Ⅳ 無處安放的心
關燈
小
中
大
”
“啊,或許有吧,不過在科隆是找不到他的。
” “怎麼可能?難道科隆沒有教堂,也沒有教士嗎?” “教士們都給趕跑啦!教皇給城市下了禁令,到皇帝屈服為止,科隆都不許再辦聖事啦!” “難道人生下來也沒有洗禮,死時也沒有告解嗎?” “沒有教士,找誰來做呢?好幾年了,這個城市的人都是堕落着出生,堕落着死去的。
人一死,就埋進土。
沒有祝福,也沒有彌撒,就這麼簡單。
吃面包吧。
” “不,我要找一個神父,我必須找到一個神父,”雷米結結巴巴地說,“科隆這麼大……隻要一個祝福……” “教堂和修道院都是空的。
不然就去找那些瘋女人……我說,小夥子,你幹嘛不自己祝福自己,嗯?你沒有聖職?可惜呀,要不然你給我的面包畫個十字,我待會兒就這麼吆喝:快來買呀,全城最神聖的面包!” “可是要安葬……這顆心……不能就這麼埋掉它……不能沒有祝福就……” “心?什麼心?” 一顆聖潔的心!一顆要在科隆得到祝福的心!雷米沒有喊出口,他攥着胸口的包袱,暈倒在地上。
雷米沒有聽見過路人的驚呼。
在昏迷的時候,他模模糊糊地覺得有人擡起自己,再次被放下時,身體有如落在一片沙地上,一陣陣晚禱般的低語仿佛沙粒撫過他的臉頰:“上帝就是純粹的虛無,是靈魂得以發源的荒漠……”他琢磨着這些奇異的話,恍惚覺得老師的論戰曾涉及這些字眼。
“虛無”“荒漠”,隻有修道院的人才這樣說話……直到感到有人在解他胸前的包袱,雷米才大叫一聲醒了過來,一個裹白頭巾的女孩正往他額頭上滴水。
雷米認出這是早上在城門口朝他喊的女孩。
他攥緊了包袱。
“我不想偷你的東西,”她說,“你快喘不過氣了,我想讓你松快一點。
” 他們置身一個寬闊的敞間,四下簡陋的床鋪還躺着其他人,像是收容窮人的醫院,角落一個裹白頭巾的老妪正借着斜陽的微光,瞌瞌睡睡地念着一本書,那些沙粒般的話就出自她之口。
雷米好奇地問:“她在念什麼?” “一位曾住在科隆,為我們講道的大師的作品。
”女孩說。
“這位大師還在嗎?” “不在了,他被迫離去,不知所終,那是多年以前的事。
念書的嬷嬷見過他,那時我還沒出生。
” “那麼他是嬷嬷的老師了。
” “或許吧,她親手抄寫了他的講道。
” “說不定我的老師也在科隆見過你們的大師。
我叫雷米,你叫什麼?” “我叫露特加德。
” “啊,守護佛蘭德的聖女露特加德與你同在,”雷米說,“露特加德,請你行行好,我需要一個神父。
” “莫非你快要死了嗎?” “比死了更難受。
” “那麼科隆城的人大概已經死過一回了,面包師傅不是對你說了嗎,教皇對城市下了禁令。
教士們離開科隆的那天,景象盛況空前:緊閉的修道院一個個敞開了大門,修士們,修女們,奧古斯丁會士們,方濟各會士們,多明我會士們,本堂神父們,議事司铎們紛紛走上街,壯觀得好像聖體大遊行。
他們宣布:‘我們聽教皇的。
’‘呸,你們隻是聽法國人的!’人群中有人喊道,‘這是災難,末日,大分裂!’‘别走,否則誰來寬恕我們的罪呀!’‘親愛的,我也不想走,可我得服從,為你自己的靈魂祈禱吧!’從那天起,科隆就沒有教士了,鐘也不再敲,整座城突然變得安安靜靜,隻剩下我們。
在這個被抛棄的城市,隻有我們替人祈禱、治療、施舍、送葬。
” “你們是誰?” “我們是貝居安女。
” 雷米一下子坐了起來。
“啊,我知道你們,貝居安會,佛蘭德遍地都是,不發願、不進修道院的修女,多少異端都出自你們,前不久還在巴黎燒死了一個,連帶她流毒的作品,聖露特加德會為你哭泣的。
” “你怎麼知道她不會理解我,所有同上帝來往的女人都在深淵上行走,被燒死和被封聖隻有一線之隔。
在這個沒有晃動的香爐,沒有祝福的手,沒有傾灑的油的城市,人們還能怎麼辦呢?他們生來就被告知,靈魂如此的堕落,眼睛如此的昏聩,隻有這些東西才能讓他們脫離罪惡,最終上升得到幸福。
好了,現在這些東西沒有了,就像一個城市失去了心,就像一個人失去了心。
人們撿拾起曾經生活在這個城市的某些大師的隻言片語,過去沒有人聽得懂他說的話,而現在他的話通過傳抄的紙,通過貝居安女,通過臨終床前的低泣,通過深夜唇間的歎息慢慢傳播開來。
人們重複着這些話,未必比以前更理解它們,但在這個失去祝福的城市裡,這些話本身仿佛就是一種沉默的祝福。
這些話說,天國很可能始于活着的時候,如果活着
” “怎麼可能?難道科隆沒有教堂,也沒有教士嗎?” “教士們都給趕跑啦!教皇給城市下了禁令,到皇帝屈服為止,科隆都不許再辦聖事啦!” “難道人生下來也沒有洗禮,死時也沒有告解嗎?” “沒有教士,找誰來做呢?好幾年了,這個城市的人都是堕落着出生,堕落着死去的。
人一死,就埋進土。
沒有祝福,也沒有彌撒,就這麼簡單。
吃面包吧。
” “不,我要找一個神父,我必須找到一個神父,”雷米結結巴巴地說,“科隆這麼大……隻要一個祝福……” “教堂和修道院都是空的。
不然就去找那些瘋女人……我說,小夥子,你幹嘛不自己祝福自己,嗯?你沒有聖職?可惜呀,要不然你給我的面包畫個十字,我待會兒就這麼吆喝:快來買呀,全城最神聖的面包!” “可是要安葬……這顆心……不能就這麼埋掉它……不能沒有祝福就……” “心?什麼心?” 一顆聖潔的心!一顆要在科隆得到祝福的心!雷米沒有喊出口,他攥着胸口的包袱,暈倒在地上。
雷米沒有聽見過路人的驚呼。
在昏迷的時候,他模模糊糊地覺得有人擡起自己,再次被放下時,身體有如落在一片沙地上,一陣陣晚禱般的低語仿佛沙粒撫過他的臉頰:“上帝就是純粹的虛無,是靈魂得以發源的荒漠……”他琢磨着這些奇異的話,恍惚覺得老師的論戰曾涉及這些字眼。
“虛無”“荒漠”,隻有修道院的人才這樣說話……直到感到有人在解他胸前的包袱,雷米才大叫一聲醒了過來,一個裹白頭巾的女孩正往他額頭上滴水。
雷米認出這是早上在城門口朝他喊的女孩。
他攥緊了包袱。
“我不想偷你的東西,”她說,“你快喘不過氣了,我想讓你松快一點。
” 他們置身一個寬闊的敞間,四下簡陋的床鋪還躺着其他人,像是收容窮人的醫院,角落一個裹白頭巾的老妪正借着斜陽的微光,瞌瞌睡睡地念着一本書,那些沙粒般的話就出自她之口。
雷米好奇地問:“她在念什麼?” “一位曾住在科隆,為我們講道的大師的作品。
”女孩說。
“這位大師還在嗎?” “不在了,他被迫離去,不知所終,那是多年以前的事。
念書的嬷嬷見過他,那時我還沒出生。
” “那麼他是嬷嬷的老師了。
” “或許吧,她親手抄寫了他的講道。
” “說不定我的老師也在科隆見過你們的大師。
我叫雷米,你叫什麼?” “我叫露特加德。
” “啊,守護佛蘭德的聖女露特加德與你同在,”雷米說,“露特加德,請你行行好,我需要一個神父。
” “莫非你快要死了嗎?” “比死了更難受。
” “那麼科隆城的人大概已經死過一回了,面包師傅不是對你說了嗎,教皇對城市下了禁令。
教士們離開科隆的那天,景象盛況空前:緊閉的修道院一個個敞開了大門,修士們,修女們,奧古斯丁會士們,方濟各會士們,多明我會士們,本堂神父們,議事司铎們紛紛走上街,壯觀得好像聖體大遊行。
他們宣布:‘我們聽教皇的。
’‘呸,你們隻是聽法國人的!’人群中有人喊道,‘這是災難,末日,大分裂!’‘别走,否則誰來寬恕我們的罪呀!’‘親愛的,我也不想走,可我得服從,為你自己的靈魂祈禱吧!’從那天起,科隆就沒有教士了,鐘也不再敲,整座城突然變得安安靜靜,隻剩下我們。
在這個被抛棄的城市,隻有我們替人祈禱、治療、施舍、送葬。
” “你們是誰?” “我們是貝居安女。
” 雷米一下子坐了起來。
“啊,我知道你們,貝居安會,佛蘭德遍地都是,不發願、不進修道院的修女,多少異端都出自你們,前不久還在巴黎燒死了一個,連帶她流毒的作品,聖露特加德會為你哭泣的。
” “你怎麼知道她不會理解我,所有同上帝來往的女人都在深淵上行走,被燒死和被封聖隻有一線之隔。
在這個沒有晃動的香爐,沒有祝福的手,沒有傾灑的油的城市,人們還能怎麼辦呢?他們生來就被告知,靈魂如此的堕落,眼睛如此的昏聩,隻有這些東西才能讓他們脫離罪惡,最終上升得到幸福。
好了,現在這些東西沒有了,就像一個城市失去了心,就像一個人失去了心。
人們撿拾起曾經生活在這個城市的某些大師的隻言片語,過去沒有人聽得懂他說的話,而現在他的話通過傳抄的紙,通過貝居安女,通過臨終床前的低泣,通過深夜唇間的歎息慢慢傳播開來。
人們重複着這些話,未必比以前更理解它們,但在這個失去祝福的城市裡,這些話本身仿佛就是一種沉默的祝福。
這些話說,天國很可能始于活着的時候,如果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