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關燈
小
中
大
到了比維亞諾·奧賴恩,他留在了智利,追随着維德爾的腳步,我看到他在鞋店工作,給猶豫不決的中年婦女或純真的孩子試穿高跟鞋,一手拿着鞋拔子,一手拿着一雙質量很差的Bata鞋的鞋盒子,臉上微笑着,但思緒早已飄遠,三十三歲的年紀,和耶稣一樣,不多也不少,然後我又看見他出版了暢銷書,在聖地亞哥的書展(我不知道是不是存在這樣的書展)上簽名售書,他還時常應邀在美國的大學裡當教授,意興所至就跑去做一場關于智利新詩歌或者當代智利詩歌(說意興是因為嚴肅這樣的字眼是用在小說上的)的學術報告,他還提到了我,雖然隻是在一串名單中的最後幾個,純粹是出于厚道或憐憫:一個奇怪的詩人,迷失在歐洲的工廠裡……我看到了他,我說,像個夏爾巴人一樣向着他人生的頂峰行進,越來越受尊敬,越來越知名,越來越有錢,完全有能力與過去作個了斷。
我不知是否是由于突來的憂郁還是思鄉之情抑或是善意的嫉妒(在智利,它同最強烈的嫉妒是同義詞),我突然想到在羅梅羅身後的可能就是比維亞諾。
我把這個想法跟他說了。
你的朋友沒聘我,羅梅羅說,他甚至連讓我開始的錢都不會有。
我的顧客——他把聲音壓得很低,像是在講一件很秘密的事,然而聽起來卻并不真實——是“真”有錢,明白嗎?明白了,我說,文學是多麼悲哀啊。
羅梅羅笑了起來。
看看海,他說,看看田野,多美麗。
我透過車窗往外看去,一邊是像一汪油潭一樣的海,另一側,在馬萊斯梅的果園裡,一些黑人在忙碌着。
火車在布拉内斯停了下來。
羅梅羅說了句我沒聽明白的話,然後我們下了火車。
我感到腿像抽了筋一樣。
在車站外一個看上去像圓形但實際是方形的小廣場上,停着一輛紅色公共汽車和一輛黃色公共汽車。
羅梅羅買了口香糖,看到我憔悴的臉色,我想他是為了調動我的情緒,問我我認為我們該上哪輛車。
上紅色那輛,我說。
完全正确,羅梅羅說。
公共汽車把我們放在了略萊特。
時值幹旱的仲春,沒有很多遊客。
我們走了段下坡的街道,然後又爬了兩條挺陡的街道,來到一片夏季避暑公寓區,大部分公寓都空着。
寂靜得出奇:可以聽到遠處傳來的動物的叫聲,仿佛我們在一個牧場或農莊邊上。
卡洛斯·維德爾就住在這些乏善可陳的樓房中的某一棟裡。
我怎麼到這裡的?我思索着,我走了多少條街才來到這條街的? 在火車上我問過羅梅羅是不是費了很大工夫才找到德洛姆的。
他說沒有,很容易就找到了。
他仍在巴黎工作,還是看大門,對他來說,所有的來訪都是宣傳的渠道。
我假裝記者混進去的,羅梅羅說。
他信了嗎?他當然信了,我跟他說我要在哥倫比亞一家報紙刊登“野蠻作家”的整個發展曆程。
德洛姆去年夏天在略萊特,他說。
事實上,迪佛現在住的樓房就屬于“野蠻文學”流派的一位作家。
可憐的迪佛,我說。
羅梅羅看着我,好像我剛才說了句蠢話。
對我來說那種人不值得可憐,他說。
現在那棟樓房就在那兒:高高的、寬寬的,很普通,典型的旅遊迅速增長年代的建築,陽台都空蕩蕩的,樓房的正面沒有任何标識而且明顯失修。
那兒肯定沒人住,我斷定,夏天過後還滞留在此的人肯定寥寥無幾。
我堅持想知道維德爾即将面臨的命運。
羅梅羅沒有回答我。
我不想有血,我咕哝道,就好像害怕有人聽到我的話,盡管我們兩個是當時唯一走在街上的人。
那一刻我沒去看羅梅羅,也沒去看維德爾住的那棟樓,我覺得自己身處一個反複出現的噩夢裡。
當我醒來時,我想,我媽媽會給我準備好一個香腸三明治,然後我去上學。
但我不會醒來了。
他就住這裡,羅梅羅說。
這棟樓以及整個小區都空空蕩蕩,等待着下一個旅遊旺季的到來。
有一瞬間我以為我們要進去,當快要跨進維德爾家的樓房門廳時,我停下了。
繼續走,羅梅羅說,他的聲音聽起來很平靜,就像一個知道生活總會不如意不值得為此而激動的男人的聲音。
我感到他的手碰了碰我的胳膊。
直走,他說,不要回頭看。
我想我們倆構成了一個奇怪的組合。
大樓就像一隻石化的鳥。
我一度覺得卡洛斯·維德爾的眼睛透過所有的窗戶在看着我。
我越來越緊張了,我對羅梅羅說,能看得出來嗎?看不出來,我的朋友,您表現得很好。
羅梅羅很平靜,這也讓我逐漸鎮定了下來。
走過了幾條街,我們在一個酒吧門口停了下來。
這似乎是這個街區唯一還開門營業的地方。
酒吧的名字頗具安達盧西亞風情,看得出來酒吧裡面也在盡力營造那種典型的塞維利亞酒館的氛圍,但效果卻并不理想,反而給人一種憂傷的感覺。
羅梅羅陪我到了門口。
他看了看表。
過一會兒,我不知道幾點,他會來喝咖啡。
如果他沒出現呢?他每天都來,羅梅羅說,這點我很确定,今天他也會來。
但如果今天恰好不來了呢?那我們就明天再來,羅梅羅說,但他會來的,你别懷疑了。
我點了點頭。
仔細看看
我不知是否是由于突來的憂郁還是思鄉之情抑或是善意的嫉妒(在智利,它同最強烈的嫉妒是同義詞),我突然想到在羅梅羅身後的可能就是比維亞諾。
我把這個想法跟他說了。
你的朋友沒聘我,羅梅羅說,他甚至連讓我開始的錢都不會有。
我的顧客——他把聲音壓得很低,像是在講一件很秘密的事,然而聽起來卻并不真實——是“真”有錢,明白嗎?明白了,我說,文學是多麼悲哀啊。
羅梅羅笑了起來。
看看海,他說,看看田野,多美麗。
我透過車窗往外看去,一邊是像一汪油潭一樣的海,另一側,在馬萊斯梅的果園裡,一些黑人在忙碌着。
火車在布拉内斯停了下來。
羅梅羅說了句我沒聽明白的話,然後我們下了火車。
我感到腿像抽了筋一樣。
在車站外一個看上去像圓形但實際是方形的小廣場上,停着一輛紅色公共汽車和一輛黃色公共汽車。
羅梅羅買了口香糖,看到我憔悴的臉色,我想他是為了調動我的情緒,問我我認為我們該上哪輛車。
上紅色那輛,我說。
完全正确,羅梅羅說。
公共汽車把我們放在了略萊特。
時值幹旱的仲春,沒有很多遊客。
我們走了段下坡的街道,然後又爬了兩條挺陡的街道,來到一片夏季避暑公寓區,大部分公寓都空着。
寂靜得出奇:可以聽到遠處傳來的動物的叫聲,仿佛我們在一個牧場或農莊邊上。
卡洛斯·維德爾就住在這些乏善可陳的樓房中的某一棟裡。
我怎麼到這裡的?我思索着,我走了多少條街才來到這條街的? 在火車上我問過羅梅羅是不是費了很大工夫才找到德洛姆的。
他說沒有,很容易就找到了。
他仍在巴黎工作,還是看大門,對他來說,所有的來訪都是宣傳的渠道。
我假裝記者混進去的,羅梅羅說。
他信了嗎?他當然信了,我跟他說我要在哥倫比亞一家報紙刊登“野蠻作家”的整個發展曆程。
德洛姆去年夏天在略萊特,他說。
事實上,迪佛現在住的樓房就屬于“野蠻文學”流派的一位作家。
可憐的迪佛,我說。
羅梅羅看着我,好像我剛才說了句蠢話。
對我來說那種人不值得可憐,他說。
現在那棟樓房就在那兒:高高的、寬寬的,很普通,典型的旅遊迅速增長年代的建築,陽台都空蕩蕩的,樓房的正面沒有任何标識而且明顯失修。
那兒肯定沒人住,我斷定,夏天過後還滞留在此的人肯定寥寥無幾。
我堅持想知道維德爾即将面臨的命運。
羅梅羅沒有回答我。
我不想有血,我咕哝道,就好像害怕有人聽到我的話,盡管我們兩個是當時唯一走在街上的人。
那一刻我沒去看羅梅羅,也沒去看維德爾住的那棟樓,我覺得自己身處一個反複出現的噩夢裡。
當我醒來時,我想,我媽媽會給我準備好一個香腸三明治,然後我去上學。
但我不會醒來了。
他就住這裡,羅梅羅說。
這棟樓以及整個小區都空空蕩蕩,等待着下一個旅遊旺季的到來。
有一瞬間我以為我們要進去,當快要跨進維德爾家的樓房門廳時,我停下了。
繼續走,羅梅羅說,他的聲音聽起來很平靜,就像一個知道生活總會不如意不值得為此而激動的男人的聲音。
我感到他的手碰了碰我的胳膊。
直走,他說,不要回頭看。
我想我們倆構成了一個奇怪的組合。
大樓就像一隻石化的鳥。
我一度覺得卡洛斯·維德爾的眼睛透過所有的窗戶在看着我。
我越來越緊張了,我對羅梅羅說,能看得出來嗎?看不出來,我的朋友,您表現得很好。
羅梅羅很平靜,這也讓我逐漸鎮定了下來。
走過了幾條街,我們在一個酒吧門口停了下來。
這似乎是這個街區唯一還開門營業的地方。
酒吧的名字頗具安達盧西亞風情,看得出來酒吧裡面也在盡力營造那種典型的塞維利亞酒館的氛圍,但效果卻并不理想,反而給人一種憂傷的感覺。
羅梅羅陪我到了門口。
他看了看表。
過一會兒,我不知道幾點,他會來喝咖啡。
如果他沒出現呢?他每天都來,羅梅羅說,這點我很确定,今天他也會來。
但如果今天恰好不來了呢?那我們就明天再來,羅梅羅說,但他會來的,你别懷疑了。
我點了點頭。
仔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