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怯
關燈
小
中
大
河面上,兩艘普拉胡帆船正輕松地向下遊劃去。
兩艘船的間隔大約有幾米的樣子,第一艘船上坐着兩個白人。
經過七個星期的河上生活,他們高興地得知,今晚他們就能在一個文明的房間裡睡上一覺了。
自從戰争爆發以來,伊澤特就一直住在婆羅洲,迪雅克人的房子、迪雅克人的節日,對他來說都是家常便飯;但是對于坎皮恩來說,雖然初到這個國家,一開始還有點兒新鮮感,但這會兒也渴望有椅子可以坐,有一張床可以睡了。
迪雅克人十分好客,但要是住在他們那種房子裡,很難說一定會很舒服,而且他們取悅客人的方式一成不變,很快就令人厭煩起來。
每天晚上,當旅客們登上河岸,他們的頭人就扯着一面旗幟,家族中較為重要的人物都到河邊來迎接他們。
有人把他們帶到連體農舍[1]——這是一種用木樁搭建而成的農舍,整個村子的人都共用一個屋頂;要進入農舍,必須爬上一截樹幹,樹幹上胡亂砍出幾個凹坑作為台階——從農舍出來,就去看一批人敲鑼打鼓,他們排成一條長隊,沿着農舍來回行走。
兩側是棕色的人群,他們都坐在自己的臀上,靜靜地盯着白人走過。
地上鋪開了幹淨的坐墊,客人們各自坐下。
頭人抓來一隻活雞,拎着它的雙腳,在客人的頭頂上兜上三圈,大聲叫着神靈的名字,求它見證,嘴裡還念着某種符咒。
然後,有人拿來幾個雞蛋。
接着是喝亞力酒[2]。
一個女孩,一個非常害羞的小孩子,雖然是如花似玉的年齡,但那張毫無表情的臉上卻頗有一些僧侶的意味,她将酒杯端到白人的嘴唇邊上,直到酒杯裡的酒全部喝幹,然後就聽見人們大聲歡呼。
男人們開始跳舞,一個緊接着一個,每個人都佩帶着自己的盾牌和帕蘭刀,在鑼鼓聲的伴奏下,踏着自己短促的舞步。
就這樣持續一段時間之後,旅客們被帶到一個房間;那兒可以通向長長的平台,也就是村民們居家生活的地方。
在那個房間裡,旅客們發現,他們的晚飯早已經準備停當;女孩子們用中國湯匙給他們喂食。
等他們都喝得有了三分醉意,他們就一起聊天,直到次日的淩晨。
然而現在,他們的旅行已經結束,正朝着海岸的方向趕路。
他們是一大早出發的。
開始時,河水很淺,它在帶沙石的河床上清澈地流淌着;岸上的樹枝伸到河面的上方,往上隻能看見一長溜藍色的天空;過了一會兒,河面變得開闊起來,船夫們不再用竹篙撐船,而是改用船槳劃船了。
那些樹木、竹林,鳳尾蕉像紮起來的一叢碩大的鴕鳥羽毛,有些樹葉大如蓋,有些樹長着羽狀葉子,酷似金合歡,而椰子樹和槟榔樹的白色樹幹高大而挺拔;河岸上的樹林繁茂,在大面積瘋狂地生長着。
到處可以看到樹木光秃秃的殘骸,它們或被雷電擊倒,或因年老而衰亡,裸露在那兒,狼藉一片,那種白色在這一大片青翠的背景映襯下,顯得格外鮮活而生動。
到處可以看到互争高下的森林之王,高大的樹木聳立着,壓倒了叢林中的普通樹種。
還有各種藤本植物;在樹枝交彙的地方,聚成一簇的繁枝綠葉,或花兒綻放的藤蔓植物,掩映着向四周伸展的葉蓋,就像一塊薄紗,籠着新娘的面龐;有時候,它們像一個金碧輝煌的劍鞘,纏繞着高高的樹幹,在樹枝和樹枝之間揮舞着長長的會開花兒的手臂。
它們渴望生長,在那份熱烈的狂野之中,有一些震撼心靈的東西;它就像酒神的女祭司[3],恣意放縱,敢于在祭神的行列之中撒野。
日色西沉,酷熱已不再那麼令人難以忍受。
坎皮恩看了看手腕上那隻破舊的銀色手表。
他們不會需要很長時間就能到達目的地了。
“哈欽森那家夥怎麼樣啊?”他問道。
“我不認識他。
但我相信他一定是個好人。
” 哈欽森是當地的駐地長官,他們倆今晚就要在他家裡過夜,他們已經派了一個迪雅克人劃一隻獨木舟到他那兒去通報說,他們馬上就到。
“哎,我希望他那兒會有一些威士忌。
亞力酒我已經喝厭了,一輩子不想再喝了。
” 坎皮恩是一名采礦工程師,當時馬來蘇丹去英格蘭,途經新加坡的時候遇上了他。
蘇丹發現他閑着沒事兒,就委派他到森布盧去,看他能不能發現什麼有利可圖的礦藏。
他還給在吉所羅的那個名叫威利斯的駐地長官發出指示,關照要為他提供各種便利條件,後來威利斯把坎皮恩又托付給伊澤特來照顧,因為伊澤特會講馬來語和迪雅克語,跟土著人沒有什麼兩樣。
這次是他們倆第三次進入内地,現在,坎皮恩正帶着他的勘探報告回來。
他們希望能夠趕上“蘇丹艾哈邁德”号輪船,它後天一大早就要離開河口,所以如果趕巧的話,當天下午他們就能到達吉所羅。
對于回家這件事,他們倆都十分開心。
回家以後可以打網球,打高爾夫,俱樂部裡還有台球,食物也相對比較可口,過着文明的生活,非常惬意。
伊澤特也很高興,因為在那兒,他除了坎皮恩,還可以和更多的人交往。
他斜着眼睛,看了看坎皮恩。
坎皮恩個子不高,但頭很大,已經謝頂,雖然他已經滿五十了,但依然強壯而結實;他有一雙藍眼睛,目光敏捷,閃閃發亮,還長着一撮又短又硬的灰色髭須。
在他那已經爆裂而且變色的牙齒之間,很少不叼着一把用歐石南制成的老式煙鬥。
他不幹淨也不整潔,他的卡其布短褲已經穿破,汗背心也撕爛了;這時,他正戴着一頂磨壞了的遮陽帽。
他從十八歲就開始闖蕩江湖,去過南非,去過中國,去過墨西哥。
跟他相處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他很會講故事,不管遇着誰,他都可以跟他不停地喝酒,喝個沒完。
他們倆相處得很好,但是伊澤特跟他在一起,還是覺得不自在。
盡管他們倆在一起能說俏皮話,也能開懷大笑,一起喝酒喝到爛醉,但是伊澤特感覺他們之間并沒有那種親近感;他們倆的相處是熱情而友好的,但他們倆的關系充其量不過是互相認識而已。
伊澤特對自己給人的印象十分敏感,在坎皮恩的輕松活潑的外表底下,他感覺到一種陰冷;他那雙閃閃發亮的藍眼睛已經把他看透了;坎皮恩對他已經形成了一種看法,而伊澤特卻無從知道這是怎樣的看法,這一點使他隐隐地有些氣惱。
他感到愠怒,因為有可能眼前這個不起眼的小男人根本就不把他放在眼裡。
他渴望有人喜歡他,愛慕他。
他希望成為大衆的寵兒。
他希望自己遇到的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愛上他,然後他可以拒絕他們,或者略微帶一點倨傲的态度把自己的友情饋贈給他們。
他想跟各種各樣的人都混得很熟,可是他又害怕被人拒絕,因此而畏縮不前;有時候,他把自己的友情慷慨地施舍給别人,而對方卻對他的熱情感到詫異,這時,他心裡會很不是滋味。
也許是陰錯陽差吧,他從來沒有見過哈欽森,雖然他對他的一切都很清楚,就像哈欽森對他的一切了如指掌,而且他們倆應該會有許多共同的話題。
哈欽森上過溫切斯特公學[4],伊澤特也很樂意告訴他,自己上過哈羅公學[5]。
普拉胡帆船在河灣處一轉,突然,他們看見了一座孟加拉式平房,矗立在一個微微隆起的小山上。
沒過幾分鐘,他們見到了碼頭,碼頭上,在一小群土著人中間,一個身穿白衣服的人在向他們招手。
哈欽森是個高個子,身材肥胖,臉色紅潤。
看他的外表,你會以為他是一個風趣而自信的人,但是很快你就會着實感到吃驚,因為你會發現他完全是另一種人,甚至有點兒害羞。
他和他的客人們握手(這時,伊澤特和坎皮恩兩人先後作了自我介紹),并把他們帶到通往那座孟加拉式平房的小徑上。
這時,雖然他明顯而急切地想表現得彬彬有禮,但是不難看出,他跟人說話都已經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了。
他把他們倆帶到外面的廊台上,他們發現,桌子上早就備好了杯子和威士忌加蘇打水。
于是他們都躺在長長的椅子上,盡情地享受起來。
伊澤特察覺到哈欽森在陌生人面前有些許尴尬,心中一陣竊喜;他非常得意,禁不住話多了起來。
他開始談論起一些他們在吉所羅共同認識的熟人,而且很快就把他上過哈羅公學的經曆巧妙地編織到談話之中。
“您上過溫切斯特公學,是嗎?”他問道。
“是啊。
” “那我想您該認識喬治·帕克吧。
他就在我的步兵團裡。
他也是溫切斯特公學的。
我敢說他比你還要年輕一些。
” 伊澤特覺得,他們倆都上過這些特殊的學校,這件事情是他們之間的紐帶,而且這樣就把坎皮恩撇在了一邊,因為坎皮恩顯然不享有這份優勢。
他們喝了兩三杯威士忌。
還沒到半個小時,伊澤特已經開始把主人喚作“哈奇”了[6]。
他頻繁地提到他在戰争時期認識的那個朋友所在的那個“我的步兵團”,還提到他的那些軍官們有多麼了不起。
他提到了兩三個人的名字,可是哈欽森都沒怎麼聽說過。
所有那種類型的人物,坎皮恩是不太可能遇得上的,所以當他提到他自稱認識的某個人時,他會對他報以一份冷漠,而并不感到有什麼歉意。
“比利·梅多斯?我倒認識一個叫比利·梅多斯的人,在錫那羅亞[7],不過那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坎皮恩說。
“噢,我覺得那不可能是一個人,”伊澤特停頓了一下,回答說。
“比利可以算得上是個世襲貴族。
他是賽馬場上的梅多斯勳爵。
他還是‘春筍莊園’的主人呢,你不記得了嗎?” 快吃晚飯了,他們梳洗了一下,喝了兩杯果子酒。
他們坐下來。
哈欽森從來沒有在一年中最好的季節造訪過吉所羅,而且三個月來他沒有見過一個白人。
他希望利用這兩個客人來訪的機會好好樂一樂。
他拿不出什麼好酒,但他有很多威士忌,所以晚飯之後,他就捧出一瓶珍貴的法國廊酒。
他們玩得很開心。
他們笑着,不停地說着。
伊澤特特别高興。
他覺得自己從來沒有像喜歡哈欽森那樣喜歡過一個人,他堅決要求他一旦有空就到吉所羅來。
他們一定會盛宴招待。
在談話中,坎皮恩被伊澤特撇在了一邊,伊澤特略微帶着一點想制服坎皮恩的惡意,而哈欽森呢,出于羞澀,也就助成了他的目的;不一會兒,坎皮恩連打了好幾個哈欠,于是表示自己想去睡覺了。
哈欽森帶他去了卧室,當他回來時,伊澤特對他說道: “你還不太想睡吧?” “才不想睡呢。
我們再喝一杯吧。
” 他們坐下來,又談了起來。
他們都有點兒醉了。
過了一會兒,哈欽森告訴伊澤特,他跟一個馬來姑娘住在一起,她給他生了兩個孩子。
他事先吩咐過他們,隻要坎皮恩在這裡,他們就不許出現。
“我想她現在已經睡了,”哈欽森說着,朝門那邊瞥了一眼,伊澤特知道那扇門通往他的房間,“可是我早上起床,還是很想看見那兩個小家夥。
” 正說着,他們聽見一聲輕微的哭鬧,哈欽森随口說了句“呵呵,那個小屁蛋醒了”,随即走過去,打開了門。
過了一會兒,他抱着一個孩子出來了。
身後跟着一個女人。
“他在長新牙呢,”哈欽森說。
“所以比較鬧騰。
” 那個女人穿着一條紗籠和一件薄薄的白色外套,光着腳。
她很年輕,長着一雙漂亮的黑色眼睛,伊澤特跟她說話時,她報以燦爛而可人的微笑。
她坐了下來,點了一支煙。
伊澤特問了她一些日常家居的問題,她都毫不掩飾地回答,但也并不很熱情。
哈
兩艘船的間隔大約有幾米的樣子,第一艘船上坐着兩個白人。
經過七個星期的河上生活,他們高興地得知,今晚他們就能在一個文明的房間裡睡上一覺了。
自從戰争爆發以來,伊澤特就一直住在婆羅洲,迪雅克人的房子、迪雅克人的節日,對他來說都是家常便飯;但是對于坎皮恩來說,雖然初到這個國家,一開始還有點兒新鮮感,但這會兒也渴望有椅子可以坐,有一張床可以睡了。
迪雅克人十分好客,但要是住在他們那種房子裡,很難說一定會很舒服,而且他們取悅客人的方式一成不變,很快就令人厭煩起來。
每天晚上,當旅客們登上河岸,他們的頭人就扯着一面旗幟,家族中較為重要的人物都到河邊來迎接他們。
有人把他們帶到連體農舍
兩側是棕色的人群,他們都坐在自己的臀上,靜靜地盯着白人走過。
地上鋪開了幹淨的坐墊,客人們各自坐下。
頭人抓來一隻活雞,拎着它的雙腳,在客人的頭頂上兜上三圈,大聲叫着神靈的名字,求它見證,嘴裡還念着某種符咒。
然後,有人拿來幾個雞蛋。
接着是喝亞力酒
一個女孩,一個非常害羞的小孩子,雖然是如花似玉的年齡,但那張毫無表情的臉上卻頗有一些僧侶的意味,她将酒杯端到白人的嘴唇邊上,直到酒杯裡的酒全部喝幹,然後就聽見人們大聲歡呼。
男人們開始跳舞,一個緊接着一個,每個人都佩帶着自己的盾牌和帕蘭刀,在鑼鼓聲的伴奏下,踏着自己短促的舞步。
就這樣持續一段時間之後,旅客們被帶到一個房間;那兒可以通向長長的平台,也就是村民們居家生活的地方。
在那個房間裡,旅客們發現,他們的晚飯早已經準備停當;女孩子們用中國湯匙給他們喂食。
等他們都喝得有了三分醉意,他們就一起聊天,直到次日的淩晨。
然而現在,他們的旅行已經結束,正朝着海岸的方向趕路。
他們是一大早出發的。
開始時,河水很淺,它在帶沙石的河床上清澈地流淌着;岸上的樹枝伸到河面的上方,往上隻能看見一長溜藍色的天空;過了一會兒,河面變得開闊起來,船夫們不再用竹篙撐船,而是改用船槳劃船了。
那些樹木、竹林,鳳尾蕉像紮起來的一叢碩大的鴕鳥羽毛,有些樹葉大如蓋,有些樹長着羽狀葉子,酷似金合歡,而椰子樹和槟榔樹的白色樹幹高大而挺拔;河岸上的樹林繁茂,在大面積瘋狂地生長着。
到處可以看到樹木光秃秃的殘骸,它們或被雷電擊倒,或因年老而衰亡,裸露在那兒,狼藉一片,那種白色在這一大片青翠的背景映襯下,顯得格外鮮活而生動。
到處可以看到互争高下的森林之王,高大的樹木聳立着,壓倒了叢林中的普通樹種。
還有各種藤本植物;在樹枝交彙的地方,聚成一簇的繁枝綠葉,或花兒綻放的藤蔓植物,掩映着向四周伸展的葉蓋,就像一塊薄紗,籠着新娘的面龐;有時候,它們像一個金碧輝煌的劍鞘,纏繞着高高的樹幹,在樹枝和樹枝之間揮舞着長長的會開花兒的手臂。
它們渴望生長,在那份熱烈的狂野之中,有一些震撼心靈的東西;它就像酒神的女祭司
日色西沉,酷熱已不再那麼令人難以忍受。
坎皮恩看了看手腕上那隻破舊的銀色手表。
他們不會需要很長時間就能到達目的地了。
“哈欽森那家夥怎麼樣啊?”他問道。
“我不認識他。
但我相信他一定是個好人。
” 哈欽森是當地的駐地長官,他們倆今晚就要在他家裡過夜,他們已經派了一個迪雅克人劃一隻獨木舟到他那兒去通報說,他們馬上就到。
“哎,我希望他那兒會有一些威士忌。
亞力酒我已經喝厭了,一輩子不想再喝了。
” 坎皮恩是一名采礦工程師,當時馬來蘇丹去英格蘭,途經新加坡的時候遇上了他。
蘇丹發現他閑着沒事兒,就委派他到森布盧去,看他能不能發現什麼有利可圖的礦藏。
他還給在吉所羅的那個名叫威利斯的駐地長官發出指示,關照要為他提供各種便利條件,後來威利斯把坎皮恩又托付給伊澤特來照顧,因為伊澤特會講馬來語和迪雅克語,跟土著人沒有什麼兩樣。
這次是他們倆第三次進入内地,現在,坎皮恩正帶着他的勘探報告回來。
他們希望能夠趕上“蘇丹艾哈邁德”号輪船,它後天一大早就要離開河口,所以如果趕巧的話,當天下午他們就能到達吉所羅。
對于回家這件事,他們倆都十分開心。
回家以後可以打網球,打高爾夫,俱樂部裡還有台球,食物也相對比較可口,過着文明的生活,非常惬意。
伊澤特也很高興,因為在那兒,他除了坎皮恩,還可以和更多的人交往。
他斜着眼睛,看了看坎皮恩。
坎皮恩個子不高,但頭很大,已經謝頂,雖然他已經滿五十了,但依然強壯而結實;他有一雙藍眼睛,目光敏捷,閃閃發亮,還長着一撮又短又硬的灰色髭須。
在他那已經爆裂而且變色的牙齒之間,很少不叼着一把用歐石南制成的老式煙鬥。
他不幹淨也不整潔,他的卡其布短褲已經穿破,汗背心也撕爛了;這時,他正戴着一頂磨壞了的遮陽帽。
他從十八歲就開始闖蕩江湖,去過南非,去過中國,去過墨西哥。
跟他相處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他很會講故事,不管遇着誰,他都可以跟他不停地喝酒,喝個沒完。
他們倆相處得很好,但是伊澤特跟他在一起,還是覺得不自在。
盡管他們倆在一起能說俏皮話,也能開懷大笑,一起喝酒喝到爛醉,但是伊澤特感覺他們之間并沒有那種親近感;他們倆的相處是熱情而友好的,但他們倆的關系充其量不過是互相認識而已。
伊澤特對自己給人的印象十分敏感,在坎皮恩的輕松活潑的外表底下,他感覺到一種陰冷;他那雙閃閃發亮的藍眼睛已經把他看透了;坎皮恩對他已經形成了一種看法,而伊澤特卻無從知道這是怎樣的看法,這一點使他隐隐地有些氣惱。
他感到愠怒,因為有可能眼前這個不起眼的小男人根本就不把他放在眼裡。
他渴望有人喜歡他,愛慕他。
他希望成為大衆的寵兒。
他希望自己遇到的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愛上他,然後他可以拒絕他們,或者略微帶一點倨傲的态度把自己的友情饋贈給他們。
他想跟各種各樣的人都混得很熟,可是他又害怕被人拒絕,因此而畏縮不前;有時候,他把自己的友情慷慨地施舍給别人,而對方卻對他的熱情感到詫異,這時,他心裡會很不是滋味。
也許是陰錯陽差吧,他從來沒有見過哈欽森,雖然他對他的一切都很清楚,就像哈欽森對他的一切了如指掌,而且他們倆應該會有許多共同的話題。
哈欽森上過溫切斯特公學
普拉胡帆船在河灣處一轉,突然,他們看見了一座孟加拉式平房,矗立在一個微微隆起的小山上。
沒過幾分鐘,他們見到了碼頭,碼頭上,在一小群土著人中間,一個身穿白衣服的人在向他們招手。
哈欽森是個高個子,身材肥胖,臉色紅潤。
看他的外表,你會以為他是一個風趣而自信的人,但是很快你就會着實感到吃驚,因為你會發現他完全是另一種人,甚至有點兒害羞。
他和他的客人們握手(這時,伊澤特和坎皮恩兩人先後作了自我介紹),并把他們帶到通往那座孟加拉式平房的小徑上。
這時,雖然他明顯而急切地想表現得彬彬有禮,但是不難看出,他跟人說話都已經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了。
他把他們倆帶到外面的廊台上,他們發現,桌子上早就備好了杯子和威士忌加蘇打水。
于是他們都躺在長長的椅子上,盡情地享受起來。
伊澤特察覺到哈欽森在陌生人面前有些許尴尬,心中一陣竊喜;他非常得意,禁不住話多了起來。
他開始談論起一些他們在吉所羅共同認識的熟人,而且很快就把他上過哈羅公學的經曆巧妙地編織到談話之中。
“您上過溫切斯特公學,是嗎?”他問道。
“是啊。
” “那我想您該認識喬治·帕克吧。
他就在我的步兵團裡。
他也是溫切斯特公學的。
我敢說他比你還要年輕一些。
” 伊澤特覺得,他們倆都上過這些特殊的學校,這件事情是他們之間的紐帶,而且這樣就把坎皮恩撇在了一邊,因為坎皮恩顯然不享有這份優勢。
他們喝了兩三杯威士忌。
還沒到半個小時,伊澤特已經開始把主人喚作“哈奇”了
他頻繁地提到他在戰争時期認識的那個朋友所在的那個“我的步兵團”,還提到他的那些軍官們有多麼了不起。
他提到了兩三個人的名字,可是哈欽森都沒怎麼聽說過。
所有那種類型的人物,坎皮恩是不太可能遇得上的,所以當他提到他自稱認識的某個人時,他會對他報以一份冷漠,而并不感到有什麼歉意。
“比利·梅多斯?我倒認識一個叫比利·梅多斯的人,在錫那羅亞
“噢,我覺得那不可能是一個人,”伊澤特停頓了一下,回答說。
“比利可以算得上是個世襲貴族。
他是賽馬場上的梅多斯勳爵。
他還是‘春筍莊園’的主人呢,你不記得了嗎?” 快吃晚飯了,他們梳洗了一下,喝了兩杯果子酒。
他們坐下來。
哈欽森從來沒有在一年中最好的季節造訪過吉所羅,而且三個月來他沒有見過一個白人。
他希望利用這兩個客人來訪的機會好好樂一樂。
他拿不出什麼好酒,但他有很多威士忌,所以晚飯之後,他就捧出一瓶珍貴的法國廊酒。
他們玩得很開心。
他們笑着,不停地說着。
伊澤特特别高興。
他覺得自己從來沒有像喜歡哈欽森那樣喜歡過一個人,他堅決要求他一旦有空就到吉所羅來。
他們一定會盛宴招待。
在談話中,坎皮恩被伊澤特撇在了一邊,伊澤特略微帶着一點想制服坎皮恩的惡意,而哈欽森呢,出于羞澀,也就助成了他的目的;不一會兒,坎皮恩連打了好幾個哈欠,于是表示自己想去睡覺了。
哈欽森帶他去了卧室,當他回來時,伊澤特對他說道: “你還不太想睡吧?” “才不想睡呢。
我們再喝一杯吧。
” 他們坐下來,又談了起來。
他們都有點兒醉了。
過了一會兒,哈欽森告訴伊澤特,他跟一個馬來姑娘住在一起,她給他生了兩個孩子。
他事先吩咐過他們,隻要坎皮恩在這裡,他們就不許出現。
“我想她現在已經睡了,”哈欽森說着,朝門那邊瞥了一眼,伊澤特知道那扇門通往他的房間,“可是我早上起床,還是很想看見那兩個小家夥。
” 正說着,他們聽見一聲輕微的哭鬧,哈欽森随口說了句“呵呵,那個小屁蛋醒了”,随即走過去,打開了門。
過了一會兒,他抱着一個孩子出來了。
身後跟着一個女人。
“他在長新牙呢,”哈欽森說。
“所以比較鬧騰。
” 那個女人穿着一條紗籠和一件薄薄的白色外套,光着腳。
她很年輕,長着一雙漂亮的黑色眼睛,伊澤特跟她說話時,她報以燦爛而可人的微笑。
她坐了下來,點了一支煙。
伊澤特問了她一些日常家居的問題,她都毫不掩飾地回答,但也并不很熱情。
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