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關燈
小
中
大
下腳步說:
“去人家試工的時候不能擦粉的。
” 說着從和服腰帶間拿出粉盒,用粉撲把阿鈴臉上的粉擦得幹幹淨淨。
所以阿鈴出現在磊吉夫婦面前時完全是天然的素顔。
磊吉房間東南拐角處的外面是走廊,可以看見欄杆外面的池塘,還有落入池中的小瀑布,本來應該是很敞亮的,可是因為遵照舊習,為了避免陽光直射,讓爬滿野木瓜藤蔓的架子從房檐一直伸到池塘邊,結果即便是晴天,房間裡也很昏暗。
贊子領着阿鈴進來打招呼的時候,磊吉正側卧在床上喝柿子汁。
這個柿子汁是河原町和丸太町路口西側的一家叫“澀屋”的老店所售。
這家店現在應該還在。
從熱海回到京都後,有人推薦說降血壓吃柿子汁最好,柿子汁又是這家店的最正宗,所以就試着喝了起來。
早晚各一次,每次喝一小杯。
因為味道不好,所以每次喝過之後都要喝一杯水。
後來,磊吉聽阿鈴說,那天她被帶到自己的房間,看見一個老态龍鐘的老爺爺躺在床上,在昏暗的房間裡愁眉苦臉地喝着柿子汁,樣子真是可憐悲慘,想到自己以後每天都要和這個老爺爺做伴,覺得這份工作有些棘手。
當時磊吉六十八歲,加之正在卧病,看上去的确是個老人,而且比實際年齡還要顯得衰老。
那年冬天過後到了第二年三四月間,磊吉的身體逐漸恢複,五月份的時候已經不隻是糾森,有時候還可以去河原町那邊散步了。
眼看着臉色紅潤起來,腿腳也有力了,阿鈴這才驚奇地發現原來這個老爺爺沒有那麼衰老,不僅如此,還一天比一天看上去年輕起來,到最後讓人覺得不過五十幾歲而已。
過了架在池塘上的土橋,對面還有一幢小房子,名之為“合歡亭”,磊吉把這裡的一個房間作為書房,慢慢開始恢複寫作。
一有空,磊吉就把阿鈴叫過來,讓她坐在書桌對面學習寫字。
也沒有指定的字帖,磊吉從手邊的雜志、小說裡選一些比較簡單的文章讀給阿鈴聽,這成了磊吉的一個樂趣。
阿鈴打開草紙本,用HB鉛筆把聽到的字寫下來。
磊吉沒想到阿鈴漢字基礎這麼欠缺。
當然,她是一個鄉下姑娘,情有可原,可是她說自己初中畢業,怎麼會認字這麼少呢。
這不是因為她讨厭上學,也不是因為天生記性不好。
問過之後才知道,因為母親來自城裡,不會做農活,所以總是阿鈴代替母親下地幹活,農忙的時候經常不能上學,自然而然學業就生疏了。
這樣一來,先顧不上練習書法了,首要任務是讓她多認字,每天用鉛筆多寫新字。
贊子經常說: “這孩子的确長得漂亮,可惜眼睛無神。
如果眼睛裡有了知性的光芒,多了一分靈氣,那就是真正的美女了。
……将來可以去做電影演員……如果讓她繼續上學讀書,眼神就會完全不一樣了。
” 磊吉夫婦曾經也為阿初發過同樣的感慨,這些女孩子生在窮鄉僻壤,沒有好好接受教育的機會,比起城裡人,她們多麼吃虧啊。
阿鈴讓夫婦二人再次深刻感受到了這一點。
識字課并沒有持續多久。
當時大概每天三十分鐘到一個小時的課程,與其說是為了阿鈴,不如說成了磊吉消愁解悶的寄托。
随着新綠季節臨近,磊吉的宿疾痊愈,可以自由外出,這門識字課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就慢慢荒廢了。
兩個月的授課,讓磊吉獲得多少安慰啊。
不過,阿鈴也沒有虛度這些光陰,她在千倉家做了五六年,有時候磊吉看到她寫的信,不禁驚訝于她的文筆和字迹: “這真是阿鈴寫的嗎?” 贊子回答: “是啊,是阿鈴寫的。
我知道阿鈴那些日子每天躲在女傭房間,反複練習你教她的漢字。
後來我也見過,隻
” 說着從和服腰帶間拿出粉盒,用粉撲把阿鈴臉上的粉擦得幹幹淨淨。
所以阿鈴出現在磊吉夫婦面前時完全是天然的素顔。
磊吉房間東南拐角處的外面是走廊,可以看見欄杆外面的池塘,還有落入池中的小瀑布,本來應該是很敞亮的,可是因為遵照舊習,為了避免陽光直射,讓爬滿野木瓜藤蔓的架子從房檐一直伸到池塘邊,結果即便是晴天,房間裡也很昏暗。
贊子領着阿鈴進來打招呼的時候,磊吉正側卧在床上喝柿子汁。
這個柿子汁是河原町和丸太町路口西側的一家叫“澀屋”的老店所售。
這家店現在應該還在。
從熱海回到京都後,有人推薦說降血壓吃柿子汁最好,柿子汁又是這家店的最正宗,所以就試着喝了起來。
早晚各一次,每次喝一小杯。
因為味道不好,所以每次喝過之後都要喝一杯水。
後來,磊吉聽阿鈴說,那天她被帶到自己的房間,看見一個老态龍鐘的老爺爺躺在床上,在昏暗的房間裡愁眉苦臉地喝着柿子汁,樣子真是可憐悲慘,想到自己以後每天都要和這個老爺爺做伴,覺得這份工作有些棘手。
當時磊吉六十八歲,加之正在卧病,看上去的确是個老人,而且比實際年齡還要顯得衰老。
那年冬天過後到了第二年三四月間,磊吉的身體逐漸恢複,五月份的時候已經不隻是糾森,有時候還可以去河原町那邊散步了。
眼看着臉色紅潤起來,腿腳也有力了,阿鈴這才驚奇地發現原來這個老爺爺沒有那麼衰老,不僅如此,還一天比一天看上去年輕起來,到最後讓人覺得不過五十幾歲而已。
過了架在池塘上的土橋,對面還有一幢小房子,名之為“合歡亭”,磊吉把這裡的一個房間作為書房,慢慢開始恢複寫作。
一有空,磊吉就把阿鈴叫過來,讓她坐在書桌對面學習寫字。
也沒有指定的字帖,磊吉從手邊的雜志、小說裡選一些比較簡單的文章讀給阿鈴聽,這成了磊吉的一個樂趣。
阿鈴打開草紙本,用HB鉛筆把聽到的字寫下來。
磊吉沒想到阿鈴漢字基礎這麼欠缺。
當然,她是一個鄉下姑娘,情有可原,可是她說自己初中畢業,怎麼會認字這麼少呢。
這不是因為她讨厭上學,也不是因為天生記性不好。
問過之後才知道,因為母親來自城裡,不會做農活,所以總是阿鈴代替母親下地幹活,農忙的時候經常不能上學,自然而然學業就生疏了。
這樣一來,先顧不上練習書法了,首要任務是讓她多認字,每天用鉛筆多寫新字。
贊子經常說: “這孩子的确長得漂亮,可惜眼睛無神。
如果眼睛裡有了知性的光芒,多了一分靈氣,那就是真正的美女了。
……将來可以去做電影演員……如果讓她繼續上學讀書,眼神就會完全不一樣了。
” 磊吉夫婦曾經也為阿初發過同樣的感慨,這些女孩子生在窮鄉僻壤,沒有好好接受教育的機會,比起城裡人,她們多麼吃虧啊。
阿鈴讓夫婦二人再次深刻感受到了這一點。
識字課并沒有持續多久。
當時大概每天三十分鐘到一個小時的課程,與其說是為了阿鈴,不如說成了磊吉消愁解悶的寄托。
随着新綠季節臨近,磊吉的宿疾痊愈,可以自由外出,這門識字課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就慢慢荒廢了。
兩個月的授課,讓磊吉獲得多少安慰啊。
不過,阿鈴也沒有虛度這些光陰,她在千倉家做了五六年,有時候磊吉看到她寫的信,不禁驚訝于她的文筆和字迹: “這真是阿鈴寫的嗎?” 贊子回答: “是啊,是阿鈴寫的。
我知道阿鈴那些日子每天躲在女傭房間,反複練習你教她的漢字。
後來我也見過,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