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7年9月17日
關燈
小
中
大
一
夕陽西斜,為大馬士革染上一層金棕色,我和我的朋友兼旅伴吉姆·霍頓走在阿茲姆宮牆的陰影裡。
我咀嚼着四個字,把我召來這裡的四個字。
“找到她了。
” 這就是信上僅有的字迹,簡短扼要,卻足以讓我從美洲遠渡重洋趕回英國。
采取任何行動前,我首先和雷金納德約在懷特巧克力屋,詳述我們在波士頓的際遇。
固然,信件往來已讓他對事情獲知大半,可我想當然地以為,他應該有興趣聽聽騎士團事務的開展,特别是他的老朋友愛德華·布雷多克還牽涉其中。
我想錯了。
凡是跟先行者遺址不沾邊的,他一律不關心。
最後我對他說,我新掌握了一些有關神廟位置的細節線索,這些線索都落在奧斯曼帝國境内。
他聞言知足地歎息着笑了,仿佛瘾君子享用着鴉片酊。
過了一會兒他問:“筆記在哪?”話音裡透出一股焦躁。
“威廉·約翰遜謄抄了一份,”我說着探進包裡,掏出原本還給他。
筆記被布包着,用麻繩捆紮,我把它滑過桌面。
他感激地看了我一眼,便伸手解開繩結、掀開包裹,凝注他至珍至愛的冊子:陳舊的褐色皮質封面,上頭印了刺客的徽記。
“他們是在組織人手徹查遺址内部嗎?”他一邊問一邊重新包上筆記、系好繩結,貪婪地把它藏起來,“真想親眼看看這座殿堂啊。
” “是的,”我撒了謊,“我的人打算駐紮下來,隻不過原住民每天都會去滋擾。
你去太危險了,雷金納德。
你是不列颠宗的大團長,時間寶貴,更該在本部處理要務。
” “我明白,”他點點頭,“我明白。
” 我審視着他。
若他堅持要訪問神殿,就等于承認罔顧自己的本職,即便雷金納德沉迷此道,還不至于這麼無所顧忌。
“那護身符呢?”他問。
“我保管着,”我答。
我們冷冷淡淡地多聊了會兒就分開了。
道别時,我不禁好奇,他内心裝着些什麼,我内心又如何。
不知不覺間,我已不把自己完全看作一名聖殿騎士,而是一個擁有刺客根基和聖殿信仰的人,并且,身心曾短暫流連于一位莫霍克女性。
換言之,我是個擁有獨到眼界與見地的人。
正因為此,我不再專注投身于發掘神廟、或用它的遺物建立一個聖殿王朝,反倒把心思花在怎樣融合刺客與聖殿的兩種理念上。
反思父親的教誨,很多地方其實與雷金納德相互印證,我開始看到兩派如何相似,而不是如何有别。
但首先——還有兩樁未了的夙願占據我心頭太多年。
如今是追查父親的兇手更重要,還是找到珍妮更重要?無論哪種,我想從這壓抑自己太久的陰影裡解脫出來了。
二 借此寥寥數字——“找到她了”——霍頓開啟了另一場冒險,領着我深入到奧斯曼帝國的心髒地帶。
我和他用了過去兩年時間追蹤珍妮。
她還活着;這就是他的發現。
活着,但在販奴者手裡。
外界的“七年戰争”激鬥正酣,就在我們眼看着要查明她的确切位置、計劃有所動作前,奴隸販子又轉移了。
那之後我們花了幾個月打探她,了解到她被呈給了奧斯曼王庭做姬妾,深居托普卡帕宮,便設法趕去。
結果還是晚了一步;她已被輾轉運到大馬士革,送入執政的奧斯曼總督、阿斯帕夏·阿勒阿澤姆建造的雄偉宮殿。
于是我們前往大馬士革。
我一身富商裝束,裹了頭巾,穿着卡弗坦長袍和寬大的闊腿褲,說老實話難為情得很,一旁霍頓則穿了件樸素的袍子。
我們走入城門,沿着狹窄蜿蜒的街道向宮廷進發,我注意到衛兵數量非比尋常。
緩步走在熱浪和塵土中,做足調查的霍頓對我娓娓道來。
“總督提心吊膽着呢,先生,”他解釋道,“他認定了伊斯坦布爾的拉吉蔔帕夏宰相想陷害他。
” “我明白了。
他的擔心有道理嗎?宰相真是圖謀陷害他?” “宰相一直叫他‘鄉巴佬生的鄉巴佬’。
” “聽上去确有此意啊。
” 霍頓輕笑出聲。
“沒錯。
總督怕被罷免,在全城增加了布防,尤其宮廷一帶。
看到這些人了嗎?”在他示意的方向不遠,一群市民高聲喧嘩着從我們面前匆忙經過。
“嗯。
” “全是去看行刑的。
不用說,自然是逮到了個宮廷間諜。
阿斯帕夏·阿勒阿澤姆看誰都像奸細。
” 人頭攢動的小廣場内,我們目睹了一個人被斬首。
他莊嚴赴死,分離的頭顱滾落在斷頭台血迹發黑的地闆上,人群山呼海叫地擁護。
廣場上層,屬于總督的看台空着。
流言盛傳他躲在宮裡,不敢抛頭露面。
行刑結束後,我和霍頓轉身離開,信步向宮廷走去。
我們沿着宮牆徘徊,留意到大門口駐守着
我咀嚼着四個字,把我召來這裡的四個字。
“找到她了。
” 這就是信上僅有的字迹,簡短扼要,卻足以讓我從美洲遠渡重洋趕回英國。
采取任何行動前,我首先和雷金納德約在懷特巧克力屋,詳述我們在波士頓的際遇。
固然,信件往來已讓他對事情獲知大半,可我想當然地以為,他應該有興趣聽聽騎士團事務的開展,特别是他的老朋友愛德華·布雷多克還牽涉其中。
我想錯了。
凡是跟先行者遺址不沾邊的,他一律不關心。
最後我對他說,我新掌握了一些有關神廟位置的細節線索,這些線索都落在奧斯曼帝國境内。
他聞言知足地歎息着笑了,仿佛瘾君子享用着鴉片酊。
過了一會兒他問:“筆記在哪?”話音裡透出一股焦躁。
“威廉·約翰遜謄抄了一份,”我說着探進包裡,掏出原本還給他。
筆記被布包着,用麻繩捆紮,我把它滑過桌面。
他感激地看了我一眼,便伸手解開繩結、掀開包裹,凝注他至珍至愛的冊子:陳舊的褐色皮質封面,上頭印了刺客的徽記。
“他們是在組織人手徹查遺址内部嗎?”他一邊問一邊重新包上筆記、系好繩結,貪婪地把它藏起來,“真想親眼看看這座殿堂啊。
” “是的,”我撒了謊,“我的人打算駐紮下來,隻不過原住民每天都會去滋擾。
你去太危險了,雷金納德。
你是不列颠宗的大團長,時間寶貴,更該在本部處理要務。
” “我明白,”他點點頭,“我明白。
” 我審視着他。
若他堅持要訪問神殿,就等于承認罔顧自己的本職,即便雷金納德沉迷此道,還不至于這麼無所顧忌。
“那護身符呢?”他問。
“我保管着,”我答。
我們冷冷淡淡地多聊了會兒就分開了。
道别時,我不禁好奇,他内心裝着些什麼,我内心又如何。
不知不覺間,我已不把自己完全看作一名聖殿騎士,而是一個擁有刺客根基和聖殿信仰的人,并且,身心曾短暫流連于一位莫霍克女性。
換言之,我是個擁有獨到眼界與見地的人。
正因為此,我不再專注投身于發掘神廟、或用它的遺物建立一個聖殿王朝,反倒把心思花在怎樣融合刺客與聖殿的兩種理念上。
反思父親的教誨,很多地方其實與雷金納德相互印證,我開始看到兩派如何相似,而不是如何有别。
但首先——還有兩樁未了的夙願占據我心頭太多年。
如今是追查父親的兇手更重要,還是找到珍妮更重要?無論哪種,我想從這壓抑自己太久的陰影裡解脫出來了。
二 借此寥寥數字——“找到她了”——霍頓開啟了另一場冒險,領着我深入到奧斯曼帝國的心髒地帶。
我和他用了過去兩年時間追蹤珍妮。
她還活着;這就是他的發現。
活着,但在販奴者手裡。
外界的“七年戰争”激鬥正酣,就在我們眼看着要查明她的确切位置、計劃有所動作前,奴隸販子又轉移了。
那之後我們花了幾個月打探她,了解到她被呈給了奧斯曼王庭做姬妾,深居托普卡帕宮,便設法趕去。
結果還是晚了一步;她已被輾轉運到大馬士革,送入執政的奧斯曼總督、阿斯帕夏·阿勒阿澤姆建造的雄偉宮殿。
于是我們前往大馬士革。
我一身富商裝束,裹了頭巾,穿着卡弗坦長袍和寬大的闊腿褲,說老實話難為情得很,一旁霍頓則穿了件樸素的袍子。
我們走入城門,沿着狹窄蜿蜒的街道向宮廷進發,我注意到衛兵數量非比尋常。
緩步走在熱浪和塵土中,做足調查的霍頓對我娓娓道來。
“總督提心吊膽着呢,先生,”他解釋道,“他認定了伊斯坦布爾的拉吉蔔帕夏宰相想陷害他。
” “我明白了。
他的擔心有道理嗎?宰相真是圖謀陷害他?” “宰相一直叫他‘鄉巴佬生的鄉巴佬’。
” “聽上去确有此意啊。
” 霍頓輕笑出聲。
“沒錯。
總督怕被罷免,在全城增加了布防,尤其宮廷一帶。
看到這些人了嗎?”在他示意的方向不遠,一群市民高聲喧嘩着從我們面前匆忙經過。
“嗯。
” “全是去看行刑的。
不用說,自然是逮到了個宮廷間諜。
阿斯帕夏·阿勒阿澤姆看誰都像奸細。
” 人頭攢動的小廣場内,我們目睹了一個人被斬首。
他莊嚴赴死,分離的頭顱滾落在斷頭台血迹發黑的地闆上,人群山呼海叫地擁護。
廣場上層,屬于總督的看台空着。
流言盛傳他躲在宮裡,不敢抛頭露面。
行刑結束後,我和霍頓轉身離開,信步向宮廷走去。
我們沿着宮牆徘徊,留意到大門口駐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