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關燈
,魯道夫又點燃了一根。

    我們把帶來的食物都拿了出來,放在兩塊毛巾上,一起把它們吃完了。

    人類似乎永遠可以自發形成一個食堂,即使是那些被塞進貨艙、被貨架分隔着的人,在這些夾縫中人們也可以成為朋友。

     我已經不太記得那次旅行了,列車每次進站的時候,我們也沒有辦法窺探那兒是城市還是樹林或是鄉村,我們從來不知道我們到了哪兒,也不知道是白天還是晚上,就像有一場皚皚的白雪覆蓋下來,使世間的一切陷入了寂靜,也許真的下了雪,可我們看不到。

    我們隻能蜷縮着互相溫暖,歎息着,無聊着,偶爾有一絲的焦慮。

    我聽着熟睡的孩子柔美的呼吸聲,想到了保利娜,不知道她現在在哪裡,長大了多少,我能不能在柏林再一次遇到她。

    我們躲在被窩裡發抖,我們都口渴了,水日漸稀缺,我們滿足于舔水壺的邊緣來滋潤一下嘴唇。

    我們數了數火柴還剩下多少根,魯道夫如今隻在克麗斯塔替孩子換尿布時才會點燃它。

    帶有糞便的尿布被卷起來扔在角落裡,我們已經習慣了惡臭,習慣了在黑暗的遮蔽下聊天。

    有時候我們和托馬斯一起玩,聽他咯咯直笑,在克麗斯塔受夠了孩子的哭泣時幫她帶孩子,托着他的頭把他抱在懷裡搖,或者揉他的肚子。

    我對那次旅行的記憶是黑暗中塞滿口腔的面包,和克麗斯塔的一個錫瓶子,她尿在裡面時發出的聲音就像在手指間摩擦石頭顆粒的聲音。

    那刺鼻的味道讓我想起了不登格斯的避難所,當身體需要完成其他需求時,尊嚴永遠是可以放置在一邊的。

    格雷戈爾曾經說過糞便是上帝不存在的證據,但它使我産生的是對我的旅伴無限的同情。

    污穢之物無法掩蓋,這卻全然不是他們的錯,這甚至成了我愛他們的唯一真正的理由。

     當火車第無數次停下來時,我們并不知道那已經是最後一站了,我們到了柏林,終于到了。

     (1)原為希伯來語,意為救世主。

    ——譯者注 (2)德國具有天主教背景的政黨,1870年成立,1920年左右成為德國主要執政黨,1933年被納粹黨解散。

    ——譯者注 (3)希臘神話中不被人相信的女先知。

    ——譯者注 (4)“二戰”時兩方陣營中都廣為流傳的歌曲《莉莉瑪蓮》的歌詞。

    ——譯者注 (5)德國女演員,人道主義者,拒絕納粹德國的邀請,長期留在美國發展,她不是《莉莉瑪蓮》的原唱,不過她演唱的版本流傳最廣。

    ——譯者注 (6)1933年5月,戈培爾作為宣傳部部長在柏林歌劇院做了一場演講,其間,學生們将“非德國”的書籍即左翼知識分子和猶太人的書籍焚毀。

    ——譯者注 (7)原文為德語的“Backe,backeKuchen,derB?ckerhatgerufen”,類似中文“點兵點将”的口令。

    ——譯者注 (8)《聖經》中以色列人出埃及時上帝賜予他們的食物。

    ——譯者注 (9)希特勒的寵物,一條德國牧羊犬。

    ——譯者注 (10)德國20世紀初葉最重要的詩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