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4年7月8日
關燈
小
中
大
一
當海鷗在我的頭頂上方盤旋鳴叫時,波士頓已經璀璨奪目地出現在陽光下,海潮用力拍打着港口岸壁,我們魚貫而出,走下天命号時,那踏在甲闆上的聲音好似如雷戰鼓,經曆了一個多月疲累且茫然的海上漂泊之旅,雖然身心俱疲,但最後欣喜終于是到達了陸地。
隔壁船隻上的水手滾動着木桶走過我面前時,發出像是遠處傳來的雷鳴般的聲音,我停下了腳步,視線投向了耀眼的翠綠色的大海,看到了皇家海軍戰艦的桅杆,它正和其他的小船以及三角帆船一起井然有序地并肩停靠在碼頭,從防洪堤和登岸碼頭一直延伸到碼頭的寬闊的石階上擠滿了紅衣軍,商販和水手,而穿過碼頭直至波士頓城中,可以看到教堂的尖頂和别具特色的紅牆建築,似乎并不需要任何刻意的裝點,仿佛是被神靈之手虔誠地放置在了山丘之頂上。
而且,随處可見不列颠的旗幟在和風中輕柔舞動,像是在提醒訪客們——就算遇上什麼困難——英格蘭都與他們同在。
從英格蘭到美洲的道路可謂一波三折,我既交到了新朋友,也發現了新的敵人,并且努力地活了下來——從刺客手中,毫無疑問——此人一定是想為歌劇院的刺殺事件複仇,并奪回護身符。
對于其他的乘客和船員來說我是個謎團。
有人猜測我是一名學者。
我告訴我新認識的朋友,詹姆斯·費爾韋瑟,我是“專事替人解決問題”的,還有我乘船去美洲是想要對那邊的生活一探究竟;帝國在那裡保留了什麼,舍棄了什麼;是什麼将英格蘭的統治變得更為謹慎。
當然,這些都隻是謊言。
但也并不全都是。
盡管我身負特殊的聖殿騎士團任務而來,不過我也着實好奇,想要親眼看看那片我耳熟能詳的土地,它是如此的廣袤,它的人民具有不屈不撓的開拓精神。
有些人說那種精神也許有一天會用來反抗我們,所以我們就開始讨論,如果他們決定揭竿而起的話,那他們就會變成可怕的敵人。
還有一些人說美洲隻是太大了,所以不利于我們統治;那裡就像個火藥桶,随時都會爆炸;那裡的人民由于強加于他們身上的稅收,不滿情緒日益高漲,進而導緻千裡之外的帝國會與其他千裡之外的國家開戰;而一旦這種事情發生,我們可能就再也無法保有我們在意的那些資源了。
所有這一切我都想用我自己的雙眼親自判斷。
隻是我的主要任務多加了一點附加條件,盡管,那是……好吧,我應該老實說,對我來說,這項任務改變了一條道路。
我懷着特殊的信念踏上天命号,而在離開它的時候信念就受到了挑戰,然後是動搖,最後則是改變,一切皆因為這本書。
雷金納德給我的這本書;我在船上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翻閱它;我至少讀了不下二十遍,卻依然不得要領。
不過,有件事情我很清楚。
反觀以前,我對那些先行者多有疑慮,持有懷疑的态度,不可置信,而且認為雷金納德對他們的癡迷充其量也不過是一時狂熱,最壞的結果也就是這種狂熱會讓他偏離騎士團指引的道路,我不會再這麼做了。
我對此确信不疑。
這本書是手寫的——或者我應該說編寫,書裡有插圖,使用修飾性的語言,字迹淩亂——或經由一人之手,或是好幾個人之手:一些瘋狂的家夥在一頁又一頁的紙上寫滿了一開始我看作是狂野又古怪的宣言,這種東西隻适合被拿來嘲笑,然後被人忽略。
不過,不知為何,我越讀得多,就發現自己越看清了真相。
數年以來,雷金納德告訴我(我以前習慣說“他是來煩我”)他的研究理論涉及一種先于我們之前出現的物種。
他一直宣稱我們是在他們的努力之下才得以誕生,所以我們不得不侍奉他們;我們的祖先為了捍衛他們自身的自由,與他們發生了漫長而血腥的征戰。
我在旅程之中所發現的一切都源自于這本書上,當我讀到這一切的時候,我不得不說這對我産生了極大的影響。
突然我意識到雷金納德為何會對這一種族産生如此的癡迷。
我嘲笑過他,還記得嗎?但是,當我讀完這本書,我感到自己再也沒有了嘲笑他的想法,腦海中隻剩下了無比的驚歎,就像不時會有道光點亮我心底,讓我感到一種近乎暈眩的興奮感,這種讓我一直描述為“毫無意義”的感覺讓我明白了我在這個世上該處的位置。
這種感覺就像是我在窺探一個鑰匙孔,希冀在另一頭看見另一個房間,卻看見了一個嶄新的世界一般。
那麼那些先行者最後怎麼了?他們留下了些什麼,而這些東西會如何使我們受益?對此我無從得知。
這個秘密已經困擾我的騎士團好幾個世紀,這個秘密正待我去解決,這個秘密将我引導到了這裡,波士頓。
“肯威大人!肯威大人!” 從人群中擠出一位年輕的紳士向我招呼着。
我走近他身邊,謹慎地說了句:“是的?我有什麼能幫到你的嗎?” 他
隔壁船隻上的水手滾動着木桶走過我面前時,發出像是遠處傳來的雷鳴般的聲音,我停下了腳步,視線投向了耀眼的翠綠色的大海,看到了皇家海軍戰艦的桅杆,它正和其他的小船以及三角帆船一起井然有序地并肩停靠在碼頭,從防洪堤和登岸碼頭一直延伸到碼頭的寬闊的石階上擠滿了紅衣軍,商販和水手,而穿過碼頭直至波士頓城中,可以看到教堂的尖頂和别具特色的紅牆建築,似乎并不需要任何刻意的裝點,仿佛是被神靈之手虔誠地放置在了山丘之頂上。
而且,随處可見不列颠的旗幟在和風中輕柔舞動,像是在提醒訪客們——就算遇上什麼困難——英格蘭都與他們同在。
從英格蘭到美洲的道路可謂一波三折,我既交到了新朋友,也發現了新的敵人,并且努力地活了下來——從刺客手中,毫無疑問——此人一定是想為歌劇院的刺殺事件複仇,并奪回護身符。
對于其他的乘客和船員來說我是個謎團。
有人猜測我是一名學者。
我告訴我新認識的朋友,詹姆斯·費爾韋瑟,我是“專事替人解決問題”的,還有我乘船去美洲是想要對那邊的生活一探究竟;帝國在那裡保留了什麼,舍棄了什麼;是什麼将英格蘭的統治變得更為謹慎。
當然,這些都隻是謊言。
但也并不全都是。
盡管我身負特殊的聖殿騎士團任務而來,不過我也着實好奇,想要親眼看看那片我耳熟能詳的土地,它是如此的廣袤,它的人民具有不屈不撓的開拓精神。
有些人說那種精神也許有一天會用來反抗我們,所以我們就開始讨論,如果他們決定揭竿而起的話,那他們就會變成可怕的敵人。
還有一些人說美洲隻是太大了,所以不利于我們統治;那裡就像個火藥桶,随時都會爆炸;那裡的人民由于強加于他們身上的稅收,不滿情緒日益高漲,進而導緻千裡之外的帝國會與其他千裡之外的國家開戰;而一旦這種事情發生,我們可能就再也無法保有我們在意的那些資源了。
所有這一切我都想用我自己的雙眼親自判斷。
隻是我的主要任務多加了一點附加條件,盡管,那是……好吧,我應該老實說,對我來說,這項任務改變了一條道路。
我懷着特殊的信念踏上天命号,而在離開它的時候信念就受到了挑戰,然後是動搖,最後則是改變,一切皆因為這本書。
雷金納德給我的這本書;我在船上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翻閱它;我至少讀了不下二十遍,卻依然不得要領。
不過,有件事情我很清楚。
反觀以前,我對那些先行者多有疑慮,持有懷疑的态度,不可置信,而且認為雷金納德對他們的癡迷充其量也不過是一時狂熱,最壞的結果也就是這種狂熱會讓他偏離騎士團指引的道路,我不會再這麼做了。
我對此确信不疑。
這本書是手寫的——或者我應該說編寫,書裡有插圖,使用修飾性的語言,字迹淩亂——或經由一人之手,或是好幾個人之手:一些瘋狂的家夥在一頁又一頁的紙上寫滿了一開始我看作是狂野又古怪的宣言,這種東西隻适合被拿來嘲笑,然後被人忽略。
不過,不知為何,我越讀得多,就發現自己越看清了真相。
數年以來,雷金納德告訴我(我以前習慣說“他是來煩我”)他的研究理論涉及一種先于我們之前出現的物種。
他一直宣稱我們是在他們的努力之下才得以誕生,所以我們不得不侍奉他們;我們的祖先為了捍衛他們自身的自由,與他們發生了漫長而血腥的征戰。
我在旅程之中所發現的一切都源自于這本書上,當我讀到這一切的時候,我不得不說這對我産生了極大的影響。
突然我意識到雷金納德為何會對這一種族産生如此的癡迷。
我嘲笑過他,還記得嗎?但是,當我讀完這本書,我感到自己再也沒有了嘲笑他的想法,腦海中隻剩下了無比的驚歎,就像不時會有道光點亮我心底,讓我感到一種近乎暈眩的興奮感,這種讓我一直描述為“毫無意義”的感覺讓我明白了我在這個世上該處的位置。
這種感覺就像是我在窺探一個鑰匙孔,希冀在另一頭看見另一個房間,卻看見了一個嶄新的世界一般。
那麼那些先行者最後怎麼了?他們留下了些什麼,而這些東西會如何使我們受益?對此我無從得知。
這個秘密已經困擾我的騎士團好幾個世紀,這個秘密正待我去解決,這個秘密将我引導到了這裡,波士頓。
“肯威大人!肯威大人!” 從人群中擠出一位年輕的紳士向我招呼着。
我走近他身邊,謹慎地說了句:“是的?我有什麼能幫到你的嗎?”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