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軍人夢寐以求的生活
關燈
小
中
大
要他們演奏美國流行歌曲,可惜他們演奏得并不熟練。
大家都在翩翩起舞。
每個女孩都戴着難民的臂章(反親善政策僅适用于德國人和奧地利人;難民不受此政策的限制,然而當地山區的女孩子們也有許多标識難民的臂章),但就像福利中尉印象中的那樣,“狂歡的人群裡沒有一個是難民”。
山區的好天氣,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無拘無束地與女人交往,放開肚子喝酒,輕松的勤務工作,受歡迎的狩獵運動,加上一個脾氣暴躁卻人見人愛的上校,在韋伯斯特看來,在濱湖采爾的日子正是“軍人夢寐以求的生活”。
*** 這個夏天對E連的弟兄們來說可謂有生以來最完美的夏天。
可事實上,頭幾個星期一過,大多數的弟兄們就都厭倦了。
軍隊的官僚作風使他們失望和厭煩,他們過量地飲酒,他們很想回家。
要想回家就得積到相應的分數,于是積分幾乎變成了弟兄們聊天的唯一話題,這個話題又讓大家的心情變得更糟。
按照陸軍的積分系統,服滿一個月現役、參加一次作戰、獲得一枚獎章、結婚都可以得到加分。
那個讓人感覺遙不可及的基本分數是85分。
隻有達到或超過這個積分的人才有資格退役,可以馬上坐船回家。
分數不夠者注定隻能留在師裡,很有可能還要參加在中國或日本的“大空降”。
軍官和士兵破天荒地特别重視起獎章來。
一枚銅質紫心獎章可以積5分。
毋庸置疑,軍隊的等級制度和官僚主義體系不可避免地對積分産生了不公平的影響。
福利中尉回憶道:“有傳聞說團裡的某個副官僅僅因為挑選了采爾旅館作為辛克的團部,就撈了個銅質紫心獎章。
” E連的弟兄們在另一方面也同樣有受騙的感覺:在傘兵部隊,除了紫心獎章外幾乎不可能赢得其他勳章。
“比如在101師吧,”韋伯斯特寫道,“隻有兩個人被授予過榮譽勳章——502團的一個二等兵和一個中校——他們都在行動中犧牲了。
溫特斯少校參加過在諾曼底與德國炮兵連的激戰,理所當然地應該得到榮譽勳章,但他隻獲得一枚優異服務十字勳章,而且這在2營也僅他一人。
在E連,獲得銀星獎章的隻有斯皮爾斯上尉和另外兩三人,約有12個弟兄獲得過銅質紫心獎章。
但是,獲得紫心獎章的人很多,而且它算不上什麼獎章,隻不過是步兵的徽章而已。
” E連的大多數弟兄在他們的歐洲戰區飾帶上隻有4顆星形戰鬥獎章,不比那些從來沒有離開基地的文書所獲得的更多。
“比如說麥克朗,” 韋伯斯特抱怨道,“他沉默寡言、瘦高、看上去一點也不起眼,沒人注意到他。
但和他同在第3排的弟兄們卻敢發誓,這個老家夥幹掉的德國人比營裡的任何一個人都多。
麥克朗能嗅到德國佬的蹤迹,尋而殲之;他在黎明的進攻和夜晚的巡邏中追殺他們;他費盡周折地殺德國人,他冒的風險和自願承擔的危險任務比E連的任何其他弟兄都要多。
麥克朗一天不落地參加了諾曼底、荷蘭和巴斯托涅的戰鬥。
他得到了什麼功績呢?僅僅是一個歐洲戰區的飾帶和4顆星形戰鬥獎章。
” 希夫提·鮑爾斯中士也和麥克朗的情況差不多。
和101師的其他優秀戰士一樣,他沒有獎章,連紫心獎章也沒有,所以也沒有足夠的積分。
大夥的怨氣日趨高漲,泰勒将軍不得不決定以連為單位舉辦一次抽簽活動,抽中的人可以輪流回家。
鮑爾斯不想參加抽簽。
“見他的鬼去吧,保羅,”他對羅傑斯中士說,“我這輩子啥也沒赢過。
”羅傑斯勸他去試試,沒想到他真的被抽中了。
他剛一抽中,就有一個士兵提出用1000美元跟他換這次回家的機會。
鮑爾斯回憶道:“我想了一會兒,1000美元的确是一個大數目,但最終我還是回答他:‘不,我還是要回家。
’” 鮑爾斯收拾了他的戰利品,主要是手槍,辦好了必要的文字手續,領了回家的路費,和另外10名幸運的弟兄一起去了慕尼黑。
沒想到他們乘坐的那輛車在轉彎時出了車禍,一輛美國大兵的卡車迎頭撞了過來。
鮑爾斯被甩出車廂,摔在車道上,摔斷了好幾根骨頭,還摔出了嚴重的腦震蕩。
另外一個“幸運”的士兵在這次事故中死了。
鮑爾斯住進了醫院,在那兒他的路費和紀念品都被小偷偷走了。
最後,他坐一艘醫療船回了家,比原先被他甩在後面的弟兄們還要晚幾個月。
*** 廚師和文書也能得到和身處一線的步兵一樣的積分,這已經讓弟兄們十分惱火,而混亂的積分制度更加深了這種不滿。
弟兄們花費了大量時間計算分數,但關鍵在于使團裡的副官相信。
韋伯斯特确信自己積了87分,但積分記錄卻顯示他的分數還不到80分。
泰勒将軍竭盡全力幫助他的這些老兵。
他宣布任何一個曾參加過諾曼底、荷蘭和比利時或由于受傷而錯過其中一場戰役的弟兄都将獲得一枚銅質星形獎章。
當然,這一舉措受到了普遍的歡迎;但在起初的一段時間裡卻招緻了大家更大的不滿,那是由于在泰勒宣布該決定之後,又拖了好幾個星期,獎章和嘉獎令——以及随之而來的最重要的那5分——才變成了現實。
所有這些瑣碎無聊的軍紀細節都讓弟兄們對軍隊及其作風的不滿與日俱增。
征兵人員正在軍官和弟兄們之間來回遊說,勸他們加入常備軍,幾乎無人響應。
韋伯斯特說出了大多數軍人的心聲:“我對陸軍厭惡至極,這種深深的憎惡從來就沒停止過。
我隻要活着就不會說它一句好話。
”他在給父母的信中這樣寫道,“我覺得我在軍隊中90%的時光都被浪費了。
”唯一一件讓他有收獲的事是“我确實學到了如何與人相處”。
當辛克想給韋伯斯特一個正式任命時,韋伯斯特想了一會兒後說他情願放棄。
*** 除了記分體系會帶來不滿與怒氣外,陸軍裡随處可見的酗酒現象、過量的手槍和繳獲的汽車過多也都成了引起麻煩的禍根:對在奧地利的101師來說,交通事故的危險性決不亞于當初在比利時面對的德國軍隊。
在奧地利最初的3個星期裡一共發生了70起車禍,比6月和7月内的6個星期發生的事故還要多。
共造成20人死亡,近百人受傷。
一天晚上,羅伯特·馬什中士開着輛德國卡車帶着二等兵約翰·詹諾威克從關卡走小路回營房。
詹諾威克斜靠在一扇不結實的車門上。
車撞上了一根木頭,詹諾威克失去了平衡,摔下了車,頭部着地。
馬什火速把他送到濱湖采爾的團救護所,但由于顱骨破裂,詹諾威克死在了路上。
他的私人物品很少,隻有一隻手表、幾枚空降徽章、錢包和傘兵绶帶。
斯皮爾斯上尉把它們收拾在一起,寄給了詹諾威克的父母。
“他已經走過了漫長的旅程,”韋伯斯特寫道,“他曾空降在荷蘭,戰鬥在巴斯托涅。
他讨厭陸軍,但當今天,戰争已經結束了,回家的美好前景就在眼前的時候,他卻死了。
” 馬什并非酒後駕車。
讓弟兄們引以為豪的是,在這方面,E連始終保持了良好的記錄:一向隻委派那些頭腦清醒、責任心強的士兵去執行守衛任務或在關卡執勤,而且弟兄們從不酒後駕車。
其他連就沒有這麼小心謹慎了。
二等兵奧基夫回憶起某天晚上,他和二等兵勞埃德·蓋伊在薩爾費爾登和濱湖采爾之間的關卡裡執勤時遇到的一件事。
“一輛德軍的敞篷小汽車沿着路飛馳而下,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
蓋伊和我跳出來擋在路上迫使車停了下來。
車裡有兩個穿着德國軍裝的人,都喝醉了。
他們喊着‘見鬼,你幹嗎攔我們?都是自己人。
’ “他們是我們的空降兵
大家都在翩翩起舞。
每個女孩都戴着難民的臂章(反親善政策僅适用于德國人和奧地利人;難民不受此政策的限制,然而當地山區的女孩子們也有許多标識難民的臂章),但就像福利中尉印象中的那樣,“狂歡的人群裡沒有一個是難民”。
山區的好天氣,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無拘無束地與女人交往,放開肚子喝酒,輕松的勤務工作,受歡迎的狩獵運動,加上一個脾氣暴躁卻人見人愛的上校,在韋伯斯特看來,在濱湖采爾的日子正是“軍人夢寐以求的生活”。
*** 這個夏天對E連的弟兄們來說可謂有生以來最完美的夏天。
可事實上,頭幾個星期一過,大多數的弟兄們就都厭倦了。
軍隊的官僚作風使他們失望和厭煩,他們過量地飲酒,他們很想回家。
要想回家就得積到相應的分數,于是積分幾乎變成了弟兄們聊天的唯一話題,這個話題又讓大家的心情變得更糟。
按照陸軍的積分系統,服滿一個月現役、參加一次作戰、獲得一枚獎章、結婚都可以得到加分。
那個讓人感覺遙不可及的基本分數是85分。
隻有達到或超過這個積分的人才有資格退役,可以馬上坐船回家。
分數不夠者注定隻能留在師裡,很有可能還要參加在中國或日本的“大空降”。
軍官和士兵破天荒地特别重視起獎章來。
一枚銅質紫心獎章可以積5分。
毋庸置疑,軍隊的等級制度和官僚主義體系不可避免地對積分産生了不公平的影響。
福利中尉回憶道:“有傳聞說團裡的某個副官僅僅因為挑選了采爾旅館作為辛克的團部,就撈了個銅質紫心獎章。
” E連的弟兄們在另一方面也同樣有受騙的感覺:在傘兵部隊,除了紫心獎章外幾乎不可能赢得其他勳章。
“比如在101師吧,”韋伯斯特寫道,“隻有兩個人被授予過榮譽勳章——502團的一個二等兵和一個中校——他們都在行動中犧牲了。
溫特斯少校參加過在諾曼底與德國炮兵連的激戰,理所當然地應該得到榮譽勳章,但他隻獲得一枚優異服務十字勳章,而且這在2營也僅他一人。
在E連,獲得銀星獎章的隻有斯皮爾斯上尉和另外兩三人,約有12個弟兄獲得過銅質紫心獎章。
但是,獲得紫心獎章的人很多,而且它算不上什麼獎章,隻不過是步兵的徽章而已。
” E連的大多數弟兄在他們的歐洲戰區飾帶上隻有4顆星形戰鬥獎章,不比那些從來沒有離開基地的文書所獲得的更多。
“比如說麥克朗,” 韋伯斯特抱怨道,“他沉默寡言、瘦高、看上去一點也不起眼,沒人注意到他。
但和他同在第3排的弟兄們卻敢發誓,這個老家夥幹掉的德國人比營裡的任何一個人都多。
麥克朗能嗅到德國佬的蹤迹,尋而殲之;他在黎明的進攻和夜晚的巡邏中追殺他們;他費盡周折地殺德國人,他冒的風險和自願承擔的危險任務比E連的任何其他弟兄都要多。
麥克朗一天不落地參加了諾曼底、荷蘭和巴斯托涅的戰鬥。
他得到了什麼功績呢?僅僅是一個歐洲戰區的飾帶和4顆星形戰鬥獎章。
” 希夫提·鮑爾斯中士也和麥克朗的情況差不多。
和101師的其他優秀戰士一樣,他沒有獎章,連紫心獎章也沒有,所以也沒有足夠的積分。
大夥的怨氣日趨高漲,泰勒将軍不得不決定以連為單位舉辦一次抽簽活動,抽中的人可以輪流回家。
鮑爾斯不想參加抽簽。
“見他的鬼去吧,保羅,”他對羅傑斯中士說,“我這輩子啥也沒赢過。
”羅傑斯勸他去試試,沒想到他真的被抽中了。
他剛一抽中,就有一個士兵提出用1000美元跟他換這次回家的機會。
鮑爾斯回憶道:“我想了一會兒,1000美元的确是一個大數目,但最終我還是回答他:‘不,我還是要回家。
’” 鮑爾斯收拾了他的戰利品,主要是手槍,辦好了必要的文字手續,領了回家的路費,和另外10名幸運的弟兄一起去了慕尼黑。
沒想到他們乘坐的那輛車在轉彎時出了車禍,一輛美國大兵的卡車迎頭撞了過來。
鮑爾斯被甩出車廂,摔在車道上,摔斷了好幾根骨頭,還摔出了嚴重的腦震蕩。
另外一個“幸運”的士兵在這次事故中死了。
鮑爾斯住進了醫院,在那兒他的路費和紀念品都被小偷偷走了。
最後,他坐一艘醫療船回了家,比原先被他甩在後面的弟兄們還要晚幾個月。
*** 廚師和文書也能得到和身處一線的步兵一樣的積分,這已經讓弟兄們十分惱火,而混亂的積分制度更加深了這種不滿。
弟兄們花費了大量時間計算分數,但關鍵在于使團裡的副官相信。
韋伯斯特确信自己積了87分,但積分記錄卻顯示他的分數還不到80分。
泰勒将軍竭盡全力幫助他的這些老兵。
他宣布任何一個曾參加過諾曼底、荷蘭和比利時或由于受傷而錯過其中一場戰役的弟兄都将獲得一枚銅質星形獎章。
當然,這一舉措受到了普遍的歡迎;但在起初的一段時間裡卻招緻了大家更大的不滿,那是由于在泰勒宣布該決定之後,又拖了好幾個星期,獎章和嘉獎令——以及随之而來的最重要的那5分——才變成了現實。
所有這些瑣碎無聊的軍紀細節都讓弟兄們對軍隊及其作風的不滿與日俱增。
征兵人員正在軍官和弟兄們之間來回遊說,勸他們加入常備軍,幾乎無人響應。
韋伯斯特說出了大多數軍人的心聲:“我對陸軍厭惡至極,這種深深的憎惡從來就沒停止過。
我隻要活着就不會說它一句好話。
”他在給父母的信中這樣寫道,“我覺得我在軍隊中90%的時光都被浪費了。
”唯一一件讓他有收獲的事是“我确實學到了如何與人相處”。
當辛克想給韋伯斯特一個正式任命時,韋伯斯特想了一會兒後說他情願放棄。
*** 除了記分體系會帶來不滿與怒氣外,陸軍裡随處可見的酗酒現象、過量的手槍和繳獲的汽車過多也都成了引起麻煩的禍根:對在奧地利的101師來說,交通事故的危險性決不亞于當初在比利時面對的德國軍隊。
在奧地利最初的3個星期裡一共發生了70起車禍,比6月和7月内的6個星期發生的事故還要多。
共造成20人死亡,近百人受傷。
一天晚上,羅伯特·馬什中士開着輛德國卡車帶着二等兵約翰·詹諾威克從關卡走小路回營房。
詹諾威克斜靠在一扇不結實的車門上。
車撞上了一根木頭,詹諾威克失去了平衡,摔下了車,頭部着地。
馬什火速把他送到濱湖采爾的團救護所,但由于顱骨破裂,詹諾威克死在了路上。
他的私人物品很少,隻有一隻手表、幾枚空降徽章、錢包和傘兵绶帶。
斯皮爾斯上尉把它們收拾在一起,寄給了詹諾威克的父母。
“他已經走過了漫長的旅程,”韋伯斯特寫道,“他曾空降在荷蘭,戰鬥在巴斯托涅。
他讨厭陸軍,但當今天,戰争已經結束了,回家的美好前景就在眼前的時候,他卻死了。
” 馬什并非酒後駕車。
讓弟兄們引以為豪的是,在這方面,E連始終保持了良好的記錄:一向隻委派那些頭腦清醒、責任心強的士兵去執行守衛任務或在關卡執勤,而且弟兄們從不酒後駕車。
其他連就沒有這麼小心謹慎了。
二等兵奧基夫回憶起某天晚上,他和二等兵勞埃德·蓋伊在薩爾費爾登和濱湖采爾之間的關卡裡執勤時遇到的一件事。
“一輛德軍的敞篷小汽車沿着路飛馳而下,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
蓋伊和我跳出來擋在路上迫使車停了下來。
車裡有兩個穿着德國軍裝的人,都喝醉了。
他們喊着‘見鬼,你幹嗎攔我們?都是自己人。
’ “他們是我們的空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