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起立,挂鈎!”

關燈
本甯堡,麥考爾營,布拉格堡,尚克斯營1942年9月—1943年9月 本甯堡,尤其是那個正用于跳傘訓練的平鍋地區,情況可能比托科阿還要慘。

    那是團的駐地,是荒涼的沙土地上的一些矮小的木屋。

    不過,對E連的人來說,本甯堡還是個比較輕松的地方,這是因為他們不是把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來進行體能訓練,而是進行空降兵的實戰訓練。

     傘兵學校的訓練本應從體能訓練開始(A級),然後按每周一個級别訓練,逐步轉入B、C、D級。

    可是第506團卻跳過了A級。

    他們之所以這樣,是因為1營先期抵達後就進入了A級訓練。

    這一來使得傘兵學校派來帶體操和跑步的士官覺得很尴尬。

    從托科阿畢業後過來的學員就笑那些士官。

    在跑步方面,他們要從倒着跑開始,向那些士官發出挑戰,要和他們比賽,經過一兩個小時的訓練之後,他們問那些已經氣喘籲籲的士官什麼時候能通過熱身活動,開始進入真正的訓練。

    經過兩天的不恭敬對待之後,那些士官就向指揮官彙報說,506團的人體能比他們強得多,所以這個團的所有連隊都立即投入了B級訓練。

     在一個星期的時間裡,E連每天早上都跑步來到傘包棚,學習如何收疊降落傘。

    接着,他們又跑步回到平鍋去吃午飯。

    下午就從一個懸吊在離地面4英尺的假飛機機身的模拟門裡往下面的鋸末堆上跳,練習如何卸去懸吊着的降落傘背帶,或者從一個30英尺高的跳傘塔上,背着另一端固定在鋼纜上的降落傘背帶往下跳。

     随後的一個星期,進行的是C級訓練。

    他們從250英尺高的傘塔上進行自由跳傘或有控跳傘的訓練。

    有一個塔上還有座位、減震器、導傘繩,其他每個塔上都有4頂傘,到達懸臂高度的時候,這些傘就會自動打開。

    白天每個人要從這些塔上向下跳好幾次,晚上還要跳一次。

     C級訓練有一個特點,就是用一台鼓風機在地面上鼓起一陣大風,把傘和人都朝一個方向吹,用這樣的方法來教學員如何在着陸之後控傘和收傘。

     經過一個星期在跳傘塔上的訓練之後,他們已經做好了接受D級訓練的準備。

    這可是動真格的,要從C—47運輸機上下跳5次。

    完成5次動作的人就能獲得傘兵的銀翼徽章了。

    前一天晚上,學員們把傘包打好,然後認真檢查,接着又重新打了一遍,再度進行認真檢查,一直忙活到當晚23點。

    第二天早晨5點30分吹起床号後,他們就邁着整齊的步伐來到勞森機場,一路上歌聲和口号聲都很響亮,顯得信心十足。

    他們背起降落傘,在一排排長凳上坐下,等候登上C—47的通知。

    有人在開玩笑,有人在說笑話,有很多人在抽煙,有人笑得很不自然,還經常有人上廁所,有的則在反複檢查降落傘和挂在胸前的備用傘。

     每24個人乘一架飛機。

    除了一兩個人之外,其餘的人都是第一次乘飛機。

    C—47攀升到1500英尺之後,開始在空中盤旋。

    跳傘長是個士官教官。

    紅燈亮起來後,他高聲喊道:“起立,挂鈎!”大家都把自己主傘包背後的引張索鈎到座艙上方中間的拉傘鋼纜上。

     “設備檢查情況報告!”跳傘長大聲下達命令。

     “12号檢查完畢!”“11号檢查完畢!”報告依次進行,直到1号。

     “靠攏,站到門前面去!” 第一個人走到打開的艙門口。

    給每個人下達的指令都是兩眼平視,不要向下看,這顯然是從心理因素來考慮的。

    此外還要求大家把雙手放在門的外側,絕對不要放在内側。

    手放在門外側之後,就沒有任何東西能讓人留在飛機上了。

    隻要輕輕一碰,甚至連感覺到後面的人要走上來,都足以使他脫離飛機。

    正如戈登說的,如果他把手放在門的内側來穩定一下情緒,“如果他不想跳,後面有12個人也别想把他推出去。

    這就是恐懼的力量”。

    跳傘長一旦發現有人把手放在門的内側,就會把這個人拽回來,讓别人先跳。

     根據戈登的說法,大多數人“都做好了充分準備,到了即使不帶降落傘,也敢往下跳的程度。

    第506團總共有94%的人考核合格,創下了一個到現在還沒有被打破的紀錄。

    第一次是一個一個地跳。

    隻要誰到了門邊上,腿上被跳傘長輕輕拍一下,他就往外跳”。

     “我慢慢地走到門口,縱身跳進讓人驚心動魄的廣闊空間。

    ”韋伯斯特回憶說,“我的心都跳到嗓子眼兒了,腦子裡一片空白。

    ”鈎在拉傘鋼纜上的引張索把主傘包的背後蓋拽掉,系在傘頂的分離索把傘衣從背包中拉出,接着人就離開了飛機。

    突然産生的氣流使降落傘立即張開,跳傘者可以感覺到張傘時的劇烈震動。

     “從這時候開始,跳傘就很有趣了。

    我飄浮着向下落,不斷地擺動,用老百姓的話來說,叫作來回打晃。

    我很高興地四下張望,隻見天上飄着許多意氣風發的傘兵,相互大聲呼喊着。

    ” *** 站在打開的機艙門口,顯然是一種考驗。

    那些以前在訓練中表現出色的、那些後來像普通步兵一樣英勇作戰而獲得軍功章的,都可能會愣在那裡發怵。

    有時候會給他們第二次機會。

    這個機會不是在别人都跳下去之後,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