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關燈
小
中
大
阿梅來京都的第一天,就發生了一件令人難忘的事情。
阿梅當時(阿梅是千倉家對她的稱呼,原名叫“阿國”)虛歲十七,周歲大概十五六歲吧。
和阿初同村,高小畢業後在鄉下父母身邊待了一兩年,正好阿初來信,這才決定離開老家,一個人踏上漫漫旅途,在京都車站下了車。
以往女孩子第一次從鹿兒島過來的時候,都等着有熟人來京都的機會,一起過來。
不巧阿梅出發的時候,找不到合适的人,隻能可憐兮兮地一個人被撂在了站台上。
按道理事先發了電報,阿初應該到車站去接,大概電報上沒有寫清楚還是其他原因,總之,阿梅下車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去接站。
沒辦法,她隻好抱着重重的行李,按照地址,從寺町的今出川走了幾個街區,奔着龜井這邊過來。
衆所周知,從今出川走過幾個街區,意味着從京都南端的七條車站,縱貫整個京都一直向北。
戰争剛結束,街上也沒有出租車,隻能從七條站乘坐電車到烏丸今出川邊,再從那裡一路打聽而來,等阿梅找到龜井家的時候已經是當天的傍晚時分了。
“我是阿梅。
” 當阿梅推開門自我介紹的時候,千倉一家這才放下心來,看着這個可愛的小姑娘居然一個人找了過來,真是驚歎不已。
說到驚歎,不能不提阿梅講了一口流利的标準語。
阿初直到現在還改不了方言的影響,仍舊“かだら”、“よられ”地不分,而阿梅隻有和阿初講話的時候才會說方言,和磊吉他們都說标準語。
她一個人能在京都的大街上四處問路找到龜井這裡,是因為她沒有說難懂的鹿兒島方言,而是用流暢的标準語向人家說明門牌号的緣故。
阿初做事謹慎,從老家叫人過來的時候,一定事先充分打聽好,确定為人沒有問題。
阿初這樣細心,自然她看上的姑娘沒有錯,阿梅聰明伶俐,單這一件事情就看得出來。
阿梅十七歲,估計個子還會再長高,和阿初這個大個子比起來,算得上是身材嬌小,圓圓臉,白白胖胖的,不知是誰說她像個小套娃,後來大家就“小套娃”“小套娃”地叫開了。
上文說到尊敬年長者是鹿兒島那裡的美風良俗,阿梅也是對阿初言聽計從,絕對不說二話。
想想這個剛從小學畢業的小女孩,父母怎麼舍得讓她一個人離家到外地呢,贊子便問起阿梅家裡的情況,說是父母都已經過世,父親是喝醉酒騎自行車出門,掉到河裡淹死的。
阿梅是獨生女,幸好爺爺的姐姐還健在,家境也不錯,就被收養過去了。
阿梅來了之後不久,千倉家就在南禅寺下河原町找到合适的房子搬了過去。
那是昭和二十一年接近年關的十一月底。
這裡離因紅葉聞名的永觀堂不遠,客廳面對着一個小庭院,白川自北向南從院子前面流過。
磊吉坐在書房的書桌前,聽見白川的潺潺水聲,甚是滿意,二話不說把房子買了下來。
出門走不遠的西福寺裡有上田秋成(1)的墓,還有因小堀遠州(2)建造的庭院而知名的金地院,山縣公(3)的無鄰庵等名勝,平安神宮也在附近。
磊吉一家搬走後,飛鳥井次郎和鳰子夫婦仍舊暫住在龜井家的樓下,後來在加茂大橋附近的三井别墅找到合适的房子,也搬走了。
每天鳰子送丈夫次郎去植物園的将校俱樂部上班之後,就到南禅寺的姐姐家來玩。
第二年(昭和二十二年)年底到翌年(昭和二十三年)春天,磊吉夫婦受不了京都的嚴寒,躲到熟悉的熱海去避寒。
戰時住過的西山别墅,早在疏散到岡山縣勝山的時候就處理了,所以暫時借住在東京山王賓館熱海分店T氏的别墅裡。
這樣一來,南禅寺的家裡隻剩下睦子一個人,飛鳥井次郎夫婦過來幫忙照看。
于是又需要再雇兩三個女傭。
T氏的别墅這邊一個,飛鳥井次郎夫婦住到南禅寺,原來的三井别墅那邊也需要一個人,南禅寺這裡一下子變成了睦子和飛鳥井次郎夫婦三個人,一個女傭不夠,還需要一個人。
阿初又趕緊從鹿兒島老家叫來“美紀”和“阿增”兩個姑娘。
兩人一起坐火車過來。
阿增曾經在大阪神戶這邊打工,戰争中回了老家,所以并不是第一次出遠門,她的名字實在少見,贊子再三問她是不是“阿升”或者“阿正”,她每次都說:“沒錯,就是阿增。
”據說,戶籍上的确寫着“阿增”。
她二十四五歲的樣子,小個子,小眼睛,鼻梁不高,臉色也不好,相貌平平。
美紀則是第一次離家,十六歲,性子急,總是話聽到一半就忙着跑出去了。
暫時定下來阿初在熱海,阿增在三井别墅,阿梅和美紀在南禅寺。
“美紀”和“阿增”都是她們的本名,戰後給用人起臨時名字的做法也慢慢過時了。
磊吉夫婦在熱海住到四月中旬,之後一直在熱海和京都之
阿梅當時(阿梅是千倉家對她的稱呼,原名叫“阿國”)虛歲十七,周歲大概十五六歲吧。
和阿初同村,高小畢業後在鄉下父母身邊待了一兩年,正好阿初來信,這才決定離開老家,一個人踏上漫漫旅途,在京都車站下了車。
以往女孩子第一次從鹿兒島過來的時候,都等着有熟人來京都的機會,一起過來。
不巧阿梅出發的時候,找不到合适的人,隻能可憐兮兮地一個人被撂在了站台上。
按道理事先發了電報,阿初應該到車站去接,大概電報上沒有寫清楚還是其他原因,總之,阿梅下車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去接站。
沒辦法,她隻好抱着重重的行李,按照地址,從寺町的今出川走了幾個街區,奔着龜井這邊過來。
衆所周知,從今出川走過幾個街區,意味着從京都南端的七條車站,縱貫整個京都一直向北。
戰争剛結束,街上也沒有出租車,隻能從七條站乘坐電車到烏丸今出川邊,再從那裡一路打聽而來,等阿梅找到龜井家的時候已經是當天的傍晚時分了。
“我是阿梅。
” 當阿梅推開門自我介紹的時候,千倉一家這才放下心來,看着這個可愛的小姑娘居然一個人找了過來,真是驚歎不已。
說到驚歎,不能不提阿梅講了一口流利的标準語。
阿初直到現在還改不了方言的影響,仍舊“かだら”、“よられ”地不分,而阿梅隻有和阿初講話的時候才會說方言,和磊吉他們都說标準語。
她一個人能在京都的大街上四處問路找到龜井這裡,是因為她沒有說難懂的鹿兒島方言,而是用流暢的标準語向人家說明門牌号的緣故。
阿初做事謹慎,從老家叫人過來的時候,一定事先充分打聽好,确定為人沒有問題。
阿初這樣細心,自然她看上的姑娘沒有錯,阿梅聰明伶俐,單這一件事情就看得出來。
阿梅十七歲,估計個子還會再長高,和阿初這個大個子比起來,算得上是身材嬌小,圓圓臉,白白胖胖的,不知是誰說她像個小套娃,後來大家就“小套娃”“小套娃”地叫開了。
上文說到尊敬年長者是鹿兒島那裡的美風良俗,阿梅也是對阿初言聽計從,絕對不說二話。
想想這個剛從小學畢業的小女孩,父母怎麼舍得讓她一個人離家到外地呢,贊子便問起阿梅家裡的情況,說是父母都已經過世,父親是喝醉酒騎自行車出門,掉到河裡淹死的。
阿梅是獨生女,幸好爺爺的姐姐還健在,家境也不錯,就被收養過去了。
阿梅來了之後不久,千倉家就在南禅寺下河原町找到合适的房子搬了過去。
那是昭和二十一年接近年關的十一月底。
這裡離因紅葉聞名的永觀堂不遠,客廳面對着一個小庭院,白川自北向南從院子前面流過。
磊吉坐在書房的書桌前,聽見白川的潺潺水聲,甚是滿意,二話不說把房子買了下來。
出門走不遠的西福寺裡有上田秋成
磊吉一家搬走後,飛鳥井次郎和鳰子夫婦仍舊暫住在龜井家的樓下,後來在加茂大橋附近的三井别墅找到合适的房子,也搬走了。
每天鳰子送丈夫次郎去植物園的将校俱樂部上班之後,就到南禅寺的姐姐家來玩。
第二年(昭和二十二年)年底到翌年(昭和二十三年)春天,磊吉夫婦受不了京都的嚴寒,躲到熟悉的熱海去避寒。
戰時住過的西山别墅,早在疏散到岡山縣勝山的時候就處理了,所以暫時借住在東京山王賓館熱海分店T氏的别墅裡。
這樣一來,南禅寺的家裡隻剩下睦子一個人,飛鳥井次郎夫婦過來幫忙照看。
于是又需要再雇兩三個女傭。
T氏的别墅這邊一個,飛鳥井次郎夫婦住到南禅寺,原來的三井别墅那邊也需要一個人,南禅寺這裡一下子變成了睦子和飛鳥井次郎夫婦三個人,一個女傭不夠,還需要一個人。
阿初又趕緊從鹿兒島老家叫來“美紀”和“阿增”兩個姑娘。
兩人一起坐火車過來。
阿增曾經在大阪神戶這邊打工,戰争中回了老家,所以并不是第一次出遠門,她的名字實在少見,贊子再三問她是不是“阿升”或者“阿正”,她每次都說:“沒錯,就是阿增。
”據說,戶籍上的确寫着“阿增”。
她二十四五歲的樣子,小個子,小眼睛,鼻梁不高,臉色也不好,相貌平平。
美紀則是第一次離家,十六歲,性子急,總是話聽到一半就忙着跑出去了。
暫時定下來阿初在熱海,阿增在三井别墅,阿梅和美紀在南禅寺。
“美紀”和“阿增”都是她們的本名,戰後給用人起臨時名字的做法也慢慢過時了。
磊吉夫婦在熱海住到四月中旬,之後一直在熱海和京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