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軍人夢寐以求的生活

關燈
不是在醫院住院,就是已經退伍。

    在莫米昂或阿格諾入伍的新兵現在已經算是老兵了。

     泰勒将軍回了趟美國,6月底回來後,他宣布,回美國休過冬假後,101師将移師太平洋。

    同時,陸軍部堅持既然101師要重新參戰,該師四分之三的成員是新兵,就必須建立完備的訓練體制和嚴格的訓練程序。

     因此密集隊形訓練和軍體操又成了家常便飯。

    弟兄們不得不重新溫習M—1、勃朗甯自動步槍和卡賓槍的編類名稱和功能。

    公路行軍、手勢信号、班戰術、兵營檢查、野戰炊具檢查、軍事禮儀和軍紀、急救和衛生知識、着裝檢查、識圖、攜槍體驗演習、連續7天的三角測量、打靶。

    “就這樣,”韋伯斯特寫道,“我忍受着這一切,厭煩與日俱增。

    ” 皮科克中尉回來後變得比以往更加瑣碎無聊。

    “對于他強加給我們的超負荷訓練,”韋伯斯特寫道,“我們都感到忍無可忍,那些在荷蘭或巴斯托涅就認識他的弟兄甚至連看都不願看他一眼。

    這些訓練弄得我極為惱火,快要發瘋,要是我的積分還沒有達到85分,我就甯可志願到日本打仗,也不願在皮科克手下多受一天基礎訓練。

    ” *** 到7月中旬,參加過諾曼底戰役的老兵們都走了,除了長期受罪的韋伯斯特,因為他仍無法使人事參謀相信他的總積分數。

    辛克上校給那些高分弟兄們做了一次臨别講話:“身為團長,看着你們這些優秀的官兵離開,心情是很複雜的。

    我為你們每一個人感到高興。

    是你們自己的努力和戰鬥使你們有資格回到你們的家鄉和朋友身邊。

     “看着你們離去我感到難過,因為你們既是我的朋友又是我的戰友。

     “你們中的大多數人都被我熊過一兩次。

    我希望你們能夠理解這是不得已而為之,我對你們從未有過任何惡意。

     “我要求你們争取總統嘉獎令,你們做到了。

    這将永遠是你們的光榮。

     “願上帝保佑你們一路平安;願那些在諾曼底、荷蘭、巴斯托涅和德國與你們手牽着手的戰友在天上注視着你們,保護着你們,引導着你們直到偉大的最後一跳!” 7月底,101師奉調乘40—8到了法國。

    E連來到位于巴黎南部的小鎮茹瓦尼的兵營。

    溫特斯、斯皮爾斯、福利和其他一些人在英格蘭度假。

    8月6日,廣島原子彈的爆炸消除了弟兄們到太平洋再打一場戰役的擔心。

    從那之後,空降師一直處在不斷的變動中,積分低的弟兄被調進第17空降師,其他的調到了第82師。

    101師的雜志《嘯鷹》不滿地評論道:“整個部隊不像一個作戰師,倒更像是一個補充兵集中配撥站。

    ” 8月11日,辛克上校被提升為副師長。

    8月22日,泰勒将軍離開101師,後來成為西點軍校的校長。

    不久以後,506團全團撤出,編入了在柏林的第82空降師。

    據說當辛克的手下弟兄行軍至茹瓦尼兵站以便乘船到82師的時候,辛克哭了。

    韋伯斯特認為他的這種反應也是正常的,因為他是“我們團的靈魂和核心”。

    1946年,韋伯斯特寫道:“我們那繡着科拉希山、一道閃電和六個降落傘的漂亮的深藍色絲綢團旗,已經卷放在盒子裡,正在華盛頓的國家檔案館裡落灰呢。

    ” 1945年11月30日,101師被撤消。

    E連解散了。

     *** E連1942年7月誕生于托科阿。

    差不多3年後,它在奧地利的濱湖采爾結束了使命。

    在這3年中,E連的弟兄們經曆過的複雜情況、忍受過的艱難困苦、做出的貢獻,是大多數人一生所無法企及的。

     陸軍對他們來說是讓人厭煩、沒有人情味和瑣碎的代名詞,他們厭惡陸軍。

    他們發現戰争是醜陋的,極具破壞性的,充滿了死亡,他們也厭惡戰争。

    再沒有比血腥和殘殺、艱苦和肮髒、非人的肉體負荷更糟糕的事了,但是,抛棄戰友卻比這一切更加讓人難以忍受。

     在戰争中,他們還感受到了世界上最親密的兄弟情。

    他們感受到了什麼是無私。

    他們發現他們可以愛同一戰壕中的戰友勝過愛自己。

    他們發現在戰争中,熱愛生命的人可以為了戰友而獻出自己的生命。

     他們連曾有3個出色的人擔任連長:赫伯特·索貝爾,理查德·溫特斯,羅納德·斯皮爾斯。

    他們每個人都對E連産生過一定影響,但溫特斯這位從E連建立的第一天到它解散的總共1095天裡都與連隊息息相關的人,讓全連弟兄最為難忘。

    接受過我采訪的那些曾在E連服役的人都把E連叫作迪克·溫特斯連。

     軍士們的這種感覺尤為強烈——那些在托科阿時是二等兵,後來在戰鬥中成為下士和中士的弟兄們——他們在E連生活了整整3年。

    軍官們有來的有走的,不過他們中有許多作為2營或506團的幹部繼續和E連保持着聯系。

    但是,能夠見證和說明E連每一天經曆的卻隻有溫特斯和這些軍士們(除非住進醫院)。

    是他們把E連弟兄團結在一起,特别是在巴斯托涅森林中遭遇的令人生畏的槍林彈雨中,在攻打福瓦而斯皮爾斯尚未取代戴克的關鍵時刻。

    無論是根據文字材料還是實際情況,威廉·埃文斯、詹姆斯·代爾、卡伍德·利普頓和弗洛伊德·塔爾伯特等軍士長都是公認的軍士領袖。

     *** 1945年9月30日,塔爾伯特中士住在印第安納的本傑明·哈裡森堡的醫院裡。

    他給溫特斯寫了一封信。

    他雖然遠不是韋伯斯特那樣的作家,但他是用自己的心在寫,而且他道出了每一個曾在E連服役的弟兄的心聲。

     在信中,他說希望能有機會和溫特斯一起交談,因為他有許多事想要告訴溫特斯。

    “我想說明的第一件事是……迪克,曾在你手下當兵或和你并肩作戰的每一個弟兄都愛你,而且永遠也不會忘記你,你靠自己的領導赢得了這一切。

    你是我做夢都想遇到的最優秀的軍人。

     “一個人從戰争中獲得的某些東西從别的地方是不可能獲得的。

    我似乎總是在增強自己的自信心或别的一些什麼。

    我不知道為什麼要告訴你這些。

    但你明白為什麼。

     “好了,就暫時寫到這裡吧。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要是能和你一樣優秀就好了。

    戰鬥中,你是我的榜樣,是我的動力。

    那個我們都認識的小少校用兩個詞來總結你的為人,說你是‘他所認識的最勇敢、最無畏的軍人’。

    我非常贊同他的判斷。

    他也是一個出色的軍人,不過我對他說你是最優秀的。

    我願永遠跟随你,即使是去地獄,你知道這是為什麼。

    和你在一起時,我知道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 *** 溫特斯對弟兄們懷有的感情與弟兄們對他的同樣深厚。

    1991年,他總結E連的曆史和意義時說:“第101空降師由許許多多優秀、堅強的連隊組成。

    但是,第506傘降步兵團E連更是出類拔萃,因為弟兄們之間是通過一條特殊的紐帶而彼此緊緊相連的。

     “這種非常特别、純粹和親密的感情是在托科阿訓練營地時,在索貝爾上尉施加的壓力下萌發的。

    在那種壓力下,弟兄們得以生存的唯一辦法就是團結起來。

    後來,軍士們搞兵變靠的也正是緊密的團結。

     “承受了訓練的壓力之後,E連在諾曼底為取得對猶他海灘的控制權而争取關鍵性的戰鬥任務又遇到了新的壓力。

    在戰時,圓滿地完成了一項任務所得到的獎勵是另一項艱巨的任務。

    E連在荷蘭—巴斯托涅—德國的征途中圓滿地完成了一項又一項艱巨的任務。

     “E連的弟兄們在訓練與戰鬥中共同承擔所有的壓力,結果,在他們之間建立了一條永久性的紐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