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米洛
關燈
小
中
大
,再以合同原價賣回給米洛,這樣一來,他的境況真是越來越糟糕了。
M&M企業已到了崩潰邊緣。
米洛不斷地咒罵自己極端的貪婪和愚蠢,後悔不該買下整個埃及棉花收成。
然而合同就是合同,必須信守,于是一天晚上,一頓豐盛的晚餐之後,米洛所有的戰鬥機和轟炸機一齊起飛,直接在基地上空編好隊形,就朝飛行大隊扔起炸彈來。
他又和德國人簽了一個合同,這次是轟炸他自己的裝備。
米洛的飛機分成幾路協同攻擊,轟炸了機場的油料庫、軍械庫、修理棚和停在棒糖形停機坪上的B-25轟炸機。
他的機組人員總算饒了起降跑道和那些食堂,這樣他們幹完活便可以安全着陸,并在就寝之前享受一份熱乎乎的快餐。
他們亮着機上的着陸燈進行轟炸,因為根本沒人開火還擊。
他們轟炸了所有四個中隊、軍官俱樂部和大隊指揮部大樓。
士兵們驚恐萬狀地鑽出各自的帳篷,不知往哪個方向奔逃才好。
很快,受傷者躺得到處都是,他們痛苦地尖叫着。
一組殺傷彈在軍官俱樂部的院子裡爆炸,彈片擊穿了這座木建築的一面側壁,留下參差不齊的洞口,也射穿了吧台前站着的一溜中尉和上尉的腹背。
他們極度痛苦地彎下身子,倒在地上。
其餘的軍官驚慌失措地朝那兩個出口逃竄,卻又畏縮着不敢出去,于是在門口擠成一團,像一道密實、号叫的人肉堤壩。
卡思卡特上校又是撕扯又是推擠,好不容易鑽出亂成一團、不知所措的人群,獨自站在門外。
他仰頭凝望天空,不禁大為驚恐。
米洛的飛機如氣球般甯靜地掠過開花的樹梢,朝他們飛近。
飛機敞開着炸彈艙門,低垂着襟翼葉片,一直亮着那些醜陋、突眼、炫目、強烈閃爍着的詭異的着陸燈。
這是他有生以來目睹的最具啟示性的景象。
卡思卡特上校發出一聲驚恐喪膽的尖叫,一頭撲進他的吉普車,幾乎哭出聲來。
他找到了油門和啟動器,于是汽車搖搖晃晃地載着他,開足馬力朝機場疾駛而去。
他那雙松弛的大手不是毫無血色地緊握着方向盤,就是在激動不安地鳴喇叭。
他一度差點送掉性命,當時為了避免撞進一群穿着内衣、低着驚懼的臉、一雙細瘦的胳膊抱着腦袋作為可憐的遮護而朝山坡上拼命奔逃的士兵,他來了個急轉彎,車輪發出一陣吱吱的刺耳的尖叫聲。
公路兩旁,黃色、橘色和紅色的火焰在燃燒。
帳篷和樹木都着了火,而米洛的飛機還在不斷地回來,它們亮着一閃一閃的白色着陸燈,敞開着炸彈艙門。
在控制塔前,卡思卡特上校猛地一踩刹車,差點把吉普車掀翻。
汽車還在危險地打着滑,他就從車上跳下來,飛奔上了一段台階進入塔内,隻見裡面有三個人正忙着擺弄儀器和控制器。
他一把推開其中兩人,奮力撲向那個鍍鎳話筒,他的眼睛狂亂地閃爍着,結實的臉因為緊張而扭曲變形。
他野獸般地一把緊緊抓住話筒,扯着嗓子歇斯底裡地叫喊道: “米洛,你這狗雜種!你瘋了嗎?你到底要幹什麼?下來!快下來!” “别這麼大喊大叫的,好不好?”米洛答道,他也在控制塔裡,就站在卡思卡特上校旁邊,手裡也拿着一個話筒。
“我就在這兒。
”米洛責難地看了他一眼,轉身忙他的事去了。
“非常好,弟兄們,非常好,”他對着話筒吟唱道,“不過我看見還有一個物料棚沒倒。
那可不行,珀維斯——我跟你說過别玩這種伎倆。
現在,你馬上給我飛回去,再試一次。
這次靠攏要慢慢的……慢慢的。
忙中必出錯,珀維斯。
忙中必出錯。
如果這話我對你說過,那我一定對你說過一百次。
忙中必出錯。
” 頭頂上的喇叭刺耳地響了起來。
“米洛,我是阿爾文·布朗。
我的炸彈扔完了。
現在該幹什麼?” “掃射。
”米洛說。
“掃射?”阿爾文·布朗大吃一驚。
“我們沒有選擇,”米洛屈從地告訴他,“合同上有這一項。
” “噢,那麼好吧,”阿爾文·布朗勉強同意道,“那樣的話,我就掃吧。
” 這一次米洛走得太遠了。
轟炸自己的人員和飛機,這是連最冷漠的旁觀者都無法容忍的事情,看來他的末日到了。
前來調查的政府高官絡繹不絕。
各報紙用醒目的标題向米洛發起猛烈抨擊。
國會議員個個聲若洪鐘,憤怒譴責他的暴行,大聲疾呼要予以懲戒。
有孩子在服役的母親們組織成若幹戰鬥小組,強烈要求實施報複。
沒有一個人起來為他說話。
每到一處,正直之士都感到受了侮辱,于是米洛徹底完蛋了,最後他隻好公開賬本,透露他賺得的巨額利潤。
他可以向政府賠償他所造成的人員及财産的損失,而且還能剩下足夠的錢繼續購買埃及棉花。
當然,這是人人有份的。
而這整個交易最美妙的地方,就在于實際上根本沒有必要向政府進行賠償。
“在民主國家,政府即是人民,”米洛解釋道,“我們是人民,不是嗎?所以我們不妨留下這筆錢,而省去中間人。
說實話,我很想看到政府徹底撒手戰争的事,把整個戰場留給企業界。
如果我們把欠政府的都賠出去,那隻會鼓勵政府加強控制,阻礙其他人轟炸自己的人員和飛機,那會使他們失去積極性。
” 米洛當然是對的,很快每個人都同意這個看法,隻除了幾個滿懷怨憤的不識時務的家夥,比如丹尼卡醫生,他脾氣不好愛生氣,嘴裡總是咕哝着一些讨厭的含沙射影的話,說這整個投機買賣如何不道德,最終米洛以辛迪加的名義送給他一張輕便鋁合金折疊花園椅,平息了他的怒氣,這樣,一級準尉懷特·哈爾福特每次走進他的帳篷,丹尼卡醫生都可以方便地把椅子折疊起來,帶到帳篷外面,而一級準尉懷特·哈爾福特每次走出來時,又可以帶回帳篷裡面。
在米洛轟炸的過程中,丹尼卡醫生完全昏了頭,他沒有跑着尋找隐蔽處,反而留在戶外空曠處履行他的職責,像一隻詭秘、靈巧的蜥蜴滑行在地面上,冒着掃射的子彈和燃燒彈從一個傷員爬向另一個傷員,一臉陰沉和悲哀地給他們纏止血帶、打嗎啡針、上夾闆、喂磺胺藥,除非必要,絕不多說一個字,而從每個傷員發青的傷處讀着自己衰亡的可怕預兆。
他無情地驅策自己,長夜未盡就已累得筋疲力盡,第二天便傷風病倒了,于是滿嘴牢騷地跑進醫務室,要格斯和韋斯給他測量體溫,再拿一些芥末膏和一隻霧化器。
那夜,丹尼卡醫生護理每一個呻吟的傷員,臉上帶着陰郁、深沉而内斂的悲傷;轟炸阿維尼翁那天,他在機場也流露出同樣的悲傷。
當時約塞連赤條條驚怵萬分地爬下飛機的那幾級舷梯,赤裸的腳跟、腳趾、膝蓋、手臂和手指上滿是斯諾登的血,他沉默無語地朝機艙裡指了指——那裡,年輕的報務員炮手躺在地闆上,凍得快要死了,而那個更年輕的尾炮手則躺在旁邊,他每次睜開眼睛看到垂死的斯諾登,就立刻又昏死過去。
M&M企業已到了崩潰邊緣。
米洛不斷地咒罵自己極端的貪婪和愚蠢,後悔不該買下整個埃及棉花收成。
然而合同就是合同,必須信守,于是一天晚上,一頓豐盛的晚餐之後,米洛所有的戰鬥機和轟炸機一齊起飛,直接在基地上空編好隊形,就朝飛行大隊扔起炸彈來。
他又和德國人簽了一個合同,這次是轟炸他自己的裝備。
米洛的飛機分成幾路協同攻擊,轟炸了機場的油料庫、軍械庫、修理棚和停在棒糖形停機坪上的B-25轟炸機。
他的機組人員總算饒了起降跑道和那些食堂,這樣他們幹完活便可以安全着陸,并在就寝之前享受一份熱乎乎的快餐。
他們亮着機上的着陸燈進行轟炸,因為根本沒人開火還擊。
他們轟炸了所有四個中隊、軍官俱樂部和大隊指揮部大樓。
士兵們驚恐萬狀地鑽出各自的帳篷,不知往哪個方向奔逃才好。
很快,受傷者躺得到處都是,他們痛苦地尖叫着。
一組殺傷彈在軍官俱樂部的院子裡爆炸,彈片擊穿了這座木建築的一面側壁,留下參差不齊的洞口,也射穿了吧台前站着的一溜中尉和上尉的腹背。
他們極度痛苦地彎下身子,倒在地上。
其餘的軍官驚慌失措地朝那兩個出口逃竄,卻又畏縮着不敢出去,于是在門口擠成一團,像一道密實、号叫的人肉堤壩。
卡思卡特上校又是撕扯又是推擠,好不容易鑽出亂成一團、不知所措的人群,獨自站在門外。
他仰頭凝望天空,不禁大為驚恐。
米洛的飛機如氣球般甯靜地掠過開花的樹梢,朝他們飛近。
飛機敞開着炸彈艙門,低垂着襟翼葉片,一直亮着那些醜陋、突眼、炫目、強烈閃爍着的詭異的着陸燈。
這是他有生以來目睹的最具啟示性的景象。
卡思卡特上校發出一聲驚恐喪膽的尖叫,一頭撲進他的吉普車,幾乎哭出聲來。
他找到了油門和啟動器,于是汽車搖搖晃晃地載着他,開足馬力朝機場疾駛而去。
他那雙松弛的大手不是毫無血色地緊握着方向盤,就是在激動不安地鳴喇叭。
他一度差點送掉性命,當時為了避免撞進一群穿着内衣、低着驚懼的臉、一雙細瘦的胳膊抱着腦袋作為可憐的遮護而朝山坡上拼命奔逃的士兵,他來了個急轉彎,車輪發出一陣吱吱的刺耳的尖叫聲。
公路兩旁,黃色、橘色和紅色的火焰在燃燒。
帳篷和樹木都着了火,而米洛的飛機還在不斷地回來,它們亮着一閃一閃的白色着陸燈,敞開着炸彈艙門。
在控制塔前,卡思卡特上校猛地一踩刹車,差點把吉普車掀翻。
汽車還在危險地打着滑,他就從車上跳下來,飛奔上了一段台階進入塔内,隻見裡面有三個人正忙着擺弄儀器和控制器。
他一把推開其中兩人,奮力撲向那個鍍鎳話筒,他的眼睛狂亂地閃爍着,結實的臉因為緊張而扭曲變形。
他野獸般地一把緊緊抓住話筒,扯着嗓子歇斯底裡地叫喊道: “米洛,你這狗雜種!你瘋了嗎?你到底要幹什麼?下來!快下來!” “别這麼大喊大叫的,好不好?”米洛答道,他也在控制塔裡,就站在卡思卡特上校旁邊,手裡也拿着一個話筒。
“我就在這兒。
”米洛責難地看了他一眼,轉身忙他的事去了。
“非常好,弟兄們,非常好,”他對着話筒吟唱道,“不過我看見還有一個物料棚沒倒。
那可不行,珀維斯——我跟你說過别玩這種伎倆。
現在,你馬上給我飛回去,再試一次。
這次靠攏要慢慢的……慢慢的。
忙中必出錯,珀維斯。
忙中必出錯。
如果這話我對你說過,那我一定對你說過一百次。
忙中必出錯。
” 頭頂上的喇叭刺耳地響了起來。
“米洛,我是阿爾文·布朗。
我的炸彈扔完了。
現在該幹什麼?” “掃射。
”米洛說。
“掃射?”阿爾文·布朗大吃一驚。
“我們沒有選擇,”米洛屈從地告訴他,“合同上有這一項。
” “噢,那麼好吧,”阿爾文·布朗勉強同意道,“那樣的話,我就掃吧。
” 這一次米洛走得太遠了。
轟炸自己的人員和飛機,這是連最冷漠的旁觀者都無法容忍的事情,看來他的末日到了。
前來調查的政府高官絡繹不絕。
各報紙用醒目的标題向米洛發起猛烈抨擊。
國會議員個個聲若洪鐘,憤怒譴責他的暴行,大聲疾呼要予以懲戒。
有孩子在服役的母親們組織成若幹戰鬥小組,強烈要求實施報複。
沒有一個人起來為他說話。
每到一處,正直之士都感到受了侮辱,于是米洛徹底完蛋了,最後他隻好公開賬本,透露他賺得的巨額利潤。
他可以向政府賠償他所造成的人員及财産的損失,而且還能剩下足夠的錢繼續購買埃及棉花。
當然,這是人人有份的。
而這整個交易最美妙的地方,就在于實際上根本沒有必要向政府進行賠償。
“在民主國家,政府即是人民,”米洛解釋道,“我們是人民,不是嗎?所以我們不妨留下這筆錢,而省去中間人。
說實話,我很想看到政府徹底撒手戰争的事,把整個戰場留給企業界。
如果我們把欠政府的都賠出去,那隻會鼓勵政府加強控制,阻礙其他人轟炸自己的人員和飛機,那會使他們失去積極性。
” 米洛當然是對的,很快每個人都同意這個看法,隻除了幾個滿懷怨憤的不識時務的家夥,比如丹尼卡醫生,他脾氣不好愛生氣,嘴裡總是咕哝着一些讨厭的含沙射影的話,說這整個投機買賣如何不道德,最終米洛以辛迪加的名義送給他一張輕便鋁合金折疊花園椅,平息了他的怒氣,這樣,一級準尉懷特·哈爾福特每次走進他的帳篷,丹尼卡醫生都可以方便地把椅子折疊起來,帶到帳篷外面,而一級準尉懷特·哈爾福特每次走出來時,又可以帶回帳篷裡面。
在米洛轟炸的過程中,丹尼卡醫生完全昏了頭,他沒有跑着尋找隐蔽處,反而留在戶外空曠處履行他的職責,像一隻詭秘、靈巧的蜥蜴滑行在地面上,冒着掃射的子彈和燃燒彈從一個傷員爬向另一個傷員,一臉陰沉和悲哀地給他們纏止血帶、打嗎啡針、上夾闆、喂磺胺藥,除非必要,絕不多說一個字,而從每個傷員發青的傷處讀着自己衰亡的可怕預兆。
他無情地驅策自己,長夜未盡就已累得筋疲力盡,第二天便傷風病倒了,于是滿嘴牢騷地跑進醫務室,要格斯和韋斯給他測量體溫,再拿一些芥末膏和一隻霧化器。
那夜,丹尼卡醫生護理每一個呻吟的傷員,臉上帶着陰郁、深沉而内斂的悲傷;轟炸阿維尼翁那天,他在機場也流露出同樣的悲傷。
當時約塞連赤條條驚怵萬分地爬下飛機的那幾級舷梯,赤裸的腳跟、腳趾、膝蓋、手臂和手指上滿是斯諾登的血,他沉默無語地朝機艙裡指了指——那裡,年輕的報務員炮手躺在地闆上,凍得快要死了,而那個更年輕的尾炮手則躺在旁邊,他每次睜開眼睛看到垂死的斯諾登,就立刻又昏死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