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跟我來!”

關燈
,瓜奈若把一連串沖鋒槍子彈送進那個受傷的德國佬的身體。

    那家夥不停地喊“救命”。

    溫特斯讓馬拉其往那人腦袋上再補上一顆子彈。

     第四個德國兵在距藩籬大約100碼的地方躍出戰壕。

    溫特斯看見後,卧倒在地,仔細瞄準,一槍結果了他的性命。

    從他發起攻擊到現在,隻過了15到20秒鐘。

    E連奪取了第一門大炮。

     溫特斯頓時意識到,在前面的戰壕裡還有許多德國人,他們很快就會組織反撲的。

    他立即卧倒,開始匍匐向前,來到一個連接戰壕,朝下一看,“我清楚地看見兩個人支起一挺機槍,已經做好了射擊準備。

    我第一槍打中了射手的屁股,另一槍打中了另一個人的肩膀”。

     溫特斯讓托伊與康普頓對第二門大炮射擊。

    他派了三個人去看看繳獲的那門炮,讓另外三個人封鎖住前方。

    這時候利普頓從樹上爬下來,朝溫特斯這邊運動。

    他在中途停下來,往溫的臀部撒了一些磺胺粉,然後給他纏上繃帶。

    溫還在一個勁兒地為自己受傷而連聲道歉。

    團部的安德魯·希爾準尉從利普頓後面趕上來。

     “團部在哪裡?”他大聲問道。

     “在那個後面。

    ”利普頓指着後面說道。

    希爾伸出頭看了看,這時一顆子彈擊中他的前額,然後從耳朵邊上鑽了出去,當場就把他打死了。

     出了這件事之後,他們的所有運動都限在戰壕之中,而且都是貓着腰進行的,因為德國人的機槍火力幾乎一直不間斷,子彈貼着戰壕上方嗖嗖地飛。

    馬拉其看到溫特斯幹掉了30碼開外開闊地上的一個德國兵,發現那人的腰帶上有一隻黑套子,他以為那肯定是一支魯格爾半自動手槍。

    他很想把它弄到手,于是朝開闊地上跑去,結果發現那原來是105毫米加農炮的瞄準具的皮套。

    溫特斯沖着他大喊道:“白癡,這兒到處潛伏着德國佬。

    快回來!”顯然,德國人以為馬拉其是個衛生兵;隻是在他向回跑時,德國人的機槍才開始朝他掃射。

    子彈打得他四周塵土飛揚,他一下子鑽到一門加農炮下面。

     溫特斯在大炮旁邊,想把它毀掉,可是沒有爆破裝置。

    利普頓走過來說他的野戰背包裡有,可是背包放在攻擊出發點了。

    溫特斯叫他快去拿。

     該解決第二門炮了。

    他留下3個人守住第一門炮,然後領着另外5個人沿戰壕向前沖,一面朝前面扔手雷,一面射擊。

    他們從被溫特斯打傷的2個德國機槍手旁邊經過,抓了他們做俘虜。

    第二門炮的炮手開始後撤,E連隻用了一人受傷的代價就把它繳獲了。

     由于奪取了2門大炮,加之彈藥也不多了,溫特斯派人通知4名機槍手全都到前面來。

    與此同時,6個德國兵覺得走投無路,用手捧住頭,從連接戰壕朝第二門大炮走過來,邊走邊用蹩腳的英語喊:“不要打死。

    不要打死。

    ” A連的二等兵約翰·D.霍爾加入了溫特斯的小組。

    溫特斯下令奪取第三門大炮。

    霍爾沖在前面,結果中彈倒下,不過那門炮被奪過來了。

    溫特斯派了3個人守住它。

    他們雖然隻有11個人,可是卻控制了3門105毫米的加農炮。

     在第二門炮的陣地上,溫特斯發現了一個裝着文件和地圖的公文包。

    地圖上标明了科唐坦半島上所有的大炮與機槍陣地。

    他派人把文件和地圖送回營部,同時把俘虜也一起押送回去,再領一些彈藥,搬一些援兵來,因為“這是為了我們的利益,我們的壓力太大了”。

    他開始用手雷來摧毀炮陣地上的無線電、電話和測距儀。

     赫斯特上尉親自出馬,帶來3箱TNT炸藥和一些磷燃燒手雷。

    溫特斯在每門炮的炮筒裡裝進一箱炸藥,然後把一顆德國木柄手榴彈扔進去。

    這樣引爆之後,炮筒子被炸得像剝了一半皮的香蕉。

    利普頓帶着爆破裝置回來的時候感到很失望,因為已經用不着了。

     由D連的羅納德·斯皮爾斯中尉帶領的5個援兵趕到。

    其中有一個是F連的“老頑固”霍奇。

    他直起身朝炮連陣地扔出一枚手雷,結果被機槍子彈打在背部與肩部,當時就死了。

     斯皮爾斯率領幾個人攻打最後一個炮連陣地,将其奪取并摧毀,但有2名弟兄被打死。

     溫特斯下令撤退,因為他們受到來自布雷庫爾莊園方向密集的機槍火力的威脅。

    既然大炮已經被摧毀,再占據它的陣地已經沒有意義了。

    先撤下去的是機槍手,然後是步兵。

    溫特斯最後一個撤離。

    他離開之前,最後向戰壕裡看了一下。

    “我們沒有理會那個被我們打傷的德國佬,他卻企圖用機槍對我們開火,被我一槍擊中腦殼,結果了性命。

    ”此刻是11點30分。

    自溫特斯受命對付那個炮連到現在,3個小時過去了。

     *** E連以相當于一個班的兵力——12個人(後來得到了斯皮爾斯等人的支援)消滅了一個扼守2号堤道、控制了猶他海灘的德國炮兵連。

    那個炮連有一條電話直接通向2号堤道出口處一個碉堡裡的觀察哨,他一直在報告登陸的第4步兵師的位置。

    很難對E連取得的這一戰績做出精确的估計,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它避免了許多人員的傷亡,同時使坦克得以從海灘順利向内陸運動——也許首先還是使這種運動成為可能。

    如果說E連拯救了D日的猶他海灘,那是言過其實,但是說它對登陸作戰的成功做出了重大貢獻,卻是恰如其分。

     溫特斯他們的傷亡是4死2傷。

    可是他和他手下的人卻擊斃敵人15個,打傷了許多,此外還抓獲12個俘虜。

    簡單地說,他們消滅了德軍一個50人的排。

    這是守護這些大炮的德國精銳傘兵部隊的一個排。

    他們還把炮手打得東逃西散。

    利普頓于1985年寫過一篇分析文章。

    他在文章中說:“這次攻擊,是指揮得當的小攻擊部隊,壓制并調動在預築陣地上數量較多的守軍的經典戰例。

    E連以高昂的戰鬥意志、迅速大膽的正面攻擊、不同方向的側翼火力,挫傷了德軍的士氣,使敵人誤以為受到了大部隊的攻擊。

    ”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因素,包括該連所受的良好訓練。

    這一次對他們是戰火的洗禮。

    這一次他們冒了極大的危險,以後他們就不會這樣去冒險了。

    利普頓說,如果他當時是個老兵,他是絕對不會爬到那棵樹上,那樣暴露自己。

    “可是那一天我們渾身充滿了激情。

    ” 瓜奈若說:“你是意識不到的,那是你的第一次。

    我以後絕對絕對不會再幹那天上午所幹的事了。

    ”康普頓說,如果他是個有經驗的老兵,他是不會穿出那道藩籬的。

    利普頓說:“我當時就覺得自己肯定不會死,覺得如果有子彈朝我飛過來,是會發生偏轉的,要麼就是我能避開。

    ” 保羅·富塞爾在《戰争時期》中寫道:第一次參戰的軍人心裡總是以為,“這種事不可能發生在我身上。

    我很機靈/敏捷/受過良好訓練/模樣很帥/很讨人喜歡/行為非常嚴謹,等等。

    ”可是這種感覺很快就變成了“這有可能發生在我身上。

    我最好還是小心些。

    隻要我在利用掩蔽物/挖工事/暴露身體射擊時更謹慎些/隻要我随時多加小心,我是能避開危險的”。

     溫特斯在分析這次戰鬥的時候說,這一時刻(他稱之為“巅峰時刻”)要歸功于陸軍對他們進行的良好訓練。

    他當時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正确的:對陣地的觀察、掩護火力的部署、作戰任務的布置(把最艱巨的任務交給最優秀的人去完成——把康普頓、瓜奈若和馬拉其放在一組,把利普頓和蘭尼放在一組)以及在最佳時刻親自率領發動攻擊。

     溫特斯認為,如果由索貝爾來指揮,他一定會親自率領這13個人從正面發動攻擊,他自己犧牲不說,還要搭上大多數人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