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一陣喧鬧吵醒了我,有人打開了車廂的門,我趴到地上,躲進了木箱後的一個凹洞裡。
我的腿蜷縮在胸前,昏暗的光一陣一陣的,有一些人——我也不知道幾個人——進來了。
他們感謝着那些把他們帶到這些木箱之間讓他們安頓下來的人,還說了一些什麼我就聽不清楚了。
我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注意到我的存在,我為了保持平衡抓着行李箱的把手。
一陣關門聲後,所有人都保持了安靜。
誰都不知道現在是什麼時間、火車什麼時候繼續前行。
我又餓又累,我的眼皮開始打架,在黑暗的環繞下我已經忘卻了時間和空間,寒冷一直在我的頸部和腰部徘徊,我的膀胱也滿了。
我聽見其他人在竊竊私語,但是我看不見他們。
我仿佛飄浮在一個沒有顔色的夢中,這像一種随時可以醒過來的昏迷狀态。
我麻木地與世隔絕了。
這不是孤獨,這隻是好像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人存在過,我也沒有存在過。
我終于釋放了膀胱,尿在了身上。
熱流讓我感到一陣安慰。
也許尿液會流到地闆上,一直淌到其他乘客的腳邊。
不,那些箱子會擋住尿的去路,但氣味會傳到我的旅伴的身邊,他們一定在想那些行李箱裡放的到底是什麼東西——“怎麼一股消毒劑的刺鼻味兒?” 我的大腿濕了,而我睡着了。
一陣絕望的哭泣聲讓我睜開了眼睛,在黑暗中我感到那是一個孩子的哭泣,這個聲音混在列車運行時的晃動聲中。
他可能正埋在母親的胸前啜泣,他的母親可能正緊緊地抱着他,但是我看不見。
他的父親低聲地說:“夠了,别哭了,你餓了嗎?”顯然他的母親正試着給他喂奶,但這也阻止不了他的哭泣。
在喧鬧聲和火車的搖晃聲中,我拉了拉毯子,把它蓋上肩膀。
我不知道我們到哪裡了,也不知道我們睡了多久,我沒有吃什麼東西,雖然餓了,但我沒有心思吃:我犯困的身體在自我保護着。
這種半夢半醒的狀态讓我有些迷惘,孩子的痛苦的确驚擾了我半夢半醒的狀态,但還不至于打破它。
我隻覺得一切都是一種難以理解的回聲和幻覺。
于是我唱起了歌,我甚至沒有認出那是我自己的聲音,不管是犯困、排洩,還是雖然餓了但是不想吃東西,這些感覺都像生命出現之前的狀态,它既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
我唱的是我父親教我的那首歌,這首歌我在海克家中為小烏爾蘇拉唱過,在幹草房裡為阿爾貝特唱過。
在黑暗中,在孩子的哭泣聲和火車的嘎吱聲中,我唱着“那隻偷了鵝的狐狸”,警告狐狸獵人會讓它付出代價。
我想象不到其他乘客的表情會多麼吃驚。
“到底是誰在那裡唱歌?”爸爸會問,雖然我沒有聽到。
而媽媽會把孩子的臉緊緊貼在自己的乳房上,輕輕地撫摸着他的頭。
“我親愛的小狐狸呀,你不需要吃烤鵝,”我唱道,“給你一隻小老鼠,你就會很高興了。
”孩子終于停止了哭泣。
我又從頭唱了起來。
“烏爾蘇拉,跟我一塊兒唱吧,你已經學會這首歌了。
”我縮在毯子下面唱完一遍,又唱了一遍,孩子終于睡着了,或許還醒着,但他已不再絕望——他的哭泣也曾是一種生命的行為,像一場叛亂,但最終他放棄了,妥協了。
我噤了聲,從行李中翻出了一個面包。
“是誰在那裡?”女人問道。
一道褪色的光在地闆上畫出了一片陰影,我跟随着光慢慢地從凹洞中走出來,隔着闆條箱朝外看去。
嬰兒被包裹在毛毯裡面,他的父親點燃了一根火柴,小小的火焰閃爍着,映照出了母親抖動的臉。
克麗斯塔和魯道夫感謝我安撫了他們的孩子:“你是怎麼做到的?他叫托馬斯,還隻有六個月大,因為暈車所以喝不下奶。
” “有人在柏林等你們嗎?”這是我想到的第一個問題。
“不,我們從來沒有去過那裡。
但這是離開的唯一辦法了。
”魯道夫說,“我們總會想到在那裡做些什麼的。
” 也沒有人在柏林等我,說不定我可以倚仗他,讓他也幫我想想我做些什麼。
我問我的旅伴想不想吃點東西。
克麗斯塔把寶寶放在毛毯疊成的小床上。
她終于可以休息一會兒了,之前的火柴熄滅了
我的腿蜷縮在胸前,昏暗的光一陣一陣的,有一些人——我也不知道幾個人——進來了。
他們感謝着那些把他們帶到這些木箱之間讓他們安頓下來的人,還說了一些什麼我就聽不清楚了。
我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注意到我的存在,我為了保持平衡抓着行李箱的把手。
一陣關門聲後,所有人都保持了安靜。
誰都不知道現在是什麼時間、火車什麼時候繼續前行。
我又餓又累,我的眼皮開始打架,在黑暗的環繞下我已經忘卻了時間和空間,寒冷一直在我的頸部和腰部徘徊,我的膀胱也滿了。
我聽見其他人在竊竊私語,但是我看不見他們。
我仿佛飄浮在一個沒有顔色的夢中,這像一種随時可以醒過來的昏迷狀态。
我麻木地與世隔絕了。
這不是孤獨,這隻是好像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人存在過,我也沒有存在過。
我終于釋放了膀胱,尿在了身上。
熱流讓我感到一陣安慰。
也許尿液會流到地闆上,一直淌到其他乘客的腳邊。
不,那些箱子會擋住尿的去路,但氣味會傳到我的旅伴的身邊,他們一定在想那些行李箱裡放的到底是什麼東西——“怎麼一股消毒劑的刺鼻味兒?” 我的大腿濕了,而我睡着了。
一陣絕望的哭泣聲讓我睜開了眼睛,在黑暗中我感到那是一個孩子的哭泣,這個聲音混在列車運行時的晃動聲中。
他可能正埋在母親的胸前啜泣,他的母親可能正緊緊地抱着他,但是我看不見。
他的父親低聲地說:“夠了,别哭了,你餓了嗎?”顯然他的母親正試着給他喂奶,但這也阻止不了他的哭泣。
在喧鬧聲和火車的搖晃聲中,我拉了拉毯子,把它蓋上肩膀。
我不知道我們到哪裡了,也不知道我們睡了多久,我沒有吃什麼東西,雖然餓了,但我沒有心思吃:我犯困的身體在自我保護着。
這種半夢半醒的狀态讓我有些迷惘,孩子的痛苦的确驚擾了我半夢半醒的狀态,但還不至于打破它。
我隻覺得一切都是一種難以理解的回聲和幻覺。
于是我唱起了歌,我甚至沒有認出那是我自己的聲音,不管是犯困、排洩,還是雖然餓了但是不想吃東西,這些感覺都像生命出現之前的狀态,它既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
我唱的是我父親教我的那首歌,這首歌我在海克家中為小烏爾蘇拉唱過,在幹草房裡為阿爾貝特唱過。
在黑暗中,在孩子的哭泣聲和火車的嘎吱聲中,我唱着“那隻偷了鵝的狐狸”,警告狐狸獵人會讓它付出代價。
我想象不到其他乘客的表情會多麼吃驚。
“到底是誰在那裡唱歌?”爸爸會問,雖然我沒有聽到。
而媽媽會把孩子的臉緊緊貼在自己的乳房上,輕輕地撫摸着他的頭。
“我親愛的小狐狸呀,你不需要吃烤鵝,”我唱道,“給你一隻小老鼠,你就會很高興了。
”孩子終于停止了哭泣。
我又從頭唱了起來。
“烏爾蘇拉,跟我一塊兒唱吧,你已經學會這首歌了。
”我縮在毯子下面唱完一遍,又唱了一遍,孩子終于睡着了,或許還醒着,但他已不再絕望——他的哭泣也曾是一種生命的行為,像一場叛亂,但最終他放棄了,妥協了。
我噤了聲,從行李中翻出了一個面包。
“是誰在那裡?”女人問道。
一道褪色的光在地闆上畫出了一片陰影,我跟随着光慢慢地從凹洞中走出來,隔着闆條箱朝外看去。
嬰兒被包裹在毛毯裡面,他的父親點燃了一根火柴,小小的火焰閃爍着,映照出了母親抖動的臉。
克麗斯塔和魯道夫感謝我安撫了他們的孩子:“你是怎麼做到的?他叫托馬斯,還隻有六個月大,因為暈車所以喝不下奶。
” “有人在柏林等你們嗎?”這是我想到的第一個問題。
“不,我們從來沒有去過那裡。
但這是離開的唯一辦法了。
”魯道夫說,“我們總會想到在那裡做些什麼的。
” 也沒有人在柏林等我,說不定我可以倚仗他,讓他也幫我想想我做些什麼。
我問我的旅伴想不想吃點東西。
克麗斯塔把寶寶放在毛毯疊成的小床上。
她終于可以休息一會兒了,之前的火柴熄滅了