “病入膏肓了,真糟糕,我得慎重考慮這隻豬的行情。
之前我聽人說這隻豬生病,怎料得的是重病,這還得了。
”老祖母再度從褲袋補上紙鈔,把它推到古阿霞膝前,說,“我再追加一千元買它,好嗎?” “我不懂。
” “我這輩子從來沒有這麼勇敢做買賣,告訴我,你出多少錢賣它。
”老祖母的發抖不知是寒風作祟,還是貿然喊價使然。
“你用好幾倍的價錢買一頭生病的豬幹嗎?這讓我害怕你背後的用意。
這頭豬不隻生病,治也治不好,明天要殺了。
你買了豬,它也許明天逃過一劫,可是過不久會病倒,這頭豬不值錢。
” “母豬要被殺了,這件大事你應該要早點說。
我再貼兩千元,能買下這頭豬了吧?”她從大衣内袋掏出一疊更厚的鈔票,與之前那些小疊錢鈔一起推到古阿霞跟前。
“為什麼?” “還是不賣?” “你口齒清晰,說話明确,可是我被你搞糊塗了。
你難道不懂我的意思?這隻豬不值錢了。
” “我也不懂你為什麼不賣?好吧!我給你看個東西。
” 老祖母說罷,脫下破舊的灰襖,翻開羊毛内裡,呈現一幅工筆銀蔥繡的全家福,背景繪圖是照相館常見的油畫山水與庭園牡丹。
老祖母說,這是她五歲過年時,父親花錢在照相館照的。
來年父親的米行被好友吞食,三年内抑郁而終。
她弟弟在國中畢業到日本經商失敗,淪落街頭,吸毒,讨債,混幫派而死。
十五年前母親病終前,把全家福繡在這件大衣内,說:“父親、弟弟都走了,我也快走了。
你穿着全家福在世上就不孤單了,将來有不如意時,别忘了我們都在你背後推着你往前走。
” 就着煤燈,古阿霞傾身看那幀圖,線頭經過長久磨蹭已顯得憊窘,可是人物靈動,眼神、歡笑與氣氛都很和諧,一家人的美好在高潮時刻永存不墜。
她特别注意老祖母,繡像中的小女孩綁辮子,一手拿風車,一手緊抓父親,眼神純真宛然。
古阿霞終于理解人情,說:“我懂了,你買豬是有家族上的用意,或許有什麼故事是跟一頭豬有關的。
” “不是的。
這件衣服對别人來說,隻是破衣,對我而言卻是無價之寶。
我向你推薦家母的針繡手藝,不過是擡高衣服的價值。
這衣服值三千元,你應該能認同。
所以,我用它再抵上三千元,跟你買豬。
” “我更不懂,你的用意到底是什麼?” “這世界上普通的母豬太多了,它們生小豬,喂小豬長大。
一生輪回同樣工作。
不過,那條母豬太特别了,它叫‘阿霞霞’,腦子不同,當其他的豬的腦袋晃着馊水響時,‘阿霞霞’腦子裝的是夢想,可是等到明天就熄滅了。
所以,告訴我,不管這條母豬價值多少錢,我都願意買下它的生命。
”老祖母說完最後幾句時,瑟縮發抖,失去大衣的身子在煤燈下晃動。
“謝謝老奶奶給我上了一堂無價的課。
” 古阿霞心房轟然被點燃,有了光與熱,甚至感到腳趾甲也能開花的力量。
她淚水直流,把灰襖衣還給老祖母穿,兩人并肩取暖。
古阿霞說,剛剛确實動念想把豬賣了,那筆錢能讓她成為小富婆,複校計劃也往前一大步。
可是革命情感讓她始終心系那隻母豬。
失去它,即使有更多錢,她也失去初衷心,難保後頭的道路不被消磨。
“我才要謝謝你給我上了一課。
到了我這把年紀,還相信一件事,花多點錢能解決事情的。
說真的,我希望能買下那頭豬,這樣它就不會被殺了,成為明天惜别會時大家嘴裡的烤豬肉。
” “這頭豬原本就是馬莊主的,他執意買回去,還說母豬生了重病,早點解脫也好。
” “男人很固執,像山一樣難改變;我們女人是河流,懂得溫柔改變。
”老祖母講了這套理論,又說,“說簡單點,要改變馬莊主的想法,不如改變母豬的健康。
來吧!現在,你去把豬圈打開,放出母豬,讓它出來走走,它會告訴你它在想什麼。
” “母豬哪會說話?” “傾聽是一種學問,你可以用耳
” “聽起來都是很可怕的病?” “你跟那個男人接觸後,覺得可怕?” “沒有。
” “如果你想跟樹講話,就化成陣風;如果你想跟木材說話,得化成火;如果你想跟灰燼講話,得化成水。
可是要跟人說話,你也還是個人,處理人的問題是個難題。
” “我該怎麼做?” “你不用人教就會成為風的,不是每個人都會成為風,但有人可以。
”老祖母想起下午時在火塘發生的一切,認為古阿霞是内在力量強的人。
這時候,豬圈傳來了些聲音,老祖母在沉默之後開口:“我今天主要談這件事。
這有五十八塊五角錢。
”她掏出皺巴巴的紙鈔與一堆錢币,又從另一個口袋掏出十元面額的小疊紙鈔,說:“再加上兩百元,我跟你買那條母豬。
” 古阿霞甚為驚訝,随即搖頭:“那條豬,莊主馬海要買回去了。
” “買賣這種事,沒過手未必成定局。
這樣吧!我再追加五百元,”老祖母再從褲袋掏出一疊鈔票,“現在共有七百多元了,我跟你買那條豬。
你可以把兩百元退給馬先生。
” “不行。
” “我知道,它的價碼更高吧!” “不是。
它生病了,不值這麼多錢。
” “什麼病?” “一直找不出來。
” “病入膏肓了,真糟糕,我得慎重考慮這隻豬的行情。
之前我聽人說這隻豬生病,怎料得的是重病,這還得了。
”老祖母再度從褲袋補上紙鈔,把它推到古阿霞膝前,說,“我再追加一千元買它,好嗎?” “我不懂。
” “我這輩子從來沒有這麼勇敢做買賣,告訴我,你出多少錢賣它。
”老祖母的發抖不知是寒風作祟,還是貿然喊價使然。
“你用好幾倍的價錢買一頭生病的豬幹嗎?這讓我害怕你背後的用意。
這頭豬不隻生病,治也治不好,明天要殺了。
你買了豬,它也許明天逃過一劫,可是過不久會病倒,這頭豬不值錢。
” “母豬要被殺了,這件大事你應該要早點說。
我再貼兩千元,能買下這頭豬了吧?”她從大衣内袋掏出一疊更厚的鈔票,與之前那些小疊錢鈔一起推到古阿霞跟前。
“為什麼?” “還是不賣?” “你口齒清晰,說話明确,可是我被你搞糊塗了。
你難道不懂我的意思?這隻豬不值錢了。
” “我也不懂你為什麼不賣?好吧!我給你看個東西。
” 老祖母說罷,脫下破舊的灰襖,翻開羊毛内裡,呈現一幅工筆銀蔥繡的全家福,背景繪圖是照相館常見的油畫山水與庭園牡丹。
老祖母說,這是她五歲過年時,父親花錢在照相館照的。
來年父親的米行被好友吞食,三年内抑郁而終。
她弟弟在國中畢業到日本經商失敗,淪落街頭,吸毒,讨債,混幫派而死。
十五年前母親病終前,把全家福繡在這件大衣内,說:“父親、弟弟都走了,我也快走了。
你穿着全家福在世上就不孤單了,将來有不如意時,别忘了我們都在你背後推着你往前走。
” 就着煤燈,古阿霞傾身看那幀圖,線頭經過長久磨蹭已顯得憊窘,可是人物靈動,眼神、歡笑與氣氛都很和諧,一家人的美好在高潮時刻永存不墜。
她特别注意老祖母,繡像中的小女孩綁辮子,一手拿風車,一手緊抓父親,眼神純真宛然。
古阿霞終于理解人情,說:“我懂了,你買豬是有家族上的用意,或許有什麼故事是跟一頭豬有關的。
” “不是的。
這件衣服對别人來說,隻是破衣,對我而言卻是無價之寶。
我向你推薦家母的針繡手藝,不過是擡高衣服的價值。
這衣服值三千元,你應該能認同。
所以,我用它再抵上三千元,跟你買豬。
” “我更不懂,你的用意到底是什麼?” “這世界上普通的母豬太多了,它們生小豬,喂小豬長大。
一生輪回同樣工作。
不過,那條母豬太特别了,它叫‘阿霞霞’,腦子不同,當其他的豬的腦袋晃着馊水響時,‘阿霞霞’腦子裝的是夢想,可是等到明天就熄滅了。
所以,告訴我,不管這條母豬價值多少錢,我都願意買下它的生命。
”老祖母說完最後幾句時,瑟縮發抖,失去大衣的身子在煤燈下晃動。
“謝謝老奶奶給我上了一堂無價的課。
” 古阿霞心房轟然被點燃,有了光與熱,甚至感到腳趾甲也能開花的力量。
她淚水直流,把灰襖衣還給老祖母穿,兩人并肩取暖。
古阿霞說,剛剛确實動念想把豬賣了,那筆錢能讓她成為小富婆,複校計劃也往前一大步。
可是革命情感讓她始終心系那隻母豬。
失去它,即使有更多錢,她也失去初衷心,難保後頭的道路不被消磨。
“我才要謝謝你給我上了一課。
到了我這把年紀,還相信一件事,花多點錢能解決事情的。
說真的,我希望能買下那頭豬,這樣它就不會被殺了,成為明天惜别會時大家嘴裡的烤豬肉。
” “這頭豬原本就是馬莊主的,他執意買回去,還說母豬生了重病,早點解脫也好。
” “男人很固執,像山一樣難改變;我們女人是河流,懂得溫柔改變。
”老祖母講了這套理論,又說,“說簡單點,要改變馬莊主的想法,不如改變母豬的健康。
來吧!現在,你去把豬圈打開,放出母豬,讓它出來走走,它會告訴你它在想什麼。
” “母豬哪會說話?” “傾聽是一種學問,你可以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