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道的秘密入口。

    地面上的面包爐隻是為了掩人耳目。

    煙囪不論白天黑夜都在冒煙,但裡面并沒有在做面包。

    外面的入口處不斷有蓋着篷布的闆車推進來。

    人們都以為它們裝着一袋袋面粉。

    隻有非常有經驗的耳朵才能聽得出闆車是空的。

    闆車滿載而出,但裝的是比面包重很多的東西:無數袋挖出的土。

    這些要運到很遠的林子後面倒掉。

     這一小隊人進入了地道。

    通風口間隔很遠,上面是冒出地面的煙囪,被營帳掩蓋着,時刻有人看守。

    坑道裡的空氣味道很重。

    越往前走,帕夏越感到難以呼吸,但仍繼續他的視察。

    每走一段距離就有一個桶,裡面裝滿浸了汽油的灰土,火光勉強照亮地道。

    不時有人推着裝泥土的搬運車迎面而來。

     昏暗中,帕夏像一個幽靈。

     “到這兒都沒問題,再往前就不行了。

    ”建築師宣布。

     “他說我們不應該再往前了,因為坑道支架隻搭到這兒。

    ”副官重複一遍。

     他們停下。

     帕夏擡起頭,看見上方潮濕的梁柱。

    十步開外的地方一片昏暗,從那邊傳來揮動鋤鎬的沉悶的聲響。

    建築師從囊中取出一份圖紙。

    哨兵把火把舉過來,加烏爾開始進行解釋。

    副官為他翻譯: “他說我們所在的地點離城牆有二十五步。

    在前線挖地道的人離城牆僅七步之遙。

    今晚我們就能挖到牆體地基處。

    ” 建築師指了指圖紙上的一個點,它已經快靠到表示牆體的那條線了。

     帕夏注意到,隧道在這個位置突然變深,形成一個斜坡,人在上下的時候必須抓住綁在内壁上的繩子。

    往下望時,能看見火把的亮光,像是從井底映出來。

    灰塵弄得這亮光模糊不清,下面的人仿佛是旋渦裡的幽靈。

     建築師加烏爾還在滔滔不絕。

     “他說,”副官翻譯,“地道從城牆下面通過時,要想它與地基的距離至少達到城牆高度的一半,這個斜坡是不可或缺的。

    這樣一來我們隻需要損壞内牆的很小一部分。

    ” 帕夏緊緊盯着眼前的人影。

    作業前線灰塵有時太過厚重,這個洞口甚至讓人聯想到地獄之門。

     “這些人在底下工作多久了?”帕夏問。

     阿拉貝伊猶豫了片刻,答道: “除了坑道兵之外,其他人都被判了刑,所以……” “我明白了。

    ”帕夏打斷他的話。

     地道盡頭飄過來一大股嗆人的味道。

     “什麼東西這麼難聞?”帕夏面露惡心。

     建築師解釋說: “這是澆在地基上的鹽水的味道,它可以溶蝕岩石。

    ” 他指出圖紙上的另一個點,但是煙霧很嗆人,帕夏看不清。

    他做了個手勢,舉火把的人過來把煙驅散。

     “過了地基這一關後,”副官報告,“地道又将恢複到原來的深度,到了計劃作為出口的地點時,會非常接近地面。

    ” “我們要怎樣掩蓋鋤鎬挖土的聲音?”阿拉貝伊問。

     建築師毫不遲疑地回答: “過了地基後,繼續挖地道隻能用手扒土。

    ” “這樣太慢了。

    ”帕夏指出。

     “要想不被發現,隻能用這種方式向前推進。

    ” “要花多少天?”帕夏問得很幹脆。

     “十二天。

    ”建築師回答。

     為了解釋得更詳盡,他還指出地道将從廣場的哪個地窖通出去,并能夠讓幾十個士兵迅速出去。

    即使圍城裡的人在最後關頭發現他們,并鳴響警鐘,這些士兵也應該能守得住出口,好讓另外幾百号士兵從地道出去。

     帕夏在一行人陪同下往回走。

    他們出來的時候正值日暮。

    帕夏眼神迷茫,穿過營地朝自己的營帳走去。

    他經過時,軍官和士兵們都怔住了,眼睛睜得圓圓的。

    帕夏很少走出營帳,手下大部分人都從沒見過他,包括一些下級軍官。

     他走到自己的營帳前,腦海中還是地道裡灰塵彌漫的場景。

    事實上,這世界就像一個三層建築。

    地上的人生活在中間層,他們妄以為自己了解事物,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控事物。

    實際上,一切都是在上一層決定的,在天上。

    至于所有的秘密,它們都深深埋藏于地下,就和死人一樣……但死去的人或許可以幫助他們,保佑地道一路掘到要塞中心。

    他心裡一直保存着這一絲模模糊糊的希望。

     回到營帳,他坐在沙發上浏覽了當天的報告。

    這些報告千差萬别。

    情報處的阿加報告了巡邏隊記錄的昨晚發生的兩名桑紮克貝伊之間的争鬥。

    還有些内容微不足道,比如一名法官請求給兩名軍需官判處極刑,理由是他們私吞了陣亡戰士的軍饷(他沒耐心讀完這份文件,隻看了看末頁軍需總管的簽名)。

    有四項處罰請求,理由是不服從命令,此外還有總務長提交的對不同部隊士兵或軍官的處罰請求,情節較輕,事由也五花八門,主要是打架鬧事。

    他匆忙批準這些處罰,在留白處備注:“送到下面。

    ”這幾個字是指地道,他寫的時候,體會到一種人所共知的權力感:他可以把其他人打入深淵。

    他知道自己的命運牢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