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 “紅”裡發生的事
關燈
小
中
大
到了8月,根特人繪聲繪色想象過的入城式上,神氣風光的主角不是法國的路易,而是奧地利的馬克西米連。
他比許多王子搶先一步,前來與瑪麗完婚。
大夥看此人年輕有為,倒也配得上讓大膽查理的女兒改姓哈布斯堡。
别忘了,她可是全歐洲最闊氣的女繼承人,他可是皇帝的獨生子。
“萬歲,瑪麗,萬歲,馬克西米連!”看熱鬧的根特人這樣喊道。
在啤酒館,有人樂呵呵地把賭赢的幾個錢收進懷裡。
大人物的戲碼還在繼續,平民也能沾沾光大吃大喝,何樂不為呢。
舉行儀式時,在裝飾一新的婚宴大廳裡,人們沒有看到雨果·凡·德·古斯的作品。
人們也沒有再看到他出現在根特。
夜幕降臨時,“紅”的貴賓大廳裡燭火通明,就和在宮殿裡舉行晚宴沒什麼兩樣。
鹿已經做成香噴噴的菜肴端上桌來——它在清晨悠閑地吃草時,哪會想到晚上的命運呢?院長陪着馬克西米連坐在大壁爐前,正聽他講各地的趣聞。
突然,從不知哪裡傳來了一聲拖長的慘叫。
在夜晚的森林間,聽到這樣的聲音,那可是太吓人了。
院長向身邊的修士遞了個眼色。
“這是什麼聲音?”馬克西米連問道。
“這是雨果弟兄。
”修士們面無表情地回答,他們的表現或許出于冷漠,或許出于嫉妒,又或許此地的修士已習慣與瘋颠憂郁之輩為伍,誰知道同寝同食之間,遊蕩在森林的神秘之手會放在誰身上,讓他喪失理智,卻獲得與天使交談的特權?誰知道雨果弟兄是不是這樣呢,畢竟,我們還尚未建立一套通靈與異象圖鑒,将各種慘叫、昏厥、自言自語、口吐白沫、以頭撞牆分門别類,也許這是宗教裁判所的特權,但最好請他們不要光臨;隻能請關心靈魂的院長向貴客們表示歉意,并且離席前去查看。
托馬斯院長奔到雨果的寝室,趕開在門口偷看的幾個好奇的見習僧,隻見房間裡一片狼藉,畫闆畫筆和瓶瓶罐罐都被掀翻在地。
“雨果,我的孩子,我的朋友,是什麼在折磨你?”院長問道。
是什麼在折磨你——在傳奇故事中,這句話有着驅除詛咒和解放他人的力量。
英雄帕西法問一遍就足夠了,托馬斯院長卻已經問過無數遍。
不是他太健忘每每忘記答案,就是人真實的心靈變幻莫測,深不見底。
我們不知道好院長一生中願意真正了解的心靈有幾個,但之中大概有雨果的心靈,對他們兩人來說這就足夠了。
“我的朋友,是什麼在折磨你?”雨果看見是托馬斯院長,就像個小孩一樣撲過去,把頭埋到他胸前哭泣。
院長摩挲着雨果的腦袋,看到房間中央唯一立着的畫闆,被灰褐的底色塗滿,說不清畫家想畫什麼,上面幽靈般的影子也許是人的輪廓,不知是要突出它還是要覆蓋它;模糊不清的臉上,卻清晰地浮現出一隻鹿的眼睛,渾圓、深黑,看上去就像穿透畫幅的洞眼。
院長遞了個眼色,門外待命的樂手們拿着提琴、琉特琴、笛子進來了,圍着憂郁的畫家站定。
當憂郁症發作時,最權威的藥方是音樂,醫生們都這樣說,我們要讨好這位叫憂郁的女神,請她憐憫她主宰的可憐人。
請聽吧,比起天國的音樂,這不過是萦繞的蟲鳴,可總比沒有好。
“這也許是我最後的畫,院長。
”在音樂中,雨果喃喃着說。
“不,雨果,”院長果斷地說,“你會繼續畫下去,為‘紅’畫,為馬克西米連畫,為遠近的委托人畫,也為你自己畫。
科隆④不是還邀請你去給他們畫畫嗎?”
“我不是不能畫,而是不敢畫。
” “你在害怕什麼,我的朋友?” “我害怕‘夢’再次找上我。
” “‘夢’是什麼?” “我也不知道‘夢’是什麼,我不是詩人,嘴笨口拙。
” “但是你有畫筆,雨果,你應該畫下來。
眼前這畫,就算是我的委托。
為了報答你,我願意給你講一個故事。
故事的結尾,我先不說出來,等你從科隆回來時,我再告訴你……” 在别人眼裡,這一幕是滑稽可笑的。
院長從哪兒找來的這麼一個樂隊,曲子綿軟蹩腳,連樂手們自己也忍不住偷笑。
馬克西米連的随從們也偷偷看着這一幕。
啊,就算逃往埃及的瑪利亞和約瑟,也沒有這樣好的安慰了。
他們笑着說,院長如此關心
他比許多王子搶先一步,前來與瑪麗完婚。
大夥看此人年輕有為,倒也配得上讓大膽查理的女兒改姓哈布斯堡。
别忘了,她可是全歐洲最闊氣的女繼承人,他可是皇帝的獨生子。
“萬歲,瑪麗,萬歲,馬克西米連!”看熱鬧的根特人這樣喊道。
在啤酒館,有人樂呵呵地把賭赢的幾個錢收進懷裡。
大人物的戲碼還在繼續,平民也能沾沾光大吃大喝,何樂不為呢。
舉行儀式時,在裝飾一新的婚宴大廳裡,人們沒有看到雨果·凡·德·古斯的作品。
人們也沒有再看到他出現在根特。
夜幕降臨時,“紅”的貴賓大廳裡燭火通明,就和在宮殿裡舉行晚宴沒什麼兩樣。
鹿已經做成香噴噴的菜肴端上桌來——它在清晨悠閑地吃草時,哪會想到晚上的命運呢?院長陪着馬克西米連坐在大壁爐前,正聽他講各地的趣聞。
突然,從不知哪裡傳來了一聲拖長的慘叫。
在夜晚的森林間,聽到這樣的聲音,那可是太吓人了。
院長向身邊的修士遞了個眼色。
“這是什麼聲音?”馬克西米連問道。
“這是雨果弟兄。
”修士們面無表情地回答,他們的表現或許出于冷漠,或許出于嫉妒,又或許此地的修士已習慣與瘋颠憂郁之輩為伍,誰知道同寝同食之間,遊蕩在森林的神秘之手會放在誰身上,讓他喪失理智,卻獲得與天使交談的特權?誰知道雨果弟兄是不是這樣呢,畢竟,我們還尚未建立一套通靈與異象圖鑒,将各種慘叫、昏厥、自言自語、口吐白沫、以頭撞牆分門别類,也許這是宗教裁判所的特權,但最好請他們不要光臨;隻能請關心靈魂的院長向貴客們表示歉意,并且離席前去查看。
托馬斯院長奔到雨果的寝室,趕開在門口偷看的幾個好奇的見習僧,隻見房間裡一片狼藉,畫闆畫筆和瓶瓶罐罐都被掀翻在地。
“雨果,我的孩子,我的朋友,是什麼在折磨你?”院長問道。
是什麼在折磨你——在傳奇故事中,這句話有着驅除詛咒和解放他人的力量。
英雄帕西法問一遍就足夠了,托馬斯院長卻已經問過無數遍。
不是他太健忘每每忘記答案,就是人真實的心靈變幻莫測,深不見底。
我們不知道好院長一生中願意真正了解的心靈有幾個,但之中大概有雨果的心靈,對他們兩人來說這就足夠了。
“我的朋友,是什麼在折磨你?”雨果看見是托馬斯院長,就像個小孩一樣撲過去,把頭埋到他胸前哭泣。
院長摩挲着雨果的腦袋,看到房間中央唯一立着的畫闆,被灰褐的底色塗滿,說不清畫家想畫什麼,上面幽靈般的影子也許是人的輪廓,不知是要突出它還是要覆蓋它;模糊不清的臉上,卻清晰地浮現出一隻鹿的眼睛,渾圓、深黑,看上去就像穿透畫幅的洞眼。
院長遞了個眼色,門外待命的樂手們拿着提琴、琉特琴、笛子進來了,圍着憂郁的畫家站定。
當憂郁症發作時,最權威的藥方是音樂,醫生們都這樣說,我們要讨好這位叫憂郁的女神,請她憐憫她主宰的可憐人。
請聽吧,比起天國的音樂,這不過是萦繞的蟲鳴,可總比沒有好。
“這也許是我最後的畫,院長。
”在音樂中,雨果喃喃着說。
“不,雨果,”院長果斷地說,“你會繼續畫下去,為‘紅’畫,為馬克西米連畫,為遠近的委托人畫,也為你自己畫。
科隆
” “你在害怕什麼,我的朋友?” “我害怕‘夢’再次找上我。
” “‘夢’是什麼?” “我也不知道‘夢’是什麼,我不是詩人,嘴笨口拙。
” “但是你有畫筆,雨果,你應該畫下來。
眼前這畫,就算是我的委托。
為了報答你,我願意給你講一個故事。
故事的結尾,我先不說出來,等你從科隆回來時,我再告訴你……” 在别人眼裡,這一幕是滑稽可笑的。
院長從哪兒找來的這麼一個樂隊,曲子綿軟蹩腳,連樂手們自己也忍不住偷笑。
馬克西米連的随從們也偷偷看着這一幕。
啊,就算逃往埃及的瑪利亞和約瑟,也沒有這樣好的安慰了。
他們笑着說,院長如此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