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起立,挂鈎!”

關燈
在第二天。

    通常,一個人隻要發怵過一次,就絕對不會再跳了。

     E連就有兩個人發過怵,死活不肯往下跳。

    其中一個是二等兵喬·拉米雷斯。

    他被推到機艙的尾部。

    可是等大家都跳下去之後,他又對跳傘長說他願意跳。

    飛機繼續在空中盤旋。

    這一次他跳了下去。

    正如二等兵羅德·施特羅說的:“比起第一輪就往下跳,這需要更大的勇氣。

    ” *** 當天下午,E連又跳了第二次。

    這一次還是一個一個地跳。

    接下去的一次就是密集跳傘。

    一組12個人來到門口之後,跳傘長大聲下達了一連串“走!走!走!”的命令。

    使他感到驚訝的是,每個組都是在6秒鐘之内就跳出去了。

    卡森在日記中寫道:“我覺得我已經到了跳傘狂的地步,因為我在地面的時候總是想到跳傘的時候那股刺激勁,于是還想再跳它幾次。

    我一想到張傘時那猛然的一拽,我就情不自禁地大聲喊叫。

    ” 第四跳安排在聖誕前夕。

    聖誕節全連放假一天,還吃了一頓豐盛的火雞宴。

    連裡幾乎所有的人都是第一次不在家過聖誕。

    卡森寫道:“一點也不像過聖誕節,既沒有雪,也沒有樹,更沒有禮物,媽媽和爸爸也不在。

    ” 12月26日進行了最後一跳。

    每個人都獲得一個證書,證明他“從即日起已經具備了作為合格傘兵的資格”。

    接下來就是最令人自豪的時刻——佩戴銀翼徽章。

    為了這一時刻,他們進行了半年的艱苦訓練。

    這是一個特殊的時刻,是E連的每個成員,也是506團的每個成員終身難忘的時刻。

     *** 辛克上校舉行了一場全團分列式閱兵。

    之後,他把所有的人都集合起來,自己站在一個高台上宣讀當天的命令(後來每個人都得到一份打印件)。

    “你們現在已經是我們團的成員了。

    ”辛克宣布說,“這是美國陸軍最優秀的團之一,當然在世界上也是數得着的。

    ”他說要給他們放10天假去探親,并提醒他們說,“有些事情希望你們能做到——不僅是休假的時候要做到,而且要成為一種信念去指導你們的人生。

    ”他要求他們走路要昂首挺胸,要有軍人姿态,注意個人儀表,還要記住:“我們的戰鬥口号和格言‘科拉希’,意思是‘獨立作戰’。

    。

    ” 他命令士兵們“别被投進監獄”,然後就讓他們解散了。

    他們離開的時候,個個都佩戴着銀翼徽章,穿着擦得铮亮的靴子,褲腳是束進靴子裡的。

    他們回到家裡之後,父母和親朋好友都贊歎不已,顯然是因為他們有強健的體魄,更重要的是因為他們在過去半年中建立起了自信心。

    他們所通過的訓練課程,5個志願者中有3個都通不過。

    他們經受住了索貝爾的懲罰與折磨,他們從飛行中的飛機上跳傘成功。

    他們都是佼佼者。

     不過,他們可不能成為無視美國陸軍規章制度的佼佼者。

    辛克上校告誡他們假期一結束就回本甯堡。

    可是1943年1月時的美國航空、鐵路和公路交通系統的運輸能力很差,506團的休假者中有一大批人都沒有能如期返回部隊報到。

    這種情況怎麼處理? 辛克上校組織了一次全團閱兵。

    所有的人都穿上最好的軍裝,或者叫作軍禮服。

    他們齊步從一條砂石路上走到炊事兵簡易住房後面的一片空地上。

    辛克先下令大家立正,然後下達“稍息”的口令。

    大家注視着一名中尉,鴉雀無聲地聽他念着一串名字,每個連一個,都是最後回來報到的。

     “E連二等兵約翰·多伊。

    ”中尉大聲喊道。

    站在中尉身邊的小鼓手敲起一陣柔和、悲哀的鼓聲。

    兩名挎着沖鋒槍的士官走到多伊前面。

    多伊出列,臉色蒼白。

    兩名士官站到他的兩側,随同他向前走。

    小鼓繼續敲着。

    他們走到中尉面前,聽他宣讀命令。

    二等兵多伊被從傘兵中除名,送到步兵連隊去。

     中尉把多伊手臂上的506團臂章、胸前的銀翼徽章、帽子上的傘兵徽章摘下來,全部扔在地上。

    這簡直太侮辱人了,在場的官兵都在暗暗詛咒。

    韋伯斯特在給母親的信中寫道:“有一件事把我們氣得簡直要打人。

    在鼓手旁邊的,是個行為不得體、讓人倒胃口的混蛋中尉,替每個走到前面來的人拍照。

    在朋友面前丢人現眼已經夠倒黴的了,在這種時候還被人拍照——真該把那個中尉槍斃掉。

    ” 還不僅如此。

    一輛吉普車開過來,把二等兵多伊的軍用背包和背囊扔了出來。

    他還得脫下靴子、換上普通鞋子,像普通步兵那樣把褲腳露在外面(傘兵們稱之為“直筒”褲)。

    他撿起自己的背囊和背包,在兩個沖鋒槍手的押送下垂頭喪氣地離開了。

    小鼓繼續敲着,一幅凄涼的情景。

    這個場面重複了9次。

     從那以後,506團再也沒有發生休假逾期不歸的事情。

     *** 1月末,E連随506團的其他連隊一起跨過查特胡奇河,進入本甯堡在亞拉巴馬的營地。

    這簡直就像從監獄走向自由。

    這裡的營房很舒适,夥食也好。

    除了軍人服務社,還有一座電影院。

    訓練以班作戰為主,尤其是逐屋作戰比較有意思,經常有一些爆炸。

    大家用空包彈相互射擊,投擲煙幕彈。

    又進行了第六次跳傘訓練,而且這是第一次攜帶步槍。

     卡森的日記捕捉到這些冬日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